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壤学报是中科院几区

2023-12-10 14: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壤学报是中科院几区

  你想找工作吧?建议你先上第一职场论坛做个职业规划,看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然后再找工作,不是更好嘛?
  补充:如果你保研的话,先恭喜你!不过你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自己将来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否则的话,研究生也是浪费时间。建议你看看第一职场论坛(百度一下即可看到,career001那个地址就是)《80后小硕毕业后失业一年的惨痛经历和成功职业规划》,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对于你读研非常有借鉴意义。

  如果你想多了解的话,下面是具体介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该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面向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理论,建成国际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固定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研究员:32人(含院士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68人,中初级人员:9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4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博士后流动站及学位授予点: 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拥有研究生180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94人。在站博士后18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 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 土壤生物与生化研究室; 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其中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包括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 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 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秭归实验站。 此外,该所还主办被SCI收录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中英文学术期刊;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3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20多台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中国土壤学会和江苏省土壤学会均挂靠在该所。

  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家需求,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的组织下,推动系列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为中国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瞄准国际土壤学发展前沿,强化现代土壤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发挥在中国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产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4大重点领域,把研究工作整合为8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8个研究团队,形成新兴学科领头、传统学科发展、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研究体系。 方向1 土壤资源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 方向2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方向3 土壤污染机制及其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方向4 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 方向5 土壤生物功能与食物和环境安全 方向6 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方向7 农业与环境技术研发 方向8 现代土壤学理论研究

  目前该所正主持承担着"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一批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

  沈仁芳
  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萧山。198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耐逆境(养分胁迫和毒害元素胁迫)的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主持的主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
  林先贵
  林先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的资助,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所主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灵芝等药用真菌的系列保健产品、生物肥料、设施渔业水质净化工艺与设备等,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商品。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各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

  熊毅
  熊毅,1910—1985年,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曾名其毅。 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毕生从事土壤研究工作,首先发现水稻土的淡色层是铁锰还原淋溶的结果,提出了水稻土形成与灰化过程和区别;在中国开创了土壤粘土矿物和土壤胶体化学的研究;组织并领导了华北平原土壤调查研究,对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危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井灌井排”法治理盐碱地取得了重大成就。晚年从事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主编了《土壤胶体》、《华北平原土壤》,合编了《中国土壤》等专著,先后发表科学论著、学术报告等二百余篇。
  赵其国
  赵其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中国土壤学界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在长期从事中国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人员进行土壤调查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员,副主任是周东美研究员和徐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6名。 实验室重点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与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过程及其调控技术。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土壤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发展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及污染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 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项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论文400多篇。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实验室设有开放基金,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经费资助。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于2007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的。 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发展目标是综合地运用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和修复技术,围绕土壤环境监测与安全、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等三大研究领域,以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地重点研究土壤内部、界面与相邻环境介质的物质功能、过程预测、监测评价、污染修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建立现代土壤环境学和土壤修复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究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实验室
  运用土壤学、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科学的手段研究土壤资源的形成、分类、演化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资源质量演化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S”技术等研究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和建立土壤-地体数据信息系统。从事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恢复、改良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民经济有关决策和评价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从事农业、环境、生态科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先进技术。目前,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15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人。

  该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同如英国洛桑试验站、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设有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的"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的"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是"全球土壤修复网络(GSRN)"亚洲分中心的挂牌单位。

  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11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所共被SCI收录论文251篇,被EI收录论文63篇,被ISTP收录论文11篇,被CSCD收录论文857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了多项有关组织颁发的专项科技奖励。

  《土壤学报》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教授;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教授;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教授;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教授。现任主编是季国亮教授。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

不晚不晚,我以前也是大三暑假之后开始复习的,不过是十年以前的事了。。。。当年印象里英语最重要,其他按规定的教材看就可以。我当时考了英语、数学四、土壤学,前两个都是统一考试,土壤学是土壤所出题,政治不做评价。为了考土壤学看了要求的一本土壤学教材和《中国土壤》,我不是资环专业的。跟土壤所研究生处联系可以获得2年的专业课真题(现在是不是这样不知道),研究真题,你本来就是土壤学专业的,专业课应该没问题。做好这些可以保证笔试成绩。如果再想锦上添花的话,建议抽时间到图书馆翻有关的期刊,中文的就可以,比如《土壤学报》《土壤》《土壤通报》以及农业、环境类的期刊,不用要求彻底明白,有兴趣的就看全文,没兴趣就看摘要,如果能找到某个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深入检索这方面的文章,看多了自然就知道土壤所在哪些方面有哪些老师在作,然后文章上有老师的邮箱,可以先打听一下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术怎么样,对学生如何,脾气如何等八卦),确定以后可以通过邮箱跟老师联系,老师们都会欢迎的,如果你是男生还是来自一个不错的学校的话。。。。那就更会被欢迎(此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我就是女的,从未遭遇这种歧视,只是客观说明情况)。如果你来自与土壤所合作比较多的学校,很熟悉土壤所的情况的话锦上添花这步省略,直接联系看好的老师就可以,当然知道自己笔试通过以后,多看相关领域文献还是对面试很有好处的,谁都喜欢爱思考有想法的学生,不要担心想法幼稚会被笑,敢说就会有人欣赏。
另外,如果你现在学校的老师跟你想要考的土壤所老师熟悉的话,也可以请老师帮你推荐,加上你自己的联系。这不算是走后门,就像申请国外学校也要有推荐信一样,如果你的老师肯为你推荐,说明你有可取之处,这会给你加分。但认真复习还是必须的,笔试不够的话谁都帮不上忙。

谁有国家一级学报目录,请告知,谢谢

环境领域的
序 号 影响因子排序 期 刊 名 称 备 注
1 3 地质学报
2 5 中国科学D
3 6 地理学报
4 7 岩石学报
5 10 草业学报
6 12 自然资源学报
7 15 地质论评
8 17 地质科学
9 19 地球化学
10 22 地理科学进展
11 28 地理研究
12 30 地球物理学报
13 31 生态学报
14 33 水土保持学报
15 34 植物生态学报
16 35 土壤学报
17 36 应用生态学报
18 37 地质通报
19 42 生物多样性
20 45 气候与环境研究
21 46 地球科学
22 52 地球科学进展
23 54 地理科学
24 62 地学前缘
25 64 化学进展
26 70 中国稀土学报
27 71 现代地质
28 72 沉积学报
29 76 第四纪研究
30 78 岩土工程学报
31 78 中国水稻科学
32 8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3 92 环境科学学报
序 号 影响因子排序 期 刊 名 称 备 注
34 95 资源科学
35 97 催化学报
36 99 中国农业科学
37 100 科学通报
38 103 作物学报
39 107 环境科学
40 108 土壤
41 109 遥感学报
42 113 中国地质
43 116 化学学报
44 11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5 121 地球学报
46 139 水科学进展
47 141 分析化学
48 145 中国环境科学
49 15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0 17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72 长江流露资源与环境
51 173 环境化学
52 181 有机化学
53 188 岩土力学
54 190 植物学报
55 192 化学物理学报
56 194 园艺学报
57 198 色谱
58 203 生态环境
59 213 果树学报
60 214 分析试验室
61 214 药学学报
62 224 中国科学C
63 228 农村生态环境
64 236 工程地质学报
65 23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66 239 植物病理学报
67 245 微生物学报
68 2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69 250 分析测试学报
70 252 化学通报
71 254 遥感技术与应用
72 258 江苏大学学报
73 258 南京大学学报
74 268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序 号 影响因子排序 期 刊 名 称 备 注
75 27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76 278 环境科学研究
77 279 水利学报
78 28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79 28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80 286 矿物学报
81 287 中国土地科学
82 292 中国科学国B
83 296 地球信息科学
84 296 林业科学
85 300 物理化学学报
86 309 应用化学
87 310 地球物理学进展
88 311 中国中药杂志
89 313 生态学杂志
90 315 水处理技术
91 317 土壤通报
92 319 岩石矿物学杂志
93 320 林业科学研究
94 327 山地学报
95 327 中草药
96 331 西北植物学报
97 335 分子催化
98 34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99 346 城市规划
100 346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01 35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102 354 材料研究学报
103 354 中国管理科学
104 356 国土资源遥感
105 35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06 367 化工学报
107 369 安全与环境学报
108 369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9 376 福建林学院学报
110 385 地质科技情报
111 385 植物保护学报
112 385 中国药学杂志
113 393 浙江林学院学报
114 399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15 401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16 404 岩矿测试
序 号 影响因子排序 期 刊 名 称 备 注

117 406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8 406 遥感信息
119 409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120 412 农业现代化研究
121 41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22 42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23 425 城市规划汇刊
124 429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25 433 材料科学与工艺
126 434 材料工程
127 434 分析科学学报
128 43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29 445 中国科学E
130 452 水土保持通报
131 46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32 465 植物学通报
133 46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34 467 自然科学进展
135 471 计算机应用研究
136 471 植物生理学通迅
137 475 农药学学报
138 47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39 476 杂交水稻
140 479 化工进展
141 486 实验技术与管理
142 494 系统仿真学报
143 500 生命科学

农业类,生物科学类
作物学报
北京
中国作物学会
*
*

2
植物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学会
*
*

3
植物生理学通讯
北京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
*

4
植物生理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
*

5
遗传学报
北京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
*

6
中国油料(改名为:中国油料作物杂志)
武汉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7
中国水稻科学
杭州
中国水稻研究所

*

8
大豆科学
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9
杂交水稻
长沙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10
核农学报(吸收:核农学通讯)
北京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等

*
植物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学会
*
*

2
生物物理学报
北京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
*

3
植物分类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学会
*
*

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京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
*

5
云南植物研究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

7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北京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
*

8
动物分类学报
北京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
*
*

9
古生物学报
北京
中国古生物学会
*
*

10
植物生理学通讯
北京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
*

11
生物学通报
北京
中国动物学会等

*

12
动物学报
北京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
*

13
动物学杂志
北京
中国动物学会等
*
*

14
昆虫学报
北京
中国昆虫学会等
*
*

15
昆虫分类学报
陕西
西北农业大学

*

16
动物学研究
北京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17
微生物学报
北京
中科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等
*
*

18
水生生物学报
北京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

19
植物研究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
*

20
遗传学报
北京
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等
*
*

21
生物工程学报
北京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
*

22
人类学学报
北京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23
微生物学通报
北京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

24
兽类学报
北京
中国兽类学会等
*
*

25
广西植物
桂林
广西植保总站等

*

26
植物生理学报
北京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
*

27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北京
中国科学院
*
*

28
生态学报
北京
中国生态学会
*
*

29
微体古生物学报
北京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

30
实验生物学报
上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31
古脊椎动物学报
北京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32
菌物系统
北京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
*

33
生理学报
上海
中国生理学会等
*
*

34
植物生态学报
北京
中科院研究所
*
*

35
生态学杂志
北京
中国生态学会
*
*

36
遗传
北京
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等
*
*

37
细胞生物学杂志
上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

38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

1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杨陵(陕西)
西北农业大学

*

12
种子
贵阳
贵州省种子总站等

*

13
作物品种资源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

14
作物杂志
北京
中国作物学会
*
*

15
棉花学报
安阳(河南)
中国棉花学会

*

16
中国棉花
安阳(河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
*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
*

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

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
*

5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咸阳(陕西)
西北农业大学

*

6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

7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

*

8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福州
福建农业大学

*

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
*

10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杭州
浙江农业大学

*

11
华北农学报
石家庄
河北省农林学院等

*

12
河南农业科学
郑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13
农业科技通讯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4
江苏农业科学
南京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

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

17
浙江农业科学
杭州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

*

18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泰安(山东)
山东农业大学

*

19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

20
湖北农业科学
武汉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