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班级管理社会调查论文

2023-12-10 00: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班级管理社会调查论文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P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2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P22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3.P89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P33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11.P26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P79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P12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2.P21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3.P23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2.P64—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9.P56—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P23—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8.P22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P36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7.P37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2003.26—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2004.36—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1997.52—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2000.59—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2007.2—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2001.12—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2006.34—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4.73—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如何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论文

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就像一条纽带,维系着学校、家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如何管好一个班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班主任要善于学习

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是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理论,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艺术,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免在实践中迷惘。二是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班主任的义务和权利,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管理权限等。现在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依法执教,如果不懂得必要的法律常识,在解决一些班上与家长和社会中的事情就无从着手。三是向同行学习,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四是在反思中学习,班主任在处理众多的事务中要多反思,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改善和落实,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在这信息知识时代,如果我们班主任不努力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增加和更新自己的观点、知识、理论结构,班主任将会被时代淘汰,被学生看不起,自然就没有学识魅力了。

二、班主任要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一切工作都会失去热情。首先,班主任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健康、交往、前途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的博大。其次,班主任的“爱”不能无限,必须建立在从严管理、从严衡量、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否则,师爱变成了“和稀泥”,班主任会变成“五政府”状态,要照章管理,违章必究。正确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必须做到从严爱出,严而有理,严而有格,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严就是无私的爱,接受教师在爱中的管理。

三、班主任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人都喜欢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有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区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想象,一个班上的后进生都在尽力去学习,去维护班上的荣誉,这个班上的班风、学风不可能很差的。班主任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激励,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要“蹲下来看学生”。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有机体身上,在任何程度上,都有一股向着好的方向实现它的内在可能性的潜能。但是这种先天倾向的实现并没有必然的规律性,其最终实现与否,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只有在自由运行的条件下,它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才可能充分实现。并且他认为必须以人为中心,创造一种和睦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才能增强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尊。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尽量少批评,多用表扬,尊重学生的个体人格,让学生身上不好的一面,通过老师外在的帮助,内化为本身的需要。这样,即使是顽皮的学生,它也会逐渐的尊敬教师,喜欢班集体,热爱同学,不出现逆反心理,正常地健康成长。

四、班主任管理要全面精细

班主任管理工作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否则会顾此失彼,最后全盘皆输。第一对班级工作要全面抓。班风、学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要重视,都要抓好。不能只抓学习,放松或放弃其他工作;第二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男女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同时,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精细,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了解情况要详细、要认真,发现问题要仔细,不让任何问题的蛛丝马迹逃过自己的眼睛,处理问题要细致,不能急躁、简单、粗枝大叶,甚至粗暴。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晓之以情,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样就体现了老师的心胸开阔、细致入微的风格,人格魅力在学生中真正体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班主任要创新管理方法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个“法”字。管理上要有法,处理问题要得法,遇到问题要积极想办法,不能长期都是老一套,墨守成规。很多事情你还没有处理,学生就明白你将怎样处理,这样工作起来你的威信就大减了。如何来做到管理方法上的不断创新呢?一是要组织不同类型的有效地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需要抓的事情很多,例如班级日常事务、环境卫生、纪律等,要根据本阶段的情况选出典型的工作,要重点突出,以点代面,不失时机的教育一片,惩戒一批,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要根据本班的情况,培养学生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健身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来源地层次、家庭背景、周围环境不一样,习惯培养和养成的方法就不同。三是典型学生和典型案例的处理要把握时机。有经验的班主任制度良好的班风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良好的班风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要抓住典型事件,把握最佳时机,让学生在典型事件的处理中对班主任产生敬畏。各班学生必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是不出手时乱出手。预防你想教育他没达到目的,反而让他更加 “嚣张”。此时,将显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在学生心中要有神秘感,敬佩老师,进而支持教师工作,维护班级荣誉。四是班规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教育需尊重学生的个性,符合人性。班主任工作并非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规则,而是主动、心悦诚服地接受纪律约束。如果班主任在工作时不注意调查了解学生的特殊情况,只是一味的强调班规,可能会暂时压服了学生名,但会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疙瘩。因此,尽管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很有必要,但必要的灵活性、分寸都更能打动学生的心。

六、班主任要重视质量

质量是一个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凝聚人心和增强信心的关键,是单位迅速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学校基本单元的班集体也必须把质量放在中心位置,才能使班集体健康持续发展。这里的质量主要应该是两方面:一是近期目标。主要是学校下达的近期目标任务,学生的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班风班纪,安全工作。都必须是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完成。二是远期目标。这主要是根据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德育目标、健康目标、能力目标等。根据本班情况全面规划、科学安排,争取学生在本班三年的学习有预期的收获。班主任有这样的质量意识,一是能增强班上所有的任课教师的信心,在本班工作能施展才能,工作的汗水能结晶,让社会肯定其价值。二是能增加社会群众的信誉度。学生在这样的班集体发展的期望值高,家长放心。班上有这两股力量来支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七、班主任要协调好关系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学生间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产的、是积极地影响。

班主任必须与科任教师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集体。一要经常诚恳地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要加强学生尊师教育,让学生尊敬每一位科任教师,珍惜教师的努力成果;三要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特别是要经常利用各种时间各种形式介绍任课教师的优点,提高科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和满意度,增进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尊敬之情,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进而科任教师对班级工作也开始关心和支持,从而推进了班级工作。

其次,协调好家校之间的关系。一是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交流,介绍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争取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是把学生的情况针对性、选择性的介绍给家长,让家长更进一步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家庭的教育方法、方式等对方面与学校保持接近。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再次,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是注意培养干部。初中学生为集体做事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做具体事情的能力不是很强,若遇到风气不是很好的班集体,班干部开展工作很难,有时还会被人讥笑挖苦,这必须要班主任树立正气,培养锻炼班干部,相信班干部,教给一定的为人处事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班干部大胆干,放手干(当然要注意部分干部乱来)。形成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二是让学生明白,能在一个班集体共同学习生活三年是一种缘分,同学这种关系是纯洁的、相互的、永恒的,不以你与个别同学关系的好坏、成绩的优差、家庭的贫富等而改变,必须珍惜同学间的真诚感情。大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象亲兄弟姐妹一样度过这难忘的三年同窗生活。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创新新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我相信,只要付出自己的真心,并且注意方法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调查方法论文

太原电大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和小教(本科)
集中实践环节的实施细则(2005)

  集中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和小教教学计划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集中实践环节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全面检验的必要途径。

 集中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按照中央电大、省电大相关要求,此项工作的初步按排如下。

  一、关于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的目的在于培养、考核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可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第一手真实的素材。

凡已修满50学分以上的学生,均可进入“社会调查”阶段的学习。社会调查环节时间为3周,3学分。

 (一) 社会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1. 本专业学生都必须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2. 社会调查的内容应在学校管理、社区教育管理和社会公共部门与教育管理相关领域的范围内,选择具体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3.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社会调查的选题,并可与撰写的毕业论文选题相一致。

  4. 选题要有现实意义,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选题要具体,不宜过大,同时要具有可行性、针对性;调查活动要就近进行。

5. 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其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调查对象、调查过程、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调查收集到的主要材料及其分析、研究结论及自己的收获与学习体会等。

  6. 调查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调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调查完成后,要及时认真地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和全面综合分析。

  7. 社会调查报告要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撰写,字数不少于3000字。调查报告写完后要填写统一的教师评语表。(样表附后)

(二)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1、指导教师资格: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教学情况;具有教育类或管理类相关专业(含师范类人文学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指导教师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学生确定的选题进行个别辅导,检查制定每位学生的社会调查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全程指导学生的调查工作,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检查社会调查所收集的有关资料,指导学生编制调查报告的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的补充调查、文献研究和最后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针对学生在社会调查全过程中的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指导教师的工作要相对集中、数量适当,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总数不能超过“兼职10名”、“专职15名”的要求。

(三)社会调查工作程序

1、集中活动,布置要求。

2、分校成立指导社会调查领导小组。

3、分校聘请指导教师、上报有关资料到省电大文法学院审核。

4、对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动员。

5、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及撰写调查报告。

6、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7、学生提交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指导教师上交指导过程记录。

8、分校向省电大上交全部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及成绩单。

9、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终审。

(四)社会调查指导细则

1、每个教学班由分校指定一位符合社会调查资格的教师进行一次集中的社会调查面授辅导。

辅导内容:

(1)使学生明确选题的范围及调查方法;

(2)向学生介绍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介绍一些基本工具书及相关资料方向;

(3)使学生明确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4)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一般格式,打印要求及时间安排;

2、确定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方案(包括社会调查的主题、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

3、提交所撰写的调查提纲和实施方案,指导教师提出修正意见;

4、实施调查(在此过程中保留调查的记录材料,如问卷、访谈提纲及记录、反映调查对象的相关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要进行不低于6学时的辅导,直至最后定稿。

6、由指导教师写出客观、真实的评语,并给出成绩。

(五)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

1.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教学点初审,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2.社会调查成绩评定分为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和不及格(59分以下),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获得集中实践环节规定的3学分。原则上采用百分制形成最后的成绩。

  成绩评定标准

  优(90—100分):积极认真从事社会调查,调查报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字准确、流畅。

良(75—89分):认真从事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材料与观点统一,有所发现和创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文字流畅。

  及格(60—74分):参加社会调查较认真,独立撰写调查报告且观点正确、层次较清晰,结构较完整、文字通顺。

  不及格(60分以下):社会调查走过场;调查报告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内容空洞、观点含糊、文字表述不清;调查报告字数不够;观点不正确,存在政治原则性错误;没有被调查单位的盖章。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为不及格。

3.审核成绩的依据包括: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工作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水平,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相关单位的反馈意见等。

4.凡社会调查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二、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

  毕业论文是全面考查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本专业理论知识针对教育领域某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一些特定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修业期间学习情况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时间为5周,5学分。

(一)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指导教师资格:

1、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教学情况;

2、具有教育类或管理类相关专业(含师范类人文学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本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包括:

1. 向学生讲明毕业论文撰写方法及其要求;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和收集资料,为学生讲解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其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

  2.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拟定选题,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提交论文提纲,指导教师要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撰写初稿。论文选题及写作提纲的指导是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重视。

  3.学生完成初稿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教师对论文修改并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在教师指导意见基础上,进行认真修改,直至最后定稿。

4.各教学单位应使用专门的教师指导纪录表,指导教师应当做好指导流程纪录,将每一次教师指导情况记录在案,包括指导的时间、每次指导给学生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指定的参考书目参考资料、教师与学生联系方法等,要将学生写作一稿、二稿直至最后定稿的情况反映在纪录中。

5.检查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情况,鉴别并纠正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6..总结毕业论文全过程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毕业论文的评语应包括:选题评价、论文结构评价、论文观点评价、写作态度评价和论文存在的不足等。

  7. 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8.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人;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5小时。

9.指导教师应按相关课题组成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学员应按选题来确定指导教师。

各试点分校要按照规定严把指导教师的选聘、培训、监督等各项工作。,并将指导教师名单(一式三份)及学历证明复印件、职称证明复印件、所学专业情况等提前报省电大文法学院审核后,方为有效。在指导工作开始前,要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个别学员原文抄袭网上文章的问题。希望各分校引起高度重视,一经发现,取消当期答辩资格,限期重做,跟下期学员参加答辩。各分校要对指导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一次发现其指导的学生出现原文抄袭时,提出批评,两次发现,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

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学习任务。完成社会调查环节学习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

 (二) 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

  1.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不重复专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2. 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限于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问题。可以结合已学过的专业主干课程选题;或结合当前教育实践进行探讨、或结合社会调查进行分析等。毕业论文要注重选题的应用性;选题要具体,不宜过大;确定选题要尽可能结合社会调查的成果及本职工作实践经验。

  3.论文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必需多人合作的选题,要有明确的分工,保证各自独立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杜绝抄袭、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指导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选题情况,填写初步选题登记表。

  4. 毕业论文要论点鲜明、论证有力、结论中肯;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行文格式规范。

5.毕业论文主要格式内容包括:目录、论文提纲、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所引用的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必须注明相应的出处(包括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和资料的来源。

  6. 毕业论文为学术论文,要有创新性。凡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均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7. 毕业论文的字数为5000—10000字,统一格式、封面,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

三、市电大对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的安排意见

1. 社会调查从统一辅导、布置之日起,以站、班、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字数3000字,时间3-4周。学员可根据自己所学课程和实际情况自选范围,自定题目。写完后和毕业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一起交回工作站。

2.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草稿撰写。字数要求6000—10000字以内。学员可根据老师提供题目选题,亦可根据自己所学课程,所从事工作的知识领域选题,选题必须是所学专业范围,必须具有学术性,杜绝抄袭和下载行为。

3.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从布置之日起即可准备收集材料、选定方向和题目。具体时间要求是:

① 三月下旬—四月底为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的草稿撰写时期。

② 五月初到六月初为论文的批阅和修改时期。

③ 六月中旬到六月底为基本定稿、打印时期。

④ 按规定本科阶段的论文,在答辩时要制作演示文稿ppt,届时将安排ppt制作辅导。

四、答辩时间及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太原电大社科系

2005.3.20

附: 教育管理专业(本)毕业论文推荐选题

说明:这里提供的选题只是参考性的和指导性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选用。如果学员觉得这些选题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工作实际有较大距离,也可以自行拟定选题,经指导教师审定后再投入草稿的撰写。

一、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1.试论受教育者、学生和学习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试论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

3.试论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4.试论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

5.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6.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7.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8.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9.当前基础教育课程(××学科)改革之我见

10.××学科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11.××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

13.××年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指导

14.××年级学生的休闲指导

15.当代社会小学生家长的素质问题研究

16.当代社会中学生家长的素质问题研究

17.教师职业专业化之我见

18.“教师教育”和“师范教育”辨析

19.试论“尊重学生”

20.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差异教学

二、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

1 试论课程与教学的辨证关系

2 建构主义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 新课程的价值观对××学科教学的影响

4 课程设计要素的实例分析

5 课程设计模式的实例分析

6 校本课程设计的实例分析

7 行为目标与我校的课程实践分析

8 生成性目标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9 表现性目标在活动课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分析

10.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例分析

11.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2.××实例分析:一个理想的课程实施策略

13.三级课程管理在本地(本校)的实践探索

14.改变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后的问题与出路

1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发展的实例分析

16.××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7.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的实际效果分析

18.××学校教学管理对于教师教学艺术水平提高的影响

21.××小学三级评估指针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22.××中学三级评估指针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23.试论评价对被评者心理的影响

24.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的比较研究

25.试论学生评价中不同的评价观

26.××学校学生评价方案研究

27.试论班主任的素质结构和评价标准

28.××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三、当代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1.试论教育的公益性问题

2.试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3.试论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4.试论家庭教育权的实施问题

5.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6.试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7.试论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8.试论学生申诉制度的意义

9.学校监护责任问题

10.学校行政权力之我见

11.试论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问题

12.关于择校问题的认识

13.试论学校的民事责任问题

14.试论教师的科研权问题

15.试论学校捐赠问题

16.试论学校融资问题

17.试论学校事故的处理问题

18.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19.试论学校义务劳动问题

20.试论教师聘任问题

21.试论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

22.试论拖欠教师工资问题

23.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24.试论学生保险问题

25.政府职能转换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26.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教育的影响力分析

27.应用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分析某一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策略

28.论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

29.公共组织发展的趋势对教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30.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精神对学校教师管理的影响

31.信息技术对学校管理(教育)的影响

32.××学校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33.绩效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34.用户满意原则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35.从行为科学看学校德育的整体优化

36.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考

37.运用组织再造理论提升学校整体素质

38.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39.儒家管理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40.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的比较与借鉴

41.管子的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科学运用

42.泰勒的心理革命与构建和谐的学校管理模式

43.科学发展观与学校人本管理研究

44.知识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45.我国现今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比较与借鉴

46.“名校创办民校”办学模式的经济价值取向分析

47.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48.我国初等教育投入的政策选择及国际比较

49.教育资源浪费现象透析

50.对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分析

51.从“谋”与“断”分离的角度看教育策划与教育决策

52.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审视我国重点校的教育经费的分配

53.我国民办学校在收费方面解决“公益”与“效率”的矛盾的可行性研究

54.民办学校收费标准的“政府定价”的后果分析

55.“一费制”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56.国外校本管理体制改革与中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之异同比较

57.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基本格局与政策讨论

58.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责任限定问题

59.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中的作用

60.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性差异分析

61.个人教育投资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62.市场经济中学校筹资行为分析

63.中小学远程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64.学校和社区互动与共变研究

65.试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66.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学校中的应用

67.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8.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引入中小学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

69.试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70.试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办学质量

71.╳╳学校的办学特色研究

72.试论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73.试论学校领导应有的素质

74.试论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75.校长的法律意识研究

76.校长的教育资源意识研究

77.校长的教育策划意识研究

78.中小学校长管理风格的研究

79.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80.中小学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81.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研究

82.╳╳学校教师激励方式的探讨

83.╳╳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个案研究

84.╳╳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85.╳╳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机制研究

86.╳╳学校有形资产管理的研究

87.╳╳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研究

88.╳╳学校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比较研究

其它论文参考题

1. 试论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 试论终身教育思潮对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3.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之异同.

4. 运用素质教育之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教育之改革.

5. 试论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6.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7. 试论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 试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9. 试论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10.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11. 分析课程改革后的学校教育。

12. 试论课改后的教科书编写

13. 试论教学基本任务的时代新发展

14. 试论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作用

15. 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16. 结合本地区社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的配合现状,论述三结合教育力量的整合意义

17. 试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前景

18. 试论对教师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的看法及构想

19. 谈谈我国目前教师职后教育政策及实施

20. 试论当代学生之特点及应对教育

21. 试论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针对性教育 (完) 2005.3.20

小教(本)论文参考题目

1、语文课程性质之我见

2、语文素养初探

3、培养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4、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

5、小学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6、作文教学中必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7、谈谈口语交际与口语交际教学

8、口语交际的动机激发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9、浅谈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0、浅谈综合性学习中的兴趣教学

11、诗论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12、发展性功能在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地位

13、关于建立成长记录袋的一些思考

14、小学生的年龄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进行有影响吗?

15、试论“文以载道”

16、浅谈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

17、略论数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

18、从生活中的数学谈数学教学

19、关于数学教学中的美

20、数学学习中掌握方法的重要性

21、数学方法的学习对工作的影响

22、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

23、简论数学中的矛盾

24、论社会科学数学化

25、论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26、从数学的猜想谈开去

27、论《九章算术》对数学的影响

28、论《几何原本》对数学的影响

29、数形结合法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

30、论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30.论数学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31从当前数学教学谈数学教学改革

32、如何认识五育的辩证关系

33、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

34、试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5、浅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3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7、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38、性别差异的表现、原因及教育对策

39、城乡学生的各自特点与教育对策

40、后进生的教育特点与对策

41、试论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42、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43、试论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44、浅析班级授课制

45、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教学方法的优选?

46、论述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47、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48、阐述德育教育中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的依据和要求

49、如何认识学校教学的教育性

50、试论教师的根本任务

5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53、教师进修提高的意义

54、浅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55、试论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56、怎样理解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

57、联系本地实际分析五四制、六三制学制

58、试论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59、试评当代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60、试论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学为主

6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62、目前我国家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63、试论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64、从教师的劳动特点看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65、结合个人体会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内容

6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特点,如何针对特点进行教育?

67、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68、试论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

69、试论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70、浅析班主任应如何贯彻学生主体原则

71、试论班级常规管理

72、结合实际浅析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

73、试论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74、试论确定班会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75、怎样开展班级榜样教育

76、试论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77、试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78、试论学校管理过程诸环节的关系

79、试论行政方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80、试论学校卫生管理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81、试论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82、试论总务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83、试论德育管理中的激励原则

84、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浅析

85、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及其管理中的应用

86、论校长负责制

87、试论领导决断的技法要点

88、如何理解和贯彻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

89、课外活动与活动课关系浅析

90、浅析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注:仅供参考,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手头占有资料选题,提倡自己选题。 以上论文参考题可在太原电大主页公告栏下载)

太原电大学社科系

2005.3.20

开放教育(本科)社会调查情况表(样表)

姓名

学号

专业

入学时间

题目

调查对象与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单位意见:

调查地点:

公章

年 月 日

指导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