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季科技期刊是什么等级

2023-12-10 13: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季科技期刊是什么等级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

(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7)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②刊号中含有H、HK等由香港出版发行且未被认定准许或不能确定是否准许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刊物;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

期刊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全国性的,如: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

2、省级的,如:**省一级期刊、**省十佳期刊、**省期刊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华东地区期刊、华北地区期刊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湖南大学国内刊物目录、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部级报刊杂志。

目前国内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的学术机构有:

(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期刊等级

  1 、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版2004年出了2004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2、什么是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
  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 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
  刊”、“核心 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
  主办的学报(刊)。

  3.什 么 是 核 心 期 刊 ?
  简单地说,核心 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 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4.江苏环境科技是省级期刊

  5.期刊评价常用名词解释
  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现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简要解释如下: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为例):
  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6.目前国内核心期刊评价主要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统计,我国核心期刊共1800种。是不是核心期刊可以去要目总览里搜索。它的评价有一套复杂的体系。
  在我国对于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当时国外的学术期刊价格大幅上涨,使各地图书馆难以按原来照单全收的方式订购国外科技期刊。如何在有限的费中有选择地购进数量有限的外刊,成了我国外刊采购工作急需解的问题。于是开始了对外文期刊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目地是找出一种规律,以便用最少的钱购进最好、最多的国外学术期刊。此项目的系列评价定量和定性研究课题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进行,此后核心期刊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就从国外引入了我国,并在90年代后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成果以参考工具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形式出版。按《中图分类法》的类目系列《中文核心期刊要日总览》一书划分为7编74个学科,收录了近1万l千种期刊名称和详细的分类细目。其中,核心期刊占专业期刊的l5%左右。此书一出版,就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了有很大影响的参考工具书,并在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选择了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作为评定科技成果(论文)的依据,并把核心期刊及其排序作为成果(论文)奖励的依据。据了解,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不约而同地选择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作为标准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遴选核心期刊的过程中采取了严格全面控制、定量排序和定性结合的评选方法。定量评价采用的是多指标综合评定方法。最初的整个的研究课题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下划分的三个子课题组成,由北京大学负责组成了百多名期刊工作人员和近2000名各学科专家评审,历经多年全面系统研究的成果。2ooo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取了定量排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采用的是多指标综合评定方法。它们分别由一,七个评定指标: 被索量,即某一期刊发表的文章被题录类、索引类刊物收录的情况。②被摘量,就是某一期刊的文章被文摘刊物摘登、转载的情况。⑧被引量,就是某一期刊发表的文章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 它引量,发表的文章被其它作者引用的情况。⑧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测度指标。即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篇目数之比。 被摘率即在统计期内,某种期刊刊载的某学科(或某专题)文章被摘转总次数与发表文章的总篇数之比。⑦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这七个评价指标组成。。二、三个多指标主要影响因素: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众多能揭示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因素中,选择了那些核心效果明显、统计源收录全而准
  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②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检索工具选择要具备学科全面、选刊恰当、编辑规范、数据准确、卷期齐全、用户量大、权威性高、统计方便等条件。③采用多种数学模式进行数据处理(如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等)。三、在划分核心区别,采用了① 累积百分比法②区域法⑧图像法等。纵观核心期期刊的评选入选过程和结果,其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以其具有不容置疑的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权威当之无愧获得了全社会的一致公认,其而被广泛应用并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等部门评判和衡量科技成果(论文)水平的和进行成果奖励的依据也就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章:1.2005年 4卷 6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起止页码:132-133。《中文核心期刊名称由来及评定方法》杨云川 李丽娟大理学院科技处,云南大理 671003
  2.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彭骏(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433)

期刊分为哪些等级

刊物的级别如下: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

1、普刊

普刊分为:省级国家级,其实区别不大,就是主管主办单位的不同,跟期刊的含金量并没有直接联系。并不是说国家级的期刊就一定比省级的期刊质量好。

2、学报

学报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主办单位是本科学校就是本科学报,主办单位是专科学报就是专科学报。因为很多学报都会被归为核心期刊,所以如果一本期刊同时既是学报,又是核心,那么我们就说这本期刊是核心期刊。

3、核心期刊

国内认可度最高的是北核和南核,还有一些诸如武大核心、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如果一个期刊同时有2个标志,那么这个期刊,既是北大核心,也是南大核心。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

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