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终审

2023-12-10 07: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终审

《广东医学》这些都不错啊。我去年弄了,要提前准备哦核心的,找了这个帮忙他QQ是935990,信誉不错吧。主要看你是什么专业。你去看看吧。以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咯
中国基层医药 科技核心,
中国妇幼保健 核心刊
实用医学 北大核心,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科技核心,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国家级,
江西中医药
新中医 北大核心,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山东医药 北大核心
中国中医药科技 浙江一级,国家级
中华中医药学刊 浙江一级
中国职业医学 科技核心
眼科研究 北大核心
医学影像学杂志 科技核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北大核心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天津中医药
现代实用医学
中国医师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华西医学 科技核心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广东医科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广东医科大学既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并在东莞设立校区,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历史

湛江医学院时期

1958年,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成立。

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1964年,学校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

广东医学院时期

1992年,学校易名为广东医学院。

1996年9月,学校与日本大阪高技术学院、大阪医疗技术学院合作办学。

2002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医科大学创办东莞校区;同年11月,学校成立筹建东莞校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筹备建设办公室;12月12日,东莞校区奠基。

2003年2月,东莞校区破土动工,同年10月23日,东莞校区首批新生顺利入学。                    2015年6月,学校申报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发函批准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等10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扬帆计划”16人、南粤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4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开办23个普通本科专业;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

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

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中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神经病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重点实验室9个。

2006-2012年,广东医科大学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33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子课题4项,“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省部项目202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项;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45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市级科学技术奖37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476篇,其中SCI论文226篇,获得专利授权20项

截至2016年3月的数年内,广东医科大学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项、97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207篇,出版学术著作30部,获国家专利授权49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术资源

根据2016年4月该馆官网显示,广东医科大学图书馆累积馆藏文献总量274.77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总量167.32万册,电子文献总量107.45万册;同时订有的中外文期刊1751种,订有及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种,该馆与粤西地区4所高校以及广东省8所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建立有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关系,并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

学术期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正式创刊于1983年1月,是由广东医科大学主办、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为双月刊,每年6期,每期120页;《学报》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并获广东省第二、三、四届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经验、误诊误治、调查·管理·技术方法、短篇、个案、护理、医学教育学研究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伊利诺大学、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理研究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日本大阪滋庆教育学园、日本NPO法人国际看护师育英会、香港中文大学、澳门镜湖医院、台北医学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2010年学校开始招收港澳台学生。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