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杂志封面设计美术教案

2023-12-12 12: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杂志封面设计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在盘子上彩绘漂亮的图案。

2、制作架子,让盘子站起来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向同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法。

重难点: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在盘子上彩绘漂亮的图案。

活动准备:

1、盘子范画用布遮住

2、幼儿人手一份蜡笔,勾线笔

3、每人一只纸盘,一张硬板纸

活动过程

1、师:今天我要开一个个人作品展,我邀请你们大三班的小朋友来参观。

现在展览会即将开始,进入倒计时“5、4、3、2、1、0”

2、师掀开布展示作品。

3、师:哇,我的作品漂亮吧!你们瞧瞧这些都是什么呀?(盘子)

4、师:我在盘子上画了漂亮的图案,这叫盘子彩绘。

5、师:那请你们看看我都画了些什么?(刺猬、荷花、袋鼠、蜜蜂……)

6、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

7、幼儿:有线描画

8、师:对了这是线描画,那你们再找找有没有线描画了,请你帮它找到好朋友,将他们放在一起。

9、师:除了线描画还有什么方法了?

10、幼儿:色彩画、对称画、花边画…..(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归类,将同种方法的作品放在一起)

11、师:欣赏完这么多漂亮的盘子,你们有没有信心也来设计一只呢?

12、幼儿:有!

13、师:好,请你们开动脑筋,彩绘出一只最漂亮的盘子,然后运用我给你们的材料,想办法让盘子跟我的一样站起来。

14、师:我的要求听清楚了吗?小设计师么开工吧!

1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6、师幼一起参观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己说说他的盘子是怎么设计的。

17、盘子秀

播放音乐,孩子拿着作品走秀,也可以走下去跟客人老师讲讲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自己家乡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准备用具:

教师用具:塔的挂图、课件

学生用具:大小不等的纸盒、多个纸杯、形状怪异的瓶子、卡纸、蜡光纸、双面胶、剪刀、橡皮泥、其它装饰物品。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

(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云南大理三塔、济宁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铁塔、山东济南九顶塔)

生:(学生看到图片非常得惊讶,听到老师的介绍觉得更加有点不可思议)

师:这些塔它们不仅历史悠久,造型特点突出,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塔,我们家乡有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一下我们家乡的塔。板书课题:家乡的塔(课件)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两张照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是东宝山上的塔。

师:你能说说它们和刚才你看到的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课件)

(相同点:都是塔,都分层。不同点:造型不同,建筑材料不同)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古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黑板挂图)如果学生知道的话可以先点学生回答。

塔的最顶端叫塔刹,中间一部分是塔身,下面叫塔基。

师:知道了古塔的结构,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历史及建筑特点。

(课件)东山宝塔它耸立在荆门城区中部的东宝山主峰太平顶上。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xx年),天台山国清寺高僧智者禅师主持构筑。宝塔建成后,使当时名为长林县的荆门古城显得神采奕奕,所以民间流传有“立了东山塔,长林生头角”的谚语。东山宝塔通高33.3米,底部周长30.6米,七层飞檐,八棱翘角,隔面设窗,攒尖式塔顶。自底层有螺旋状青石阶梯上塔顶。古塔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七八十里外可遥望,领略它的壮丽、巍峨。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它位于龙泉公园内,建于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xx年),塔身用青条石实心构筑,通高20米,底部周长18米,五层八面,层层出檐,隔面设窗。塔底有8尊托塔金刚,其造型英武威严。横额刻有“文笔鸣凤”四字,意在希望荆门因之而文运亨通。)

(课件)这是文峰塔的局部观察,塔顶飞檐、窗、塔底8尊托塔金刚。东山宝塔和文峰塔的造型特点基本相似,而区别就是东山宝塔是空心的,可以从里登上塔顶,文峰塔是实心的,不能进入塔内。

三、学生制作(课件)

欣赏了家乡的古塔,你现在有何感想?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为自己家乡再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动起手来设计吧!

(音乐响起)

四、小结(课件)

希望课后同学门多留意观察身边美好事物,爱家乡,保护古迹,珍惜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五、板书设计

家乡的塔

塔的结构挂图:塔刹、塔身、塔基

活动目标:

1. 观察地图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地图画下来。

2. 引导幼儿大胆创想地图的造型。

3. 喜欢用不同线条装饰地图,体验写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实物观察

(一)整体观察

师: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地图) 它长的像什么?(大公鸡)

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地图是由很多省的不同板块组成

(二)局部观察比较(多样化)

师:我们所在的省市哪个省?它的板块像什么?

师:你去过哪些省?板块长什么样?

小结:不同的省市的地图,板块造型也有所不同

二、刻画范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地图板块,把你看到的、观察到的都画下来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地图,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要求:

1.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2.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三、互动评价

1.我先来介绍下我的地图板块,我画的这个是福建省的板块,它很像一辆汽车,可好玩了。好,谁也能

像我这样介绍下自己的地图。幼儿自我评价,讲述作品内容

2.同伴评价:你觉得哪个地图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 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丰富多彩,将地图变得那么美,下次我们再来画画其他东西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能力目标: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学习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状、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手冷的时候会想出来什么办法啊?

那我们生活中的手套都有些什么类别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看我们的小手套会变成什么样子?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

小手套。

2、被包裹物:

纸团、泥团、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3、构思包扎:

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4、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重难点: 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封面设计范图、封面设计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4月11日——4月12日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书的封面?(给学生回答,教师即时引导)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掩住书名),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课的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本书,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

二、引起兴趣:

1.教师用实物投影出示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给学生看。

师生交流对话:

问题1:同学们喜欢老师的书吗?想了解这些书的内容吗?有读的欲望吗?/

问题2:为什么喜欢这些书,它什么地方吸引你?

问题3:教师出示破旧的书本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引导学生爱护书本和书本做好朋友。

1、学生说:拿出自己所有的书本找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本介绍给同学们,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如果感到有缺憾,请说出如何改动自己会更喜欢。

(先在小组介绍,后到实物投影仪前介绍给全班同学。)

三、出示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观察:

封面包含哪几部分?

(1)文字——标题、副标题、拼音

(2)图案——内容缩印、装饰效果

1、文字设计的要点:

醒目、易读、有装饰效果。

2、图案设计的要点:要与书本相适应。

3、讲解封面设计时可运用的方法:

以前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和美术字的书写技法,可以用彩纸或废旧挂历纸剪、撕、粘贴的方法,还可用各种形式将版画运用到封面中去。

4.演一演:

请几组同学分别饰演书本、图案、文字,说明他们的关系。

评价:表扬表演有特色的小组以鼓励教育为主。

5.说一说:

可以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设计制作?

选择好装饰的方法:

(1)单独纹样

(2)对角均衡

(3)环型装饰

(4)对称装饰

(5)抽象图形

(6)版画装饰

以上同学们看到这些封面设计装饰方法各不相同,再对自己的草稿进行修改,加入今天学习到的各种设计构图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每人完成一张封面设计的作业,作业有困难的可与同学互相交流合作,要求设计具有特色、新颖、有创意。

8、课堂小结,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看谁的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给予最佳创作奖、最佳制作奖、团结合作奖……涉及面要广。

第二节

执教时间: 4月13日——4月14日

二、引导学习阶段: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几个在素。

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

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

设计要点:主题突出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图文并茂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

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步骤:构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装饰(拼贴)

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阶段。 教师布置作业(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来得及的学生可以带下去再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并评出优秀作品。

五、课后拓展: 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札记: 我请同学们按照兴趣分组,有的作“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的做“我喜爱的美食”等等,合作作业。学生们兴趣很大,高兴得搜集资料,制作得非常精美。看来兴趣是成功的引路人。

教学目标:

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资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绩感。

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发明,养成善于考虑、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资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

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学生用具:

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资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资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第二课时)

二、交流讨论,出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资料,制作汽车的哪个局部呢?

2、师生互动研讨:恰当、巧妙地选材。

(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和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运用媒体,将实物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资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

(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协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示,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资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

(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示。)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

(通过评价与赏析,让学生进行充沛的自我表示。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