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点评

2023-12-11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点评

现已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是隶属于长春师范学院的处级单位,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人员由主编、副主编及4位编辑组成,学报现有人员中,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4人,自然科学版2人。本刊已与全国50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 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2013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长春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相应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文科学校的校报有哪些

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等。
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发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月刊,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长春师范大学怎么样?

简介: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时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易名为长春师范学校,1981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学院,1986年起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起按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的机制运行,2013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文、理、史、教育、管、法、工、艺术等八个学科门类;有20个教学单位,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拥有1个多功能体育馆和1个高标准运动场,校园网设施先进,网上教学资源丰富,能够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良好服务。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学科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11个吉林省特色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2门吉林省优秀课程;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建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3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学校获得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并被教育部确定为“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学校还是“吉林省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 2011年,在教育部“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中,学校“东北民族与边疆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批准,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近期,学校与8家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政府共同参与了“2011协同创新计划”,将为东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提供科研和人才智力服务。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科研平台,“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被评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萨满文化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被评为首批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获批各级科研项目10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社科基金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5项;科研经费达3881.84万元;建成省级科研平台9个;发表学术论文5214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1685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246部;)获得国家专利3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百余项。2007年和2010年我校学报两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报2010年的影响因子、文章转载率等主要指标,已排在全国地方高师院校首位。 学校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9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9人、吉林省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9人、吉林省教学名师5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吉林省优秀教师6人、长春市第四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长春市优秀人才1人、长春市师德标兵5人。学校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3人。 学校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法,学生工作成果显著。十一五以来,学生获得国际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733项,省级奖项1072项。201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在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荣获吉林省学生工作创新奖;连续两年荣获吉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得省市奖励6项。学校在吉林省组织的4次高师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荣获总冠军3次、亚军1次;2008年、2011年,我校女子排球队两次获得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甲级联赛全国冠军;2009年,我校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实现了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奖牌零的突破。2012年承办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成为第一个独家承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开幕式整场演出的省属高校,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贡献奖; 学生就业率始终居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于2010年获评“吉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中,学校获得团体一等奖,我校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首批“吉林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园”。 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西班牙建立了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实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十一五”以来,我校派遣近400名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出国留学、进行学术交流及考察访问;选派近1200名学生赴境外留学。作为牵头单位,学校多次举办吉台两地“高等学校教育发展论坛”,每年派往台湾地区交流学习的学生150人左右,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建校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共培养了7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十佳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学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学校成功更名的历史新起点上,2014年5月学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长春师范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为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绘制出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相信在学校新一届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学科带动、特色突显、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战略思路,全校师生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一定能够早日实现“把长春师范大学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教学型、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的远大目标,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长春师范大学代码是多少?

长春师范大学代码是1020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历史

长春师范学校

1906年4月(光绪三十二年),创立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

1907年3月,以长春府属小学堂、蒙学堂和师范传习所成立长春府学堂。

1914年,在长春府学堂师范班的基础上成立长春县立师范学校。

1915年7月,长春、农安两所初级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吉长道立师范学校。

1920年5月,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41年 ,学校更名为临时初等教师养成所。

1945年8月,东北光复,抗日战争胜利,学校更名为长春市立师范学校。

1950年7月,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学校。

1958年8月,学校由中师升格为大专,更名为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1963年,吉林省教育厅决定撤销长春师范专科学校,依然使用长春师范学校校名,校址迁至乐群街。

1977年8月,长春市和吉林省政府决定在长春师范学校附设高师班,并准备恢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长春师范学院

1979年,中共长春市委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筹备处。

1986年起,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长春师范大学

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4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9人,校外实践导师4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36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77个本科专业;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8个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文教育、历史学、科学教育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科学教育

吉林省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科学教育等

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学、物理学、科学教育、生物科学等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B类”学科:中国史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化学等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科:生物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发改委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30个。

截至2019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国家社科基金28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 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63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3项。

学术资源

据2017-2018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达252.6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2.1万册,电子图书60.51万册。纸质期刊1330种,电子期刊292382种(馆藏镜像版)。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日本赠书资料室、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资料室(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料室)、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资料室、影印报刊资料室是图书馆的五大特色馆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即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学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不定期设“政治经济法律”、”国际政治论丛“、”历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昭明文选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探讨“、”音乐与美术“等栏目。自然科学版以刊载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图书馆各学科学术理论文章为主,兼及理科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学术论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法国、西班牙使领馆、俄罗斯高校、日本口述历史研究会等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