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经典诵读文章视频大全

2023-12-10 09: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经典诵读文章视频大全

苏轼作品四首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丙辰:宋神宗熙宁9年(1076年)。达旦:直到天亮。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天上宫阙:指传说 中月中宫殿。不胜寒:冷的使人受不住。转朱阁:月光照射入红色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照无眠:照着有心事不能入睡的人。婵娟:美人;这里指月亮。
【简析】这是一首中秋词。抒发诗人对千里之外的兄弟子由的怀念。词的上片,因问月而展开幻想,在幻想 中他回到仙境,但最终还是眷念人间,但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下片因月而引出离别的思绪,把人 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说明事物没有十全十美,最后以“千里共婵娟”的乐观旷达的祝愿结 束。全篇笔法曲折多变,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说理通达,情意深厚。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注释】乙卯:宋神宗熙宁8年(1075年)。千里孤坟:苏轼之妻王氏埋葬于四川,当时苏轼在密州,相隔 几千里。鬓如霜:两鬓全白。言自己饱经沧桑,衰老得很快。小轩窗:小室的窗前。轩:只有窗槛的小 室。短松岗:种植小松树的山岗,指王氏墓地。
【简析】这是一首悼亡祠。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极其深沉,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 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头了。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 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岗”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流露诗人 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东坡:原是黄州的一片荒地,苏轼曾在此开垦耕种,并仿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垦地事迹,取名 为东坡。鼻息已雷鸣:已经熟睡。鼻息:鼾声。营营:来往不停,这里指为名利奔忙。縠纹:形容水中 的微波。江海寄余生:把今后的岁月寄托于漫游、归隐的生活中。
【简析】这首词写于永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后,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东坡建一小屋,取名雪堂。这首 词是写他从东坡雪学堂夜饮后回归雪堂的情景。抒书写他内心的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 要求精神的解脱。 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诗人“倚仗听江声”,从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 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江海寄余生”一语,读来似是消极情调,实际是表现了诗 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顾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身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大江:指长江。风流人物:为人所仰慕的杰出人物。故垒:旧时的营垒。周郎赤壁: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周瑜二十四岁时为吴国中郎将,人称周郎。乱石穿空 :陡峭不平的石壁直插 天空。公瑾: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子。纶巾:有青丝带的头巾。故国:指赤壁古战场。华发:花白 的头发。樽:酒杯。酹:祭奠时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上。
【简析】这首歌词时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 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诗人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词的开头,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豪情洋溢。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描绘,把赤壁景象写的雄奇险峻,有声有色。在“江山如画”的壮阔背景中,又突出了 “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了”两句车,写周瑜的风流英俊,“羽扇纶巾”两句, 写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而“故国神游”之后,则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2014四川中华经典诵读视频江南,池上

第六届浙江省青少年中华经典
诗文诵读活动获奖名单

小学个人组(7个)

一等奖(1个)
《再别康桥》 文成县实验小学
陈柔漪 指导教师:夏小敏、李淑华

二等奖(2个)
《国歌,在废墟下响起》 青田县城东小学
王可奕 指导教师:李建芬
《西湖秋意》 杭州长寿桥小学
黄遂之 指导教师:李煌娟

三等奖(4个)
《卖炭翁》 温州市实验小学
周品余 指导教师:章淑萍
《祖国啊,我要燃烧》 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潘成业 指导教师:陈霞、邱芬
《沁园春?雪》 上虞市夏丏尊小学
朱佳瑜 指导教师:何燕萍
《木兰诗》 缙云县实验小学
黄译霄 指导教师:杨俊芝

小学集体组(37个)

一等奖(5个)
《红色的童话》 温州市少艺校 指导教师:陈海平、应真、张静
《学而时习之——〈论语〉之勤学篇》 德清县逸夫小学 指导教师:祝国芳、姚荣林
《先烈》 新昌县南岩小学 指导教师:何红霞、王岳锋
《满江红》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指导教师:卢艳姿
《岁月征途,红色记忆》 椒江区人民小学 指导教师:潘海燕、蔡晨鸣、卢晓燕

二等奖(9个)
《我们的家叫中国》 杭州市采荷一小 指导教师:蒲晓花
《盛世中国》 宁海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杨秀聪
《中国的微笑》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王珧珩、王茫茫
《地球万岁》 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项灵捷
《革命烈士诗两首》 海盐县通元小学 指导教师:李燕珍
《少年中国心》 衢州市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毛芳芳
《舟山,美丽的千岛新城》 舟山市定海区舟嵊小学 指导教师:张朝华、钟玲玲
《汤公诗韵》 遂昌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程笑丽、袁春琴
《永不褪色的井冈山》 义乌市宾王小学 指导教师:王芬

三等奖(23个)
《我仰望五星红旗》 杭州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俞杭英
《啊,那醉人诗香》 杭州市青蓝小学 指导教师:陈岚
《希望之美》 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 指导教师:叶静姿
《钱塘湖春行》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指导教师:吴月婷
《在炮火中前进》 宁波市中城小学 指导教师:冯冰峰
《红军不怕远征难》 宁波市栎木小学 指导教师:方虹
《我和祖国一起飞》 温州市瓯海区娄桥第二小学 指导教师:金忙忙、周飞跃、黄海苗
《少年强》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郑晓微、邱晓雷
《诵经典诗词,与伟人同行》 长兴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陈晓燕、朱声琴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邹晓华、戴海华
《明天会更好》 嵊州市城北小学 指导教师:王海燕、李颖
《思》 上虞市鹤琴小学 指导教师:芦洪娣、王敏敏
《航天之歌》 金华市南苑小学 指导教师:姜美清、周甜甜
《祝福您,伟大的祖国》 金华市西苑小学 指导教师:方小燕、王旭君
《我爱祖国的颜色》 兰溪市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方向红
《七子之歌》 浦江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祝响响
《我仰望五星红旗》 舟山市定海区定海小学 指导教师:徐萍、章慧
《大桥颂》 舟山市定海区紫微中心小学 指导教师:赵方燕
《千古英雄竞风流》 舟山市南海小学 指导教师:金红月、王秉珽
《红旗在召唤》 仙居县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彭益燕、林晓梦、朱艾仙
《端午童谣》 龙泉市绿谷教育集团 指导教师:钟福莲
《弟子规》 云和县城西小学 指导教师:吴莉芳、叶玲玲
《隐形的翅膀》 义乌市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朱华英

中学个人组(7个)

一等奖(1个)
《母亲》 温州市文成县实验二中
王裕露 指导教师:夏小敏、陈琰

二等奖(3个)
《雷电颂》 海盐县博才实验学校 朱启迪 指导教师:陈雪萍
《我的祖国》 嵊州市第二中学
叶思文 指导教师:张洁
《秋天》 丽水市遂昌二中
富晨悦 指导教师:谢雪萍

三等奖(3个)
《拥抱春天》 海宁宏达学校
戎易 指导教师:陆燕峰、张海豪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嵊州市第一中学
冯榕 指导教师:成立虹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舟山二中
杨佳璐 指导教师:杨树果

中学集体组(11个)

一等奖(1个)
《假如我战死了》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指导教师:蔡琴

二等奖(3个)
《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 安吉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指导教师:程继民、周 敏
《乡愁》 舟山市南海初中 指导教师:范俊杰
《革命烈士诗三首》 仙居县白塔中学 指导教师:吴春燕、李爱华、吴锦

三等奖(7个)
《十年,我们一起走过》 宁波中学 指导教师:刘晓洁
《鲜红的党旗永不褪色》 象山县丹城二中 指导教师:黄丽琦
《土地的誓言》 金华市南苑中学 指导教师:金春芝、徐娟
《青春万岁》 舟山市岱山中学 指导教师:董谦虚
《多情自古江南雨》 舟山市定海一中 指导教师:滕加真
《祖国,母语》 椒江区三梅中学 指导教师:郑赟
《黄河颂》 义乌市绣湖中学 指导教师:傅飞飞

综合组(11个)

一等奖(2个)
《笔墨传茶香,童声诵茶韵》 杭州萧山区第一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颜红燕
《少年中国说》 义乌市稠州中学 指导教师:王小晖、张宇苗

二等奖(4个)
《湖韵流芳》 湖州市文苑小学 指导教师:杨嗣娟、董菡芬
《中华少年》 海盐县三毛小学 指导教师:朱云
《经典芳韵润我心》 舟山市南海小学 指导教师:陈益媛、夏伟龙
《我和祖国一起飞》 青田县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熊晓燕

三等奖(5个)
《永远的歌声》 宁波市镇海区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蔡懿
《黄菊花开》 文成县峃口乡校 指导教师:王国健
《少年中国说》 嘉兴市茅盾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高蕾、吴炳发
《红梅赞》 临海市大洋小学 指导教师:金灵敏、梁琼方、李青青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缙云县紫薇小学 指导教师:杨俊娅、杨慧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