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学德育论文的摘要

2023-12-06 15: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学德育论文的摘要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题目:如何做好孤儿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摘要: 加强对孤儿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应加强对孤儿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的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孤儿;教育;朋友;爱心

一、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小学时代正是良好思想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奠定人一生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因此,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督促孩子们搞好个人卫生,如每晚洗脚、洗脸、刷牙等;由于孤儿年龄小,再加上特殊的成长经历,他们不会也不懂管理自己的物品,我就教他们如何保管自己的物品。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不在楼内打闹、拍球、大声喧哗等;不乱写乱画、不破坏公物;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每天督促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看课外书的习惯,并经常督促他们写日记;为将来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特殊的年龄赋予小学生反复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及时跟踪了解。因为他们很容易受环境氛围影响,徘徊之时也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我总是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某些行为或思想变化的原因,及时教育他们、调节他们的心理。

2.积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不同于中学生,在对其行为及做法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生硬地以道德标准和规则信念为依据。因为他们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特点是习惯或善于评价别人行为,而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观察,基本上都是依赖老师的引导进行思维转移。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天性和习惯,及时正确地积极评价,多鼓励帮助,适当评价。同时教师在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时,应让学生将喜悦变为内部动力,激发更大的能动力。

3.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说理。常言说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有把道理讲通了,心情才舒畅,对事物看法才明了。对小学生说理不能长篇大论,要抓住要害,言简意赅。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亲近,学生自然就会乐意接受老师的说教。

二、通过建立朋友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

1.用爱温暖学生

孤儿教育是“良心事业”。做好思想教育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冷暖,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一切。

首先,要多体贴、关心、爱护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其次,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应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当学生把自己当成知心伙伴时,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才能消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最后,要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

2.用爱鞭策学生

真心爱护教育对象,教师就必然要严格要求他们。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同时要发挥爱的鞭策力量。

三、采取团体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

孤儿小学生会把学校当成他们的“家”,放学就回“家”。所以,作为孤儿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处处把自己看做家庭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孤儿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学生爱集体、互助友爱等优秀品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成就事业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德都是从小培养的。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论文题目:论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关键词: 体育教学;情感运用;创设情境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自身就是正学生。教师要不段提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少批评多表扬,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春风化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课不是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我们要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情感目标,即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认知系统,又要重视情感系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鼓励中增强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的领域。

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小学生的情感分辨率不高,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易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爱要广、细、真诚、直接。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极力自己努力学习。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体育课的情感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体育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想法和体会,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体会与建议。

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大方、清洁朴素,仪表、动作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举手投足让小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威严。此外,教师在讲解时,除了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对健身、健美的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的作用以及动作的审美价值。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和节奏。实践证明,体育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轻松愉快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体育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

同时,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游戏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教师可挖掘教材和游戏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一情感的结合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锻炼的决心。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和谐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要利用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和充分的活动空间,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教学中锻炼,真正把体育课上活,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教学。创设情景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认真组织教学,对突发事件要处理好,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同时,考虑到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的实际,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也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 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德育资源,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做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德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园;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幼儿德育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模式化的德育教育与开放的社会教育不相适应,幼儿经常受来自家庭和社区的负面影响。从家庭德育教育来看,德育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家长的价值取向和家教观念不同,德育行为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达成一致。从社区德育教育来看,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甚少。另外,社会错综复杂,它的影响有时会使幼儿园教育无能为力。这种各自为阵的德育现状,不利于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寻求一种能扩展教育时空,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合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以幼儿园为导向,连接德育纽带,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的主体。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健全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还应在家庭、社区教育中起关联作用。

(一)健全幼儿园德育教育网络

幼儿园内部要建立由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各年级教学主任、各班班长和后勤代表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园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副园长负责工作落实,各年级教学主任负责指导班级开展德育工作,各班班长负责具体实施,后勤代表负责与社区进行联系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大家分头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德育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幼儿园在家庭、社区德育工作中的关联作用

幼儿园要加强和家庭、社区的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作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使幼儿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同时,还应加强家园联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可采取家园互动网络、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班级QQ论坛等方式,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三)发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

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系列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待物之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为人之德教育、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教育、以爱国为主题的为民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教育等。对大班幼儿侧重于热爱祖国的情感、责任心、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中班幼儿侧重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教育的培养;对小班幼儿则侧重于文明礼貌、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以家庭为支点,架构德育桥梁,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幼儿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幼儿园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家长进行家庭德育教育。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出来的。各班通过家园之窗引导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好榜样。还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让家长互相交流和学习,努力提高家长的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用自身的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及时纠正幼儿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的偏差,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

(二)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应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的支点,引导家庭进行德育教育。可每月致家长一封信,传递幼儿园的教改信息,让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育互动起来;还可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留言信箱”,实现家园德育的双向沟通;改革家长会内容,定期召开教育学术讲座、家庭德育心得交流会、家园学习生活反馈等各种类型的家长会,设立家园联系卡,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促进幼儿在家做好孩子、在园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市民。

三、以社区为平台,开辟德育新天地,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以幼儿园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使德育教育从封闭、独立的状况走向开放、合作的局面,为幼儿德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平台。

(一)幼儿园德育对社区的辐射作用

幼儿园可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合作开展“一班一居委”结对子活动、“学雷锋”活动、“小小志愿者”活动等,使幼儿在志愿者服务中增加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社区也可把幼儿园德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使幼儿德育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社会资源对幼儿园德育的服务作用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宝贵的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确立与幼儿园德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实践基地。可通过对社会的深入调查,将社会德育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服务类:华联超市、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实践类:社区居委会、快递公司、少儿活动中心等;参观类:高新经济开发区、现代蔬菜示范基地等南宁市会展中心、科技馆、英雄先烈纪念碑等;展示类:梦之岛舞台、社区活动中心、军民共建单位等。幼儿园利用这些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幼儿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2004-03-22.

求一篇给力的德育论文啊

论文关键词:德育治理形式管与放 高校

论文摘要:长时间以来,高校德育治理在指点思维上已构成一种形式.这就是“管”,关起门来“管”、归根溯源,这应是应试教育的产品。文章以为,高校德育治理形式应顺应新情势下的学生特.气应顺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形式”一词,辞典分析为“某种事物的规范方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规范款式”,这就是说,事物的方式可以模拟,可以照此操作施行。关于一种事物的形式,普通以为是与人的思想方法亲密相关的。如对统一事物的反映,在分歧的国度、分歧的地域、不伺的民族,可以有不伺的看法,分歧的方案。不国的做法,即有分歧的形式。中国的德育治理形式倾向于“管”,而西方则主张“放”,留意人的特性开展。本文试就中国高校德育治理形式的近况、前史革新、变革的实际选择及其21世纪的德育治理形式进行讨论。

一、中国高校德育治理形式的近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是变革开放以来,跟着中国高级教育事业的开展,高校的德育治理任务,经过广阔德育任务者的起劲、构成了一整套颇具特征的德育治理形式.使高校德育治理任务获得了很大的成果。详细表现于以下方面:

(1)党和当局以及各教育部分和高级黉舍自身都十分注重德育任务,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准则和办法。如《中共中心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黉舍德育任务的定见》和《中国通俗高级黉舍德育纲要》等文件的出台、贯彻和施行。

(2增强了高校德育步队建立,根本上构成了一支专兼职连系的德育教员步队。

(3)高校“两课”建立遍及获得增强,“两课”在思维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效果已获得群众的承认。

(4)高校为增强德育治理,在治理机制上装备专职政治指点员和增强班主任的任务。

(5)加鼎力度发扬校社团组织的效果。校团委、校学生会和系班级学生干部、各学生中的社团组织主干积极自动地在治理方面发扬着各自的效果。

(6)树立并在不时完美学生治理运转机制。各高级院佼不时地派出有关人员观赏进修,互相参照,制订管理学生的各项规章准则,标准学生行为。

(7)增强“三风”建立,严厉考风考纪.加大学籍治理力度。

(8)注重重生人学教育和卒业生就业教育。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那种“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已不克不及顺应社会的开展。对重生和卒业生尤为注重“三观”的教育和培育成才认识,已成为德育治理中一项主要的义务。

(9)积极展开第二教室的教育,为丰厚大学生的课外文明生涯,高校极力营建丰厚多彩、方式多样的校园文明气氛。

(l0)将高校学生的宿舍文明建立标准化,根绝脏乱差的不良景象在校园里繁殖和延伸。

(11)增强党团组织建立,成立党章进修小组和对普法积极分子的培育,进行不连续的喜欢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12)标准学生国防认识。要成为国度的栋梁就要有安康的体魄。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练习,让学生承受国防教育、使大学生把握报效故国的根本技艺,这是高校培育德、智、体具体开展人才的需求因而,各高校都将其纳人德育治理任务中,并作为教育方针之大计。

(1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理论。无论是教育练习卒业调查,照样.“三下乡”,体验底层劳感人茂的生涯,都已成为一种运动、一种方式.成为教书育人链条中的一个不成或缺的环节。

二、中国高校德育治理形式的前史革新

中国的教育形式跟着前史的历程不时开展高校德育弩理形式也跟着教育准则的不时完美而发作着转变。

众所周知,黉舍治理和德育治理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开展到必然阶段的产品。在原始社会.是老一辈向下一辈教授出产或生涯经历。在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的单个教育和规划很小的私塾教育.固然刻板严峻,但仍不存在严厉意义的治理。跟着前史的演进.社会出产的开展.黉舍规划响应扩展.沛生人数逐步添加,教育内容和伎俩发作了转变,黉舍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日益复杂‘黉舍治理与专职治理人员由此发生,德有治理由白然成为必定,其局限也越来越大,德育瞥理所发扬的主要效果、直接维护着黉舍和社会的全体好处。

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中.高校德育治理在指点思维上构成一种形式.即“抱着学生走”.僵硬的“治理处分”。从20世纪五六十年月限制女学生频频交往,到七八十年月的砌围墙、立栅栏,九十年月的上铁锁限制外宿;从“单休日”改为“双休日”.恐有不礼貌的同窗坏了黉舍名声.然后制订各类运动方案.加大和延伸课外运动量.展开各类各徉的指令性的运动,迫使学生参与,巨细“围墙”层层,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具体开展,但这种德育治理的形式,经由长时间的理论,已转化为我们很多德育任务者的一种习气,而且指导者一直是以“从严治教”“从严治理”来节制达神习气,然后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思想定势。

在这种“传统”的任务作风影响下,德育任务者只能循序渐进.谨慎重慎,或俨然以一副说教者的面目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或以保姆式的形象环绕在学生身边。

当今时代,教育受着经济开展的制约,变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准则形式发作了基本性的转变,应试教育形式遭到了时代的挑故、改变观.向旧的教育形式进行革新,已成为高校当时急迫要斗争的目的和中间任务。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在各类文明的陶冶下,已在思想的潜认识中要求主宰本人,要求显示本人,要求表现小我的人生价值假如再用“抱”的姿势来治理这些学生、他们会感应是一种枷锁,一种压制.然后影响德育任务的结果。

三、高校德育治理形式变革的实际选择

近年来,在高校德育治理中遍及存在指导机制的“两张皮”景象、育气由高校党委和系:(院)党总支去抓.而教书则由校、院(系)行政去抓由此。教书育人协调欠好,合力不强,影响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实践结果。

实践上高校德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黉舍提出“三育人”的总目的.要尽快落实到实处,要有继续性的监视和指点。假如在高校中构成“人人皆教育之仪,处处皆教育之地”的浓烈气氛,全体教职工都来支撑、参加德育治理任务,就不会呈现“两张皮”的景象、就不会有人以为,做学生思维政治任务难做一仁愿做、没有意思做等等谈化德育任务的效果.发生畏难心情或不放在眼里德育任务的立场。

在对学生的治理上,要强调改变观念。观念作为思维认识.它的构成具有必然的进程和不变性.转自因此砍加改变有必然的难度,然则21世纪是一个常识爆炸的时代。人的终身需求不时地充分常识和增强技艺练习学生把握本人生活和开展的常识技艺。

不再仅仅局限于黉舍和依托黉舍.他们可以经过运用多媒体技能和收集技能,经过“虚拟教室”等与生疏人打交道和攀谈。可以从图书、报刊、播送、电视等各类膜体中接触将来常识、进修新的常识。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将大大进步,自立认识和自立才能将更强.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治理方法和伎俩是难以见效的。

因而,不克不及再简略地依托行政上的管与罚到达德育治理的目标,而应经过法制化和学生的自我治理来完成有用的奖、罚、管则是明智的做法.经过一系列的奖励准则.宣传进步前辈事迹.发扬优秀的生涯作风.在校时期抓好大学绘的文明教育,养成习气,营建一个优越的校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生的立异精力和特性特点。

21世纪照样一个常识经济的时代。知一识立异将成为21世纪社会文明的根底和中心.立异人才将成为决议国度竞争力的要害“抱着学生走”的治理方法,将全形成学生畸形开展,怎样能成为社会的有效之才”在人生受教育的发履阶段,影响小我开展的首要是遗传、情况、教育及小我主观起劲四大要素。情况、教育应该是外因前提,遗传和小我起劲是内涵要素,尤其是小我的后天起劲是决议性的要素我们要给学主发明一个连合、严厉、生动、奋进立异的进修情况,就要给大学生进行准确指导,要给他们本人支配的工夫,按本人的进修偏向、志愿去想、去做去说.去看.去念书,以充沛发扬他们小我的兴致、喜好、先天和寸能,以此进步本身本质。陶行知师长教师曾说过:“把根本自在还给学生”。其事理应不喻自明。

四、树立顺应21世纪学生特征的高校德育治理形式

21世纪的高级教育具有三大本能机能:培育人才,科掌研讨和社公效劳.高咬的德育任务者必需要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思维、认识、品德、标准和生涯原则、用邓小平建立有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指导和协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树立建立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一起幻想。由此,高校德育治理形式应顺应21世纪大学生的特点、要顺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观念的要求。

1应落实律例办法.树立约束机制黉舍可以经过开设司法根底课程、让学生遍及把握司法根底常识、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懂得如何准确行使司法付与的民主权益,盲目实行司法所规则的义务。这要从一年级开端做起,让学生经过司法常识的进修、盲目构成恪守司法规章的认识,逐渐养成内涵的盲目的用律例标准本人的行为习气和运用司法伎俩效劳社会的初步才能。要使同窗们懂得严厉执行国度和各级教育行政部分颁布的有关律例是做一名及格大学生的根本素养。

2.严厉执行国度教委(通俗高级黉舍学生治理规则),对违纪学生予以惩戒增强对学生的严厉治理、是包管培育21世纪高本质高质量人才的必定路子对违纪的同窗处置、有关部分要严厉依照规则,有主意、有分寸、有办法地处置处理;对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要敢管,勇于改正;对一些重一左违纪事情要勇于查处;对一些积习已久的不良习尚要勇于整理和清除、要稳重地处理好保护与保护同窗之间的关系、奖励与责罚之间的关系,教育从严和处置从宽之问的关系,准则与人情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完美综合测评系统,树立科学的合理鼓励机制,从政策导向上指导广阔大学生具体进步综合本质当前,高级黉舍对学生的品行评定和综合测评任务,首要由学生班集体和政治捕导员、班主任担任,而任课教员与班主任或政治指点员之间又缺乏一种教育沟通,所以,反映到综合测评的成果,只能以成果注销表的分数几多来核定。任课教员的育人责任未能在综合测评中发扬效果,致使综合测评任务和对学生的品行评定不克不及具体,合理、公平地反映出来。鉴于此,假如能将教研室的任课教员效果发扬出来.对学生思维操行、进修立场.才能特点、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剖析研讨,作出综合评价,必将促进综合测评和鼓励机制的任务愈加完美。

4.完美学生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的运转机制。在高校中培育学生的自力自立认识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践上是气才的竞争。21世纪需求的是具体开展的人才。大学生在进修的进程中,要留意本人的才能培育,留意特性的开展.完全要依托高校的教员来指导和协助。笔者以为,在学生的自我治理方面,要加速对学生会、学生自律文明督导队、学生干部的培育。经过办培训班,展开各类丰厚多彩的文明运动,净化心灵、养成自力勤劳的性情,养成优越的文明生涯习气,要求同窗之间树立优越的友情,互帮互学,一起提高。

5.开拓全员德育治理渠道在校党委一致摆设下,构成以校长、本能机能部分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渠道.治理育,人可以经过导师制、班主任的方式,把教职工分派下去、担任学生班组、学生宿舍、党团小组等的导师经过导师的积极任务、发扬全员指点学生生涯的积极效果、使德育治理任务真正收到实效。

6.将黉舍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络起来喜欢生如子,树立友爱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走出板门、走向仕会,有组织地在教员指点下参加社公理论运动、从各类路子承受有益的教育;经过举行家长座谈会、组织学生家长订阅黉舍校刊、校报,将黉舍的学生状况从时传递抵家长手中等等、是搞好德育治理的有用路子。

7.连系专业特点,开拓丰厚多彩的第二教室高校第二教室的教育是主教室的持续、是一项融思维性、教育性、常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教书育人任务。因各系的专业分歧,在发扬第二教室的效果时、要充沛思索该专业的特点,要学有所用,不成盲目追求方式化,伤害同窗们的进修积极性。

结语

高校德育治理任务万万眉目,牵扯面广,从事治理者人物的教员,既是处置冗杂日常事务的行政治理入员、又是教员步队中不成短少的一局部。跟着招生准则的变革,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生中问题不时增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德育任务者必需要从理沱上进步本人,多念书,多进修,把握任务办法。防止以“保姆”式的纯事务任务者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实践上,德育任务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关于塑造和改变人的思维和魂魄,促进人的全体本质进步的学问。因而、高校的德育任务者必需具有汜博的常识较高的理论程度,崇高的人格力气和较强的言语文字表述才能,才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和协助高校德育治理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相关论文(2)

《试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原因;途径

2001年9月20日,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也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曾说:要发展成为“自觉而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际和谐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作弊。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严厉处分的报道。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确,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无争的事实。抄袭作业,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再拼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如今一些在校大学生为完成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不惜毁誉抄袭。考试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使用手机、发短讯到对讲机,雇请“枪手”代考,无所不用,完全把大学生的诚信抛到了脑后。

2.求职简历注水。在2002年11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中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所高校冒出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文中说:记者在南京某高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已拉开帷幕,学校准备的“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开始陆续发到毕业生手中。记者看到,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在填表时,“在校期间担任的主要职务情况”一栏中竟然都填写着诸如“学生会副主席”、“某某部副部长”、“班长”、“学习委员”,个个身居要职。更有甚者填写的全部是学生会各主要部门的副职领导。还有些同学杜撰的证书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职业技能证书,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我们是一个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在强调“以诚取信”的国度,一直崇尚“养心莫善于诚”,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天之骄子却在求职过程中抱着一种欺骗和侥幸的心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网络中互相漫骂、攻击,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侮辱、诽谤他人,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诈骗等等活动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利用电脑犯罪。这些都是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在网络中的体现。

4.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普遍不如人意。以中国某大学为例,该校是全省首批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以来总计发放贷款1 4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3 145人。可还贷情况却不理想,2004年有300多名毕业生是靠贷款完成学业的,可如今工作已经超过一年,仍有百余人没有按规定时间还款。前不久,某大学校园网公开曝光47名逾期未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名单,引起在校学生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被曝光者如今工作已经三年了,按照助学贷款合同规定,借贷者最迟必须在毕业后一年内开始还款,四年内还清。而这些大学生有的至今分文未还,有的未按规定足额还。经校方多次催促,仍不与银行和学校联系说明情况,学校不得已而为之只好采取“最后通报”的方式。在江苏徐州,截至2007年9月底按合同规定应该归还助学贷款的100多名大学生中竟有50多人分文不还。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既有社会不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学校教育的缺失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出杜绝大学生失信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浮躁的心态。浮躁是指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的心理体验的综合。其特点是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偏执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狂热冒失、从众行为、见异思迁、不求甚解、个人意识突出、满腹牢骚、烦躁不安以及一蹶不振心理等。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不良心态使得他们容易出现缺乏诚信、背信违约、考试作弊、抄袭成风等等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

2.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导致他们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利己主义思想,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3.是非辨别力差。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感觉时代精神的敏锐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影响,加之社会阅历浅,对社会转型期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是非辨别力差,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大量的失信行为,同时,对失信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诚信道德缺失不以为然,总以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不但不引起重视,反倒为一时的小伎俩、小聪明沾沾自喜。

4.知和行相背离。多数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各类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讲诚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面对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和求职等,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和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三、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理性反思

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就要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找到制止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行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关键因素还在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主要还应该靠修炼其内功,增强其思想道德观念,提高人格品质,而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诚信道德教育机制,注重诚信道德建设的实效,“三管齐下”,协同抓好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行的培养。首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认识到自己道德教育的责任和影响,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自觉提高自己诚信道德教育能力,构建和谐诚信家庭;其次,学校应发挥其诚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改进滞后、空洞的诚信道德教育形式,丰富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和谐诚信校园,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督促大学生们提高诚信道德修养;最后,社会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和以身作则,树立诚信道德的楷模等方式来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的社会环境,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

(二)大学生自觉提高内在的诚信道德修养

外部的制度、环境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诚信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1.学思结合的方法

通过虚心学习诚信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依据,同时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结合,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善于思索,提高诚信道德判断力。有意识地区分什么是善的,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通过学思并重,择诚信去欺诈,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力。

2.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们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守信、不诚实的念头和倾向,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

古人说:慎独为人德之方。《礼记・中庸》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应该督促自己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凭着高度自觉、严格自律、按照一定的诚信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失信于人、背信弃义的事。

4.积善成德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要通过身边的小事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通过积诚信美德,并巩固化,就能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逐渐凝结成优良的诚信道德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