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人体解剖学的文章

2023-12-08 05: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人体解剖学的文章

最近这几周的解剖学文章,我是为了回答一个好朋友的问题。1月底我参加了理疗瑜伽的学习,课程当中老师多次提到了屈肌、伸肌这些专业的解剖学名词。参加这个课程的同学大多是专业的瑜伽老师,但也不乏其中几位是瑜伽发烧友。问我问题的这个好朋友,便是一个舞蹈专业出身,有多年瑜伽练习经验的瑜伽发烧友。她在瑜伽的体式练习和瑜伽哲学方面的造诣,早已超过普通的瑜伽老师,尽管这样这次理疗瑜伽的课程还是触及到了我这位朋友的一些知识盲点。其实不是只有她有点蒙,对于很多专业的瑜伽老师来说,运动学知识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我个人在瑜伽教师培训领域工作多年,教授运动解剖学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巨大的挑战,一看到学生听完课懵懂的神态,我的小心肝就哇凉哇凉的。感谢一批批的学生用懵逼的表情逼迫我练就了把运动学讲出段子高度的能力。言归正传,想要知道谁是屈肌谁是伸肌,首先我们要知道解剖学是怎样定义屈和伸的?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把大腿向前叫屈,大腿向后叫伸,而小腿向后又叫屈?原因是解剖学在定义人体运动的时候,都是从一个初始姿态说起,就好像你说你跑了一千米,那么这一千米的丈量是有一个出发点,或者起跑点的。人体对运动的定义都是以下图里的姿态作为初始出发点的。

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双脚并拢,足尖向前。手臂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这个姿势被运动解剖学定义为标准解剖学姿势。

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当中,人体的各部位与器官结构的位置关系不是恒定不变的,比如我们站着的时候,我们说头在上,脚在下,但是我们倒立的时候,头就在下脚去了上面。为了能正确的描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所以特别规定了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以及轴、面和方位术语等等,这些概念和术语,虽然是人为规定的,但却是国际公认的学习解剖学,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有木有觉得懂解剖的人很牛,他们用一套自己的摩斯密码彼此交流对话。

        认识了解剖学姿势还不足以定义人体运动,我们还需要一些其它元素。一般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基本解剖学姿势,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一个个人了。(想了解理疗瑜伽的童鞋看这里)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呢,我们一般先从正面开始,你可能会看到他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鼻子歪向一边儿,一个腿长,一条腿短。你也可以从一个人的侧面来观察他,你也许看到他有点驼背、塌腰、膝关节超生。你还可以站在房顶上从上往下看看这个人有木有身体扭曲旋转。以上说到的观察方式,就是在观察人体在不同面上,绕相应运动轴发生的肢体位移。

面和轴是描述人体器官的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常用的术语,人体有无数个面和粥,根据数学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可设计互相垂直的三种轴称为基本轴。即额状轴、失状轴和垂直轴,依据上述三种基本轴,还可以设计出人体互相垂直的三种面,称为基本面,即额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

三个面和三个轴怎么去理解呢?要是去死记硬背解剖书里的定义,那你一定会把自己绕晕了。看看上面那个图,我们先来看基本面面,就是图里那几片像透明玻璃的,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魔术?是魔术师用镜子把人体分割成几块。看图里标注的冠状面(也叫额状面),他像不像是一块玻璃从你身体左边插进去,从右边出来,把你分成前面和后面,也就是脸的这一面,和后背的这一面两半。因为镜子方向和你的额头方向一致,所以又被叫做额状面。理解了这个,你就很容易理解矢状面,他像是镜子从你的鼻子和肚脐连成的这条线,从前向后把你切成你的左手这一半和右手这一半的两半。水平面更好理解,就是你站在地上,镜子与地面平行,把你像片三文鱼一样,水平切成一片片的。有点恐怖片的节奏了。别被吓走了,后面还有好玩的。来认识一下基本轴吧!轴跟面的理解方式类似。大家都吃过烧烤没?现在意淫一下烤羊腿。烤羊腿的签子是顺着腿骨的长轴方向串上去的。人体的额状轴你就想象有根签字从左右方向把你串了肉串,被串在这跟签子上以后,你只能前后运动。失状轴就是前后方向串,绕这跟根签子你只能左右运动。垂直轴是从上串到下,绕着这根签子你就只能原地转圈。听完这个,别那么玻璃心,你又不是唐僧,没人把你串成肉串烤着吃。

        今天就到这里吧,累死朕了,当然我更担心爱妃们跟不上,跟我喊:臣妾做不到!

        到底啥叫伸肌,啥叫屈肌,这周你先搞明白基本面和基本轴,我们一层一层进入。

谈谈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收获和体会,1500字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主题,先介绍《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的大致内容,然后描写个人学习以后的感悟,正文:

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人解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记忆和理解。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人解的许多基础知识在高中生物和大学里的生物化学里都有涉及。比如细胞组织的基本结构、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动作电位等。

渐渐,我走入了人解的大门,对人体的系统活动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明白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运行规律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药理学等课程打好基础。

以前听人体解剖生理学,想到的都是一些血淋淋的场景,觉得学习了这门课程的人可以插一个人几十刀都不伤到要害。然而真正自己去学习的时候,发现它和一般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我们学药的,做的大多也只是动物实验,只能从动物身体来了解人的身体构造,然而这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课程的学习中,最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人解当作一座大山,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好处。

关于“舞蹈与人体解剖学”的论文

anatomical
physiology
in
dancing
  研究人在舞蹈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舞蹈训练或科学地组织舞蹈教材,
  是舞蹈学科中的一门应用科学。
  舞蹈要求人的肢体的各部位,按一定节奏和规律,形
  成和谐的动作。各种静止的造型、运动的舞姿及跳、转
  等技术技巧,都是以人体的骨骼为杠杆、关节为转动轴、
  肌肉为动力而体现出来的。了解并熟悉人的生理构造,
  有助于改善自然的身体条件,以适应舞蹈艺术的需要。
  如人体的脊柱在胸段构成胸廓,前方为胸骨、侧面
  为肋骨,后方为胸椎。胸椎的棘腔呈瓦片状相互重叠,其
  形状如同一个笼罩,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的范围受到
  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舞蹈中胸部和腰部又是塑造优
  美婀娜舞姿的主要部位,舞蹈训练便针对这种生理构造
  的限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前屈、后伸、侧弯训练,并借
  助肌肉的力量使胸椎之间关节机能有别于自然状态,使
  胸椎的伸屈幅度得到改善。旋转,是舞蹈中的常见技巧。
  无论是原地转、移动转或是空中转,人体都必须要有一
  条能够旋转的转动轴,给予适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
  向产生旋转运动。这个转动轴的位置,以及旋转瞬间用
  力的方向和大小,必须符合人体骨骼、肌肉的解剖生理
  条件以避免造成损伤。
  在舞蹈基本训练中运用生理学知识,剖析舞蹈动作
  的骨、关节系统的变化,肯定正确的训练方法,纠正不
  符合生理特点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舞蹈教学和训练水平
  的提高,是舞蹈工作者一项必修的基础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