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质与勘探投稿经验

2023-12-06 03: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地质与勘探投稿经验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勘探经验

4.3.4.1 理论创新是实现重大发现的基础

塔河油田勘探的不断发展依赖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勘探对象的变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在塔河油田长期的攻关研究、勘探实践与油气发现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海相油气地质理论,丰富和完善了碳酸盐岩成油理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成藏理论、叠合盆地多期成藏理论及复式油气藏成藏理论。

(1)丰富和完善了碳酸盐岩成油理论

其核心内容为:①古岩溶储集体提供了有利储集空间;②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油气运移、聚集与成藏;③非构造圈闭为主要的圈闭类型;④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⑤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控制了成藏聚集特征。不仅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广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的油气勘探也具有借鉴意义。

(2)初步创立了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成藏理论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是受构造-岩溶旋回作用形成的缝洞系统控制、由多个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具有独立的油气水系统和不规则的形态。单个油气藏(缝洞单元)在空间上以不同方式叠加,形成叠合连片含油、不均匀富集的特征。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埋藏深度大,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油气藏特征、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复杂,对这种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全新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勘探方法支持。

(3)丰富了叠合盆地多期成藏理论

多期构造运动、多期油气成藏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特征。塔河油田紧邻阿-满生油坳陷,是一个由奥陶系裂缝-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志留系砂岩、泥盆系东河塘组砂岩、石炭系巴楚组底部砂泥岩互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及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中二叠统火山岩、三叠系砂岩储层组成的多层系、多领域含油的典型复式油气藏。在叠合盆地成藏理论的指导下,西北分公司“十五”以来勘探工作突飞猛进,在多个新领域获得突破与发现,进一步拓展了塔河油田纵横向油气勘探空间,形成了多层系、多领域含油的立体勘探格局,表明塔河油田立体勘探具有巨大的潜力,提出了立体勘探、整体评价塔河油田的勘探思路。

1)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成烃、多期成藏、多期调整和多期破坏的特征。通过深入的勘探实践和研究,丰富了叠合盆地多期成藏理论体系。

●指出环古生代大型克拉通生油坳陷的古隆起、古斜坡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巨厚的古生界烃源岩、长期生烃是多期成藏的资源基础。不整合面上下均分布有众多类型的圈闭。古生界非构造圈闭是大型油气田的主要圈闭类型。多期构造运动引起的抬升与溶蚀形成的岩溶缝洞是最有利的储集空间。

●对于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基础上叠合的中新生代前陆沉积,其勘探方向应是以早期油气藏后期调整形成的次生油气藏和后期陆相烃源形成的油气藏为主,圈闭类型以与挤压构造应力环境形成构造型圈闭为主。

●多期构造运动引起的抬升与剥蚀形成的构造面及断裂是不同时代、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生储油岩系相互联系的有利通道。靠近大型断裂、大型不整合面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部位。

在叠合盆地多期成藏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形成了“逼近主力烃源岩,以大型古隆起、古斜坡为勘探目标,靠近大型断裂、大型不整合面寻找大型油气田”的勘探思路,一举发现和探明了塔河油田。同时,在库车前陆盆地南缘斜坡发现和落实了一批圈闭和圈闭线索,坚定了中国石化在前陆盆地前缘天然气勘探的信心,对我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资源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2)在上述理论创立过程中,实现了4个创新,带来了油气勘探实践的4个跨越。

●系统研究了阿克库勒凸起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确定了古岩溶发育的主要期次和规模,建立了岩溶发育的模式,查明了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与分布规律,实现了勘探部署由“单一缝洞储集体”到“整体评价和有规律整带部署”的跨越。

●系统研究了油气成藏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的成藏模式,高效地指导了该类型油藏的勘探部署,实现了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部署由“全面开花”到“整体控制,先轻后重”的跨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深入研究了奥陶系地层沉积特征和古岩溶储层的形成机理,新发现了塔河油田南部广泛发育的奥陶系一间房组生物滩相裂缝-孔隙型储层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裂缝-孔洞型储层,增加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的勘探领域与层位,实现了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由“单一风化壳找油”到“多层位立体勘探”的跨越。

●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塔北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的方法技术系列,实现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由“残丘高点找油”到“整体评价、全面部署”的跨越。

地质理论的突破,必然带来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高峰。在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成藏理论的指导下,塔河油田勘探井成功率达到60%以上,达到世界同类型油藏勘探的领先水平。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藏含油气面积由“九五”末期的630km2扩大到2840km2,共提交探明储量7.0586×108t油当量,三级储量合计14.6884×108t油当量,基本探明了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该理论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沙西、巴楚、塔中等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对国内外类似含油气盆地的勘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成藏理论的创立,是我国油气勘探里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4.3.4.2 勘探技术进步是油气突破和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油气勘探是一个需要多兵种、多学科联合作战的行业。塔河地区1995年以前就已经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现油气,并且获不稳定的油气流,但由于勘探技术与勘探对象不适应,未形成规模,亦未进行全面评价、开发。随着“八五”、“九五”、“十五”以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科技攻关的加强,勘探评价预测技术的综合配套和集成,强化和提升了复杂目标的勘探本领,从而在取得重大油气突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塔北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油藏勘探的方法技术系列,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4.3.4.3 转变思路、不断开拓油气勘探新地区、新领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于一个老的、勘探程度较高的层系或地区,当应用新的思路和技术去做工作时,往往也能获得较大的突破。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经常转换思路和思考角度,尽力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

“十五”初期,塔河油田主体区——海西早期岩溶发育区已基本探明,勘探工作面临着向何处去的抉择,在此情况,西北分公司的勘探工作者转变思路,在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基础上,提出针对加里东中期岩溶发育区开展勘探的思路,大胆向塔河油田外围甩开部署,相继发现和探明了8、9、10、11区奥陶系油气藏,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塔河油田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塔河油田碎屑岩勘探,早期在三叠系发现和探明的一批油气田藏均以背斜型常规油藏为主。2004年,通过加强综合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碎屑岩领域确定了一大批非背斜,使我们认识到非背斜是重要的勘探领域,在塔河油田西南部针对奥陶系同时兼顾石炭系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部署S112-2井、在志留系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2005年以来,针对塔河油田东南部三叠系受岩性上倾尖灭非背斜圈闭部署的THN1井和受岩性上倾尖灭+断裂控制的非背斜圈闭部署AT2井,测试获工业油流,开拓了塔河南三叠系辫状三角洲河道、河口坝油气勘探的新领域,2005年已提交控制储量1318×104t油当量。非背斜领域的突破,发现了新的圈闭类型,开拓了新的勘探领域,进一步说明塔河油田碎屑岩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同时启发我们,对于天山南地区也应注意对非背斜圈闭的勘探工作。

地质遗迹类论文头核心期刊盖头哪儿

1.地质与勘探

《地质与勘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推广和普及科技新成果,以刊载矿产地质、矿产资源评价、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勘探技术、商业地质经济、矿山环境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专业科...

主管主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地质学会

快捷分类:地质矿业工程 工程科技I

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0495-5331, 11-2043/P

创刊时间:1957年  影响因子 1.560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本刊面向国、内外水文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科以及环境地质学、农业地质学科研究,地质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方法应...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快捷分类:地质地质学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3665, 11-2202/P

创刊时间:1957  影响因子 0.622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地质勘探工作是怎样一种经历?

地质勘探工作[蛋糕],可以说是上天[浮云]、入地[刀]、下海[得意]、探极[尬笑]的综合反映。传统理解就是罗盘[草泥马]、锤子 、放大镜 。

现在地质勘探工作是综合 科技 知识[来看我]、身体素质[加油]、奉献精神[作揖]于一体的创造性[中国赞]、 探索 性[委屈]、科学性[吐彩虹]、实践性[666]的工作。

涉及的是天体[机智],地球 ,生物圈 和人类经济 社会 [给你小心心]的方方面面。只有学习和从事过这个工作,才有“天当房子 ,地当床 ”的感受。

说直了,人类发展与进步,跟地质勘探工作分不开。我佩服这个行业的人[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地质勘探工作首先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爬山涉水,脑力体力并存。

不管你在南方还是北方,都一样累成狗,南方植被发育,经常在树林草丛中穿越,草比人高很正常的,填图爬山还经常会遇到悬崖峭壁,无法攀爬,导致早上出发,夜里天黑回不了项目部。

不管你白天爬山有多累,晚上你回来需要整理当天的资料,画图,转图,研究地质现象,分析下一步工作方向,项目组一起讨论。第二天还的继续爬山。

现在一般做矿区,面积小,稍微好一点,因为工程多一些,填图少一些,编录相对舒服。

一年到底,忙完这个项目换个项目继续忙,野外忙完回去有一堆资料,图件,报告等你完成。为了赶时间报告,可能得每天加班到凌晨。

还的想办法写几篇论文,职称一定要有论文这块。

现在做项目,不光要会写设计,完成野外工作,报告编制,图件绘制,还要会ppt做汇报,各种数据分析统计,各种三角函数计算,还要懂财务预算,……还要懂得如何与县乡村,老百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本人地质工作十几年,工作过的地方也多,江西的山爬过忒多,也爬过大兴安岭,新疆隔壁……

下面上一些图分享一下这你些年爬过的山,

江西的山,很难通行

南风面的芦苇

江西槽探工程

内蒙大兴安岭10月,下雪了,在帐篷里面特冷

内蒙的钻孔编录,好像一年搞了1万多米钻

新疆阿勒泰

新疆拌面

新疆可可托海买的矿物标本

新疆还能骑马爬山

地质工作辛苦,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大部分时间和同事一起在山上住帐篷,吃馒头方便面,至于待遇,富不了饿不死,反正这辛苦与收入还真不匹配。

地质勘探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强、保护和改造自然生态、造福人类的责任重大的工作。所以没有专业技术知识者是不可能从事这项工作的。然而从事地质勘探工作者的经历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工作压力大。工作质量、技术标准高,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的虚伪,要做到地质勘探结果准确率达100%,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工作艰辛。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常年钻山沟,工作到哪里就在哪里安营扎寨"工地职工之家"。工作人员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搏击在风雨中,经常是白天与太阳同行,晚上与月亮同行,把太阳和月亮当作轮转的岁月,做好每项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工作的最终目标。

三是工作危险性大。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工作,就有着不同的危险及安全风险程度。随时都面临着千姿百态的地质情况,工作中困难和危险性大。但是他们不可退却的是爱与责任,大家都有着 历史 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把青春献给了地质勘探事业,甚至有的工作者在地质勘探第一线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然而活着的同志在一如既往地继续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高度负责,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忘我拼搏,忠诚奉献,安全优质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这就是地质勘探工作者具有的崇高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为了改造自然生态、为了造福人类,地质勘探工作者经历千难万险,根植于国土,热爱国土,为保护国土资源、利用国土资源,创造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优美环境不遗余力。

时代不同了,相比较以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通的改善,以前那种人背肩抗的时代过去了。再次,仪器先进了。第三,勘探技术进步了。

地质勘探是非常辛苦的一种职业,,现在每个单位的竞争压力都非常大,而且很多工程到款率非常低,内卷严重!

几个关键词概括,奉献、孤单、和家庭相处时间少。这都是事实,也是普通认识中艰辛的一面,同时,正因为这些特点也有很多地质勘探职业带来的优点,避免了纷繁的人际交往,因为常年的野外工作因而身体素质一般比较好,视野开阔见识了大自然瑰丽的一面!这里面最难接受的其实是家庭,毕竟在家时间太少。一年如果有项目南方基本10个月野外工作,北方6个月左右 ,没项目当然收入也会下降,很悖论的一件事儿。

向地质勘探工作者致敬!他们的目标是为国家为人民找到地下宝藏,为建设现代化的祖国提供物质基础。荒山野岒就是他们的战场。要找到矿藏,常用的手段有物探、化探、地质等多种,并且相互配合。在人迹罕到的地方跋山涉水,辛苦异常。在森林中穿越,在大漠中驰骋。赤脚淌过小河,秃手爬上高山。和野兽毒虫斗,和口渴疲劳斗。艰苦奋斗在咱们地质人中个个都具备,越是困难越向前,这就是地质人的作风。当为祖国找到矿产资源了,为祖国作贡献了,哪个高兴劲不用提了,一切辛苦疲劳都是咱们地质人应该付出的。祖国的物产丰富,地下宝藏尤多,为了找到更多的地下宝藏,咱们的地质人永远战斗在荒山野岒中。咱们在这里道一声:地质人你们辛苦了,你们的奉献精神是咱们的榜样,咱们永远向你们学习。

地质勘探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没有坚强的毅力很难从事这份工作。有一年在攀枝花周边工作,连续一个星期无法冼澡,终于有一天去公共澡堂洗澡,别人看到我裸体脱衣时,别人问我是不是挖煤的。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1.在沼泽里坐在蚊子群里吃午饭,戴着隔蚊网吃。

2.有一次勘探完毕,准备回营地,为了偷懒就把装了样品的背包先放在终点,准备走回停放全地形越野车的地方,再开到终点取背包。我的金背大砍刀,制式防熊喷雾,大铃铛全在背包里,那时我自己还没有专业地质背心,所有东西只能放背包。

那天工作的区域是部分被伐木公司砍伐过,还有土路,所以一直以来我就有此处安全的错觉。结果,当我和同伴聊着天沿着土路走下坡时,一头黑熊从路边草丛跑到了我们面前百米远的土路上,一片开阔,我这边在坡上,它在坡下,黑熊大概1米长,那个时候我倒是没有吓呆,只觉得整个人非常精神,头脑就跟电脑一样不停的扫描周围环境,看是否有母熊在附近,在野外最怕就是人走到了母熊和幼熊之间。那1米长的熊第一反应是小熊,可能是幼熊。同伴当时吓到了,把水果刀摸了出来,没错,用来削水果的户外小刀,我提醒他莫非这是幼熊。当时只觉得周围树丛里说不定就有母熊在盯着。我俩都站到不动。那熊冲到路上是背对我们的,没发现我们,听到我们说话就边跑边回头望,扫了几眼又跑向了前方的树丛。我俩慢慢后退到背包出,拿着喷雾,又才缓缓走完土路。后来才知道1米长算小熊不是幼熊,已经成年了。过了几星期,在离第一次看熊的地方400米远处,又见了次大熊,那时我在车上,看到头天走过的路的尽头有团黑影,正想头天还没有,结果那黑影就动了,是头大熊,不过那时好在我已养成喷雾不离手的习惯,人又开起车。

很苦很累,但也很自豪!地质勘探使用的是高 科技 ,但工作环境却不是边运苦偏的荒郊野外,长年和家人分离,每天工作超负荷时长,没有周日和假期,做为石油堪探人,一年有半天的假日,过春节看春晚,上午上班,下午放假看春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