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福建海峡都市报总编辑

2023-12-07 22: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福建海峡都市报总编辑

男,1970年8月出生,福建寿宁人。中共党员,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海峡都市报副总编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总编辑。

2008年2月1日,首届 福建十大名片 评选活动揭晓,分别是谁

  “福建十大名片”最终花落谁家?广大读者翘首以盼。昨日,首届“福建十大名片”评选结果终于揭晓,分别是海峡西岸、武夷山水、古田会址、海上女神妈祖、福建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八闽人杰(林则徐·朱熹·郑成功·陈嘉庚)、寿山石雕、福建土楼、鼓浪屿、福州温泉。

  昨日上午,组委会召开推委会会议,投出占总票数40%的推委会得票,而此前读者来信的网络、电话、短信的投票占总票数的60%,经换算累加后,最后决出上述这十大名片。

  推委会认为,此次所评出的十大名片不仅均能代表福建的形象,而且很有高度。

  海峡西岸、武夷山水得票数均上10万

  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福建又好又快发展?省委书记卢展工说:“快”有抓手,就是项目带动;“好”也要有抓手,就是品牌带动。这个品牌不仅是名牌产品的概念,也包括对所有方面的工作,包括对所有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就是都应该讲品牌和质量,讲提升,总起来讲就是要“好”。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品牌带动战略,1月15日开始,本报发起“福建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在活动举办的半个月时间里,省内外广大读者参与热情始终高涨,连省外的闽商、海外的闽籍华人都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和书面信件投票,这些读者绝大多数都投满10个。这段时间里,本报热线968111时常出现阻塞情况,最多的一天,读者电话投票量超过8000个,短信投票最多的一天超过3万条。据统计,读者通过网络、电话与短信投出的总票数超过百万张。其中海峡西岸的得票数最高,达到118791票;武夷山水以102256票居次席。

  半个月的时间里,海峡都市报共推出17篇大篇幅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要求当地全力宣传,发动广大市民投票。其中,泉州市安溪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县有关领导大会,县委书记要求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票。三明市尤溪县委县政府也召开大会,并以县委的名义专门发文件,要求全县广大干部,全力为朱熹投票,以倾力打造该县的“朱子文化城”。许多读者、社会团体也来电来函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建议,其中省经贸委的退休干部老黄,还给推委会写长篇建议书。省烹饪协会也来专函,大力推介佛跳墙。

  来自省人民出版社的刘进社读者说,去年“福州十大名片”评选后,组委会推出一本图书《福州十大名片》,市场反响很好,福州籍华侨及海外侨胞给予高度评价。他希望,福建十大名片评出后,也推出一本书,宣传福建、宣传海西,凝聚人心,知我福建,爱我海西。

  “八闽人杰”体现闽人精神特质

  此次评选中,包括林则徐、朱熹、郑成功、陈嘉庚在内“八闽人杰”作为整体的一张名片即“八闽人杰”,入选福建“十大名片”。在昨日推委会会议中,有委员提出,闽商可与“闽中人杰”合并为“八闽人杰”一并推介。

  说到八闽人杰,谁具有代表性?有的委员说,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禁烟壮举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民族英雄精神,很能代表闽人精神。

  也有其他委员指出,郑成功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立下不朽的历史功勋,台湾人称他为“开台祖”,知名度也非常高。同样,朱熹理学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学术界素有“南朱北孔”的说法,朱熹将福建的思想文化推向了历史高峰,这样重量级的历史人物不应落选。而陈嘉庚不仅是以商界巨

  擘出现,更是以爱国侨领、教育家身份出现,在国内及东南亚享有很高的声望。

  有委员提出林则徐、朱熹等这些历史名人构成了福建人整体的精神特质,不仅涵盖了政治方面,也涵盖了文化及其他方面。最终林则徐、朱熹、郑成功、陈嘉庚以“八闽人杰”的统一称号入选“福建十大名片”。

  铁观音和大红袍取得双赢

  在对地理标志·铁观音和大红袍评选中,铁观音和大红袍的群众得票数都很高。有的委员认为,说到茶文化,大红袍的茶文化比铁观音更深厚,它的制作工艺当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铁观音制作技艺是第二批全国非遗,但铁观音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又比大红袍高,如果二选一,还真的很难选。

  这时有委员提出,目前我国申报的世界非遗中,是以福建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申报项目的。从这方面考虑,两者应同时入选,并冠以“福建乌龙茶”的名称。

  最终,综合考虑群众的投票数和推委会委员们的投票,最终确定“福建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入选福建十大名片。

  对海滨厦门的评选中,有的委员认为,厦门作为一座城市而言,是我省知名度最高的,而以旅游的身份出现参与评选,应该要有具体内容,其中海上花园鼓浪屿最能体现厦门的旅游魅力,如果“海滨厦门”能当选,应该要有具体的代表,那就是鼓浪屿,这意见得到推委会委员认同。

  部分推委会委员心声

  “福建十大名片”展现福建形象

  评选过程中,推委会委员对海都报所发起的“福建十大名片”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张帆(省政协副主席、福建十大名片推委会主任委员):省委、省政府所提出的品牌带动战略非常重要,海都报所发起的这次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品牌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次活动组织得很好,社会反响很好,说明了大家对福建形象很重视。“福建十大名片”是福建人心目中的福建形象的代表,也是全体福建人的骄傲,相信通过对这十大名片的宣传,省内外的群众对福建形象都会有更全面、更深地了解。

  蔡小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福建十大名片推委会副主任委员):省委、省政府提出品牌带动战略,体现了我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海峡都市报所发起的“福建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对于宣传贯彻品牌带动战略,在全社会营造讲品牌、学品牌、树品牌的良好氛围,效果很好。对于这次评选,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激起了广大群众关注海西、热爱海西的热情。评选程序公正,不但注重民间推荐,还注重了名片的导向性,所评出的名片有高度、有代表性。

  陈朱(省文化厅副厅长、推委会委员):这次活动对提升福建的形象、凝聚八闽民心很有意义。评选活动留下遗憾是很正常的,海都报还可以举行第二届、第三届“福建十大名片”评选,相信以后的评选会更加完美。

  李豫闽(福建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导、推委会委员):福建省是非遗大省、我省的对台关系是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候选名单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

  张天水(温州市发改委综合处长、专门负责温州经济与海西接轨,推委会委员):海都报在温州有2000份的发行量,近期当地市民、闽商也都在关注着评选活动,最终产生的十张福建名片,绝大部分是温州人民所熟悉的,这些名片也会为与海西相承接的浙江、广东、江西的人们所熟知、传播。

  黄祖仕(融汇集团董事长、推委会委员):海峡都市报作为福建主流媒体,发起这场评选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十大名片不单单是给我省人看的,更重要的是给全国各地的人看的,既要体现民意,又要体现媒体的导向,只有这样,福建名片递出去,才是有福建特色的。这次活动达到了这一目的。(记者关永辉林海峰王浩志)

  福建十大名片全解读

  -海峡西岸

  当选理由: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刚开始的区域战略,到后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是福建的最大名片。海峡西岸经济区对于凸显福建的重要性、知名度至关重要。国家四十多个部委纷纷与福建签订合作协议,就是对海西这个品牌价值的认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形成祖国统一大业广阔的前沿平台。

  “海西”战略与过去思路最大的不同是:福建改变过去二十多年主要致力于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把福建放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对接的意义上去认识,既促进环海峡经济圈的发展,又推动两个三角洲和环海峡经济圈的融合,将为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奠定良好的基础。

  -武夷山水

  当选理由:武夷山水灵秀,是福建生态质量居全国之首的集中体现,而且武夷山的水又是闽江的源头之一,闽江水质之好是全国流经大城市河流中少有的,武夷山水入选福建十大名片,将在更大程度上展示福建生态优良特色、展示闽江水质优良特色,它浓缩了福山福水精华。

  武夷山水,碧水丹山,千回百转的九曲溪,每一处都是奇幻的天然画卷,于是有了“奇秀甲东南”之称。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山上看水、水中观山”是武夷山的游览特色。

  -古田会址

  当选理由:古田会址是锦绣八闽与红土地文化精神的代表。

  我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仅龙岩市就有革命旧址一百余处。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是其中最响的名片,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来瞻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古田会议精神,也是革命先辈给福建留下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海上女神妈祖

  当选理由:海上女神妈祖体现了闽台渊源之深,这是福建独有的名片。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五缘”是闽台自古一家亲的见证。妈祖,原名林默娘,出生于北宋时期。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死后由当地乡亲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被尊为“海上女神”。一千多年来,历经传播,数千座妈祖宫庙、近2亿妈祖信众已遍布世界各地。妈祖文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

  -福建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

  当选理由:福建地理标志数量全国第二,这是福建人的骄傲,目前我省已有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4件,都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安溪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安溪县,历史悠久。制造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铁观音的品饮,仍沿袭传统的功夫茶品饮方式。海内外无数茶商、茶客,在经营、品茗的同时,也大大传播了铁观音茶文化。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大红袍产量极少,每年出产的茶业都拍卖出天价,其传统制作技艺也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闽人杰(林则徐·朱熹·郑成功·陈嘉庚)

  当选理由:他们体现了福建人的精神特质。

  林则徐,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鸦片战争时期,他的禁烟壮举,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的第一页,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出生于福建尤溪。八闽大地,是朱熹生长终老之乡和闽学(朱子学)的发源地。在福建文化史上,朱熹占据首位,被奉为闽地圣人。一生近70年都在福建各地学习、讲学、著述、从政等。

  民族英雄郑成功,南安石井人。他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斗争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为历代人们所赞颂。

  陈嘉庚则是闽商的灵魂。作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华侨领袖,他将一生中积累的资财都用在兴办学校的事业上,创办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创办和资助了近百所学校。毛主席曾评价他:“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寿山石雕

  当选理由:八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方言、戏曲、建筑、民俗、能工巧匠绚烂多彩。木石文化、南音、莆仙戏、闽剧、高甲戏、寿山石雕都极富文化内涵,折射出福建这个非物质文化大省的神韵。中央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曾说过,福建才是文化大省。

  寿山石温润脂腻、晶莹璀璨,盛产于福州寿山村。寿山石柔而易攻,其雕刻历史源远流长。寿山石是福建省的“省石”,并冲刺评审国石。寿山石雕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福建地域物产与传统艺术相得益彰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福建土楼

  当选理由: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分布除了闽西永定的客家土楼外,还包括闽南的南靖、华安等地的土楼。作为福建这个非遗大省的代表杰作之一,福建土楼已作为我国今年世界文化遗产唯一申报项目,正式向联合国申报。

  -鼓浪屿

  当选理由: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厦门,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厦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而鼓浪屿则代表着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的生态美,白鹭翱翔、天风海涛、“城在海中,海在城中”。

  -福州温泉

  当选理由:省会福州的一张名片。“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福州人喻温泉为“金汤”、“金泉”。明、清时期,城内澡堂业一片兴旺。温泉,福州的一大品牌,发展旅游的重要载体。人们洗腻了市区的温泉浴,就把兴趣转向山间温泉。

  福州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列全国前茅,永泰、闽清等地均在大力发展与温泉相关的产业。但就整个城市的温泉产业而言,福州还有许多事要做,推选其为十大名片,是为了宣传这个难得的资源,促进福州温泉产业潜力的挖掘和水平的提高。

  选我吧~!

求《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详细介绍及媒体分析报告

  从福州到泉州,154公里;从泉州到厦门, 82公里;2004年,这“一线三点”的GDP总量,占了福建全省的2/3。
  有趣的是,泉州到厦门的高速路旁的广告牌密度,远高于福泉高速。身处闽南——中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厦门与泉州的报业一度静享着近70%的超高的毛利率,并被视为媒体发展的机会之地……
  另一方面,尽管与厦门、泉州相比,福州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经济辐射力有限,但福州报业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特定的地缘政经结构,促使福州-泉州-厦门报业区域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不断演进——从1997年起,以《福建日报》子报为代表的省会报纸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扩张之路,厦门、泉州的地市报则不断应变自强,甚至向外扩张……
  变局由此而生。

  1997年的初夏,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已经敲定工作,准备论文答辩后离校了。厦门大学中文系的男生宿舍里人声鼎沸,同学们在争论着要不要放弃已签约的单位,去一家新创办的报纸。创业的激情洋溢在很多人脸上。1997年10月1日创刊的4开8版的《海峡都市报》,是福建日报社创办的省内第一份都市类报纸。福建报业市场随后的很多变革都始于这张报纸的诞生。

  ■1997-2000年,福州,新报的诞生

  创刊伊始,《海峡都市报》就奉行“全省战略”,以福州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张。《海峡都市报》把发行范围分成A、B、C、D四个区域:A区为福州城区;B区为闽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C区是福州8个郊县;D区则是南平、三明等内陆城市。其中,A区、B区加起来的发行量占到总发行量的80%。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为《海峡都市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250万元的开办费相比,福建日报社在《海峡都市报》初创阶段实行的一项政策显然更具战略意义——赋予《海峡都市报》独立法人的资格,允许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海峡都市报》成长轨迹与其它城市同类报纸几无二致。凭借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吸引读者眼球,凭借自办发行大力开拓早间自费市场,凭借广告全面代理制和活动策划促进广告销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为《海峡都市报》腾空而起的一个个节点。譬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报纸借机扩版至16版(与晚报基本持平),大做足球文章,报纸销量很快超过6万份;当年底,《海峡都市报》实现盈亏平衡;2002年,实现广告收入8000万。
  在《海峡都市报》创刊之前,福州市委机关报《福州晚报》已经营了15年,占据着福州报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1997年,《福州晚报》广告经营额突破5000万元,处于国内同类报纸的一流水平。
  面对《海峡都市报》强劲的上升势头,《福州晚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98年5月,福州晚报印刷厂引进进口印刷设备,投产了福建省内最先进的彩色生产线。世界杯期间,也扩版推出《世界杯金页》,同时提早出报,在福州城区增设了30个报纸零售点,弥补发行时间劣势。
  在竞争中,《福州晚报》开始检讨自身的不利因素:其一,报种单一,既要承担机关报职能,又需与都市报展开正面竞争;其二,下午出版,零售时间短,不利于争夺零售市场。
  1998年9月1日,《福州晚报》以上午版和下午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10月1日,《福州日报》正式创刊,承担机关报职能,《福州晚报》也正式改版。
  抱着在市场上一试身手的态度,在办报上,新创办的《福州日报》强调 “党报也要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坚持弘扬主旋律的方针不能动摇,但表现手法应该多种多样,要按新闻规律报道市委、市政府活动”;用人制度方面,《福州日报》的大多数员工由社会招聘而来;经营上,单独组建发行队伍,并大力拓展房地产广告,承办福州住交会……
  在《福州日报》依靠党报优势和制度创新迅速持平并赢利的同时,《福州晚报》也在采编、用人制度、发行结构等方面推行改革。譬如,实行“双向聘任”上岗,将福州八县(市)和外埠报纸发行交由邮局发行,保持市区的自办发行,集中力量覆盖城区读者。
  但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惯性,《福州晚报》办报方针一度在传统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之间游移,对《海峡都市报》重视不足且防御措施不够得力,这大大延缓了晚报品牌优势向新报纸的嫁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宝贵的无形资产。随着《海峡都市报》进一步做大和新生报纸加入战团,《福州晚报》广告出现了下滑。
  2000年,《海峡都市报》的发行量已号称20万,报纸发展达到诞生后的第一个高峰。9月24日,福建海都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准备发展拓伸产业,并与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达成授信6亿元人民币的银企合作协议,额度创全国媒体之最,一时成为轰动性新闻;此外,还计划着手将该公司包装上市。这些设想后来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其强劲扩张的势头为福建报业市场描绘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让其它报纸心动不已。
  2000年6月6日,《福建经济快报》成功从一家国企融资,改版走综合性都市报道路。同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福建省分会旗下的《东南快报》创刊。
  面对“群狼环伺”的局面,《福州晚报》在一年之内两次扩版。为解决扩版所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报社决定广告提价;这次提价后来为福建报业同行所质疑,它致使部分广告商转投其他报纸。2001年1月13日,《福州晚报》改为早间出版,加入早报市场争夺。
  福州报业市场显出“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态势。

  ■2000-2004年,争夺福州

  ·《福建经济快报》出局
  最初,至少从办报方针看,《福建经济快报》尝试着实行差异化竞争,它提出以主流新闻覆盖高端读者的诉求;在经营上,依靠合作方的投资,《福建经济快报》采取了强力扩张策略,报纸很快由周五刊改为日报,版面由对开4版增至8版。
  但在成本扩张的同时,这些努力并没能带来广告经营的同比增长。更为致命的是积累的债务问题。
  为保全资产,2003年,《福建经济快报》最大的债权人福州晚报社印刷厂(共计超过1000万元的债权),向法院提起诉讼。4月初,法院依法冻结了《福建经济快报》房产及资金账户,报社资金链就此断裂。
  2003年6月6日,在创刊整整3年后,《福建经济快报》宣布休刊。这引发了福建报人的反思:究竟采取怎样的规模和速度才是合理的扩张策略。
  《福建经济快报》的出局对福州报业产生了有重大影响。它的大部分读者,被《东南快报》接收。而《福州晚报》的1000多万债权也未能保全,这对于急需资金的晚报来说,打击沉重。此消彼涨间,《东南快报》赢得了机遇。
  ·《东南快报》挑战
  2003年3月,《东南快报》成功说服《海峡都市报》发行部的数位骨干转投阵营。此事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报界流传甚广,被视为福州报业竞争升级的序幕,但同样也激起了《海峡都市报》强烈警觉。
  2004年元旦,经历了编辑大纲调整、激励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整改后,《东南快报》扩版至日均36版,在版数上与《海峡都市报》基本持平。5月,《东南快报》挑起发行大战,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将订报促销品价格翻了一番,希望在广告投放旺季来临前把发行量推向新台阶。
  同时,《东南快报》推出以“福州+厦门”为重点的发行概念,在厦门加大投入,号称拿下4万份的发行量,以此对抗《海峡都市报》以“福州+泉州”为重点的发行理念。一时间,《海峡都市报》30多位员工流失。有网友在BBS中称:“福州报业进入战争状态”。
  面对挑战,《海峡都市报》在稳定队伍的同时,迅速应战。2004年3月3日,进行大规模的改扩版,强化CI设计,实行导读式头版;报纸改为分叠式,便利读者阅读……在发行上,则在5月回敬对手一个名为“初夏送清凉”的发行促销战。
  在一来一往的攻守中,《海峡都市报》守住了阵地,并在经营上摆脱了2000-2002年的缓慢增长状态。福州城五区的订阅量有了明显上升,全省发行量最高号称达到40万份;同时广告增速达到了历史同比最高点。2003年,《海峡都市报》广告收入首次过亿。2004年,广告收入更是高达1.7亿元,较2003年同比增长47%(据记者的调查,全省报业广告收入总额的同比增长幅度约20%)。
  而《东南快报》也扩大了战果,发行量有了明显增长。据悉,如果不计在厦门的巨额发行贴补,《东南快报》2004年应略有盈余。
  在福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2003-2004赛季”,人力流、资本流出现的异动,同“口水战”交织在一起,一时为全国同行所关注;同时,一号两刊、融资方式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为竞争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竞争指向闽南

  ·省报集团的闽南布局
  厦门是《海峡都市报》创办初期的重要目标市场,1997年,《海峡都市报》在厦门设立了相当规模的采编、经营分支机构。1999年3月9日,福建日报社将旗下一张严重亏损的报纸移师厦门,投入400万改造经费创办《海峡导报》,接管《海峡都市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海峡都市报》随之将闽南发展的重点移至泉州,创办“泉州地方版”;2004年6月30日,有独立刊号的《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面世,在泉州每周出版60余版的“闽南新闻版”,配以《海峡都市报》的“全省性”共享版面在闽南发行。
  省报这种通过地理布局实现子报差异化竞争的模式,最初也许是源于被动式的、改造亏损子报的目的。但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厘清,这种举措的战略意义逐渐明晰——
  首先,福州—泉州—厦门一线,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先列,但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偏小。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也不过200多万。城市容量的有限性,是异地扩张的动因。
  其次,目前,福建省20个3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分别有5个在福州,2个在厦门,10个在泉州,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上的同一性,是异地扩张的客观条件。
  2002年8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集团布局调整速度明显加快。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陈逸清坦言:属于集团松散型子报的《福建经济快报》的休刊,让他考虑了很多问题——同城报纸同质化竞争、子报如何规避风险、集团的合理发展速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省报集团在福建最富裕的沿海“一线三点”谋篇布局,直观地体现在印刷厂的设立与扩张上。集团成立后,省报集团投资过亿改造福州的印务中心;同时,在厦门和泉州也分设了印厂。在经济上,三个印刷厂2004年为集团贡献了1765万元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集团子报的异地扩张积蓄了切实的物质资源,显示了集团坚定的扩张决心。
  ·厦门变局
  作为市委机关报,2004年,《厦门日报》扩版至日均对开24版,自费订阅率高达78%,这是两个位列国内同类媒体前茅的数据。(厦门全市人口200万强,其中户籍人口130多万;而对报纸经营最具含金量的“岛内户籍人口”仅60余万,从理论上说,平均每5个“岛内户籍人口”就拥有一份《厦门日报》。)
  2004年,厦门日报社旗下各报的广告总收入超过1.5亿,其中《厦门日报》约占80%,并成为全省唯一的进入纳税300强的报社(居第86位),这同样居于国内同类媒体前沿。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厦门日报》56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事实上,在1999年《海峡导报》创办之前,《厦门日报》几乎独享厦门这块福地……
  2001年11月《海峡导报》连续刊登宣传广告,为改版、扩版造势;当月,由四开16版扩至24版。同时,对编辑方针进行微调,收缩在福州、泉州、漳州的采编、发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原创新闻和本地新闻,力求融入并抢占厦门本地市场。当年,《海峡导报》实现了微利。
  其后两年,《海峡导报》通过引入广告代理制,以分类广告及展会策划为突破口拓展广告空间;在不断扩版的过程中,通过开设“社区新闻版”等形式,策划“新闻进社区”,推广入户征订。
  2004年,《海峡导报》的广告收入较上年增加2000万(同比增加60%),达到5200万的历史高位,地产等高品质广告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面对《海峡导报》的竞争,居于领先地位的《厦门日报》通过建立新闻改革的长效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强势地位。2001年10月22日,《厦门日报》的社庆日,《厦门日报》在开办“读者节”的同时改扩版,引入都市报的先进理念,强化“更有活力的新闻”。迄今为止进行的五轮改扩版,有效强化了队伍的市场意识,使其自费订阅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为了增强版式视觉效果,《厦门日报》设置了版式总监,这在同类报纸中可谓“先锋”。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征订占比90%以上的发行结构,降低了《厦门日报》在零售市场上的号召力;旗下的《厦门晚报》与日报捆绑发行,二者发行重合率高达95%,同样在零售市场上作为不大;另一张子报《厦门商报》,则尚未摆脱亏损。
  零售市场的空白,为《海峡导报》在1999-2001年渡过艰难的初创期,留出了市场空间。
  目前,在厦门的零售市场上,《海峡导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以及泉州日报社旗下的《东南早报》,大多委托一家由《海峡导报》培植起来的队伍零售,一元钱买两份报纸的报价结构,使零售市场出现了“竞争+搭售”的局面。各报间伴生的竞争关系,互相制约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作为挑战者和零售市场上的领先者,《海峡导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仍是扩大并稳定征订量,以获取高质量的受众群体。随着发行结构的调整,《海峡导报》在岛内的零售量占发行量的比重逐渐降低(2003年,约为50%;2004年约为30%,绝对数也有下降)。目前,按照各方提供的数据,经多方印证后可以大致推算出:在厦门岛内,报纸的零售总量只约为征订总量的1/6。
  厦门的零售市场如何打破僵局,让人拭目以待。
  2005年,《厦门日报》广告增长目标定为10%的增幅,考虑到其基数,这应该是相当好的业绩预期。而《海峡都市报》的增长预期是1600万。两家竞争对手的增幅预期相差并不大。但对于《厦门日报》而言,维持强势并不意味着永远取得强势。福建报业的消息人称:厦门日报社正在探索在政策框架内,在可融资的经营领域引入国有资本,改造旗下的一张子报,以此正面对抗《海峡导报》的竞争。
  ·《泉州晚报》正面出击
  1985年创办的《泉州晚报》是泉州市委机关报。作为一份以晚报命名的党报,它一直强调做“党报、晚报”的结合体。在《海峡都市报》进入泉州之前,《泉州晚报》的利润率一度高达70%左右。
  2000年8月15日,《泉州晚报》推出《东南早报》,力求打造一份“立足泉州,闽南概念”的区域性都市报,通过“做强母报,发展子报”来完善报业结构并稳定市场占有。此时,《海峡都市报》在泉州已有超过5万份的发行量。
  同时,“闽南概念”让《东南早报》每年需为在厦门发行补贴700-800万元,而每年来自厦门广告收入仅100万元左右。
  福建报业的许多同行质疑此举是“同质竞争”,是“把左口袋的钱拿出来放进右口袋”。但《泉州晚报》总编辑施能泉对此的回答是“《东南早报》就是要针锋相对地抢市场。如果我们实行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把市场拱手相让。对整个报社而言,只要是1+1>1就好,创办《东南早报》虽然降低报社的利润率,但如果没有这张报纸去占领、巩固市场,以后《泉州晚报》能否‘守得住’就难说了。”
  经过数年经营,2004年,《东南早报》实现了较快增长。版数由年初的四开32版扩为年末的56—64版,发行量增长60%以上,广告全年实收3928万元,基本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而《泉州晚报》当年的广告实收额也达到7308万元,整个报社的利润3000万元。
  但业内人士分析,《东南早报》让泉州晚报社至少损失了1000万元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快报》在2003-2004年的争夺,使《海峡都市报》在泉州的采编力量流失了20多人,到今年3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当地新闻版数才逐渐恢复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的拓展速度,客观上为《东南早报》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空间。
  即便如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在泉州也号称拥有14万份的发行量,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作为省报集团的一个新生儿,《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的投入规模、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尚未定型;除此之外,省报集团在泉州还有一份《石狮日报》虎视眈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