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变态》
所谓的“变态”,即少数人只按自己的方式思维和生活。
变态是常态的另一端,没那么可怕。
他人与你不同(包括自己的亲友),只要他不侵害别人,在自己的范围内活动,你该做的,就是尊重他。
【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对方。不管是父母对于子女,还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自己的父母!】
《生命的窄门,你至少得走一回》
为自己活,无处推诿。之后的一切,不快乐也罢,不成功也罢,责任都在自己。
有一种做法,无法维持亲密关系:强烈的指导欲,热衷于纠正身边人的所有错误。
【这种做法其实还是比较常见的。我大多数还好,都比较佛系,一般不强求别人,同事、朋友、老公、父母和公婆。不过,对于自己的女儿,经常会忍不住去指导她,指出她的错误。】
人的改变,要等到“我愿意”那一刻的到来。
【我自己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别人的劝说是有用的,但是一般持续效用较短。只有自己真正想做,符合自己的性格,才能做得长久,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去做。】
好观念让自己内心平静,远离焦虑与愤怒;
好观念让自己接受市场,远离贫穷与依赖;
好观念让自己清楚人己边界,不打扰人,也不让人打扰。
好观念是让自己成长的营养,而不是用来强制他人的标准。
【每天看连岳先生或者一些优质的文章、书籍,都不断地给洗脑,心智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智。有时会忘记这些好的观念,那么隔段时间在看文章就能够再次提醒我们。】
《公婆为何不爱儿媳》
谁的事谁说了算:你的身体,你的地盘,你定。你愿意听,我会提供自己的意见,决定权还是在你。
真正爱你,肯定不会强迫你,一定让你自主。
【我自己家庭里还不错,公婆一般不会多管束我。老公也非常给力,总有自己的想法,有事和我有商有量,所以家庭生活幸福、平和!】
《失去分寸的责任感是心理疾病》
过多的责任感,失去了分寸,那是一种心理疾病。
只对自己负责,把自己活好,很了不起,很健康。这样,你和你周边的人,都不容易得病。
【我自己一般对人不强求,把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自己身上,所以过得比较自在。】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这是真的,因为书里不仅写着历史,也藏着一个人的未来。
书是无声胜有声的老师,不需要干巴的语言来说教,更有故事传达人心,不需要太多的言辞责骂,自有道理入木三分!
如果你觉得没有出路,就应该好好读书。
作家连岳先生曾说:“25岁以后,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
许多人认为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但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人前半生的宿命,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过什么样生活的,从来就是你自己。
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塔拉。
她生于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却通过读书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原句是“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这句话有两种阐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寻找”。
既是逃离原生家庭,也是寻找真正的自我。
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你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摆脱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有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
父亲认为,“学校是政府的傀儡,而家庭教育则是上帝的宗旨。”
母亲一直尊崇,“药是一种特殊的毒,会在余生慢慢腐蚀你。”
于是,家里的七个孩子都不去上学,生病、受伤从不就医。
这就是女主塔拉的原生家庭。
父亲经营着一个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
她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者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
整个童年都是与废铜烂铁和各色草药为伴,暴力血腥也没有缺席。
躁郁症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次将她推向废料场危险的轧钢刀;
哥哥肖恩则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常常对她拳打脚踢,还把她的头按进马桶;
更让塔拉难受的是,知情的母亲无视她所受的委屈而选择沉默。
父亲的控制、哥哥的暴戾、母亲的隐忍,让塔拉童年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
但对塔拉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另一个世界。
她一度认为自己未来会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做一个助产士。
塔拉在书中写道:“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随着她步入青春期,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渐渐苏醒。
而哥哥泰勒是照进塔拉生命里的一束光。
泰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凭借一己之力撬开了厚壁让光透进黑暗之地,指引着她走向教育之路。
“你想过离开吗?”
“外面有一个世界,假如父亲2不再向你灌输他的观点,世界看起来就会大不一样。”
于是,天赋极高的塔拉在地下室偷着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收获了一个奇迹: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
大部分父母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自己的认知局限,也有自己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一味反刍原生家庭,会让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与不幸归结于他人。
原生家庭真实影响人的成长,但重塑自我的权利永远在自己手中。
真正能拯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两个礼物。
第一个是常识,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认识;
第二个是亲情,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最基本的纽带。
如果家庭不正常,这两件礼物就会变成诅咒。
毫无疑问,塔拉就生活在极不正常的家庭中,她得到的是扭曲的常识与控制型的亲情。
当我们以为塔拉终于离开原生家庭,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
实际上,大学最初带给她的只是颠覆和痛苦。
十七岁的塔拉,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学校。
她觉得自己跟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甚至认为自己是个怪胎。
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对她来说都是冲击。
她不知道需要跟室友共同承担家务、上完厕所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
她觉得那些穿着暴露的女同学不道德;甚至吃个止痛药片都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
但是,塔拉慢慢发现,那些穿短裤的女孩子明明善良可爱,止痛药也确实缓解了她的牙疼。
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她明白,父母从小的教诲有很多都是错误的。
上大学之前,她真的相信父亲所说的世界末日会来临,一夫多妻制是上帝的旨意。
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塔拉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的荒谬与野蛮。
塔拉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人,是非、善恶、美丑,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全乱了。
无知令她渴望读书,贫穷让她加倍努力。
她大学毕业后拿到了比尔·盖茨设立的全额奖学金。
而后又赴哈佛大学访学,最终成为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
塔拉在书里说:“我这一生,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有些人始终沉溺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中,哪怕一生痛苦;
而有些人会从痛苦中觉醒,以最大的勇气去认知和重新定义自我。
每个人无论何时,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西方哲学的斯多葛学派主张,学会区分身边「可控」与「不可控」的事情。
忽视那些不可控的,在可控的部分实行操作。
过往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就是属于不可控的,往事不可追。
但你如何来解读这个影响并实施行动,这其中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与自己和解,才是人生最好的治愈。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求学之路愈见光明。
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代价是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决裂。
在申请剑桥大学博士期间,父母曾来学校劝告她。
说塔拉无耻地追求人类的知识,如果不回家就坚决不会和她见面。
她曾试图与父亲对峙童年所遭受的来自肖恩的暴力,却被指责是自己的臆想。
她的母亲曾答应会帮她作证,而后在强势的父亲面前,再次矢口否认。
做为同样受害者的姐姐奥黛丽,面对父母的偏袒和肖恩的威胁,决定与塔拉断绝关系。
这让塔拉一度患上心理疾病,在无数个夜晚头痛不绝,梦游到牛津街中央大喊大叫。
她被自己从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两个人。
一个是活在大山里的乖乖女,被家庭紧紧捆绑,不舍离去;
一个是活在知名学府里的新青年,想要展翅高飞,追逐自我。
但塔拉最终意识到,自己与原生家庭无法共存。
她能做的就是:尽量依靠自己,与过去握手言和。
故事的最后,塔拉已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也摆脱了远离家庭的负罪感。
塔拉将自己从精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像鸟一样飞往了她的大山。
王尔德说:“孩子最初爱他们的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塔拉没有原谅父母,她只是放过了自己。
如果你经历过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和解也是可以的。
正如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和解是一种压力。问题不是问题,我们对问题的不接纳、对抗,或者执着于解决问题,才构成了真正的问题。”
我们要允许伤害的存在,同时也允许自己拥有选择的自由。
接纳原生家庭中已经发生的痛苦,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与自我和解,才是人生最大的治愈。
塔拉在与奥普拉的访谈中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
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却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这是她对自己原生家庭最好的注解。
真正的逃离未必是逃离原生家庭,而是被错误影响的旧我。
我们都曾是孩童,通过父母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
我们也都会成长,去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万事万物。
我们有各自的道路,哪怕是去往背道而驰的远方。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愿你可以成为勇敢的飞鸟,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最近在看《我爱问连岳》系列6,爱看到手不释卷。
很遗憾,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最近一年才开始关注连岳,每天看他的更新,从这位智慧的作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连岳是一位坚持写作二十多的作家,2003年始,连岳便在《上海壹周》等报刊上开设了情感问答专栏,答复读者来信,并陆续集结成书,而他的读者也跟随了他几十年。
《我爱问连岳》系列现在出版到第六集,集合每2-3年的读者来信以及回复成书。
书中有不同的读者就各种人生困惑的问题向连岳提问,而他总能给出清醒独到的解决方案。
看书的过程,不断会有这样的感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烦恼和麻烦的过程”。
你觉得你有各种烦恼,人生很不顺,岂不知比你高的比你矮的,比你漂亮的比你丑的,比你穷的比你富的,比你爱人好的比你孩子听话的,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在这各种不同的“烦烦烦”中,人类继续生存,并组成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书中来信的读者,面临各种不同的烦恼和问题:
有人因为太内向找不到对象烦恼;
有人因为太滥情不知选哪一个对象烦恼;
有人因为爱人不求上进烦恼;
有人因为爱人太求上进没有时间陪伴她烦恼;
有人想丁克举棋不定烦恼;
有女博士被逼生三胎烦恼;
有人为买不上第一套房烦恼;
有人为要不要买第三套房烦恼;
还有很多来自原生家庭的牵绊,不靠谱的亲爹,懦弱的母亲,扶不起的弟妹,蛮横的丈母娘......
人生如戏,而且简直比戏更精彩,这里面有每一个人的影子,有你,有我,还有我们似曾相识的那个他/她。
《我爱问连岳》系列,能20年间受到无数读者的跟随和追捧,并且还在继续,是因为连岳的回答总是独特犀利清醒,就像一把手术刀,刨开你的病灶,露出你的脓血给你看。
虽然有时会让求助者颜面扫地,羞于面对,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药方是苦口良药,人间清醒。
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务实,正向,健康,清醒,对人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列举一二。
01 .一个人大部分的烦恼来自于想改变对方。
我们很多人的思想受“因果律“的影响, 觉得“我对你这么好,你凭什么对我不好?”或者“我是对的,你为什么就不听”?隐含的答案就是“你就应该对我好,就应该听我的。”
连岳告诉我们:一个成年人的自主和独立受到他人侵扰,会产生反感与抵抗,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哪怕你再正确,也不要强迫他人改变。请求与商量,比命令和谴责,好用一万倍。
02. 年轻人应该自强自立,好好工作,多攒钱,早日买房子,还房贷。
年轻人的很多烦恼,其实来自没钱。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必否认。
“富裕是勇气,才能与品德的回报,越富的地方,道德水准越高。”
并且连岳认为“应该把男人婚前买房写进婚姻法” 。不能给家人一个稳定安全的居所,是一个男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钱而不给家人买房的男人不能嫁。”
“没有安全感,爱将不存在。”
简直不能再赞同。
03. 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是你最大的责任,你不必当任何人的“圣母”。
有不停拖你后腿的爹妈,不停凿出窟窿需要你去帮衬的兄弟姐妹,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该怎么办?
连岳告诉你“好人最大的责任是保护好自己,这才是做好人的意义。”
社会不会因为你不停地帮别人填窟窿而变得更美好,被你帮助的那个人也不会变得更好,但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04 .改变自己,要勇于做出改变,勇于向上走,经历阵痛是必然的。
“年轻人,要做决定不要怕犯错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会慢慢变得富有,一个人成功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05
终身自我教育是一个人的根基和基本素养。
我们在学校学习十几年走上社会,最应该学会的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未来社会人类的生命长度会增加,而不断学习新知,扩展生命的宽度,会令你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有人说过,不读书就只是体验一种人生,而读书可以体验千百种人生。
一个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去了解和学习更多智慧者的思想,你会发现人生有多种视角,问题有多元解决方案。
让自己带着痛苦和烦恼,依然能够快乐前行。
我是在2017年4月份关注“连岳”公众号的。那时候我刚跳槽到新公司,公司业务跟菠菜相关。碰巧有同事发了一篇关于菠菜的文章到朋友圈,我感觉作者描述概率的观点很有意思,于是关注。
连岳的文章,已经成了我正能量的加油站。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天在上班通勤的路上,我都会看他刚推送的文章。连岳很能吃苦,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八点左右推送文章。我也很能吃苦,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错过一篇他写的文章,不夸张的说,甚至没有错过文末任何一条读者的留言评论。
为什么连留言都不放过呢?
关注久了,连岳的文章都很简短,看完了不过瘾,不自觉会浏览一下留言区。留言区竟然没有让我失望,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与作者甚至与其他的读者沟通。连岳或是赞同,或是反对,但宗旨没脱离“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我很享受这种思辨带来的正能量,也感觉连岳充满了人情味儿。
好了,感慨不能太多。先介绍一下作者连岳:男,70后,原名钟晓勇,现居厦门。曾为《南方周末记者》,曾是中国稿酬最高的那批人,撰写的较为出名的书为《我爱问连岳》系列,如今第六部刚刚出版,此系列书豆瓣评分都还不错。
不过,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不是《我爱问连岳》系列,而是《我和连岳一起成长》。这本书是“连岳”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集结而成,豆瓣评分9.3,我想连岳的百万粉丝会把分数刷得更高,但请您放心,这本书值得高分。
我不太善于评价一本书,更不擅长评价作者,更无法用打动人心的语言去描述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与感动。于是我决定摘录书里面的只言片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衡量。
人一辈子,也就三万多天,恐慌的年轻时代,三千多天,它经不住你赢几天。
了解人们真实的欲望与选择,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
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人越多的地方越好。
不要逃跑,否则你会一直逃,逃到无路可逃。面对好地方,看见,征服,我要在此地成事。
如果你不工作或不创造价值却有保障,那么,一定是你剥削了其他人。
你就是你自己的保障,自己养活自己,天经地义,还有什么可疑问的?
自食其力,终生学习。大富贵,都是自己挣得,不是别人施舍的。
什么都不用干的生活是无聊的,无聊有致命的心理杀伤力。
你要爱自己,没人比你更珍惜自己,你是你最后的防线;你是你不能破产的企业。你不是他人的工具,你是自己的目的。
明智源于经验,经验源于不明智。
死了以后,人才不犯错误。所以,不要焦虑,你会一直犯错误的,这是人的命运。
无论哪里人,只要勤奋、有自由、产权有保障,则一定越来越富。反之亦然。
发现希望与财富的所在,那就一定要记住,个人才是判断的起点。要习惯说“我”,要意识到,一个人躲藏在“我们”与“我国”里,这种集体主义思维,无论是自卑,还是自大,都是危险的信号。
群众运动最具吸引人之处在于,它暗示参与者可以迅速改变命运。
相爱的人多喜欢独处,只有我们生出恨意时,更愿意寻找同盟,更奇怪的是,当我们的恨意不那么正义和庄重时,寻找同盟的渴望却愈加强烈。这种非理性仇恨驱使我们和同列组成一个坚固的群体。
真实与本能的自我,不会为天堂与人间的任何事物牺牲,只有当我们置身于某种舞台,像个演员一样,不再是真实的自我,此时,死亡就失去了它的恐怖,成为戏剧化的表演。群众运动,可以方便地为每一个愿意“战斗至死”的人提供舞台。
贫穷的思维模式之一,就是浪费现在去责怪过去的自己,然后丧失未来。
世界的进步都不是靠突然的突破,即使改变世界的技术出现了,人们也并不当回事,还得再漫长的时间里反反复复、进进退退,逐步积累了巨大的力量。
只是被人落下的痛苦打击太大,犹豫者忘了他可以行动。
人生就如一锅汤,慢慢熬,才有好味道。
弱者往往是最爱面子的一群人,为了面子,可以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人最宝贵的资源,是你的身体和你的时间,保护它们,规划它们,善用它们;它们的价值增加,你也变强,浪费得越少,强大得越快。人是自我塑造的,这点永不会错。
一个人来到北京,想的不是赶快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而是梦回农村的面子系统——这就是面子对人巨大的压力,看不破的人,无论走到哪里,给再多机会,都没用。
太爱面子,不敢得罪人,不敢“坏了名声”,你已经是他人的努力,真不配得自由。
神对一个人说,我答应你一个要求,条件是,你的邻居必须得到你所得的两倍。此人长考之后,说,请挖掉我的一只眼睛。嫉妒是让自己和他人都遭受痛苦的一种情感。
······
如果您对上面内容感兴趣,那么有两种方式可以看到完整内容。一是关注“连岳”微信公众号,二是购买《我和连岳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