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成了社会公害,秸秆如何变良材?
--------------------------------------------------------------------------------
2006年5月10日 点击:444次
我国现有十五亿亩耕地,农作物秸杆年产量超过六亿吨。但是多年来,秸杆却成为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秸秆焚烧成了社会公害
长期从事农业科研的河北省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刘长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们现在对秸秆处理方式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田里大量焚烧,这种现象在我国东部表现得尤为突出。每年夏收、秋收之后,田野里火光冲天,浓烟笼罩,有时滚滚浓烟几乎使人窒息,由于焚烧秸秆而造成的机场停运、高速公路封闭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失难以计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5亿亩耕地,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达6亿吨之多,其中稻草1.8亿吨,玉米2.2亿吨,小麦1.1亿吨,还有甘薯蔓、油菜秸、大豆秸、甘蔗梢、高粱秸、花生秧及壳等产出的秸秆量都超过千万吨,而每年其中80%约5亿吨的秸秆都被烧掉了,简直成了一大社会公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部等国家六部委于今年四月联合发文,要求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禁烧,如何开发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刘长跃介绍说,之所以秸秆成了人见人恨的“公害”,与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对秸秆的利用率不高有关。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现在我国农村利用秸秆的主要方式,一是用原始秸秆做饲料,农户直接用来喂养牲畜,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牲畜采食率低、消化率低;二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造纸或建材,但这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堆沤肥料,但这又受到场地的限制;四是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目前秸秆粉碎细度不够,秸秆在土壤里有效转化周期长,甚至会给土地耕作带来不便,影响作物生长,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组织科技力量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采用切断、粉碎、颗粒化等物理手段和碱化、酸化、氨化等化学手段,以及青贮、发酵、酶解等微生物手段对秸秆进行深处理,使秸秆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仍旧存在着成本高,经济上不划算,技术上不易掌握,不适合工厂化大规模推广与生产等问题,秸秆综合利用可谓“步履艰难”。
找症结寻出路
虽然造成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刘长跃认为秸秆自身密度小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据介绍,秸秆的自然密度通常为每立方米30~50公斤,如此“蓬蓬松松”的原料很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因此对秸秆首先进行就地高密度压缩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瓶颈”的关键,只有将秸秆高密度压缩了,才能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及流通创造有利条件。
近几年,国内部分研究机构与农场协作攻关,采用机械手段对秸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作为秸秆压缩饲料不但营养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还方便了流通。河北省“鹿泉秸秆开发实验场”从1998年起率先承担了“秸秆综合利用”河北省科研攻关课题,以玉米等秸秆为原料,经高压高温压缩成块状饲料,使秸秆压缩到每立方米0.8~1吨的高密度,不仅便于储运,灭菌灭虫,长期保存不变质,而且不易燃烧,营养水平比原来有所提高,保持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要求。
刘长跃说,我国是一个农牧业大国,同发达国家相比,畜牧业的比例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将向奶、肉、蛋倾斜,这就对畜牧养殖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而畜牧业的大发展就需要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面对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牧草供应不足、树叶资源难以采集利用的矛盾,以秸秆为主的畜牧粗饲料开发潜力是巨大的。牛羊等反刍动物对秸秆等粗饲料必吃,以牛为例,按2001年统计,全国牛存栏量为1.5亿头,年需粗饲料4.5亿吨,特别是对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粗饲料供应缺口很大。在秸秆开发利用领域里,每年有3亿~5亿吨的闲置资源;就市场来讲,存在着百亿元的商机,秸秆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据测算,每一万吨秸秆压缩饲料用于养殖业,可供3000~4000头牛粗饲料一年的食用,肉牛可增重增收15%,奶牛可增产增收16%,乳脂率也提高0.2%。与此同时,这些饲料绝大部分将形成粪便,一方面可用于制作沼气,另一方面形成的约一万吨有机肥可替代化肥,成为发展生态农业一个重要的产业链,实践证明秸秆是最广阔、最丰富、最廉价、品质较好的粗饲料资源,加快以秸秆为原料的粗饲料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化的流通已迫在眉睫。
引导在说与做中开花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
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研究《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都想给班级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面貌。怎么完成这一活动主题呢?有的学生说在墙壁上来个提醒牌,教育同学要爱护墙壁、桌椅,有的学生提出给墙壁粉刷绿色,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在四周点缀一下更美观了……
在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颇有创意的设想,但要真正落实到动手做的却很难。 这个美化班级的建议会不会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呢?活动前我组织的一个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参加劳动实践很感兴趣,但苦恼做起来费时费力费财,困难多多。继续开展还是放弃呢?我犹豫了,如果只有设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不行,得开展。为了让学生有创意的设想在现实中实现,我想关键在于将学生的“说”与“做”统一起来,让学生动手做,通过具体实践活动,让设想成为现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真实环境,以说促做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做”起来,才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化”的倾向;只让学生说说与让他实际去做,效果完全不一样?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
我在设计《我为班级添色彩》的活动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给班级穿新衣》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课堂上我出示了几种班级风貌图片,激发学生设计班级文化的活动方案,提醒学生需要哪些材料,怎样活动。可结果在实施时,不是没这就是少那,完全是“空手到”.我都傻了眼!
说和做,相去甚远,要让指导、设计与想法在现实中实现,只有一个办法,带着他们去“做”。给他们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亲历活动过程,他们才有周到的考虑。
二、改变学习方式,以说爱做
回想给班级添色彩活动,开始我重视了以知识和教室空间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远离自身日常生活,不利于增进学生对自我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同时也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各门认知性的学科课程的延伸,从而窄化综合实践活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演变成活动认识课。
因此,我没有就此而止,而是真正的让学生体验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活动之前我调动学生一切思维,尽量全面的设计活动前需要的准备工作,我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如何把油漆刷得既美观又整齐,当学生提出制定统一高度时,接着问了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既科学又快速定出统一高度呢?学生认真地思考着,他们想法不一,当“两点定一线的想法”说出来时大家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运用了数学知识。我也情不自禁的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学以致用,聪明!设计一个给班级穿新衣的活动方案,最后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汇报。
这样的课堂教学仍没有脱离传统的学科教学方法。让学生设计给班级穿新衣,必须让学生了解刷油漆的过程,这单单靠说和想是不够的,不妨让学生走进装潢公司,(刚好,我的家在装修,我和家长商量,分批载去)到实地观察,再设计活动方案。那样设计出的方案才更全面更细致。让学生走出课堂,打破现有的课时约束。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知识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知识的课程,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三、在实践中获取文本学习 ,让说开花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课前我向学生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任务,组织学生调制油漆,现场给墙壁油漆。经过讨论后同学自主分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可忙活开了,有给墙壁定高度做记号的、有往地上铺垫报纸以防油漆洒落地上的,有供应油漆的,有做提醒牌的。大家忙中有序,偶尔油漆溅到脸上,衣服上也都不在意……望着绿油油的墙壁,同学们的眼睛更亮了,笑声更甜了。
在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告诉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给班级穿新衣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做,贴近生活,快乐来了,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脱离“做”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做”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做”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正如学生在写活动体会中这样说,“这样的综合实践很有趣我非常喜欢,活动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做事要有理有据、有始有终,通过体验才会觉得快乐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居民都非常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现有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农村垃圾处理方法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垃圾都采用填埋处理方式。莲都区农村垃圾处理方法有运至市排山垃圾场集中处理;建小型焚烧炉;建设沤肥场。垃圾处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环卫覆盖面小,管理粗放,垃圾填埋场处于饱和、措施不完善、处理能力低。建议建立有效的农村圾统一收集网络机制,推行农村堆垃圾就地分类处理加快大中型沤肥场的开发利用推广,政府对农村垃圾实行以奖代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