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先后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年末则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时间中国的经济强劲增长势头骤降。
实际上,尽管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还保持了增长——国内汽车销量为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但是相比2007年增幅回落15%,这让原本对奥运汽车周期充满希望的车企都大幅降低了预期。
我翻开的2009年这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广告数量从2007年的单期13个下滑到单期7个,好在里面有三个跨页,分别是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和一汽奥迪。而一贯代表高端消费的SUV车型的广告已经下滑至3款,而主打车款都是新款中高级车和豪华车。
从广告情况来看,车企大幅减少了硬广投放,在2009年初期对新车的营销处于紧缩状态,这说明全年营销费用缩减非常厉害。其次就是车企将费用重点倾斜到销量更高的轿车产品上,即便是国家地理杂志这种和SUV强关联的媒体上也不再对小众产品进行倾斜。此外,从后面的投放形式来看,车企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硬广画面,而开始出现了软文报道,这说明营销预算已经倾向追求效果,而非品牌展示。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2009年中国车市因为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汽车下乡的刺激,1.6L家轿销量迅猛上涨,到了下半年基本上营销预算暴涨,甚至还形成了“抢点位”的局面,中国车市正式跨过了千万辆大关。
1) 广本雅阁
第八代雅阁上市是在2008年,但是2009年才是其真正发力的节点。第六代和第七代雅阁前期一直称雄国内中高级车市场,结果第六代凯美瑞来了就把雅阁拉下马,因此对广本和本田来说,都对第八代雅阁寄予厚望。
果不其然,第八代雅阁当时以接近5米的车长和2.8米的轴距,以越半级的尺寸征战中高级车市场,大获成功。在2008年第八代雅阁就重新夺回中高级车销冠位置,而2009年一开年更是建立了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广本在雅阁车系的广告画面上根本没有打出任何的产品卖点,而是以雅阁上市十周年为核心,表达雅阁车型的品质优势。这一情怀共鸣很容易唤起消费者对雅阁的认可,对刚刚生命周期过半的国产第六代凯美瑞有明显的冲击。
当然,广本把雅阁的十周年和品质感嫁接起来,这里面唯一一句有广告元素的是“J.D Power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榜首”这句。其实,售后服务和雅阁品质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当时J.D Power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额外提一句的是,可能J.D Power也没想到,多少年后自己的这个调研项目的金字招牌在中国不再有什么效果了,在中国名目繁多的各式颁奖礼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个“花瓶奖杯”。
2) 一汽大众迈腾
“当TSI遇上DSG,一个划时代的动力组合诞生”,这句11年前的广告语如果放到2013年看是一个笑话,而放到10年后的今天来看,确实如此。
2009年3月1日,大众中国奥林匹克计划完结后的三个月,一汽大众对自己的拳头产品,迈腾B6,进行了一次改款。这款原汁原味的欧洲中高级车,一开始是1.8T+6AT的组合,直到这时候才换用了之后十年广为人知的DSG变速箱。
一汽大众用“革命性的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来定义这次变化,当时广告上写的是“把迈腾造就为比自动挡更平顺、比手动挡更省油的卓越座驾”。然而事实上,这代没有加长、动力总成还处于第一代磨合期的迈腾B6,在中国车市上被日系中高级车轮番吊打,销量从未超过万辆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这具TSI发动机烧机油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被网民们戏称“后备箱随时备有机油”。而更悲催的是“革命性的DSG”,因为抖动、顿挫、死亡闪烁等问题让一汽大众如鲠在喉。
一开始大众仅仅在北美市场进行了召回,随后一汽大众和进口大众仅宣布召回部分车型,宣称是个例。实际上车主对DSG的维权一直没有停息,但是大众方面仍不承认DSG有缺陷,仅仅在2010年宣布为DSG变速箱提供延保,一直到了2012年315前夕,大众中国似乎感受到了消费者维权的巨大压力,才宣布对国内DSG车型进行软件升级。
很快在当年3月13日,质检总局官方网站发出消息《质检总局执法司负责人就DSG变速器故障问题再次约谈大众公司》,之后开始征集大众汽车DSG变速器故障信息。然而关于DSG召回的问题又拖了一年,到了2013年的315,质检总局通知大众公司就DSG变速器动力中断故障问题实施召回,“大众公司如果不履行法定义务,质检总局将责令召回”。
至此,喧嚣了超过4年的DSG事件才以大众在国内的三家公司共召回38.4万辆车型落下帷幕,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史上少有的企业主动召回变为被动召回的案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也成为了“傲慢”的代名词,每年的315则成为所有车企公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很多年过去,大众的这套TSI+DSG也终于成熟了,搭配这套动力总成的车型无一不在动力输出和油耗上完胜对手,而迈腾、帕萨特、途观L等产品也凭此卖出了更高的溢价,反过来轮到大众吊打所有日系竞品。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 一汽丰田RAV4
2009年,一汽丰田经销商总算盼来城市SUV车型的投产,这样能够在销量上和本田一较高下,毕竟CR-V当时在市场上一车难求,东本经销商光凭加价都能覆盖运营成本。
那时RAV4还没有中文名字,甚至念“rua fo”的都很少,一般就用“阿艾唯四”来称呼。但这么复杂的称呼丝毫不影响RAV4的销量,一开始同样是要加价1万元以上,而RAV4和CR-V的加价终结差不多持续到了2010年初途观L的上市。
一汽丰田首次投产的RAV4是第三代车型,之前的车款甚至被一家叫UFO飞碟的厂家山寨过,而这个正版车型自然也是大受欢迎。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这代国产RAV4车型车尾还有一个“小书包”,尽管这部车本身很城市化,但是这个备胎箱成为很多消费者选择RAV4的理由,因为够越野。
这期杂志中广告画面上的新款RAV4其实只是一汽丰田加推的一款黑色车身涂装,之前的车身颜色包括白色、银色、米黄色、深红色和深蓝色,竟然没有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凸显大气稳重的黑色。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一汽丰田的营销费用还是很充裕的,直接给这个连小改款都算不上的新涂装车款投了一个跨版广告,费用加倍。这也证明了RAV4当时给一汽丰田带来的高额回报。
4) Jeep全车系
你看,像Jeep这样的品牌,在费用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也必须和国家地理拉上关系,因为这个杂志的读者应该算是Jeep的核心用户了。
那么,钱不多、又要上广告,选哪款车型好呢?当然是全都要!所以这页Jeep的广告就是一个全车系的广告,出现了当时Jeep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所有车型,包括大切诺基、指南者、指挥官和牧马人。
实际上,那时候Jeep对品牌的打造是非常聚焦的,因为只有进口车型,又是全系,所有的信息点都提炼成一个——“4X4”,强化Jeep品牌的四驱性能。因此,即便这页广告上的Jeep品牌车型已经进入了产品生命尾期,可是还在坚持Jeep的调性,那就是“征服感”。
值得一提是广告画面上有一句“寻找中国的越野圣地Rubicon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Jeep品牌的营销活动,甚至刚入行的我还参与其中。Rubicon是美国的越野之路,当时为了配合Jeep牧马人的导入,Jeep和几个媒体——也包括中国国家地理—— 一起发起了寻找中国Rubicon之路的活动。目的把这种越野性能和Jeep进行强关联,也给Jeep车主一个非常有力的符号,就是越野探险,寻找和城市生活不一样的风格。
我当时参加的就是在丽江玉龙雪山举行的“Jeep 2009风云盛典”,这其实是国内最早的巨大车主聚会,比什么蔚来日要早得多。几百名Jeep车主聚集到一起,然后附带邀请了崔健、王石这些名人和Jeep品牌跨界。记得当时克莱斯勒中国主管营销的郑洁还只是副总裁,甚至还没有改名字,她当时给Jeep品牌注入了一种精神号召力,包含的开创、先锋、超越和责任精神等等,让小众的Jeep在那个时候有一种独特的竞争价值。
这么多年过去了,或许Jeep要找回的就是当初的这些价值观。
5) 奥迪A6L
大概在当时的经济危机之下,唯一不受影响的车企就是一汽大众奥迪了。在那个时候奥迪A6L可以说称霸了C级豪华车市场,一个数据是:2009年上半年,国产奥迪A6L共售出46356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64%。由于加长的因素,奥迪A6L在那个时期销量轻松超过同级产品——宝马5系Li和奔驰E级长轴距的国产要到2010下半年。
当然,2010款A6L最有意思的是推出了搭载2.7TDI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尽管中国市场一直都以以汽油车为主,可是那时候有钱到爆的奥迪希望能够引领消费趋势。这款2.7 TDI柴油发动机最大峰值扭矩380N·m,接近了3.0TFSI的水平,只是最大马力仅有190马力,然而给出的油耗极其惊人,仅为5.4L/百公里。然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柴油在中国市场天然不受追捧,在此之后奥迪也不再导入柴油机型在这样的产品上。
另外,2010款的A6L在那时候还有一个配置很有趣,就是移动电视功能,现在想来特别没有意义,不过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移动电视标准甚至还引起了一番争论。而与这个功能配套的还有汉化的第三代MMI系统,以及GPS导航功能。
6) 福特新世代全顺
福特应该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常客”了,似乎每一期回顾都有福特的产品广告。这一期广告中的新世纪全顺是当时江铃福特推出的高端轻客,主打7-9座商务接待市场,显然是瞄准当时的别克GL8去的。为此,江铃福特还取了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名字“豪华舱”,也明显和“陆上公务舱”的GL8对应。
对这款车型我们就不在赘述,不过有一点是,那时博世ESP是8.0版本,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已经升级到9.3版本了。
7) 雪佛兰科帕奇
当时上海通用的这篇雪佛兰科帕奇广告,最大的亮点为不再是硬广画面,而是以软文形式呈现,并且还是以一个车主的角度来展开,甚至都没有出现一张完整的车型图片。这说明上海通用的营销理念还是相当领先的,希望通过对车主的塑造来反映车辆的卖点,而不仅仅是博取一个曝光率。
这篇软文写得还是很有意思。首先是选择的对象,是当时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软件产业从业者,基本上就是70年代末、80年初的年轻阶层,但又显得足够稳重,符合SUV的“尝鲜”标签和雪佛兰品牌的年轻调性。
其次,这篇文章分了两个小标,第一个小标主要讲车主之前买的是一辆乐风,然后对雪佛兰品牌很满意,现在要换购——这似乎也是很早提出来SUV契合换购需求的广告吧。第二个小标主要是讲了选择科帕奇之后的感受,比如有KP7车友会,会有更多的车主活动,然后带出科帕奇操控性、DSC等配置。最后总结了下科帕奇是陪同这种新兴的中产阶级共同成长的伙伴。
现在读起来这篇软文还是非常有意思,短短几百字没有特别生硬的加入产品的参数,而是比较柔和的把消费对象和产品卖点传递给读者。对比当前汽车广告的“硬核信息”,那时候的可读性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相关回顾:
你还记得吗,2006-2009年的那些汽车硬广(之一)
回忆杀(之二):你还记得2007年的汽车广告么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一个进入汽车媒体已经12年的“老人”,当翻阅2006年那时候的杂志,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很年轻。现在看来,十多年前杂志上的那些汽车硬广画面不仅展示的是一辆车型的信心,同样是一个时代的汽车文化的“痕迹”。
一个数据是,2006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仅为517.6万辆,到了2009年就达到了1033.1万辆。所以,2006年到2009年几乎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由慢到快、由高端消费成为普及消费的过渡节点,那个时期的产品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有着启蒙意义。
翻阅那个时期最理工男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发现汽车广告已经占据了很大篇幅,比如2006年某期就有10个、2007年某期有13个,2009年单期虽然只有7个,但是三个广告是跨页。这里面还没有算上一些和汽车相关的广告,比如润滑油、轮胎、汽车服务等等。可以说,在北京奥运会前后,汽车广告一直是当时杂志的最大金主,也能够从广告的字句中全面反映出当时的汽车消费状态。
1)福特福克斯两厢
2006年杂志的第一则广告是长安福特的福克斯两厢。画面上是经典的那款黄色车身,同时还有那个时候特别潮的“X”造型前脸和全车大包围。配图上三个年轻人的发型怪异,和樱桃小丸子里面花轮同学的发型一样,原因是希望表达下福克斯两厢的运动感。
画面上的小字是“WRC冠军血统”、“精湛创新的德国工艺”、“ Duratec-HE 16V全铝合金发动机”、“SLA Control Blade全独立悬挂”、“SSS手自一体变速器和MTX-75五速手动变速箱”……
当时的背景则是,福克斯先上市的是三厢车,毕竟两厢车在那个年代很难成功,直到三厢车上市一年之后才推出了两厢版,主打操控性能和运动风格。福克斯两厢有1.8L和2.0L两款发动机,最经典的是高配2.0L配搭的5MT变速箱,想想现在还有哪款车会在顶配动力总成上布置手动变速箱。所以那个时代,对于年轻消费者真的是很美好。
福特福克斯两厢1.8L的价格是12.98万-14.98万,而2.0 MT运动型售价为15.98万。今天紧凑型家轿的价格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位,可见十多年过去了合资紧凑型家轿的价格还比较稳定。
此外,那时候福特的品牌口号就是“活得精彩”了,甚至现在都还记得,应该是非常深入人心了。
2)宝马7系
宝马7系投放的是一个跨页广告,画面中仅仅是一辆第四代E65静静地停放在那里,背景是典型的高端楼宇的落地玻璃。然而,即便如此简单的广告画面,也能够将这一代宝马7系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克里斯·班戈超强的前瞻设计能力。
即便是15年后来看这代7系,也是时尚的、动感的、豪华的,毫不过时。如果把第三代和第四代7系放在一起来看,前者显然是一款古典风格的产品,而后者依然能呈现出精致的时代感。而在那时候被很多设计师诟病的“尾厢上的平直线条”,在最新的汽车产品中也不乏追随者,最新一代的宝马7系早期款就将这个平面设计延伸到了整体腰线上。
当然,广告画面上的细节令人着迷,前翼子板上的V12徽标透露出引擎盖隐藏着的澎湃力量,而今年往后,12缸发动机也将在宝马品牌中淡出。
另一处细节是,这代宝马的头灯使用的是“氙气大灯”,在那个年代是属于新颖创新功能,而到了现在,激光大灯又成为了目前这代宝马7系的首创。
3)马自达6 WAGON
2006年真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百花齐放、开放竞争的美好时代,比如一汽马自达甚至会把旅行车导入国内,那就是马自达6 Wagon。
那时候马自达6 Wagon定义为“多功能轿车”,没敢直接用“旅行车”或者“休旅车”的概念。甚至于在整个广告画面中也没有特别强调旅行车的姿态,用的是正前方45度的视角,车尾显然被隐藏了。
另外厂家宣传的三个亮点配置分别是: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高级卡片式智能遥控钥匙和氙气前大灯。甚至都没有放上一张车内空间卖点的图片,也没有写出空间优势,至于2.3L、163马力的发动机和五速自动变速箱更是提都没提。
不过那时候马自达6 Wagon的确也够贵,相比于同配置的马自达6旗舰版还要2.7万元,达到了24.68万元,有且仅有一个版本。当然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马自达真爱粉,可能现在推出,一年还能卖个几千台吧。
4)本田第一代飞度
2006年差不多已经是第一代飞度的末期了,这代两厢飞度在中国售卖的时间并不长,差不多是2004年才导入,在此之前和福克斯一样,是导入的飞度三厢(Fit Saloon),也就是后来的思迪。
广告中出现的飞度主打动感魅力,在当时的小型车市场中确实独树一帜。并且这代车型产品力也特别厉害,1.5L VETC发动机最大功率79kW,而1.3L发动机则主打低油耗,另外还有欧IV标准的排放。当时匹配的变速箱除了5MT之外,还有CVT变速器,尽管CVT直到日产才发扬光大,可是广本那时候已经悄悄用上了。
此外,空间也是当年飞度的主打卖点,后备箱标准空间380L,最大储物空间1323L,座椅有3种布局,以及还特别强调了后厢的隔板。1.5L车型的配置也非常高,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都有,对那个时候的80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梦寐以求的配置了——比如我那时候开的还是江南奥拓。
5)别克凯越HRV
这是一幅很有喜感的广告画面,尽管不知道画面上的这个人是谁,但是看上去特别有动态感。同时,这幅广告也是少有的“人比车大”、车辆主要展示车尾的广告,这也显示出别克凯越HRV的卖点是两厢造型——凯越HRV的车尾后来被比亚迪F3两厢“抄”去了,甚至名字也是F3R。
画面中也对凯越HRV的卖点做了说明,包括1.6L高效发动机(笑),而最低价格是1.6LX-MT车型,仅需要10.98万元。这个价格对比上面的福克斯两厢便宜了2万元,并且同样是紧凑型家轿,难怪凯越名气那么大。
实际上,这期杂志的汽车广告里面两厢车颇多,除了福特福克斯是两厢,飞度也是两厢,HRV也是两厢、206也是两厢,甚至马自达6 Wagon也算。大概那段时期被车企看作是两厢车元年,中国消费者的家轿普及可以从两厢车开始。
6)福特翼虎
想不到,福特翼虎这个中文名字早已有之,从2006年开始就有这个称呼,而不是从KUGA国产后才开始的。不过看2006年的这个广告,翼虎的英文名最早也没有使用Escape这个北美名称,而是使用的欧洲那边的MAVERICK,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特立独行者”。
2006年的时候,在中国以进口车身份销售的福特翼虎是第一代车型,满满的越野感。很多设计元素是从福特的中坚车型探险者传承而来,包括前倾的C柱和方正的车身,另外全车周身的黑色塑料包围也显示出其越野特性。整车造型配合“无畏 就有路”的口号还相当有越野车必备的精神力量。
尽管这是一款紧凑级SUV,但是搭载的是3.0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149kW、最大扭矩262N·m,说起来现在这个输出大概是本田皓影1.5T的水平。大排量和全时四驱系统的加入让这款美国原装进口车型售价不菲,达到了28.8万元。
7)Jeep 4000/4700
在2006年的时候,Jeep就为4000/4700车型——也就是大切诺基,4000叫征程,4700叫征途——打上了“2008”的广告语,开始借势北京奥运会。特别有意思的是这辆车的广告语“为激情呐喊、为动力加油”,画面中则是一个油箱在燃烧的细节,想起来这部油耗巨高的越野车用上这句话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由于那时的大切基本上是末期款车型,厂家也给出了一项特别的优惠——2年(4万公里)汽油费用价格的优惠。
另外值得玩味的是,尽管我们现在想来大切是一款中大型SUV车型,然而在世纪之初,这款车型轴距不过才2690mm,车身长度仅为4610mm,放在今天妥妥的紧凑型尺寸。当然配置的动力确实很美式,4.0L的L6发动机和4.7L V8发动机,前者搭配4AT,后者搭配5AT,车重达到1.8吨,也难怪油耗惊人。
另外,不要觉得这款车老派,在2005年的时候这款车就有车载蓝牙系统、10碟车载DVD、GPS导航和可视倒车雷达,以及一个中控液晶屏。非常的数字化好不好!
另外,那时候Jeep车型的生产厂商还是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现在几经改嫁已经是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后面会不会变成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就不知道了。
8)丰田普锐斯
第二代普锐斯在2005年底的时候导入中国市场。第一代车型在北美市场打败了通用的电动车一战成名,第二代车型在北美更是大获成功,因此丰田也想当然的把这款代表着全球最新驱动技术、也是21世纪最先进的汽车导入中国。然而,结局是多年以后这款混合动力专属汽车黯然停产。
不过从这页广告画面上也能够看出为什么普锐斯在中国没有成功。比如一汽丰田显然没搞清楚这款车的卖点:“购车即赠中油加油卡,一年内加油享5%优惠”,这都是低油耗车型了,广告语还是享受5%加油优惠,到底是费油还是省油呢?
同时,“科技、未来”这样的词语凸显在画面中,可是都不知道普锐斯到底怎么未来、怎么科技了?当时普锐斯百公里理论油耗不足3L的强卖点竟然丝毫没有体现。而打在页面上的产品卖点主要是:GPS导航、电子换挡杆、(不知所云)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毫无表情)HV蓄电池。这也难怪,多年以后丰田营销人员说,他们面对中国消费者推广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最大的难题是:中国消费者并不知道这辆车不用充电。
当然,这款车的价格也是足够吓人:28.22万元、29.62万元,以及带导航功能版本达到30万元。30万元,在2006年可以买到顶配的凯美瑞了,而不是一辆两厢紧凑型家轿。
9)标致206
时隔15年之后,当微博上的汽车大V们畅谈“穷人快乐车”的时候,马自达2、标致206、福特嘉年华这些偏重于操控的小型车再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可能他们不知道的是,在2006年的标致206广告画面上,“快乐如此夺目”就是这款车的主题词,或许这就是一种跨越时间的命中注定吧。
标致206的整段宣传词语中,出现了五次“快乐”,这就是这款空间不大、驾驶乐趣充沛的小车主题词。可惜的是,大概当时买这款车的人,也没有太清楚它的卖点竟然是驾驭感。
2006年的时候,标致206推出了1.4L新机型,ETC电子节气门、MPI电喷等技术,满足欧3标准。现在这辆车我们家还在开,很快会做一篇穷人快乐车的十年评测吧。
10)轩逸
初看这幅轩逸的广告画面,还以为是天籁——那个前网格栅非常具有高级感,浅紫色更是显得高贵。由此可见,这代轩逸造型确实相当成功,只是初期表现平平,后来中期改款来了一个大翻身,直到与下一代轩逸并行销售,以轩逸经典的名义占比不小。
实际上,这幅广告上也一直在强调轩逸的造型之美,反而没有出现后来轩逸最大的卖点——居家大空间和日产大沙发。对于动力也仅仅是提了MR20DE+CVT,甚至不知道这款车到底是什么排量。可以说,那时候东风日产对于轩逸的定位还没有明确为紧凑型家轿,大概是在蹭天籁的热度,希望做个A+级车型。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排名如下:
1、《汽车之友》:《汽车之友》(《AUTO FAN》)杂志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汽车类专业杂志。《汽车之友》杂志创刊于1986年1月,双月刊,创刊号发行44000,全部邮局发行,除1000多份在邮局零售外,其余都是订阅。
2、《汽车导购》:《汽车导购》是2010年11月1日汽车导购杂志社出版的图书,由汽车导购杂志社编辑。本书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汽车,如何选购汽车等有关内容。
3、《汽车情报》:《汽车情报》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承办的汽车行业最具权威和价值的行业内资源期刊。
4、《汽车族》:《汽车族》杂志隶属中国最大的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由中国汽车媒体的龙头《中国汽车报》主办,与全美最大的杂志集团Primedia旗下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版权合作创办。
5、《汽车博览》:《汽车博览》是一本让你了解和喜欢汽车的杂志,本刊与国际著名汽车期刊《auto motor und sport》版权合作。
6、《名车志》:《名车志CAR AND DRIVER》品牌创始于美国,1955年,最初的名字是:SPORTS CARS ILLUSTRATED。1961年,正式改为现在的名字:CAR AND DRIVER。
7、《越玩越野》:《越玩越野》杂志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它是一本专注于SUV、玩、户外、装备、驾驶、自驾、越野等领域的专业越野车杂志。也是中国第一本针对越野车、SUV创办的高端杂志,是一本提供给成熟男性的玩具手册,也是一本提倡越野精神的专业汽车杂志。
8、《中国汽车画报》:《中国汽车画报》在充分汲取国外权威汽车杂志先进办刊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汽车画报》依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国内外最新汽车资讯进行全面、详实和精彩的报道。
9、《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创刊于1992年3月,是国内唯一一本将整车报道、售后服务相结合的专业汽车杂志,并以打造业内产品展示的第一平台和汽车服务价值的权威坐标系作为杂志的发展目标。
以上就是发行量最高的中国汽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