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科技大学报录比

2023-12-09 17: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科技大学报录比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选专业

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报考学校为北京科技大学,报考专业为信息与电子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考研科目为数学一、英语一、政治,专业课为信号处理导论(826)。

再说一下该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算是北京科技大学王牌专业之一,信息与电子学院也是学校最好的学院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本硕的每届招生人数都大概有四五百人,可以说得上是很大的学院了。而且该专业目前也是比较前沿,近几年和计算机一样比较火爆。研究的内容可以分成传统的通信和新兴的人工智能两个大类。通信既包括硬件实现也包括软件仿真,既有民用又有军用,尤其以雷达所最为知名。人工智能方面有对图像处理的,有对文本处理的,毕业后可以去当算法工程师,待遇很是不错。无论具体做什么方向,毕业生去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都很容易,加上地处首都北京,很值得报考。

近两年学校的分数线在315-320之间徘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硕的分数线一般会比校线高出15-20分左右,初试成绩满分500,复试成绩满分100,最终成绩按照初始*0.5+复试成绩*5*0.5来判定,也就是说初试复试各占一半,因此复试还是很重要的。整体的报录比大概在1:5,进入复试的比例大概在1.7左右。毕竟作为一所北京的985高校,考研难度相对并不会很简单,但是又不会像清北那样一堆神仙打架,努努力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初试在350以上,基本上稳了,哪怕复试稍差一些,也基本上都能调剂到本学院的专硕,一般不会出现没学上的情况,这就是报考学硕的一个优势。

二、初试经验分享

公开课复习经验整体时间规划:

1、第一阶段(3月-6月底)

数学(每天3小时):看高数、线代和概率论的教材,基本概念和定理一定要搞清楚,把课后习题都做一遍,全书先别急着做。教材看完了,可以尝试着做一套真题,看看是个什么难度估计没几个题你能动笔的,这也很正常。

英语(每天1-2小时):英语就是背单词了。

课还是要好好上的,大三下有很多专业课,要好好学!

2、第二阶段(7月-8月底)

最难熬的两个月,我是留校复习的。去年的夏天有多热大家都知道吧,一定要坚持住,这才仅仅是开始。

数学(每天6小时,14:00-20:00):可以开始做全书了,全书真的很全,但个人觉得重点不太突出。例题也要自己做,不要只看不做,那样一点效果都没有,习题更要好好做了。全书一遍是不够的,到最后我一共过了两遍。

英语(每天3小时,8:00-11:30):要开始做真题了,真题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每周做一套,别贪多。做一套就要把它弄懂,不是对对答案就完事了,更要把做错的原因总结一下。英语真题也至少要做两遍。另外,也可以试着做下张剑的150篇,每天做一篇就可以了,他的题和真题还是有差距的,但可以增加阅读和词汇量。不想做也可以不做,把真题搞明白就行。

专业课(每天2小时,20:00-22:00):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的,看课本,做课后习题。

政治(每天15分钟) :推荐大家还是看一下,我们都是学工科的,几乎没什么基础。睡前可以看一下,就看近代史那一部分,因为其他部分你肯定看不下去。

3、第三阶段(9月-10月中旬)

数学(每天5小时,14:00-19:00):开始过第二遍全书,这一次比第一次稍快,但例题和习题仍要再做一遍。 可以自己把常用的公式、定理总结一下,每天抽出点时间记一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做下660题,全是选择和填空,但难度都很大,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不做。

英语(每天3小时,7:00-10:00):继续每周一套真题,作文要开始背了。

政治(每天2小时,10:00-12:00):看结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和风中劲草配套习题,都只做选择题。这段时间不需要背政治。

专业课(每天4小时,19:00-23:00):看课本,做题库。

4、第四阶段(10月中旬-考前一周)

数学(每天5小时,14:00-19:00):做真题,全书可以当工具书用,留两套最后模拟。

英语(每天1.5小时,8:30-10:00):背作文,并且还要多练多写。真题第二遍应该差不多了,把最近两套真题留着考前模拟。

政治(每天3小时,7:00-8:00,10:00-12:00):早上可以读读风中劲草,速度要快一点。把原来做错的选择题再做一遍。考前20天,可以开始背启航的20天20题了,还要看形势与政策,再过几天各种冲刺卷就出来了,买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就行了,主要做选择题,然后就背后面的大题,肖4的一定要背。

专业课(每天4小时,19:00-23:00):实际上我是搞到12点,每隔两天做套真题,其实不难,就是计算量稍大也是要反复做。推荐大家买一个卡西欧神器,算复数很方便的,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另外三门专业课依旧是看教材,书上的例题和习题。

5、冲刺阶段(最后一周)

自己安排两天模拟一下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不需要模拟,只需要背。

因为我觉得学校的图书馆还是很不错的,这就够了,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我能考上完全就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我自己也总结了考研成功的公式:正确认识自身能力 + 得当的学习方法 + 足够的努力 + 坚持 = 成功!

6、总结:

数学用书:考研复习全书,660题,张宇考研真题,张宇180题,模拟卷6+1.海天考研最后两套卷

英语用书:恋恋有词,英语真题,英语作文(选择一个就可以)

政治用书:肖秀荣都要买,市面模拟题只做选择

各个科目详细复习注意事项:

1、数学

数学一,相对比较难。如果基础好一点的话,我不建议去看视频课程,自己复习一下公式定理直接刷题就行了,张宇最后的压轴题会有些难,也有一些偏,有能力的可以去做一做,精力不够的完全可以不看了,把之前做的基础题刷完就行了。在考前留出3-5天,把之前做错的题再过一遍,把容易马虎出错,需要注意的地方记一记。平时做的时候一定要算好时间,多演练几次,免得考场上答不完。数学开始的时间要比较早,因为专业课也需要大量的数学基础,因此在复习专业课之前数学至少已经学过一遍了。

2、英语

英语一要比英语二难一些,这点希望能够明白,在题型、难度、分值分布上都有区别。英语一阅读50分,作文30分,翻译10分,完型10分。重要的就是阅读和作文。

学好英语,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定的词汇量,推荐前期用纸质书大概熟悉一下,后期用手机软件记,一是效率更高,二是随时随地都能记。软件的话推荐大家可以用背单词之类搭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软件来记。考完下来总结的规律就是,记单词要有难易度的一个区分,简单的单词快速少次地记,难的单词记的次数需要多一些,花费的时间也要有个倾斜。简单的单词其实你记再多遍还是能记住,而难的单词如果你不单独提出来记忆,每次是是非非,混杂在简单单词中,你记很多遍还是记不住。软件有个好处是每个单词根据你的记忆情况,可以自动选择出现的频率,如果出现的单词是你认识的,你可以选择让他下次出现的时间往后一点,出现频率变少,如果是难的单词你可以让它不断重复出现。一二遍下来,就对整体的考研单词有个筛选,难的单词不断重复出现,简单的单词一段时间出现让人复习一下。后期,难的单词因为不断重复记忆,也就是简单单词了,然后整体有一个持平,效率就更高,我后期20分钟左右能过1000个左右的单词。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之后,要做的就是去学做阅读的方法,考研阅读都有中规中矩的题型,比如猜词题,主旨题,推荐大家去听唐迟讲阅读,去做阅读时,要忘掉自己的方法,去接受老师的方法,不要抵触,不要怀疑,考研阅读本来就是中规中矩,有章可循的,老师们都是研究了十几年的英语阅读了,要选择去相信。唐老师讲得很生动细致,是很多人的选择。还有英语只有真题有参考性,所以一定要珍惜真题,做每一道题时,都要弄清楚为什么,根据在哪儿,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根据在哪儿,养成严谨、细致的做题风格。英语阅读一定很重要,往往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所以考前很撑一段时间都以抓阅读为主。

作文方面,要是提早有时间,也可以看看一些课程,如考虫的石雷鹏、刘晓燕等,我去年是后面来不及了背的模板,问题也不大,但是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掌握一些基础的东西终归是好的,以不变应万变,后期模板的话,可以参考北大见山学长的模板和顾不得考研的模板,到后期比较火,各大研友群都会拼,到时留意一下就好了。

英语总体来说,就是要提高阅读的正确率,作文好好准备一下,争取翻译和完型多得一点分,上70左右是没问题的,能考到这个分数的话,对其他科目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3、政治

政治我认为除了选择题需要多背背以外,大题不需要整段整段的背。政治也可以早早地复习,在做数学专业课烦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主要是零碎的知识点多看看。答题重在理解,在考前买一下押题卷,肖秀荣的押题卷可以说是非常准的了,大题能够压中百分之七八十。买回来后可以把答案都背下来,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不然答案千篇一律也不容易得分。

我的大题拿了35分,我的经验是分析每道题的答题方向和逻辑,比如过去今天明天,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社会,自己他人,国内国外等等,知道每种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答,到时候哪怕脑子里没有东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点,不同的方面去编一下,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政治大题的工作也是大概从考前半个月开始的。

4、专业课

专业课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修订版),均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封皮书。

信号处理导论(826)包括三门科目: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信号。信号与系统是必考,数字信号处理和随机信号在考试的时候二选一。这些科目参考本科生的课本即可,均为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封皮书,80%的题目与本科生期末考试题目难度相当,20%会稍难一些,但是不会太难。可以找往年的期末题目做一下。专业课大概从11月开始刷题,在11月前应该把基础知识了解一遍。不需要太多额外的书籍,期末试题+往年题刷两遍就差不多了。信号与系统是这样,如果选数字信号处理的话也是刷题即可。如果选择随机信号的话,多看看书,这两年的题目有所变化,开始注重公式和定理的推导和证明,60分大概有40分是这样的,主要是记忆,如果掌握好的话专业课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给大家提个意见,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或者自己基础很弱,建议报新祥旭考研辅导课程。新祥旭辅导特点是一对一模式,老师针对性讲课,重点,难点,考点系统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提升很快。如果学生也认真学,专业课考120分不是问题。

三、复试科目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为专业课和英语听力,一起考的,一共占30分。专业课包括数电和模电,难度和期末水平差不多。专业课面试为60分,英语口语面试为10分。专业课面试包括通信原理、随机信号、dsp,信号与系统等等,数电和模电也可能会有,基本本科学的专业课都可能会问到。进去以后先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抽三道题,感觉基本上看眼缘吧,答对答错好像不是很重要,毕竟大家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答得是对是错,别太紧张就行,能编就编,实在不会就说自己不清楚就行了,比较发散的题目就多说几句,表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英语面试的话就是大概10分钟,两个老师,全程用英语问答。开头会问一些日常用语,自我介绍啊,爱好啊之类的。后边会问一些你学过什么专业课之类的,考察一些简单的专业用词。如果还有时间的话,那就可能真的进入专业领域的交流了。英语面试的分数绝大多数在4-7分之间。

复习的时候如果没有太大毅力,还是多与别人交流,了解别人的进度和效率,督促自己,但是绝不能聚众玩。只要好好复习肯定能考得上的。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环境工程学院报录比

9点3比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硕)报录比接近9点3比1,这样的比例超过一众985,其保研比例也较高,达到百分之六十二。

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一、前言

说到采矿工程专业,可能大多数人不是那么熟悉,甚至是相当陌生,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院校并不多,我高考填志愿也是阴差阳错,最后录取到采矿这个专业,人家都说我家里有窑洞,哈哈,不过,没啥,最后考研依然报考采矿工程专业,一直以来,对北上广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感,最后,报考了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因此才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考研那些事吧。

复试科目:513 采矿学

近年复试分数线:

2021年:总分为260 单科为34,34,51,51

2020年:总分为332 单科为34,34,51,51

2019年:总分为287 单科为35,35,53,53

二、近年报录比:

2020年:报考人数为70人,,最终计划(不含单考)录取为21人,录取推免生为8人,统考报录比为5.4:1

2019年:报考人数为50人,招生人数为27人,全国统考录取人数为19人,推免接收人数为8人,报录比为2.63:1

三、初试备考经验

英语一

(一)单词

首先我是在3月开始认真记单词的,那时还很懒,但是坚决不会落下英语单词,每天一个单元,何凯文说单词书至少要有10遍以上,我就树立了15遍的目标,发现差不多看了20多遍。

在暑假因为很担心词汇量不够,又记了红宝书。实则表明,不需要记那么多,安心记好一本就好,加上差不多20年的真题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真的够了。但保持每天一个单元,后期每天两三个单元就行。

建议:

①买一本市面上随意的单词书就好,我买的《何凯文1575》。

②把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摘抄出来进行记忆。单词真的是基础!!记了单词再去做真题才有效!!

③闲暇时间可以用单词APP来辅助记忆,随手掏出手机记一些单词。

(二)长难句

在单词过了2—3遍后,开始长难句的学习,可以先听课程。推荐基础好的同学听何凯文老师、刘晓燕老师或其他老师;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听田静老师的课程,真的很绝。

听了课程后,基本语法、成分弄懂后就开始进行切分,找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一天坚持一个句子,心情好就来3个,切分成分后,尝试进行翻译。

长难句的理解和划分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真题阅读了。记住不要心急,一个句子在开始花半个小时啥的没关系,后期会变快的。

(三)阅读

在对长难句的语法基本弄懂,自主独立的坚持分析了半个月的句子,找到了一点感觉后开始进行真题的使用。

我买的阅读是张剑的《黄皮书》,配套使用何凯文的《阅读解析》,虽然说作者不同,问题解析说法不同,但其实他们的思路是一样的,有时候一个题目张剑的分析会很不通,有时候何凯文的答案解析也有会不通的时候,所以可以两本合用。

张剑英语的黄皮书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可以做04-10年的练练笔

暑假时买11-17年的进行强化9、10月用18-20年对自己进行模拟

同时买好真题后请将真题试卷去复印两份,毕竟一份真题是需要你研究三四遍的。

1、刷阅读的方法

第一轮

(1)拿出真题,先看题目,判定题目是什么类型的题,勾出题目中的中心词汇,给自己规定25-30分钟做完,即按照考场的要求不管自己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就坚持做完,选出答案,选答案的时候头脑要清楚,“我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其他选项我为什么没选”。

(2)做完一遍后,再认真研读阅读,即标记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不理解的句子,同时对文章进行整篇的翻译,将翻译写在一个本子上,遇到不会翻译的,请别退缩,打死你也要写出来,错了也没关系,千万不能不写。这一遍也要重新去做题目,选出选项,你很有可能会选出跟第一遍不同的答案。

(3)第三遍再看文章,对照正确翻译,将自己的翻译进行修改,前期你的翻译会被改的面目全非,基本上没有一句是正确的,但要坚持,后期是会有成果的。翻译对照后要学会别人的翻译思路,语句措词,这对你翻译题型很有帮助,对照后再做一次题目,可能还是会选出不同的答案。

(4)将文章整体思路理清楚,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做题思路跟正确的做题思路差在哪里,做到要清楚“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来源于文章中的那一句话”、“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错误选项是来源于哪里,错误选项是用什么迷惑了自己”。将正确选项与文章答案的来源句进行比对,出题者是怎么把答案的来源句转化成正确选项的。

第二轮

(1)在第一轮全部做完以后再开始的,比如你完成了04-10年的阅读,那么再将它做一遍,规定25分钟内完成,然后选出答案,再仔细的去核查答案。

(2)弄清楚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把文章段落大意给总结一下,体会文章的风格,基本上可以一个半小时内完成。

(3)这一遍我会把每一年的题目摘抄,将正确选项带入题目中合成一个句子,与答案来源句摘抄与一个本子上。冲刺阶段每天只花点时间来看看出题人的句子转化技巧和风格,可节省很多时间,而且也会形成定性,后期看到一个选项就大概知道是不是正确的,毕竟考研阅读有规律可循,答案的正确选项有类似特征,错误选项有类似特征。

第三轮

看一遍文章,按照考场那样做题,尤其是弄清楚自己做错了的题目,你很有可能做多少次,就会错多少次,而且选的错误选项依旧是那个选项。别郁闷,没关系的。第三轮重点是在2010年之后的,反复研究!

数学二

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害怕数学的,因为难而且分值重,但是它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这里先推荐基本资料作为参考:

张宇的基础30讲、

闭关修炼、

1000题、

冲刺八套卷及四套卷;

李林的108题、

六套卷及四套卷;

李正元复习全书

课程的话,高数课推荐张宇老师的,线代课程推荐李永乐老师的(建议听完他的线性代数再去做张宇1000题的线代部分),因为本人考数二,故概率论的课程就不推荐了。数学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不停的算,不停的算。很多人以为数学不好是因为脑子不够灵活,其实是计算的少了,觉得老师讲的我都懂,但是懂了只能说明老师把信息传递的很明白,那是老师的功劳,而要想真正掌握知识需要多加练习,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算是过关。同学们不要畏难,不要懒于计算。看我推荐了这么多书,大家别被吓到了,前期必须要做足了功夫,到了后期才不会紧张。考研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他的英文原版是“Slow is smooth.Smooth is fast.”,即慢下来才会顺畅,顺畅了才会快。大家想想做事情是不是也是这么个道理?

考虑到能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是备考2022年的考生,这里建议3月份(不早不晚)开始看课程,高数全程最好跟张宇学习,他在课上讲的题目先暂停然后自己做一遍(超过十分钟没有思路,就不要做了,听他讲是一样的)。线性代数的基础课最好跟着李永乐老师,毕竟是线代的永乐大帝,题目也是一样,在他讲之前自己做一遍。在把高数和线代基础课程看完之后可以开始做你们想念的1000题啦!

2022是个比较困难的年份,大家前期一定要把数学基础打好,希望大家深入贯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八字方针。多做题,量变引起质变,但是量变过程的积累是很漫长的,挺过去,可能就在一个瞬间你的数学能力就质变了。去年我考数学的时候,做题很快,看见一道题立马有思路,整个过程很顺畅(有一道大题第一步化简出错了,故一分没有)。说这不是炫耀我的数学多好多好,只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伙,不要畏难,把1000题刷个4到5遍,达到随便挑里面的一道题都有思路并且都能做出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悟了。再结合李正元复习全书,一样的把里面每一道题目吃透,你就能出山了。这里注意一下1000题和李正元复习全书必须在6月底之前结束,到暑假就可以轻松应对闭关修炼里的题目,真题卷还是买一套,想找自信就刷刷它。暑假期间可以把重点放在英语阅读理解的拔高上面,英语还是需要掌握的,记得有句话是“The limits of your language determines the limits of your world.”。暑假结束后开始刷各种数学模拟卷,注意:从开始复习数学一直到数学考试前一天晚上都不能间断题目的练习,做过的题要多复习。

政治

我复习的比较晚,是9月初才开始复习的,我是结合徐涛老师的视频讲解,对应着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复习的,每节视频看完后练习对应的题,刚开始只练选择题,1000题练完后结合历年真题自我检测。

大题部分是等到后面肖八和肖四出来后才开始背诵,就是直接拿着肖四和肖八的答案背诵。

历年考研真题在肖四和肖八里边都会有4道左右。

837专业课

专业课考试科目:地质学(自选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地质学》

复习经验:7月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始放暑假了,所以这是一个复习的好机会,专门的时间来复习专业课,复习专业课的第一步肯定是把课本好好过一遍,课本上的原话啥的基本就是考试答案了,所以,这是基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淘宝上或者其他地方其实也是可以买到历年真题的,客服啥的多问问,还有课后答疑这些好好利用好,这样,时间节省了,还可以提高效率。

关于怎么复习课本的话,因为在这本书里面,记忆很重要,前6章节的内容大家一定不要错过,你会发现,这几章节都是整本书的重中之重,考试的话,很大部分的题目的答案都出现在这几个章节。当然了,肯定会有一些记忆力没那么好的同学,这个时候你的理解能力一定要上去,当你记不下来的时候,可以把这段话多读几遍,理解透了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进行总结性记忆,因此这就对你的理解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了,老师阅卷的时候,也比较喜欢这样的学生,肯定的是那种大学霸,既能把课本原封不动讲出来,还能有自己的补充,这就是学霸了。另外,特别提醒,第三章课本上的简表,背下来,最后自己能够画出来,考试必考的就是这几个地方了。

四、复试经验

进复试了,所以过完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复试了。毕竟复试的笔试有150分,对于初试分数并不是很高的我还是应该好好准备一下,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我当初的准备工作就是背课本、背真题了,最后大部分还是解答出来了。

英语面试:进考场后你会随机抽取一段话,也就是阅读和翻译了,不打紧,像这类学校的面试,关于矿业方面的专业词汇可以先准备准备。

专业课面试:这就开始和你的专业老师打交道的第一步了,专业面试不难,大家水平差不大,值得你前期准备的就是备好你本科期间的能力证明,4/6级证书、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竞赛、各种获奖证明放进一个文件袋里面,适当的时侯可以给老师看看的,增加一下好印象。还有就是好好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吧,不吃亏的,总之,这些都是加分项;减分项也就是穿拖鞋,不修边幅啥的这些了。题目,自己抽选,要有信心!

五、写在最后

考研,是提升自己、实现梦想的一个过程。在长时间的备考中,你不仅仅会收获知识,还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变成更好的自己。要相信,努力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回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