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工艺美术设计史论文

2023-12-07 1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工艺美术设计史论文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满足现代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艺美术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满足现代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和特殊价值,然后重点阐述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融合创新;发展理念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得到不断改进与更新,在现代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很多现代设计师从传统工艺美术中找到创作灵感,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蕴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浓厚的审美艺术情趣,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和特殊价值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运用各种材料和工艺设计制作出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人工造型的统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造型艺术的核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能体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情趣爱好,在视觉上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独特感受,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现代服装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商业招贴广告设计都注重增强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其一,文化的标志性。一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传统的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先进、装饰雕刻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二,技艺的特殊性。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漆艺,有史料记载的就达数百种,但如今很多已经失传,现存的漆艺水平普遍达不到历史的高度。其三,经济的无价性。无论是彩陶艺术还是佛雕艺术,其精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估算,可以说价值连城。如,中国元代瓷器《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罐、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与乔家大院、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都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无价之宝。其四,精神的凝结性。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其物质实体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水平,其造型、色彩、装饰等视觉形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亟须传承的精神价值。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现代设计需要传统工艺美术来充实、丰富,使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具现代感。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现代社会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要想在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现代设计必须引领社会时尚潮流,必须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作品底蕴更深厚、底气更充足,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如,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能使作品更具灵活性、更富有生命力。此外,这些传统艺术元素还直接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凤翔的泥塑艺术和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都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可以使现代包装呈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格。

三、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设计思想的创新

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把儒、释、道的思想融入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设计,以现代审美观念改造、提炼和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追求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设计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设计形态的创新

中国古人一向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在钟鼎、器皿的形态设计中都运用了方与圆的元素,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产品设计者要结合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传统精神与传统造型进行深度加工提炼,使设计契合现代美学思想,实现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高度融合。

3.设计色彩的创新

中国古人运用的色彩蕴含了阴阳、五行、中庸的精神内涵,贯穿了生动传神的美学理念。现代设计师应该先对传统色彩进行深刻感悟,然后进行再加工、再提炼、再升华,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以此表达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

四、结语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在理念、形态、色彩等方面,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民族血液、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现代设计作品,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永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娜.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现代园艺,2011(5).

[2]王利达.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电子商务,2012(2).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艺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着新的环境。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竞争力。传统工艺美术要想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借用品牌理念,确定一个合理的品牌定位,通过不同媒介和大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传递品牌价值,使人们了解该工艺美术品类的故事,进而产生信任感。文中借用科勒模型,对品牌的要素和品牌联想进行阐述,并对工艺美术品牌策略的构建进行讨论。

关键词:工艺美术;品牌;体验;价值;联想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工艺美术是一种凝结人类智慧结晶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手段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生活方式。毋庸置疑,工艺美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科技化、批量化不断推动着工艺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着新的环境。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竞争力。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被大批量的工业化设计产品所取代。这使得工艺美术不再为少数的达官贵族服务,转而服务于人民大众。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将注意力放到工艺品制作本身,更应该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将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的商品,并通过品牌化的运作被市场所认可,从而起到传播工艺美术的目的。

一、科勒模型

科勒把品牌分为品牌感知和品牌联想两方面,他认为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同品牌长期互动所形成的,是人们对品牌认知的一种反映。通过对品牌联想的分析能够对品牌战略起到引导作用。品牌联想可以分为三大类:产品属性、产品利益和组织利益。

1.产品属性包括与产品有关的联想和与产品无关的联想。与产品有关的属性是指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必需的产品要素,也就是产品的功能性以及物理属性等。与产品无关的属性主要包括:价格、体验、品牌个性等。

2.产品利益联想是消费大众赋予该产品的价值内涵,利益联想分为三类:功能性利益、体验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功能性利益一般指产品内在的功能性或者服务方面的特性;产品象征性利益是产品的外在特征,一般与产品本身无关;体验性利益则是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候的主观感觉,与产品的功能性和象征性紧密相联。

3.组织利益包括:组织规模、社会形象、组织文化、员工形象、组织历史、组织的营销策略。

二、传统工艺美术所面临的问题

1.工艺美术丧失了同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契合点。有些传统工艺美术简单照搬传统工艺和设计,忽略了对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久而久之使传统工艺美术品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工艺美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服务,设计师应该在继承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活化,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工艺美术作品。

2.工艺美术传承人待遇较低,传承问题比较突出。工艺美术大师的收入比较微薄很难维持带徒弟、房租、材料等基本开销,徒弟们常常因为生计问题简单学了一些技艺就另谋出路,或者干脆放弃学习该门技艺。个别工艺美术大师开设的工厂规模较小且定位不清晰,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比较保守,使大师们都忙于维持生计很难静下心长期培养接班人。

3.工艺美术产品缺少品牌营销意识。在很多人眼中工艺美术产品离人们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无论从材料还是工艺都不被大众所了解。同类技艺之间缺少雷同性比较强,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在产品创新上缺少差异化。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工艺美术技艺,将品牌意识植入到工艺美术的传播中,赋予工艺美术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才能被更多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传统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的普及。

4.缺乏系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培训。工艺美术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作品基本是靠模仿,严重影响了工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于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或者行业再培训。使得从业人员缺少对工艺美术技艺的创新,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发展后劲。

三、传统工艺美术品牌的构建

1.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要注意品牌的传播。品牌应该具有叙事能力,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作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应该对该品牌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大力吸收该工艺美术品牌的优秀文化成果,在深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让当地的老手艺人和民众参与其中,不仅还原丰富了地域文化,也激发当地民众的保护热情,加快工艺美术品牌的传播与发展。

2.强化工艺美术手艺人的品牌意识。首先工艺美术手艺人需要建立知识产权意识,手艺人应该明确工艺美术是极具内涵的文化品牌。为了避免同一品类不同手艺人的纠纷,可以引入行业协会同手艺人所在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必须经过授权才有资格生产和销售某一种产品。

3.传统工艺美术品牌推广要使品牌能够深植于消费大众内心。消费大众因为其生活环境、受教育背景不同,对工艺美术品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尽管工艺美术品牌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品牌若想延续仍然应该往更深层次发展。应该结合工艺美术的品类特征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确定不同的品牌营销模式。在确定品牌定位之后,通过适当的推广对品牌进行持续宣传,以培育和发掘潜在消费群体,保持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热情。

4.传统工艺美术品牌的传播应该注意其广度。很多工艺美术品类不被大众所熟知,在品牌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和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利用不同的媒介,例如网络、电视等,使消费者认识并产生信任感,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工艺美术多样化的需求。

5.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应该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品牌定位是在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心理的位置,它与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竞争紧密联系。虽然工艺美术品类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但是将其进行品牌化的打造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富有感染力的品牌价值的传递。工艺美术品牌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寻找到属于该工艺美术品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从而增加品牌竞争力,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了解所接触的工艺美术品牌,并且在和该品牌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品牌的价值。如果该品牌的品牌价值正好能够和消费者产生共鸣,该消费者就会成为这一工艺美术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6.加强工艺美术品牌的消费者体验。消费者大多是通过产品了解工艺美术品牌的,但这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品牌。仅仅通过品牌名称和产品所建立起来的工艺美术品牌并不能够使消费者和品牌产生共鸣,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服务、环境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受品牌的价值。一个品牌给予消费者的感受越多就越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个多维度的品牌体验能够更有效的架起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作为一个工艺美术类的品牌,同样应该注重多维度消费者体验的建立,通过标志、媒体宣传和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在工艺美术品牌推广之前,要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感官体验设计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

7.为工艺美术品牌注入新的元素。工艺美术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工艺美术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让其新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四、结语

传统工艺美术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打造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术品牌,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域文化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品牌意识、注入新的设计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体验来传递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进而扩大广大民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使传统工艺美术能够不断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KELLER,KEVINLANE,StrategicBrandManagement[M]NewJersey:PrenticeHall,1998.

[2]丛玲玲.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面临九大问题[J].《美术观察》,2008(7).

[3]江明华,曹鸿星.品牌形象模型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李静,金永生.基于凯勒模型的电信品牌形象研究[J].《商业研究》,2013(21).

[5]张凌浩.基于品牌体验的设计思考基于凯勒模型的电信品牌形象研究[J].《包装工程》,2006(6).

[6]曹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战略研究——以赫哲族为例[J].《商业经济》,2014(9).

[7]舒三峡.如何打造非遗文化品牌[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

[8]谭宏.传统品牌保护模式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活化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0(28).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论文怎么写呀??

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

正文: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参考《天公开物》)

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金银饰品等等。

中国金属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亦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我认为中国金属工艺在从古至今的岁月变迁中,是处在半消亡半沿袭状态的下的。这相对于其他中国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情况看来,是趋于一个悲哀而并不绝望的状态,一种发展的涌动的状态。

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

纯科技带领的金属工艺的大量浮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有关金属工艺的商机出现,商机出现会带动这个种工艺的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工艺本身的种类变化。达到我们以前通过手工艺无法达到的目的。古时候,我们祖先基本只用金属制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装饰物和居室装饰物。如今,金属工艺大到被用做建凿高楼大厦,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科学仪器。电器需要它,店面装饰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转楼梯需要它……

中国古代人就对冶金技术很是着迷,他们迷恋于发现金属工艺能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物体所带来的装饰性。但是,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成就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并未为世界乃至包括中国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国的青铜器早已举世闻名,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仍被视作是难解之谜。中国的古人更乐忠于金属工艺的装饰。就拿中国女子的发簪做例子,中过古代女子的发簪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头发里做装饰便可,它更重视其装饰效果,如明代,凤金簪zan;宋代,金钗 chai,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唐代 四蝶银步摇;宋代,银栉 zhi,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等等。而如今,我们生活中的金属工艺更简洁,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属的两瓣式发夹,简洁大方从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弹簧式的发夹;圈套丁字形发夹等等;

除了在这些金属工艺的使用方面以外,我们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属工艺被我们所创作和设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喜欢使用金属做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欧家具设计IKEA,也喜欢利用金属工艺做一些金属家具,如,床。在中国我们个大美术院校也力在培养大量的金属工艺沿袭者。并且还有专门的当代金属艺术作品展览。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艺美术系于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举行了金属艺术展。在他们学院,金属艺术专业随着他们美术学院特艺系的建立,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这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他们的作品,这些金属艺术作品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参考《现代艺术设计丛书》——《金工艺术》)

在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号,去看了”铁哥们”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艺术家,将一些平时看似废弃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戏拿大刀的角,还有欧洲的骑士,小恐龙,门口的彩色铁皮风铃罐头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动,并且将废铜烂铁变废为宝,这个是具有很好的环保理念的创举,在日益耗尽的资源面前,艺术应该作为一种先发至人的东西存在,来以它的形式,广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人们。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环保上多作考虑。金属并不应该无限制的制造,这样的话总有一样会耗尽所有,所以还当反复使用。这一点“铁哥们”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将一堆废气金属变为了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我还重点去采访,并且接触了我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饰艺术的女艺术家,郭新老师和她的双城手工艺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师拥有美国印第安大学文学硕士与艺术硕士学位。她用金属工艺做“艺术首饰”,以艺术首饰作为艺术创作的形式。”艺术首饰”(art jewelry)是目前首饰设计的最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直根于现代艺术。她教导学员设计首饰造型一定要有创造性,创作出艺术性个性化的东西来。艺术首饰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表现,不受限制,而金属正是艺术首饰中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一种。她说,金属工艺在中国传统中已近流失。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发展的科技并没有使手工艺术消亡。在西方的许多美术学院里都设有金工艺术课程。许多金工艺术课程是和首饰作为同一个专业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锻造的茶壶要花近两个月的时间敲打出来。在现代手工艺术运动中,手工锻造的餐具、器皿是现代设计理念加上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组合。(参考《郭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

科技引领的金属工艺手段,可以说是“加工型”的金属工艺,这需要我们通过大脑和手工艺实践,所谓的“创意型” 相互的结合,并且是后着影响牵引前者发展。那么随着人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金属工艺从古至今会越走越好。并且创造出更灿烂的金属创作的未来

帮忙写一篇论文,关于结合史实论述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设计理论,八百字,谢谢。。。。。

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是由设计师自发发起的,但是,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产品外观设计的丑陋等事实,使这场运动发展迅速,从英国蔓延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美国。影响所及,涉及到建筑、家具、陶瓷、金属工艺、染织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范畴。
1、建筑与室内设计
建筑与室内设计可谓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早的领域。这不仅表现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基本上是一些建筑设计师,而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的思想。
除了我们前面所列的一些设计师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所作的工作以外,英国还有飞利浦•威柏(Philip Webb)、诺尔曼•萧(Norman Shan);美国有弗兰克•赖特、格林兄弟(Green and Green)。其中后者在洛杉矶的帕萨蒂纳市设计的根堡住宅(The Gamble House)具有强烈的工艺美术运动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木构件,讲究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吸收东方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装饰性地使用功能构件的特征,强调日本建筑的模数体现和强调横向形式的特点。
2、家具设计
家具设计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除了莫里斯的“红屋”设计以外,一批著名的设计师都设计了颇具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家具——简洁、质朴,没有过多虚饰结构,并注意材料的选择与搭配。如英国查尔斯•沃塞(Charles Voysey,1857—1941)他习惯选用橡树木料,造型简单而结实大方,而比较少有中世纪风格的重复出现,偶尔采用黄铜或红铜作装饰,风格清新、轻巧。比较莫里斯的家具设计,沃塞的设计更加实在,也更加容易批量化生产,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来说,沃塞显然比莫里斯在实践上更加接近精神的实质内容。又如斯各特在家具设计方面喜欢采用动物和植物的纹样来做装饰,以凸出的线条来勾勒出这些自然纹样来,因而风格颇典雅。再如美国古斯塔夫•斯提格利设计的家具(图2-10),由于他对于东方风格,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家具风格的优点了解得十分深刻,因此,他设计的家具,无论是其木结构方式,还是装饰细节,乃至金属构件,都有明显和强烈的东方特色,可以看到中国明代家具的影响,这是东西方设计比较早的直接影响成果之一。
3、陶瓷设计
从总体上说,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陶瓷设计虽仍以实用性小,主要供陈设与玩赏的艺术瓷为主,陶瓷设计家和制作者们忙于提高温釉及窑变等品种的实验,但在克里斯托夫•德累塞、马克•马歇尔(Markv Marshall)、威廉•德•摩根(Williamde Morgan)和科尔曼(W•S.Coleman)等人设计已带有明显的植物有机形态的特点,特别是美国辛辛纳提市鲁克伍德,陶瓷厂(Rookwood Pottery)的产品(图2-11),具有工艺美术运动典型痕迹特征。
4、金属工艺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的金属制品设计也很引人注目,它不仅是设计师们表达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其设计更少无用的虚饰,更富于现代感,具有浓厚的哥特风格特点,造型比较粗重。在陶瓷设计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的有前所述阿什比和德累塞同样在金属工艺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1863—1942)原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受拉斯金影响,于1888年创办“手工艺协会”,从事银器和家具等的设计。他设计的银器造型高贵、典雅,带有修长弯曲的把手或支脚,是工艺美术运动中最精美且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制品(图2-12)。而出身于植物学教授的克里斯托夫•德累塞(Dr Christopher Dresser 1834—1904),其金属制品设计造型以简结的几何形为主,外表光滑,运用铆钉衔接,已有工业化生产的痕迹,具有从手工艺向工业化生产发展的特征,甚至后来的包豪斯设计都从中获得灵感。
5、染识品设计
由于莫里斯对染织业兴趣最大,所以其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染织品设计的影响也最直接。他反对在染织上使用任何化学染料,坚持使用天然染料。他亲自设计壁挂、地毯、壁纸等,常用的纹样是缠绕的植物枝蔓与花叶,自然气息浓厚(图2-13)。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出现了一批染织品设计家。如莫顿•阿比(Merton Abbey)于1883年设立了自己的染织工场,生产各种地毯和挂毯,称为“汉姆史密斯式”(Hammersmith),这些染织品的设计与他早期的墙纸设计风格是一致的,都采用大量的自然主义动机,特别是植物的枝条蔓叶,采用缠枝花的四方连续布局,内中杂以各种小鸟,色彩比较优雅朴实,在当时弥漫市场的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中独树一帜,很受欢迎。此外,设计家戴依(Lewis F.Day)、A.H.马克穆多(A.H.Mackmurdo),以及莫里斯的女儿玛利•莫里斯等,设计生产刺绣、地毯、墙纸等,具有一定“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
6、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可谓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比较有成就的一方面,莫里斯堪称是奠定这场运动平面设计基础的人物。1890年,莫里斯创办凯伦苏格特印刷厂,着手进行书籍装帧设计,1896年,曾出版过被认为书籍装帧史上最杰出的版本之一《桥沙集》,在莫里斯的影响下,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在英国、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迅速发展开来。出现了包括了马克穆多、奥布里•文特生•比亚兹莱(Aubrey Vincent Beardsley,1872—1898),比利时的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ivande Veldt)、法国的阿尔丰索•穆卡(A.Mucho)等设计师。
马克穆多设计的《玩具马》(the Hobby Horse),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黑白线条装饰插图而见长
由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包括莫里斯在内的设计家在平面设计方面具有强烈哥特复兴特征。这一点与当时流行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绘画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表现了英国社会上在平面设计方面的浪漫主义倾向。所以遭到了刘易斯•戴依(Lewis F.Day)等人的指责,他曾住在1899年的一本期刊《东方杂志》(the Easter Journal,1899)撰文批评莫里斯,认为他的书籍设计过于沉溺于复古主义,过分古旧和沉重,他认为这样的复古倾向,完全违背了莫里斯一向主张和倡导的设计社会化、民主化、大众化的立场和原则,使书籍无法成为大众的普及读物,而全落为少数收藏家的收藏品。
为了扭转莫里斯等人的平面设计风气,戴依和插图画家杰西•金(Jessie M.King)、格里那维(Kate Greenaway)合作,创造出一种为广大儿童的读物设计风格来。他们的设计充满了儿童的天真、浪漫色彩,无论是字体、插图风格,还是布局排版,都轻松可爱,深受儿童的喜爱。他们的这种设计风格影响了当时和稍晚的许多平面设计家和插图画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比亚兹莱。他曾向莫里斯学习绘画,后来他巧妙地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线条艺术,也从波斯细密画中吸收其装饰手法,形成自己单纯、优美、秀媚的风格,尤其在描绘女性形象时,往往为主人公设计一套独出心裁的服装式样,因此有他插图的作品集一旦出版,马上会成为闰阁中的必备书,其插图中描绘的时装式样马上便会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给你点资料,自己整理。

艺术设计史论文

  这两篇,你可以参考下,,,,

  (1) 浅谈罗可可艺术的女性化特征
  内容摘要 :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反映的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是集享乐、奢侈、豪华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文章通过研究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探讨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以及服饰方面的女性化风格特征。

  关 键 词 :罗可可 宫廷贵族艺术 女性化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罗可可”一词意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罗可可艺术强调浪漫情调,它从东方、中世纪和古罗马的装饰风格之中得到启发,还吸收了中国清代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所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以及镶金嵌银的装饰风格。罗可可艺术崇尚自然,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C形或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和缠绵卷曲,因此优雅、柔媚、华丽与繁缛成为罗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罗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罗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罗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罗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罗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罗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18世纪,罗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罗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罗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①可以说,罗可可风格渗透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

  罗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的别墅与私邸,而且还处处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如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天花与墙面间以弧面婉转相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圆形。罗可可式室内装饰总体倾向自然主义,它将草叶、贝壳、石子、蔷薇和棕榈作为装饰题材,不仅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还用在栏杆、窗台、壁炉、镜框、门窗等一系列装饰构件上。此外,还在室内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以显示主人的豪华与高雅。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多采用娇嫩明快的色调和富有光泽的色彩,并且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如墙面粉刷,多用白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等浅色调,线脚多用金色,使室内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由于在装饰上过于繁缛花
  巧,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的格调显示出过浓的脂粉气。

  罗可可家具

  罗可可家具由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整个家具设计都由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可以说,女性化的柔美与纤巧的格调在罗可可家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师从妩媚修长的女人体得到启发,创造出秀气、高雅、轻巧的家具,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最为典型。沙发靠背、扶手、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旋涡纹的精巧结合。罗可可家具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青镀金、雕刻描金、线条着色,或镶嵌花线与雕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讲究精致繁琐,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显得愈加轻盈纤柔。所有这些致力于追求外形特点的家具,构成了罗可可风格时代的贵族们浮华绚丽的生活场景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next] 罗可可绘画

  “罗可可”以一种轻松优雅的风格使绘画彻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教化思想,此时的艺术理想由雄伟转向了愉悦,享乐的世俗生活和欢愉的爱情是罗可可绘画的主题。特别是青年男女爱情的风流韵事成为广泛的题材,罗可可绘画讲求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甚至追求形象肉感和性感描写,即使是男人肖像也带有女性化的纤柔。画家华多以轻柔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在画面中渲染出一种如梦的境界,以此来衬托动作优雅、绮罗遍身的男女们。这些男女们虽在远离尘世的仙境中野餐,谈情说爱,尽情地安逸享乐,然而甜美中却浸有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种“夕阳无限好”的意味,使华多避免了浅薄的思想而超越了其他罗可可画家。罗可可风格在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对感官之美真实大胆,富于情调效果的追求,成为了那个无忧无虑、奢华萎靡时代的诠释者。

  罗可可服饰

  罗可可时代是女人的时代,女性浪漫而华贵的服饰把那个时代渲染得无比精彩。突出妇女的体形美是罗可可女装最大的特点,罗可可女装流行内穿束身紧身胸衣,胸衣领口开口很低,并以褶裥、荷叶边和蕾丝花边装饰领口,以衬托女性丰满的胸部。受东方文化影响,女装裙子面料流行飘逸温软、高雅而精致的丝织物,内以鲸骨做撑架,这种裙撑越来越大,犹如盛开的花朵,裙撑外的多层衬裙要将外裙前摆卷起至后臀处打褶垂放,目的是为了使臀部更突出,腰肢更纤细。罗可可女装经常在局部饰有精巧的刺绣工艺、蝴蝶结、玫瑰花,再配上独特而夸张的假发和帽子,显尽了女人的华丽与娇柔。男子服饰没有领子,领口有一排长而密的扣子,将前襟去掉,就形成了日后的燕尾服,而颈前的蝴蝶结,就是今天的领结。

  结语

  风靡一时的罗可可风格随着蓬巴杜夫人的亡故逐渐被新古典主义取代。由于罗可可艺术一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中,只为上流社会苍白、颓废、娇弱的思想生活服务,不免显得过于娇媚浮华,缺少了精神内涵的深刻性。但是,罗可可艺术夸张的手法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则使它具有了超时代艺术生命力,甚至至今还为艺术家们提供着创作思路。

  (2)
  包豪斯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或多或少有其设计理念的意识存在,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等。
  德国包豪斯(Bauhaus)学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Walter Adolf Georg Gropius,1883—1969)建立。
  “包豪斯”一词是从中世纪的“土木行会”转化而来的,其意思是建立像中世纪匠师们那样通力合作的关系,力图打破纯艺术和工艺技术之间的界限,团结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一起创造出精神和物质合一的、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质是推进现代新技术下造型艺术的创造。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建筑工业设计学校,它的诞生是现代建筑工业设计的一个里程碑。①根据其校长的任期,包豪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格罗皮乌斯任校长的1919—1928年,迈耶任校长的1928—1930年和米斯·凡德罗任校长的1930—1933年。校长的作用对包豪斯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根据校址的三次迁移,包豪斯经历了魏玛时期(1919—1924年),迪拜时期(1925—1930年)和柏林时期(1931—1933年)。
  在学校构成、教学思想、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制度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包豪斯学院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即格罗皮乌斯的理想主义与其浪漫的乌托邦精神,迈耶的共产主义政治目标,米斯的实用主义方向与严谨的工作方法。所有这些虽都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同时也成就了包豪斯精神内容的丰富性、文化特征的复杂程度,这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建筑及工业设计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919年4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豪斯正式在魏玛成立,格罗皮乌斯亲自拟订并发表了《包豪斯宣言》,在宣言中他提出:“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不存在使得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起很大障碍的职业阶段观念……”③在《包豪斯宣言》中,格罗皮乌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二是将手工艺人的地位提高到艺术家的层次。这就是格罗皮乌斯所说的“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含义。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是一位瑞士画家,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系统地创造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人,是包豪斯预科基础课程的第一位主持人。在基础课程中,他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包括平面与立体形式的探讨与理解。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形式构成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两个方面的规律,逐步使学生对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发展的敏感性。同时,伊顿也是最早开设现代色彩系统教学的教育家之一,但是伊顿醉心于早期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具有敏感力和浓厚的宗教意识。所以,其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是将科学视觉形式与神秘主义精神混作一体,有些干扰了正常教学,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和抨击。最终他于1923年离开包豪斯,去苏黎士从事艺术创作,并继续研究中国哲学。
  1922年10月份,拉兹罗·莫霍里·纳吉(Moholy Nagy,1895—1946)接替了伊顿位置。他年轻活跃,才华横溢,曾被格罗皮乌斯誉为“在建立包豪斯教育中最活跃的同事之一,包豪斯的许多建树都是他的功绩”。④纳吉使包豪斯预科摆脱了哲学倾向,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在艺术设计中,他使美学适应于结构逻辑,他为预科学生安排了三组课程,即工艺类、艺术类、科学类,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属性,掌握形式表面、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概念的内容,学会使用手动工具和生产设备,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让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纳吉是一位把包豪斯的艺术概念运用到工业和建筑上去的主要理论家,是继格罗皮乌斯之后,成为包豪斯思想传播和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 [next] 包豪斯预科的第三位主持人阿尔伯斯(Joset Albas,1888—1961),同样具有理性思维的教学倾向,但比纳吉更具有实践性。他十分强调学生认识材料及工艺特性,使学生在制作工业产品上完全贴近实际任务。阿尔伯斯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作品。他认为,双向交流比教师单向讲授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
  表现主义画家克利(Paul Klee,1897—1940)与抽象绘画开拓者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97—1944)也是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他们对完善学院的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克利的理论知识丰富,是现代艺术中敏感性极强的人。他所关注的不是抽象与具象的分野,而是如何把所有元素从统一规范中解放出来,分解、组合、重建,构成多声部的整体,通过动态平衡,造就永恒的和谐,使之接近创造的核心。⑤克利的“自然现象的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这几门课程,从造型的作用说起,论述自然与物理、数学的关系,以及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他尽量把理论简单化、明确化,注重形式的分析,并善于将元素进行组合研究,强调感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康定斯基是一位伟大的表现主义大师,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理论开始,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其关于点、线、面的论述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平面构成的先声。
  包豪斯强调造型艺术的结合,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新的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和实用功能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设计才能与工艺制作劳动相结合;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为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的杰出设计师把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精神、观念与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包豪斯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设计的特征,大力开展国际、国内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文化性格的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集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思想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和准则,使现代设计思想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包豪斯所提倡的功能化的设计原则,使现代设计对产品功能的物质载体重新加以探索,有效地利用载体,使载体多功能化,对材料、造型、使用环境等诸要素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包豪斯的发展是坎坷的、短暂的,但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却是巨大的,我们在吸收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现实中具体的问题,将科学探索精神及现代审美意识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
  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设计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并渗入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跨越众多学科门类和体系。虽然仅开办14年的包豪斯已经过去了86年,但是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
  ①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3(3):22.
  ②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③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42.
  ④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翻译出版社,1999:525.
  ⑤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36.

求《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论文》相关资料~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题论文 中国金属工艺之古今变迁 ——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 正文: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参考《天公开物》) 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金银饰品等等。 中国金属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亦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我认为中国金属工艺在从古至今的岁月变迁中,是处在半消亡半沿袭状态的下的。这相对于其他中国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情况看来,是趋于一个悲哀而并不绝望的状态,一种发展的涌动的状态。 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 纯科技带领的金属工艺的大量浮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有关金属工艺的商机出现,商机出现会带动这个种工艺的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工艺本身的种类变化。达到我们以前通过手工艺无法达到的目的。古时候,我们祖先基本只用金属制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装饰物和居室装饰物。如今,金属工艺大到被用做建凿高楼大厦,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科学仪器。电器需要它,店面装饰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转楼梯需要它…… 中国古代人就对冶金技术很是着迷,他们迷恋于发现金属工艺能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物体所带来的装饰性。但是,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成就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并未为世界乃至包括中国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国的青铜器早已举世闻名,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仍被视作是难解之谜。中国的古人更乐忠于金属工艺的装饰。就拿中国女子的发簪做例子,中过古代女子的发簪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头发里做装饰便可,它更重视其装饰效果,如明代,凤金簪zan;宋代,金钗 chai,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唐代 四蝶银步摇;宋代,银栉 zhi,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等等。而如今,我们生活中的金属工艺更简洁,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属的两瓣式发夹,简洁大方从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弹簧式的发夹;圈套丁字形发夹等等; 除了在这些金属工艺的使用方面以外,我们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属工艺被我们所创作和设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喜欢使用金属做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欧家具设计IKEA,也喜欢利用金属工艺做一些金属家具,如,床。在中国我们个大美术院校也力在培养大量的金属工艺沿袭者。并且还有专门的当代金属艺术作品展览。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艺美术系于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举行了金属艺术展。在他们学院,金属艺术专业随着他们美术学院特艺系的建立,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这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他们的作品,这些金属艺术作品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参考《现代艺术设计丛书》——《金工艺术》) 在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号,去看了”铁哥们”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艺术家,将一些平时看似废弃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戏拿大刀的角,还有欧洲的骑士,小恐龙,门口的彩色铁皮风铃罐头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动,并且将废铜烂铁变废为宝,这个是具有很好的环保理念的创举,在日益耗尽的资源面前,艺术应该作为一种先发至人的东西存在,来以它的形式,广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人们。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环保上多作考虑。金属并不应该无限制的制造,这样的话总有一样会耗尽所有,所以还当反复使用。这一点“铁哥们”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将一堆废气金属变为了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我还重点去采访,并且接触了我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饰艺术的女艺术家,郭新老师和她的双城手工艺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师拥有美国印第安大学文学硕士与艺术硕士学位。她用金属工艺做“艺术首饰”,以艺术首饰作为艺术创作的形式。”艺术首饰”(art jewelry)是目前首饰设计的最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直根于现代艺术。她教导学员设计首饰造型一定要有创造性,创作出艺术性个性化的东西来。艺术首饰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表现,不受限制,而金属正是艺术首饰中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一种。她说,金属工艺在中国传统中已近流失。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发展的科技并没有使手工艺术消亡。在西方的许多美术学院里都设有金工艺术课程。许多金工艺术课程是和首饰作为同一个专业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锻造的茶壶要花近两个月的时间敲打出来。在现代手工艺术运动中,手工锻造的餐具、器皿是现代设计理念加上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组合。(参考《郭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 科技引领的金属工艺手段,可以说是“加工型”的金属工艺,这需要我们通过大脑和手工艺实践,所谓的“创意型” 相互的结合,并且是后着影响牵引前者发展。那么随着人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金属工艺从古至今会越走越好。并且创造出更灿烂的金属创作的未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