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2023-12-09 07: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20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藏书396.5万余册;设有22个学院, 开设7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97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680人,外国留学生近200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人。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7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52人,博士学位教师1011人;硕士生导师765人,博士生导师95人。学校汇聚了发达国家院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等学术带头人309名;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26个。特聘院士:DennisSalahub、崔俊芝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复生、屈凌波国家级教学团队: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原方)省级教学团队: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带头人:雷兵)、粮油工程与科学教学团队(带头人:陆启玉)、谷物科学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赵予新)、力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原方)、机械设计及理论教学团队(带头人:阮竞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张浩军)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1项,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建设学科3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1个;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校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排名14名(参评高校共51所)。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3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1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专业16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力学省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运筹学、基础会计学、粮油储藏学、储藏物昆虫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西方经济学、土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应用、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分析化学、无机化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传播、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级英语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1、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饲料科技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动物科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产品设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粮食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法学、英语、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广播电视学、动物科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办学成果2013年,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项;2014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2015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项;2016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6项;2017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3项;2018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项。截至2022年6月,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732项、省部级奖励1425项;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多年领跑河南;“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夺得河南历史首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录取人数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项目办”“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合作交流政产学研根据学校网站2022年6月信息,学校是“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国际合作校园风光根据学校网站2022年6月信息,学校有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分别是与英国雷丁大学举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与英国班戈大学举办的“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中国台湾中原大学举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韩国仁荷大学、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粮油食品科学与技术发展论坛”、“计算化学国际研讨会”、“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已培训来自108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近3000人。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44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与智库,32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校级学术研究机构77个。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22年6月,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有馆藏图书39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6万册,电子书110.5万册,有包括SCI、EI、Springer、CNKI在内的中外文数据库44个,其中中文数据库33个,外文数据库11个,自建粮油食品和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专题特色数据库2个。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创刊于1980年,创刊刊名为《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年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双月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该刊于2005年1月创刊,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固定收录期刊。《粮油科技(英文)》期刊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食品工业类英文期刊,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交叉科学:计算生命科学),是SCI期刊。该刊编辑部设在学校,隶属于学校学报编辑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的社科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传递各学科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现和培养人才。刊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河南工业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1751  CN: 41-1379/C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曾用刊名:郑州机专学报;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时间:2005 1、来稿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1.1题名 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1.2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1.3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1.4正文 文章篇幅一般在6 000字左右,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前言应简短,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叙述主要调查结果。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伸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1.5量和单位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表示,如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升)、kg(千克)等。不要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和某些英文缩写,如比重(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数(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质量/体积分数)、ppm(10-6)等。量符号用斜体字母表示(pH除外),如V(体积)、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P(功率)、p(压强)等。文中量的数值一般处于0.1~1000范围内,常用的词头有M(106)、k(103)、h(102)、c(10-2)、m(10-3)、μ(10-6)、n(10-9)等。1.6数字用法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单位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2004年1月15日、3s(三秒)、5min(五分钟)、6h(六小时)、7d(七天)、8L(八升)、9kg(九千克)等。词组、成语、惯用语或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铁、星期四、二极管、三相点、第一作者等。1.7图、表 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和表一般不重复使用,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力求简明清晰,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图、表需注明序号。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1.8专业符号 文稿、图表中出现的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文种(英、俄、希腊、拉丁文等)。1.9参考文献 选用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上角标[ ]的形式在文中引用处标明,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编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专 著:著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 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文献题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 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学位论文:作者.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4名以上的列前3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缩写,名可缩写)。1.10作者简介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请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学位、技术职称、专业方向。1.11基金项目 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附证明复印件)。本刊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刊登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2 投稿约定作者著作权 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编辑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编入中国期刊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所付作者稿酬中也包含在上述数字文献中的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文献或网络,请在投稿时声明。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一、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是一所有63年的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
二、河南工业大学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63年的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4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具行业特色的地方强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粮食局重点依托并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修订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第一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

★河南工业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大部分专业在多个省市按本科一批招生录取的高校。

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嵩山路和中原路老校区历史久远,校园内梧桐苍翠、树木繁盛;莲花街新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建有庄重典雅、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大楼;中央区广场宏大,莲湖波光荡漾,图书馆倒影旖旎;理工、文科、艺术组团区基本实现一院一楼;学生生活区建有样式新颖、居住舒适的高、低层学生公寓,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品种多样,价格适中;体育运动区场地宽阔、设施齐全;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设施—完善、先进

学校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网络接入总带宽达42.1G,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图书馆早在1992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30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4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2401种,SCI、EI、IEL、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10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69个,外文数据库30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河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系统3个自建数据库。图书馆拥有与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相连接的校园网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师资力量—充裕、雄厚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1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00多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原学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6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厅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51人,博士生导师53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奥运会田径裁判,以及在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任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学校具有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

学科特色—突出、鲜明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省级特色学科群,17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文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有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在我国食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23名。学校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形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多元、创新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精英。

学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本科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考试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坚持适应性、标准化、特色化、先进性、重素质、强实践等原则。具体操作上,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落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工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优培工程”,积极开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培育和建设工作。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改革教学范式,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分级教学。

针对以工科人才培养为主的特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专业,毕业生学位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组织的认可。目前,已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8个专业通过工程认证,另有5个专业进入工程认证程序,已经被认证和被受理的专业数占符合申报条件专业的72%,位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显示,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母校的认可度大幅提升,2017届毕业生校友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生活服务满意度分别达到96%、90%、95%。

我校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分制,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或五年,专科标准学制二年或三年。本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三年(含休学),专科生在校学习最长年限为所在专业标准学制加两年(含休学)。

学校提供第二学位专业的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可申请第二专业学习,课程全部通过者,可获得第二专业学位证书。目前共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六个专业开设有第二学位。我校为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就业创业—势好、喜人

河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明确一个目标,依托两个优势,坚持三个结合,加强四项建设,推行五项举措,抓住六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为全国就业50强高校。连续多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分别荣获 “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称号。学校是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了校、院两级共5000平方米的创业园,配套电力、宽带接入,供大学生创业者免费使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并对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学校十分注重对创业项目的指导,经常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并组建了由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业界人士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目前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多达200余个,当前我校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公司、店铺近60家。有多名创业者被连续评为团中央大学生创业英雄一百强、河南省大中专学校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用青春谱写着华丽篇章,用不懈的奋斗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科研学术—卓著、丰盈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4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4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1项;主持、参加制定、修订和颁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209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2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1865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74篇;出版学术著作403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获批河南省高校创新型智库“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全省共6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河南省特色期刊,多次获评河南省一级期刊,多次入选RCCSE准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年,《粮油科技(英文)》《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功申报并出版,提升了我国在粮油食品科技领域的国际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油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中心等32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社会服务—专业、精准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仓储建设、粮食机械、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并转化利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我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服务于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行业,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园文化—浓郁、根深

60余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形成了“博学奉献”的教风;广大学生修身自律,勤奋学习,形成了“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把教风和学风建设贯穿于本科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河工大精神。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人文教育课程、各级科技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校级46个,院级116个)、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连续9届18年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总分排名一直保持全国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99项,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校园足球主题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蝉联获奖总数第一;在“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团中央“优秀网络文化产品项目”、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河南省“打击传销”文化作品征集大赛等活动中,我校各奖次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位居全省首列。

开放办学—多样、共赢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大学)、英国瑞丁大学通过引进合作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合作双方互派教师、互认学分,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本科生在达到合作大学的学业及其他要求,可在二年后到对方大学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我校和对方大学的学位。与台湾地区中原大学联合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引进台方优秀师资,提供赴台交流学习机会,共享双方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造价、食品营养与检测、会计、证券与期货、汽车营销与服务、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等专科专业,实质性引进对方核心教育资源,在国内学习,对方承认学分,毕业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专科学生通过学分转移等形式,出境继续深造。

学校与30多所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保持着紧密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我校在校生可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20多所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学校是招收来华留学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现已培养来自美国、加拿大、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留学生。

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援外任务承担单位。

2018年学校共承担商务部、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培训项目8期,为30个受援国家培训政府官员、技术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共计271人,工作语言涉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蒙古语。其中,首次承办交通类培训一期,首次承办双边项目3期。

河南工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河南工业大学在哪里

河南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河南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河南工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内部图片,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内部图片,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你这个专业应该是在新校区的!新校区的宿舍条件相当好,在河南属于条件很好的宿舍了!四人间、有暖气、风扇、独立卫生间、校区刚建几年、设施比较新、宽敞整洁还不用交电费的!

新校区这边绝大部分都是四人间 有独立卫生间 有电扇 书桌 柜子 还是挺不错的 另外 现在在准备装空调 不过是志愿的 因为要多交些钱。。。。

校内的公寓条件很好,除了A区有两座被改成六人间外其他都

是四人间,独立卫生间和阳台,上床下柜。南公寓是上下铺的八人间,也是独立卫生间。新图书馆马上就要建好了,很气派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历史沿革 从1956年建校至上世纪末,为中央部属院校;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磨料磨具行业和河南省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

2.学科专业 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现有教学单位20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硕士一级学科18个(含二级学科113个);具有工程硕士(9个领域)和MBA、农业推广、新闻与传播、会计、艺术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8个,本科专业65个(含一本招生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11个。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3.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863人,博士学位教师565人。特聘院士2人,*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级特聘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2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40余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共200余人。学校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璠、张国贤教授等著名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4.人才培养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7000余人,专科生35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 一直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输送了10多万名合格毕业生。大批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聪明才智,也为学校赢得了尊重和赞誉。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一大批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分连续7届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并荣获全国“优胜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河南高校前列,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还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和“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5.办学条件 占地面积2826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1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馆藏图书365万册,建有河南省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局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平台35个,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学校还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和河南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等省级产学研平台。

6.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质量标准贡献奖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274 项,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619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9项,授权发明专利205项;SCI、EI等收录论文2298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65部。 学校是国家*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主要成员单位,也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体单位之一。《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全英文杂志《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中文名称《交叉科学-计算生命科学》,是目前河南省唯一被SCI收录的期刊。 7.社会服务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337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1/3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8.交流合作 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模式。建有“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承办各类培训班39期,累计培训全国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2582人。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5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迄今已培训来自84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400余名。 9.校园文化 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10.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和谐校园,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