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宏观经济研究杂志主编

2023-12-09 22: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宏观经济研究杂志主编

邹恒甫,1962年生于湖南,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年),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1986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89年)。现任世界银行研究部研究员,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董辅初经济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讲座教授(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8,2002)。至今已经在国际上近20种经济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主编现代中国第一份在国际上发行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英文学术杂Annalsof E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与金融高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经济学前沿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论文集《财政、经济增长和动态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北京邮电大学杜振华老师怎么样

杜振华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
曾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称号。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
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规制经济学等课程。主持原邮电部软课题“邮电企业人员结构分布情况研究”、工信部软课题“手机及网络实名制的研究与推进计划”。参加国家发改委、劳动部、中国社科院等重点研究项目、软课题等。在《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等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主编教材三部,专著若干。
研究方向:通信经济学,经济学应用

刘国光的人物简历

1923年11月23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6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6年-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助教。1948年9月-1951年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1年-1955年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研究生。195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所长等职务。1975年-1980年借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工作。1981年-1982年兼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1992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93年11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1993年-1998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27日被波兰科学院选为外国院士。2001年9月20日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荣誉博士。2005年3月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2006年7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名誉理事长及其评奖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理事等职。参加和领导过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和咨询,是当代中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宋立的宋立博士

宋立, 男,1965年生,陕西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税收学会理事等。教育背景(学历及学位情况) 1984-1988,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1994-1997,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计划内脱产);1997年获得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忠民教授,博士论文《我国转轨时期政府经济性管制研究——以自然垄断和金融业为例的分析》。主要工作经历: 2004年至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至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 1999-2004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8-2001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1997-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4-1995年,陕西省物价局研究所《价格与市场》杂志副主编;1988-1994年,陕西省物价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与财政、货币政策;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债券、市政债券等)、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财政体制与税收体系;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代表性文章与著作近些年来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宏观经济研究》以及《中国风险投资》(香港)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多部。1、《结构不对称、流动性约束与体制极限--中国通货紧缩的金融制度结构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2、《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3、《市政收益债券: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4、《金融发展应该成为构建“十一五”经济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5、《整体设计的金融发展改革模式与宏观视角的国有银行改革》,《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6、《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市政债券和日本地方债券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7、《创业投资: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8、《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主笔,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9、《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承担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近些年来先后主持了20多项国家软科学、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级区域规划、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政府等机构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部委课题3项。1、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模式研究》(1998-1999),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2、中国工商银行十五规划委托课题:《十五时期中国经济金融结构发展趋势及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1999)、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3、主持国家软科学课题《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1999-2000)、执行负责人及主要完成人;4、国家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中国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1999-2000)、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5、国家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政策研究》(2000)、主要完成人;6、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委托课题:《石家庄建设华北重要商埠战略规划》(2000-2001),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7、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2001)、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8、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金融司“企业债券条例修改”支持课题:《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战略及监管框架研究》(2002)、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9、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新形势下中国金融安全研究》(2003)、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委托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2003-2004),主要完成人;11、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课题:《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2003-2004),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研究》(2004)、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委托课题:国家“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制研究》(2004),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4、吉林省建设厅委托课题:《吉林省及吉林省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2004-2005),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5、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思路与方案》(2004-2005)、主要完成人;16、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课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不良资产处置研究》(2005),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委托课题: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05-2006),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按照科学发展观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研究》(2006),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1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委托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规划研究》(2006),共同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 2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国际合作项目:《县乡财政问题研究——国内调查研究》(2006-2007)、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

冯华的论文及著作

在报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有:(1)冯华、薛鹏:《中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效益和支持政策探析》,《广东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11年第3期,P12—P19(2)冯华、孙蔚然:《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各省区发展水平研究》,《东岳论丛》(CSSCI期刊)2010年第12期,P5—P9(3)冯华、黄凌鹤:《发挥铁路现代化作用 实现高速铁路综合效益最大化》,《中国铁路》(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0期,P4—P7,国研网转载,(4)冯华、孙燕:《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与生命周期》,《改革》(CSSCI期刊)2009年第6期,P135—P141;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F31《企业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5)冯华、司光禄:《基于演化视角的中国服务业发展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CSSCI期刊)2009年第4期,P57—P61(6)冯华、司光禄:《商品属性视角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CSSCI期刊)2007年第11期,P31—P38(7)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复旦学报》(CSSCI期刊)2002年第4期,P50—P55,《光明日报》2002年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3年第2期转载(8)冯华、司光禄:《新经济条件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CSSCI期刊),2008年第5期,P37—P42(9)冯华:《新经济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演化和发展》,《天津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08年第4期P84—P87(10)冯华、司光禄:《商品贸易集中度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CSSCI期刊)2007年第2期,P25—P28(11)冯华、宋振湖:《中国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P43—P46(12)冯华、宋振湖:《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期刊)2008年第4期,P94—P98(13)冯华:《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现代化》,《世界经济文汇》(CSSCI期刊)2003年第6期,P81—P88(14)冯华、雷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外贸新视点》,《财经科学》(CSSCI期刊)2006年第5期,P120—P124(15)任少飞、冯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结构的关系》,《财经科学》(CSSCI期刊)2006年第12期,P108—P114,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 2007第02期 和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学》 2007年第3期转载(16)冯华、张贝旎:《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实现条件和过程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CSSCI期刊)2006年第11期,P27—P31(17)冯华:《司马迁的市场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齐鲁学刊》(CSSCI期刊)2003年第1期,P102—P104(18)冯华、任少飞:《有效政府与有效市场:改革历程中的政企关系回顾与前瞻》,《山东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07年第7期,P85—P89(19)张淑梅、冯华:《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和管理方式创新》,《山东经济》2004年第4期,P71—P74(20)冯华、张淑梅:《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策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当年的CSSCI期刊)2004年第2期,P27—P30(21)叶世昌、冯华:《论荀子的以欲望论为基础的经济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2004年第2期,P29—P32,《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4期和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第7期转载(22)冯华、张淑梅:《西方失业理论的回顾与我国就业政策反思》,《学术论坛》(CSSCI期刊)2002年第6期,P38—P41(23)冯华、王仪祥:《从企业理论分析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P26—P31(24)张虎、冯华、王志勇:《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比较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11期,P84—P85(25)冯华、叶世昌:《论齐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入选第五届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国治国思想论集》,P1—P6,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26)冯华:《以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大众日报》2002年10月27日第二版《论丛》栏目特约专家署名理论文章,半版(27)冯华、张淑梅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P128—P14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著作和教材(1)冯华、张淑梅著:《鲁商文化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2)冯华主编:《西方经济学》(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精品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3)冯华著:《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6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