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宁夏大学学报格式下载

2023-12-09 1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宁夏大学学报格式下载

刊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0253-2328CN: 64-1006/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0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严格把好稿件的政治质量关,在稿件的审理过程中,坚持专家审稿,初审、复审、终审层层把关,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过硬。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坚持正确导向,注重学术质量,体现时代特点、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努力实现学术水平与中国现阶段科学研究水平的相适应。开辟“西夏研究”、“汉语研究”、“民族文学”、“回族研究”等特色栏目,并注重刊登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学科中的具有创造性的成果,突出了整体意识和整体效应。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主管单位:宁夏大学 主办单位:宁夏大学主编:陈育宁ISSN:1001-5744 CN:64-1005/C地址: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邮政编码:750021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有没有十字军历史的专著推荐下最好有TXT格式的下载地址

关于十字军历史的专著,中文版主要有以下几种。要看电子版可到一些数字图书馆去看,如超星数字图书馆。
1、刘锡钧著:《十字军东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10。
2、(苏)扎波罗夫著:《十字军东征》,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
3、(法)Georges Tate著:《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11。
4、(德)海姆著:《十字军》上、下册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9 。
5、(波兰)亨·显克维奇著:《十字军骑士》,译林出版社,2002.10。
另外还不少研究十字军历史的学术论文:
1、高燕,陈昀岚: 试析十字军东征的世俗动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徐台榜:论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宁夏大学学报》,2004,(4)。
3、朱伟奇:试论十字军东征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塑造与影响,《唐都学刊》,2004,(4)。
4、李敏:十字军东侵对中古欧洲整体发展的影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肖凌峰:十字军东征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6)。
6、赵立行:西欧社会变动与十字军东征的进程,《复旦学报》,2002,(4)。
7、马宇虹: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的忏悔,《中国宗教》,2001,(6)。
8、沈敏华,程栋:论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文化背景,《社会科学》,2001,(12)。
9、杨凤霞:试谈十字军东征对西欧的影响,《绥化师专学报》,2000,(3)。
10、王玉芝:略论十字军东侵对西欧社会结构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6)。
11、高福进:试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宗教原因,《世界历史》,1994,(2)。
12、尹元超:十字军东征、蒙古军西征与东西方贸易,《武汉大学学报》,1992,(5)。.
13、吴长春:关于“十字军”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2)。
14、吴长春:十字军东侵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西亚非洲》,1988,(4)。

劲松《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文献出处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来源:英特网 时间:2005-3-26 12:19:09 一 网络语言简述 自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至今10年来,中国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并快速应用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20日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7%,占全球网民的11%,数量已相当可观。随着以网络为媒介的交际的发展,网络语言(Cyber-language)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及分类“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1]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虫、黑客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常用词语如美眉、菜鸟、东东等;[2]符号如“:- D”(开口大笑)。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本文讨论的网络语言指广义的网络语言。秦秀白(2003)进一步从语体学角度对网络语言和网络话语做了区分,指出“网话”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3](二)网络语言的性质网络语言是一种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语言,即“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际”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主要活跃于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网络杂志及Weblog等空间。网络语言可被看作是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4]我国的网民主要由一些特定的人群混合组成,他们可能以男性、年轻人、学生、低收入者为主体(据“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因此,网络语言可以说是网民这一特定社团的社会方言,是受网络与网民影响的一种语言变异。二 借词简述“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5] 除了“借词”、“外来词”之外,有些学者还使用“外来语”、“借语”、“借字”等说法。一些学者如王力、周振鹤等将“借词”与“外来词”看作名异实同的概念。而高名凯、刘正琰等学者则主张将“借词”与“外来词”区别开来。[6]对于“借词” 或“外来词”的概念和范围我国学术界历有争论,至今也未有统一意见。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于:其概念是指把外语词中音义全部搬入,还是指搬入外语词中形音义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对于其范围的界定,分歧表现在意译词和日语汉字词的归属问题。张锦文(2003)将“借词”分为三类:一是“外语词”,即直接借用外文单词或字母构成的词;二是“混成词”,即借用西文字母加上汉语字素构成的词;三是“外来词”,即完全音译、完全意译、半音译半意译的词。[7]在这里,“借词”与“外来词”是从属关系,“借词”的范围要比“外来词”的范围大。本文无意纠缠于术语与概念之中而偏离文章的主题。文章使用“借词”这一术语,以张锦文的分类方法为主要依据,拟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视野进行探讨。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西语言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很多英语借词涌入网络语言中,形成鲜明的语言特色,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三 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构成网络语言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而从英语中借用词汇是网络语言的突出特点。结合前文中对网络语言及借词的分类,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的构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一)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 这种方式可分为直接借用英文单词、直接借用英文数字以及借用英语单词与字母的组合三种。 直接借用英文单词的如: Chat room(网络聊天室)、Click(点击)、download(下载)、Java(一种程序设计语言)、Modem(调制解调器)、Yahoo(雅虎网站)等。直接借用英文字母又可分为三种:一是借用英文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缩写或谐音缩写形式,通常用大写字母,如:THX(Thanks)、UR(Your)、BF(Boy Friend)、 BTW(By the way)、TMR(Tomorrow)、ASAP(As soon as possible)、 AFAIK(As far as I know)、IC(I see)、CU(See you)、CUL(See you later)等。二是借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形式,其中的数字或表示数字意义(一般是汉语发音),或是英语字母、单词的谐音(一般是英语发音)。如:Y2K(Year 2 Kilo)、3G(The Third Generation)、B2B(Business to Business)、B4(Before)、I H8 U(I hate you)。三是借用符号与英文单词或字母的组合形式。如:.com(网络)、.services(网络服务)等。此外,还有一种形式是英语单词与字母的组合,有的中间有连字符。如Pocket PC(Pocket Personal Computer)、P to P(Point to Point)、E-mail、Web-J(Web-Jockey)等。(二)借用英文字母或单词同汉字的组合在这种方式中,英文字母或单词的位置可以是在汉字前面,也可以放在汉字后面或汉字之间,有的英文字母或单词会连带着数字或符号。如:CIH病毒、E化、E时代、IP电话、USB接口、Cookie信息、Internet外设、Java特效、Xday一代、手持PC、移动QICQ、后PC时代、中国C网、e时代i管理、MP3手机、BIG5码、E-mail地址、.com经济、中国.com等。(三)外来词这里所说的外来词主要包括:完全音译词(或者叫纯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音义兼译词和意译词。完全音译词指模仿外语词的读音并采用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文字记录。如比特(Beta)、拷贝(Copy)、烘陪鸡(Homepage)、瘟都死(Windows)等。半音译半意译词即译词部分模仿读音、部分体现词义。如:因特网(Internet )等。音义兼顾词指译词兼顾原词的音和义。如:黑客(hacker)、脱口秀(talkshow)等。意译词是根据英语单词的意义,转化成汉语文字的形体。如:点击(Click)、冲浪(Surf)、链接(Link)、电子公告牌(BBS)、附件(Attachment)、网页(Web page)、收藏夹(Favorite)、在线(online)、灌水(add water)等。四 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特点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特点是受网络语言、网络交际方式以及借词自身的构成方式等因素所决定的,其特点鲜明,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简洁性由于网络交际需要通过敲打键盘进行字符输入和从屏幕上阅读字符来实现,所以,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往往造成对话的延迟和脱节。[8] 加之键盘输入速度、网络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网民只有采用缩略简约的语言形式,才能方便、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英语借词的简洁性是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而形成的。如:用“B4”代替“before”, “DL”代替“download”,“IE”代替“Internet Explorer”,“ISP”代替“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VG”代替“Very good”,“HRU”代替“How are you”,“FAQ”代替“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等。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体现出的简洁、明了、缩略的特点,有人也称之为语言的经济性。[9](二) 新奇性我国的网民多数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显个性,引人注意。如在英语借词中, “猫”、“鼠”“伊妹儿”、“烘焙鸡”、“菜鸟”、“灌水”、“.com一族”等说法就非常新颖、奇特。(三)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英语借词是信息技术专业术语,具有鲜明的专业技术色彩。如:信息技术(IT)、电子商务(e-commerce)、URL(统一资源定位格式)、WAP(无线应用协议)、CRM(客户关系管理)、VDTs干眼症、POP协议、Flash动画、自由软件等。(四)不稳定性网络语言中的部分借词在构词方式上不太稳定。借词中的字母的大小写不定,如:有时用“E”有时用“e”;词形不定,如:有时用“DL”,有时用“download”;“to”可以用英文读音相近的“2”代替,也可以用符号“-”代表,[10]例如,“B to B”、“B2B”、“B-B”都表示“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到商家)。另外,借词中存在着译词没有固定的词形,多种翻译方式并存的现象。如:“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指“Internet”; “下线”、“离线”、“脱线”、“脱机”、“下网”都指“offline”。而“Login”的翻译既有“登录”,又有“登陆”;“download”的音译有“当”和“荡”两种。五 网络语言中英语借词的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除了具有表义功能外,还有独特的修辞效用。(一)表情色彩“表情色彩是语言单位的表情意义所制约而产生的色彩,用来描绘感情和形象,表达说写者对说写对象的感情和态度。它们是说写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可分为感情色彩、态度色彩和形象色彩三种。”[11]网络语言中的外来词往往会表现出幽默、诙谐、讽刺等情感和态度。如:将“homepage”(主页)音译为“烘陪鸡”、“modem”(调制解调器)音译为“猫”、“e-mail”音译为“伊妹儿”显得幽默、诙谐,形象可亲。而“黑客”(hacker)则表现出对“采取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的憎恶之情。另外,网络语言交际中往往出现汉英语码转换的现象,在汉语中夹杂着英语词,这体现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上网人群对西方语言文化的认同以及追求新奇、追求时尚的心态。下面这段“网话”中的借词“bug”、 “BTW”、“case”、“E”等使用就是很好的例证。“某某公司:本人在贵公司的烘陪鸡上荡了一个软件不能用,想必不会是猫的问题,可能贵公司的东东里bug太多,现特发上一张帖子奉告,虽然是小case,也请贵公司予以重视。BTW,如有可能,请将修正后的软件E我。大虾。”[12](二)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是语言单位的环境色彩,是语言使用受言语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在语言体系的同义手段中,经常出现于某种言语环境、运用于某类语体的语言单位,即具有该种语体色彩。” [13]网络交流主要是书面形式的交流,因此,网络语体是一种书面语体。但是,网络环境下的交流需要快速、简洁,这就使得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化的倾向。于根元认为“从总体上看,网络语言的语体是口语化的书面体。”[14]英语借词作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体色彩也主要体现出口语化的书面语体的特点。也可以说英语借词的语体色彩具有书面体、口语体共同存在、相互渗透的特点。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共享软件(shareware)、OA(办公自动化)、Y2K(千年虫问题)、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等属于专业技术术语的借词反映了书面语体中的科学体色彩。而“猫”、“伊妹儿”、“灌水”、“防火墙”、“瘟都死”等借词则具有口语体色彩。(三)联想色彩“联想色彩是语言单位的派生色彩,主要从词语的形、音、义的联想而产生。”[15]有些英语借词能引发人的联想,增强它们的表现力。如:MUD(Multiple User Dungeon)被翻译为“泥巴”(英文单词“mud”即为此义)就有联想色彩。MUD是一种网络游戏,这种游戏多人参与,越玩越想玩,让参与者不能自拔。看到“泥巴”人们会联想到这种游戏会让人沉迷其中,就象被泥巴粘住一样。又如看到“Yahoo!”(雅虎网站)人们会联想到英国19世纪的作家斯威佛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在小说中,作家描述了宇宙中最理想的动物种类,它具备人类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优点,而且它们的体形象跑得飞快的奔马,这种动物的名字就叫“Yahoo”。[16]这种联想使人对Yahoo网站产生一种速度快、近乎完美的感觉。六 对待网络语言及其英语借词的态度网络语言正在逐步走进大众媒体并渗透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之中,这将会对越来越多的人的交流方式产生影响。人们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各有不同。申小龙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发展趋势,是汉语有生命力的表现”。[17]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18]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另类书写方式必然会导致人们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思考。有人主张对待网络语言应采取宽容态度,用适当的方式去规范,如王先霈则认为“不要强调纯洁,而要强调规范—动态的、有弹性的规范”。[19]应该看到,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确实存在诸如音译混乱、随意缩略、英文缩略语同汉语拼音缩略语形近易混、词形不固定以及读音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我们应当持一种开放性和建设性的态度,一方面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干预,采取一定的规划措施。我们不应该因为网络语言中大量夹杂着英语借词而过分担心。相反,“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流行加上改革开放后语言环境的巨大变化,外来词的大量引进,使当代汉语面临着自五四以来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我们应该积极欢呼迎接它的到来。”[20]网络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自由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将会对人们的交际行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研究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对网络语境下的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语言文字规范、语言教学以及新型词典的编纂等都有现实意义,应该引起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视。参考文献1.戚晓杰. 网络语言探微[J]. 语文建设,2001,(8):14-15.2. 李 军.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2002,(6):265-266.3.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 外语电化教学, 2003,(6):1。4.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1.5.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30.6. 高 燕. 汉语外来词研究五十年[J]. 松辽学刊,2002,(1):88.7. 张锦文.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 辞书研究,2003,(3):70.8. 江南,庄园. 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 扬州大学学报,2004,(2):52.9.赵玉英. 网络语言与语言的经济性[J]. 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19.10. 武丽梅. 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2003,(1):40-41.11.王德春 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64.12. 劲松,麒珂. 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 语文建设,2000,(11):14.13. 王德春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7.14 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8.15 王德春陈晨. 现代修辞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68.16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303.17 仲伟丽. 网络新语文运动—专访申小龙:革命来了[J]. e时代周刊2003,(56).18 闪 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 语文建设,2000,(10):15.19 王先霈. 语言是否应该“纯洁”,是否能够“纯洁”[J]. 湖北大学学报,2003.(5):3.20 钱乃荣.中国语言文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437-438原文载于《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宁夏大学是211吗

宁夏大学是211大学。

宁夏大学(Ningxia University),简称“宁大”,学校坐落于贺兰山下有着“塞上湖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建设宁夏大学”和“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决策,学校着力“补历史欠账、抓当前建设、打未来基础”,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07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在校教职工2700余人。面向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000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32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400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多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学校固定资产12.5亿元。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9个学科门类中的6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水电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5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50项。

重点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2个):草业科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点学科(7个):中国民族史学理论与回族史西夏史、草业科学与生态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旱区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煤炭化学化工与节能减排、宁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数学力学及工程技术科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7个):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校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0%,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80%左右。柔性引进院士16人,1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遴选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百人计划”。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2亿元。现有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出台了《关于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实施方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要求。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突出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打造三个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持续稳步扩大规模,重点推进“优化科技资源强能力、集中科技服务上水平”。围绕“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总体目标,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强化科研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科研项目承担方面,“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技项目800余项,经费总量比“十五”期间增加了4.5倍。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重要突破,先后承担和完成了“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重大问题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和课题,以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资金转化项目、“863计划”引导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948”项目等重大项目(计划)60余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0余项,自治区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68项,自治区科技攻关等自然科学类项目320余项。学校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0余个龙头企业及区内100余家中小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合作和广泛服务。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把对外合作交流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体两翼一个平台”(服务学校整体对外开放战略;国际合作,国内合作;校友工作网络)的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格局。国内合作在深化、创新与上海交大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形成“一对九”的合作格局。国际合作立足于民族区域特色和特色优势学科,以中日国际联合研究所、西夏学研究院、回族研究院以及阿拉伯语人才培养,阿拉伯文化研究和生物技术、生态学研究为平台,先后与日本岛根大学、创价学会(大学),阿联酋迪拜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挪威红十字会北欧世界联合学院等十几个国家的十多所高校结为重点合作伙伴。宁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自1992年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来校学习。与阿联酋迪拜大学联合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的校友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先后成立宁夏五市校友会、银川工商企业界校友会及北京校友会。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

张建的发表论文

1.《汉语三类非典型性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西南交大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4期,第一作者。2.《汉语并列结构的类型学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CSSCI)2013年第1期,独撰。  3.《汉语标记配套型并列结构时间关联特征的象似性》,《世界汉语教学》(CSSCI)2013年第1期,独撰。  4.《篇章视角下从双宾到单宾的转化机制》,《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2年第12期,独撰。  5.《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组合经济性》,《汉语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独撰。  6.《虚指性间接宾语“他”的虚化机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CSSCI)2012年第4期,独撰。  7.《偏正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统计与分析》,《兰州学刊》(CSSCI)2011年第4期,独撰。  8.《狭义给予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兰州学刊》(CSSCI)2010年第10期,独撰。  9.《给予类双宾句的共性和类型》,《民族语文》(CSSCI)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10.《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汉语学习》(CSSCI)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11.《表示动量的“遍”和“次”》,《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2.《汉语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8年第5期,独撰。  13. 《告使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5期。  14. 《广义索取类双宾句的类别及其典型性》,《汉语学报》2007年第3期,独撰。  15.《“比”字句否定式的多维度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2期,独撰。  16.《近二十年汉语动宾问题研究述评》,《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7.《化艰深与晦涩为奥妙和乐趣——读<邢福义选集>》,《中华读书报》(2002.10.23),独撰。  18.《“比”字句结论项选择机制探析》,《东北师大学报》(编辑学专刊)2002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