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主编

2023-12-06 06: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主编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研究型重点实验室(1个):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 校级重点研究机构(5个):县域经济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所,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流通经济研究所,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其他研究机构(28个)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彩票研究中心 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 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所 中国产业研究中心 理财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统计与运筹科学研究中心 科技金融研究中心 会展研究中心 经济犯罪研究中心 商业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 跨国经营研究中心 粤商研究中心 公务员研究中心 广东酒店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粤韩经济研究中心 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 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广东镇域经济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会计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 港粤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调查评价与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东实践研究中心 学术期刊《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原《广东商学院学报》)是广东财经大学主办的以研究经济理论、经济管理和法经济学为主的财经综合类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图书馆截至2014年9月,图书馆收藏图书43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6.6万册)。 根据2012年11月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年均新增纸质图书10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67个,其中,中文数据库39个,外文数据库1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3个。

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

2021年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年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东财经大学转专业规定

1、专业二次选择是指符合条件的我校普教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2、各专业计划接收人数原则上不高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人数的5%,计划转出人数原则上不高于本专业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0%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3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76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约71.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97万元,图书468.5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240多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0人,副高职称教师39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95人。

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有“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21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

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示范院校和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6%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

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3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JM)、金融(MF)、保险(MI)、会计(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拥有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

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5项,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17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0篇;出版各类著作19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吴建华的简介

吴建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会展高级策划师。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访学期间,考察了西欧、北欧15个国家50多个城市的旅游、酒店和会展,与韩国、日本及港澳台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广东省旅游管理重点扶持学科旅游文化方向带头人。 武汉大学历史系专业毕业,历史学学士厦门大学专门史专业毕业,专门史博士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82.2—1993.7湖北师范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任历史系系主任;1993.8—2004.6湛江师范学院任教授;任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学院宣传部兼统战部部长、社科部主任;2004.7—2006.6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任教授2006.6至今广东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任教授 本科生:旅游文化学、岭南文化地理、岭南海洋文化与社会研究生:旅游文化学、港澳台旅游比较研究 主持武当山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委托项目: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景区一期规划(2013)主持广州市经贸委会展服务中心委托项目:广州展会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3)主持广州贝奇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13年“广货北上”展览会运营策划方案(2013)主持东莞市博物馆委托项目:东莞明清经济研究(2013)主持中健行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省名胜风景区-乐昌市金鸡岭风景区总体规划(2012)主持广东石湾酒厂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策划与建设(2011)参与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广东现代会展业竞争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2011)主持广州贝奇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广东国际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运营策划案(2010)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以广东省为例(2010)主持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委托项目: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商务展览和商务会议实训项目规划建设(2010)主持全国国际商务会展专业培训考试中心委托项目:国际商务会展员实务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2010)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休闲文化与文明生活风尚建设问题研究(2009)主持珠海拱北中旅集团课题:广州新电视塔运营方案(2009)参与梅州市丰顺县砂田镇课题:黄花村旅游规划与开发方案(2009)主持广州市美室展览有限公司课题. 2010年(广州)台湾产品博览会项目研究报告(2009)主持广州经贸会展服务中心课题. 广州经贸会展服务中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报告(2009)主持广东财经大学项目:岭南海洋文化与社会(2009) Analysis on the Pattern and Policies of China’s MICE Industry. Chinese Studies.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2012.8二元产销型展会模式初探.会展财富2012.10论世界博览会文化及其性质特征.时代经贸.2012.23论会展实践教育研究的缺失.现代企业教育2012.4基于客家文化元素的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与对策,战略与风险2011.3中国休闲旅游教育发展报告.经济研究导刊,2011.8论“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11.8客家文化旅游之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对策——以梅州地区为例.会展财富2012.10广东发展工业旅游时机已成熟.中国旅游报2010年9月24日第11版粤港澳合作建设广府文化圈的难题与路径探索.香港出版社2010.5新加坡会展奖励综合性区域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会展财富2009.12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会展专业和会展产业.广州大学学报2010.4合作.竞争.超越: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关系.会展财富2009.12中国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与旅游科学的深度研究思考.中国旅游研究三十年(1978—2008)名家评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中德会展产业格局及其政策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从两方却金碑刻解读明代东莞商贸经济.东莞市博物馆藏碑刻.文物出版社2009.4 邱浚.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会展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冯子才..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酒店基础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酒店前台实用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酒店客房实用英语口语教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年会展文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旅游从业英语.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现代会展英语实务教程.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该教材荣获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2.19会展服务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 2006年度,2007年度中国会展业十大会展理论人物,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组委会与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活动组委会联合颁发在第八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暨2009—2010中国会展产业金手指奖年度评选活动中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会议旅游产业金手指奖·十大理论人物”奖项。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组委会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服务业高级顾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高级顾问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二轮学科评估专家亚洲海洋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潜江市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广州市经贸会展服务中心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新丰县政府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顾问中国商务部国际商务会展员培训师澳门大学会展策划师培训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旅游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