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西科技报社总编辑

2023-12-11 12: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西科技报社总编辑

李大刚,1969年生于山西太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青年画家、山西书画院常务理事,瓷魂斋艺术画廊副社长、晋阳美术馆副馆长、傅山书画院院士、北方草书研究院理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协会创会理事、东湖美术馆首席艺术顾问、中华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太原美协副秘书长,李老师书画课堂创始人,其书法作品在山西于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师从著名书法家徐树文先生,是其名师最得意门生,自幼受其美术老师舅舅的影响,酷爱书法,国画,于1992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并于1993年第一次参加山西省青年硬笔大赛一举获得一等奖,{至今百度书法档案有收藏其名}。其书法作品收藏于山西名胜古迹晋祠博物馆,山西晋宝斋,晋商博物馆,书画作品曾多次在《书法导报》、《山西科技报》、《生活晨报》等报刊上发表。是山西书法界最有潜质的书法家,画家。

董俊峰的人物生平

现任山西省垣曲县中医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全国特色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委员、中国平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名医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青年中医药优秀论文荟萃》副主编、《中国中医药科技》等杂志特邀编委。从医20余年,临床擅长内科、妇科、针灸、疑难杂症,特别对脑血栓、脑梗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性头痛、心脏病、胃溃疡、面瘫等疑难病的治疗有研究。研制出“抗瘫灵”新药,被评为“八·五”山西优秀科技成果,并被评为山西最佳科技成果;研制发明的“抗瘫灵”、“抗瘫灵1号”、“活肢散”系列新药,内服外敷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治愈率幻.5%,有效率98%,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根据瘫痪病的特征首创发明了针灸“天地取穴法”和“瘫痪康复操”对久治不愈的脑血管病偏瘫产生显著疗效。在国内医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论文有:“叩刺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针刺放血加火罐治疗面瘫156例临床观察”均发表在美国《世界临床针灸杂志》;“针刺治疗高血压70例临床观察”发表在美国《国际临床针灸杂志》。获地级以上论文奖58篇,有37篇论文在国际和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参加编写《中华效方汇海》、《中医外治经验选》、《奇难杂症方选》等8部专著,著有《疑难病良方妙法》一书。并多次被运城地区评为“中医先进工作者”。1998年荣获市第三届“山西青年科技奖”并授予“山西青年医卫专家”称号,荣立三等功,受到省委书记、省长的接见。立志于祖国医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实践,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业绩多次被《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山西科技报》、山西电台、中国人民电台等作专题报道。并载入《当代世界名人传》、《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医界精英》、《中国名医大辞典》、《中国当代名医选》、《中华名医述林》、《河东名医奇药》、《垣曲县志》等书中。

郭村的知名人士

徐力之:郭村人,1917年9月生,1937年从曲沃汾川学校(校址在小里村)毕业,考入太原中学,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时期,徐力之于1937年8月从太原到曲沃,任三区牺盟会特派员。11月,由李哲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三区分委委员。1938年2月,他担任曲沃县抗日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党总支组织委员,军法处处长。为发展牺盟会,加强党的建设,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积极开展工作。1938年10月至抗战结束,先后担任过晋豫地委宣传科长,晋豫边唐支队宣教科长。新一旅宣教科长,太行四分区敌后武工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起,他先后担任四十二团政治部主任,洛南县委常委兼一区党委书记,华中支前司令部参谋处长,机关党总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徐力之于1950年调回北京工作。五十、六十年代,先后担任过民政部秘书处长,社会处长,中央内务部农林六五部移民局副局长,农垦部计划局局长,国务院知青安置办主任。七十、八十年代,他先后担任农垦总局总局长兼党组成员,农垦部生产局局长,中国农业影视中心党委书记等。徐力之同志1986年离休,现居北京。李建忠:郭村人,1930年生,曾先后担任曲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洛阳四0七厂厂长,四川津江军工厂党委副书记等职。1988年去世。郎益合:1941年生。他既是乡、村的一名干部,又是一名有声望的农民记者。他先后被《山西农民报》、《山西科技报》和《人民代表报》聘为特约记者。他才思敏捷、眼光敏锐,成稿见报快。他曾在中学学习时期就写了近百首诗歌,多发表在《侯马报》、《晋南拼音报》和《火龙》、《幼苗》杂志上;1962年至1966年,写了40余篇新闻稿件,先后在《侯马报》和《山西农民报》发表;1980年以来,他先后写了1500余篇新闻等稿件,多发表在《山西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他的稿件曾多次获奖,仅1997年度,就获得五项作品奖。1998年以来,他埋头在家里写短篇小说。1999年他写的小小说《官场》,发表在《山西文学》杂志第五期。当年九月份在山东蓬莱召开的全国精短文学大奖赛会上,获得优秀作品二等奖。他年到花甲,仍孜孜不倦地伏案写着……郭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认真做好第二轮土地延续承包工作,进一步抓好站台发运,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商业、运输业等,1999年发展喷灌面积达300亩。现今,为使村民增加收入,他们正积极探讨新的发展思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