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富春山居图鉴赏论文

2023-12-11 22: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富春山居图鉴赏论文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证实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富春山居图》久经磨难,终于得以保存下来。现藏的《富春山居图》分两卷,前半卷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5月18日,《剩山图》点交仪式在京举办,于6月1日在台北故宫与《无用师卷》合展。自此,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才得以展现在国人面前。
它的作者黄公望在“元四家”中,是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江苏常熟人本性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自幼聪敏勤学,博览群书,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年轻时在浙西廉访使署充当书吏,因经办田娘征收事被诬下狱。出狱后,改名大痴,从此不问政事,浪迹江湖,其后信奉全真教,成为清修道士,卖朴云游与杭州,松江等地。50岁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晚年酷爱富春山水,在春茗结庐定居,黄公望所作山水画,继承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又受宋末元初赵孟颊。容和自身对自然实景之感受,加以发展,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降色,山头多基石,笔势雄伟,作水墨,颇文稀少,笔意简远,超逸有致,论者以为峰兰浑厚,草木华滋。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居所,创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构思之时,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越六七年而成。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
他年资最高,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元代画家开始以纸为画本,赵孟頫的《水村图》已见干笔皴擦,元画灵动松秀的笔墨已然初具,而黄公望享年85岁,至其晚年则纸本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其《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长卷,是我国艺林的瑰宝,它取材于风景秀丽的富春山水,这位国画大师和富春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剧《县志》记载,黄公望晚年放浪江湖,爱富春山水之胜,拨墨画大岭山图,他死后坟葬附近的庙山坞。这里可以看出,黄公望和晚年,长期在富春江两崖从事创作,而且定居于富春江畔向来被认为是黄公望的山水画的代表作,创作这幅画时,他年近80,费了几年时间才画成,值得高兴的是,经历了630年漫长的岁月,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件著名的山水长卷的一部分,它能流传到现在,有过不平凡的经历,据说,这幅画在明清两代,曾为许多画家辗转收藏,后来,到了一个姓吴的收藏家手里 ,他临死时,嘱咐家人将《富春山居图》等书画烧掉,作为他的殉葬品。幸亏他的儿子不忍这幅名画成灰,从火中救出此画。但画得开头和中间部分已被烧毁,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成为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讲两岸树木,似初秋景色,十几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文笔披麻索。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

从作者 画面表现内容 绘画新风格角度赏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赏析

《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全 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元画静谧萧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扩展资料

《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特别是浙派画家传统的影响深远。浙江画家在执守浙派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吸收《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营养之中创新传统,发展传统,画出浙派笔墨的时代新貌。他们把《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与宣纸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笔墨之于中国画,等于灵魂之于躯体。黄宾虹、陆俨少等浙派大师骨子里仍然是《富春山居图》山水画的一种变体。”瑰丽中有了刚健、大虚中有了大实的艺术布局,其本身就在浙派山水的本义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元代黄公望创作纸本水墨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