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力系统装备期刊官网

2023-12-11 16: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电力系统装备期刊官网

不是。电子系统装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电力系统装备》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一本面向电力工业和电力设备产业的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期刊。

如何发表电力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的创作一定是基于现有工作的提高和改进,那要如何发表电力学术论文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发表电力学术论文的方法,谢谢你的阅读。
  如何发表电力学术论文
  1.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后,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国知网等论文收录网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确认你的核心内容前人没有研究发表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杂志;

  2.按照所选杂志的格式要求,将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成论文,通过该杂志的制定投稿渠道进行投稿,之后进行耐心等待;

  3.编辑审阅后如果不感兴趣会直接退稿,如果感兴趣会给你提出修改意见,从投稿到第一次审回一般要2个月以上,按照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条改正,并在给编辑回复时对其提出的每一条意见进行逐条回复,之后继续耐心等待;

  4.二审后,基本就离发表不远了,一般会再给你提一些格式类的细节修改问题,解决后回复,等待发表就好。
  关于社会的学术论文
  现代电力与电力污染

  【摘 要】本文叙述了现代电力的特点,以及日益严重的电力污染。比较了电力污染与电磁污染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一门新的边缘分支学科“电磁工程学”的形成过程概况。

  【关键词】电力污染 电磁工程学

  电能或电力是公认的清洁动力。但众所周知,它也存在着污染。在电能的形成过程中,如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灰渣造成的常规环境污染、核电站可能造成的核辐射污染,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可能出现的生态平衡问题等等。电能形成后,在传递、变换过程中电磁波辐射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电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随着电磁能利用范围的扩大与利用能量的日益提高,存在于地球上的电磁波不断地增强而且频带极宽。这种电磁波与宇宙杂波相比较,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各个领域中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之信息失真,控制失控,更为严重的是,在大强度电磁辐射长期作用下,可使生物的生理、生态受到影响和危害,影响人的健康和活力。这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即所谓电磁烟雾。

  现代电力的超高电压,特大电流形成强大电磁场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峻了。这是电磁环境工程学的任务。电力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出现了新的污染。

  一、机电设备容量增大,应用广泛,节省材料变得十分有意义,如铁芯正常工作点选得比较饱和,设备工作于十分接近非线性状态。

  二、电能的使用范围扩大,电力用户中涌进了大量的冲击、非线性负载及不平衡负荷,如电弧炉、电焊、电气化铁道等。

  三、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用户采用了大量时变控制的非线性元件,晶闸管自从1957年问世以来,由于它独特的优点,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逐渐取代了水银整流器,到七十年代就只用采半导体整流器了。除此之外,在逆变、变频和交流电压调整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电力变换技术与控制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在各工业、交通部门及家用电器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首先大功率整流装置既提高了变流效率,又提高了电解产品的质量,因而首先得到了发展。其次,在交流调速技术上广泛使用,如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中用晶闸管串级调速技术,已是一项节电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晶闸管脉冲调速的机车、晶闸管调速的矿山提升设备,隔爆型充电设备等的半导体装置,均因其安全、可靠、节能、便于控制等优点正在矿业部门广泛采用。晶闸管调压器和调功器与常用电磁型的同类产品比较,它具有节能、维修量少、运行可靠等优点,故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机杨调光、国防设施等。为了改善电炉冶炼的负载特性,提高电炉冶炼的效率与冶炼产品质量,近年来发展了直流电弧炉,直流精炼炉也采用晶闸管换流装置。此外在金属轧制、轻纺、制糖、水泥等行业中的交直流拖动系统都广泛采用晶闸管。据1981年日本电力协调研究会对九个电力公司的调查,电力半导体装置所占负荷的比重已达总负荷的73%。我国国务院、国家科委已把推广使用电力电子技术作为我国的技术政策之一,这意味着我国供电系统的负荷已日趋非线性化与时变化。

  四、新的发电方式与贮能方式的推广使用,输电技术的进步,控制方式的完善,非线性元件必将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例如,为了克服机械整流的缺点,提高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性能,已广泛使用静止励磁装置,并正在研究交流励磁的同步发电机异步化;为了改善电压调整率,提高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降低过电压,减小电压闪变,对次同步振荡进行阻尼,减小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推广使用静止补偿器实施电力系统无功控制。

  五、现代技术装备,要求高质量的电能,电能质量,包括电压、频率与波形。电能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用电器具的使用效能,而且它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以及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许多电气设备(包括电子仪器)为适应电能质量的低下而增设的技术措施不仅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使成本大大提高。

  大量非线性元件引人电力系统,使系统电压波形及电流波形发生畸变。波形畸变给产生畸变波形电流的装置自身、与其相接的其它装置以及电力系统运行都带来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或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激发谐振,引起破坏性的过电流与过电压;(二)产生附加功率损耗,降低效率;(三)引起发热,加速绝缘老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四)使测量仪表误差增加,影响监控效果与经济效益;(五)使自动装置失灵,控制失控,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六)使继电保护不能正确动作一误动或拒动;(七)大的有功和无功冲击,造成电压和频率的大幅度波动,将会造成负载,甚至系统的不稳定;(八)电压闪变,恶化工作环境,有害人体健康与工作效率。

  近十几年间电力谐波的研究,更准确一点说电力污染的研究,已经超过了电力系统(习惯上)的范畴,渗透到了电工理论、电网理论、电力电子学、电气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技术、系统仿真、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等其它学术领域。并已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分析研究方法、控制与治理技术、监测方法与技术、限制标准与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研究与实践,一门新的边缘分支学科正在形成。这门新学科与<环境电磁工程学》类比,可叫做《电力环境工程学》。〈电力环境工程学>研究电力污染产生的物理机理和分析方法;电力污染的测量技术、信息处理与监控系统;危害的机理、范围及可容度;控制、消除或抑制的措施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这门新学科的雏形已经可以从近年出版的一些论著中看到。

  电力污染随着现代电力的发展不断出现并日趋严重。电力污染与系统关系密切,实质上是电能质量问题,涉及面广,具有独特的复杂性,难于认识并难于治理。电力污染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最终将与电网运行控制结合起来。电力污染的理论发展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工程实践,并因此而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分支学科一电力环境工程学。

  参考文献:

  [1]吴竞吕编著,供电系统谐波,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

  [2]陆廷信编著。供电系统中的谐波分析测量与抑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3]张一中等编著,电力谐波,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

  
看了“如何发表电力学术论文_电力学术论文如何发表”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 电力学术论文

3. 本科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4. 电力信息通信学术论文

5. 电力专业论文发表

县城充电桩布局是电力专业设计还是规划院设计

浅谈城市充电桩基础设施电力专项规划摘 要: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重要战略,而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建立完善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和应用的必要条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其规划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电动汽车 充电桩 供配电系统 充换电站 箱式变电站1、规划背景近年来,为贯彻国家能源战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我国电动汽车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其根本意义在于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重要战略,而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建立完善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和应用的必要条件。2、城市充电站供配电系统规划2.1供配电方式位于中心城区的社会公共充电站、社会公交车辆充电站和社会特定车辆充电站均采用双路独立电源的10KV电压供电方式。2.2充电站的变电站、配电室设计1、城市充电站的分类及配置(1)城市社会公共充电站配置630KVA容量箱式变电站;10KV中压电缆2*YJV-10KV-3X150。(2)城市公交车辆充电站配置500KVA容量箱式变电站;10KV中压电缆2*YJV-10KV-3X120。(3)城市特定车辆充电站配置315KVA容量箱式变电站;10KV中压电缆2*YJV-10KV-3X90。2、城市充电站及充电站的配电室充电站、配电室的设计应符合《20KV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3-2013的要求;高压配电部分的设计应符合《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的要求;低压配电部分的设计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9的要求。
城市充电站的供配电系统的容量应满足充电站内充电、照明、监控等用电要求,并留有余量。城市充电站应采取有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措施,减小其对公用电网的影响,使城市充电站在公用电网接入点的电能质量符合《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2008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3、城市充电站充电系统站内充电机应合理布置,以利于通风和散热。站内充电机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33001-2010的要求。站内充电设备应具备与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4、充电站电池更换系统(1)电池箱具备可互换电池的标准几何尺寸和电气参数。(2)充电架与电池箱相匹配,与电池箱实现安全可靠的连接。(3)充电架具备相应的状态指示和通讯接口,并具备自动告警功能。(4)充电架具有对电池箱的导向功能,并带有电池锁锁止限位装置。(5)电池箱连接器采用强电和弱电分离的结构,并具有防误插的功能。(6)电池箱更换设备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更换电池箱的功能。(7)自动或半自动更换设备具备手动紧急停机功能。(8)电池箱检测与维护设备具备电池箱容量检测、内阻检测、绝缘性能检测和电池均衡等功能。5、充电站监控系统(1)充电站监控系统由充电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电池更换监控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等构成,并具备远传接口。(2)充电站监控系统实现对充电设备运行和充电过程的监视、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3)供电监控系统实现对供电状况、电能质量、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等的监视和控制的功能。(4)电池更换监视系统实现对动力蓄电池充电状态、电池箱更换设备运行状态、电池箱更换过程等进行监视和控制的功能。(5)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对充电站设备安全监控、防火监控和防盗监控等功能。6、充电站计量系统(1)充电设施与电网之间的电能计量按国家标准执行。
(2)采用交流充电桩充电,应在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设置计量点,使用国家计量标准的交流电能表。(3)采用非车载充电机充电,在非车载充电机充电与电动汽车之间设置计量点,使用国家计量标准的交流电能表。(4)采用电池更换模式时,电池更换站与汽车用户之间的电能计量按国家标准执行。3、充电站用变电站的配电网规划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规划,应建立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上。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网是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城市电网的末端,直接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在电气上连接在一起,是向电动汽车充电站分配电力的重要环节,整个电力系统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配电能力和质量都必须通过该配电系统来完成和体现。为配合建设电动汽车发展的顺利进行和积极推动,构建坚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网网架,充分保证中心城区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网的总体电力配送能力,保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根据轻重缓急和资金规模,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与发展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对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网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时序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决策性依据。各类充电站均配置有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采用供电,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箱式变电站的双路独立电源来源于附近的10KV开闭站或高压变电站,10KV电缆埋地穿管敷设,使用市政10KV电力排管。规划对无线充电、光伏储能充电以及和其他现有基础设施最近技术与方式应用预留接口,丰富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形式。4、充电站用变电站的土建及配套设施规划4.1一般要求1、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外观应于周围环境相协调,电站应选用节能环保型产品。2、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设置防止雨雪进入室内的措施。3、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设置防止小型动物从门窗、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4、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设置 0.8米高混凝土台,防止被室外积水浸泡。5、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电缆沟采取防渗水及排水措施。
6、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采取隔热、防水措施。7、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应有良好的气密性,以保证电气设备工作的清洁度要求。4.2通风要求1、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机械排风优先选用低噪音通风装置。2、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室夏季的排风温度不高于摄氏 45度,进风和排风的温差不大于摄氏15度。3、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室、配电室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在进出风口加装空气过滤器。4、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配电室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5、各类充电站的箱式变电站的通风百叶窗加装可拆卸的金属防尘网。4.3安全和消防要求1、充电机位置及电池储存区域与室外消火栓的距离不大于50米,汽车充换电站的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小于20L/s。2、充电站设置消防沙坑,消防用沙保持充足和干燥。3、充电站设置事故电池紧急淹没坑。4、充电站配置灭火毯不少于两块,消防沙不少于2立方米。灭火毯、消防沙存放在充电器方便取用的位置。5、充电站设置的防雷设施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6、充电站的交流电气接地应负荷《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的相关规定。7、充电站设置隔离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可进入充电区和电池更换区。地方政府要尽早出台充电服务的分类指导价格、财政补贴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依托示范项目,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探索并推动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有关制度和标准。参考文献[1]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3]GB50613-2010《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4]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5]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浅谈城市充电桩基础设施电力专项规划
中国期刊网官方账号
浅谈城市充电桩基础设施电力专项规划
摘 要: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重要战略,而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建立完善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和应用的必要条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其规划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
关键词:电动汽车 充电桩 供配电系统 充换电站 箱式变电站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能源战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我国电动汽车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其根本意义在于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重要战略,而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建立完善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和应用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篇一
  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摘 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沟迅猛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电子拖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充分概抓现代生产自动化系流中承担第一线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而且,电力拖动控制已经走出工厂,在交通、农场、办公室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它的研究对象已经发展为运动控制系统,下面仅对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作一些介绍。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技术;变频器

  0 引言

  现今,创新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并确保过程运行的可靠及安全,为先进的维护策略打造了相应的基础。

  电力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随着社会及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性与日剧增。传统的信息、通信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障碍正在逐渐消失。最新的技术,包括无线网络、现场总线、变频器及人机界面、控制软件等,大大提升了过程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一般是指电工二次系统,即电力系统自动化指采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并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自动监视、协调、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1]。

  1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2 电力自动化的实现技术

  现场总线(Fieldbus)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随着工业电网的日益复杂工业自动化网版权所有,人们对电网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必将取代过去的控制方式而应用在电力自动化中。

  3 无线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因其不必在厂区范围内进行繁杂、昂贵的布线,因而有着诱人的特质。位于现场的巡视和检修维护人员借此可保持和集中控制室等控制管理中心的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此外,无线技术还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使用、通过远程链接可实现远方设备或系统的可视化、参数调整和诊断等独特功能。无线技术的出现及快速进步,正在赋予电力工业领域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并由此在电力流程工业领域及资产管理领域,开创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纪元。

  尽管目前存在多种无线技术汉阳科技,但仅有几种特别适用于电力流程工业。这是因为无线信号通过空间传播的过程、搭载的数据容量(带宽)、抗RFI(射频干扰)/EMI(电磁干扰)干扰性、对物理屏障的易感性、可伸缩性、可靠性,还有成本,都因无线技术网络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很多用户都倾向于“依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定合适的无线技术”。控制用的无线技术主要有GSM/GPRS(蜂窝)、9OOMHzRadios、wi-Fi(802.lla/b/g)、WIMAX(802.16)、ZigBee(802.15.4)、自组织网络等,其中尤以Wi-Fi和WIMAX应用增长速度最快,这是因为其在带宽和安全性能方面较优、在数据集中和网络化方面具备卓越的安全框架、具有主机数据集成的高度灵活性、高的鲁棒性及低的成本。

  4 信息化技术

  电力信息化包括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部分。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厂以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还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更是国际领先,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华北电力调度局自动化处处长郭子明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华北电力调度局就用晶体管计算机调度电力,从国产121机到176机,再到176双机,华北电力调度局全用过,到1978年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

  5 安全技术

  电力是社会的命脉之一,当今人类社会对电力系统的依赖已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电力系统最重要的是运行的安全性,但这个问题在全世界均未得到很好解决,电力系统发生大灾变的概率小但后果极其严重,我国电力系统也出现过稳定破坏的重大事故。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电力工业将会继续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随着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国必将出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

  6 传动技术

  实现变频调速的装置称为变频器。变频器一般由整流器、滤波器、驱动电路、保护电路以及控制器(MCU/DSP)等部分组成。变频器作为节能降耗减排的利器之一,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而成熟。对于变频器厂商而言,在未来30年,变频器,尤其是高压变频器在电力节能降耗中的作用极为明显,变频器也成为越来越多电力行业改造技术的首选。

  在业内,以ABB为首的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导厂商,ABB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及绝缘体制造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公司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凭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产品性能而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其公司多种产品,包括:PLC、变流器、仪器仪表、机器人等产品都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7 人机界面

  发电站、变电站、直流电源屏是十分重要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搜企网,单片机技术的日趋完善,电力行业中对发电站、变电站设备提出了更高精密、更高质量的要求,直流电源屏是发电站、变电站二次设备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直流电源屏承担着向发电站、变电站提供直流控制保护电源的作用,同时提供给高压开关及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因此直流电源屏的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发电站的安全运行,直流电源屏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早期的直流发电机、磁饱和直流充电机到集成电路可控硅控制直流充电机、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充电机、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机等,至目前直流电源屏已很成熟。

  直流电源屏整流充电部分仍然采用目前国际最流行的软开关技术,将工频交流经过多级变换,最后形成稳定的直流输出,直流电源屏系统控制的核心部件是V8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它将系统采集的输入输出模拟量以及开关量经过运算处理,最终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使其按电池曲线及有人为设置的工作要求更可靠地工作。

  8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充满生机、最富有开发前景的综合性学科与众多高新技术的合成。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秀丽.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综述[J].水利电力科技,2005(02).

  [2]唐亮.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8(02).

  [3]夏永平,唐建春.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J].硅谷,2010(06).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篇二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

  摘 要: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等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向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化技术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经发展成为融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电力电子装备为一体的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观测范围也越来越广,闭环控制的的对象也越来越丰富。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平稳、健康的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局部、全系统,采用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就地或远距离进行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等,从而达到合格的电能质量。

  1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是指通过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和自动检测功能的设备对电能传输和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和自动化调度。使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远程和就地的自动控制、调节和监视,为电力系统稳定、安全、正常的运行提供保障,最大限度的满足电能质量的实际需求。实现电力系统化自动化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转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自动化主要包括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和以及调度电网自动化等方面。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为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提供保障,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1.2 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

  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发展和完善电力自动化技术,而且通过智能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协调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考虑到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因此为了尽可能的满足公众对廉价和便利的电力网络需求,将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十分必要。但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各方面发展不太成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

  2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2.1 变电站自动化

  目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使得变电站运行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增强了电网调度和输配电的可能性。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由于变电自动化具有运行状态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方面的特点,在各级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将电话人工操作和人工监视取代,从而使得安全运行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包括核心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用于实时分析、计算的软件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在进行电力生产时,利用对电网系统安全性和运行状态的分析和监控,对电力市场进行自动调度,满足电力市场实际运营需求。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进行信息收集的部分为远动端,调度端则主要用于对远动端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调度。

  2.3 变电综合自动化

  变电综合自动化通过对现代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变电站设备、仪器进行优化设计和功能组合,实现对变电站主要线路和相关设备的测量、自动控制以及监视等全面管理。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该技术具有维护调试和操作简便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变电站保护性能大幅增强,从根本上实现了变电站远程监控管理手段。

  2.4 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通过将配电线路和配电变电站结合,共同合成配电网,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等方面的特点。该技术能够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对配电网运行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当配电网发生故障,出现运行异常现象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将故障及时找出,并予以有效的处理措施。

  3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技术

  3.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模糊的宏观控制系统,它具有易操作性、非线性、随机性、简单化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监理模糊关系模型变得十分简单容易,并且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模糊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在任何地方都体现出来,包括家用电器中,他使得控制操作变得非常容易掌握并且十分的简单。这种模糊理论的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因为他能够模拟人的决策过程和模糊推理过程。

  3.2 线性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最优化理论用于控制问题的一种体现。线性最优控制是目前诸多现代控制理论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一个分支。卢强等人提出了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手段提高远距离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和改善动态品质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了在大型机组方面应直接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代替古典励磁方式。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器目前已在电力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专家系统控制

  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对电力系统处于警告状态或紧急状态的辨识,提供紧急处理,系统恢复控制,非常慢的状态转换分析,切负荷,系统规划,电压无功控制,故障点的隔离,配电系统自动化,调度员培训,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报,静态与动态安全分析,以及先进的人机接口等方面。虽然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4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发展而成的,它主要应用在学习方面以及模型结构方面,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成果。神经网络控制的非线性是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此外它的鲁棒能力、处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已经有多种神经网络结构及其训练算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主要的神经网络理论研究有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问题研究和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等。

  4 智能技术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 自动化正由单个单元逐步发展为部分区域乃至整个系统,有单一功能逐步发展为一体化、多功能。在控制策略问题上日益向着适应化、最优化、区域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对电力系统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虽然在电力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当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的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还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应用。此外,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加紧密的结合,在电网系统中得到为好的运用。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面临着空前的变革。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将迅速进入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推动电力系统监测的发展,也会推动电力系统控制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书军,程志武,周晓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78-79.

  [2]朱淋,徐秀英,肖中图.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风,2010(4):36-37.

  [3]曾琳,金涛.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94-97.

  看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范文

2. 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论文

3. 电力工程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

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职称论文

5. 电气自动化论文精选范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