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咬文嚼字杂志2021

2023-12-07 22: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咬文嚼字杂志2021

2021年12月8日,有“语言界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部正式公布2021年的年度流行语,包括有碳中和、躺平、元宇宙等等。其中,鸡娃一次尤其引起大家注意。


鸡娃,其实简单可以理解为,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外课程,拼命让他们去学习,努力培养她们成为大家眼里的“战斗鸡”。我们来看看,在实际生活中,一个“鸡娃妈妈”是如何鸡仅仅只有2岁的孩子:


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0点,一天学习不下7小时,还要有额外的英语课、乐高游戏、餐厅经营。真的比社畜还要忙。
除了这个2岁的宝宝,之前上海“复二代”5岁牛娃幼升小的简历一出,直接上了微博热搜,不开玩笑,打开一看,竟然有15页长的简历。随手截一下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古诗张口就能来,100首背下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个中班,随便都能认完1200字;英语书一年就能看500本。大可问问自己,英语书一年能读多少本?
除了这个5岁的“小神童”令人感到焦虑,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更是将这种焦虑感“添了一把油”。为了缓解家长焦虑,让教育回归理性,“双减”政策落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功课负担大大减少,同时也规范了校外的培训机构的经营。可是,除了必要的学科外,不少家长也会为了孩子的将来,给孩子报读一些兴趣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就已经卷到这个程度了。
鸡娃有错吗?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有错吗?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目前大环境就是,很多人都在鸡娃,普遍都感到焦虑,虽然没有办法让孩子成为富二代,但家长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够过上一种舒适的生活,也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另外,如果孩子对课余的内容感兴趣,在家长的承受能力范围下,还是很有必要帮助孩子成长的。不管怎样去帮助孩子成长,无论方法是什么,总有一点是绕不过的,那就是——钱。
养孩子实在是太贵了,咱们来算一笔账:


真不敢想象,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多少钱,动辄都得和钱挂钩。
讲真,教育孩子,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拼来拼去,有足够的金钱支撑是必要的条件。先不说那些年薪过百万过千万的家庭,他们尚且对教育孩子的成本感到焦虑;中等乃至普通收入的家庭,拿着普通的收入,也想为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围里最好的东西。
一、没有长远规划的“刚性”教育容易面临破产困局
但是,要是没有长期规划,没有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刚性需求,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可能会“一夜返贫”。
今年5月,国家出台三胎政策。一时间,“育儿成本”洗刷各大论坛。
中国全面放开三孩生育,一对夫妻被允许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出台后,“养儿成本”成为热议话题。
对于不少人来说,生三胎,最大的难点是育儿成本。90后的春晓已经是一个三胎妈妈了,除了日常的花销外,还有巨大的教育成本需要投入。为了养活一家五口,春晓的丈夫接起了多份兼职,他们夫妻二人也开始节衣缩食。后来,因为疫情缘故,挣钱变得愈发艰难,春晓的丈夫为了维持家庭运转,借了网贷,不知不觉的,借款已经高达40万元。
来算一算春晓的家庭支出:一个月房租4千元,孩子学费一个学期3万元,每月还有尿布、奶粉这些起码2千元,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有五千元。保守估计,一个月最少得支出1万元。除此之外,他们的40万元债务,每个月分期还都要5千元一个月。


这已经不是省吃俭用能够解决得到的问题了。无奈之下,春晓只好让两个儿子不要去幼儿园了;至于兴趣班,更是没有能力再支付了。从春晓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时间的支出,而是长期的必要的支出,如果我们没有合理地去规划教育的支出,那么家庭可能会陷入“破产”的局面。
其实,教育费用的支出,不单单是刚性支出,还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孩子起码要养到18岁,所以教育金起码要维持到18岁能够正常支出;此外,孩子的教育费用哪怕最省,直至18岁也得50万左右,还不包括其他的兴趣班的支出;最后,教育费用有着不同阶段的不同支出的特点,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大,所需要的费用越多。
这些时候,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家庭条件又不是特别好,父母也没有办法拿出这笔额外的开支,那么这一切也只能是放弃。幸亏,给孩子的教育投资,的确是刚需;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说走一步看一步。未雨绸缪,往往可以帮助孩子走得更远。
因此,这里给家长3点建议:
1、孩子的教育是刚需,是没有弹性的,一定要提前规划好。什么阶段用什么钱,这都是没办法省下来的,更不说晚点交。所以,一定要提早准备。
2、给孩子作教育用的钱不用过分追求投资回报率,一定要以稳健为主。因为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但这笔钱更需要的稳固,万一亏空了,孩子们在教育路上所需要的钱就没有了。
3、有强制储蓄的功能。这笔钱不是说什么时候想取出来,就能取出来,这样万一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也就没有了。
于是,有不少家长,对教育金这类理财型保险产生了兴趣。要是很早开始为孩子存下一笔积蓄,并且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那么以后要是孩子需要用钱的时候,会不会压力比较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教育金,应该怎么规划。
“鸡娃”一词“出道”的时间不长,却迅速席卷家长圈,形成了一股热潮。就连微信状态里,都增添了“鸡娃”这一选项。
二、什么是教育金?
实际上,教育金也是一种年金险,本质就是一种保本保息的长期理财。就是每次在固定的时候,给孩子存入一笔钱到保险公司里。等到在合同约定的时候,就可以领取一定的资金了。这笔钱可以用来给到孩子读书、买房、创业。
教育金返还的时间和孩子的教育阶段有着紧密关系,一般会在高中、大学的时候返还保险金。要是供完了这份保险,还能再领一笔钱。除此之外,还能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投资收益,能够得到相应的分红。


三、一定要买教育金吗?
为什么要买教育金,存银行不行吗?有不少家长会这么想。教育金对比其他理财工具,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
1、安全性
教育金保险在投保时就能提前锁定未来领取的收益,未来什么时候领,领多少,完全可以在投保时进行提前规划。
一旦保单生效,无论外部市场发生什么变化,无论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家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提前为孩子规划的这笔钱,都是不受影响的,到了该领钱的年龄,一定可以领到这些钱。
2、强制储蓄性
因为与保险公司的约定,父母能够强制规定自己在约定的时候里存钱,为孩子选择适合的选中和保额;如果中途退保的话,就会面临损失。所以,有着这么强约束的条件,能够保证教育金储蓄可以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那么,不但可以降低冲动消费,强制存钱;另外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把钱拿出来。
3、稳定的收益
像股票、基金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而教育金的一大亮点就是收益率很稳定,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收益率都是固定的,很适合需要稳定的群体。
另外,在利率下行的现在,能够和保险公司约定长期利率,这样长时间看来,收益非常稳定;这笔钱不会说存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本金损失了,相反已经增长了。
和理财不同的是,银行存钱最长的收益期限一般是5年期,一般按照单利来计算利息;但教育金的话可以锁定长时间的收益,比如说20年,计算的是复利。从时间维度上看,两者收益将拉开差距。
4、“保费豁免” 功能
所谓“保费豁免”指的是,家长遇到什么意外,比如说重疾、身故等,不能支付将来的教育金,保险公司将豁免所有还未交的保费,而合同约定的内容不变,子女可以继续得到保障。父母作为家庭的主心骨,通过购买教育金,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因意外而带来的损失。
5、专款专用
长期存放的不能拿出来的钱,可以解决刚性的需求,也能保证专款专用,为孩子的教育保驾护航。但能够有固定的收益,减轻一次性拿出一大笔钱的压力了,还能抵御通胀,这的确是个好事情。


四、写在最后
虽说“鸡娃”要有一定的尺度,但在现代社会,读书是一条最稳健能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的道路了。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其实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准备得是否充足。
为人父母者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孩子在往前冲的时候,提供足够多的“弹药”,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教育金的规划一定是越早做越好,不是为了收益率,而是越早开始做,能够积累的资本也越多,毕竟现在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贵了。
面对教育刚性需求,通过教育金来提前规划,用强制储蓄的方式存下来一笔钱,有固定收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减轻一次性拿出一大笔钱的压力,的确是件好事。
在育儿的道路上,大家一起共勉。

2021年度十大热词

12月30日,中国新闻周刊发布了“年度十大热词”,分别是EMO、YYDS、破防、元宇宙、碳中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祝融号火星车、共同富裕、双减。

本来想着自己这与世隔绝的,应该好些没听过,不成想居然只有一个词没听过,我是应该开心吗(๑•́ ₃ •̀๑)

借助百度,解释解释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2022年1月,智库公布2021年度十大热词,入选。

ps:估计俏俏会感兴趣。

咬文嚼字一年多少期,一期多少钱,一年总共多少钱!有人知道么?有人说24元!我这订了9到12期就16元!再

编辑出版: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
主办:上海文化出版总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语种:中文
ISSN:1009-2390
每一期 4 元

咬文嚼字杂志订阅详情:产品名称市场价¥ 一年(12期) 48.00元 半年(6期) 24.00元 一季(3期) 12.00元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流行语霞美镇计几个村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等词汇成为《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