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机械工程学报正文行距

2023-12-06 19: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机械工程学报正文行距

1. 为保证文章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文章的全部署名作者均须同意文章在本刊发表,且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署名的次序无异议,文章须是作者亲自参与的项目,杜绝一切虚假、抄袭、冒名现象。2. 稿件应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简练流畅,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3. 来稿请务必通过本刊在线投稿系统投稿。投稿时务必注明通讯联系人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包括手机)、E-mail等。4. 文章字数要求在3000~4500字符以内,正文选用5号字,单倍行距;页面设置选用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均选用2 cm,机械结构图请附DWG格式图。5. 格式(按下列顺序排列,要求内容齐全)● 论文应包括中文题目(不超过21字)、作者姓名、单位的全称(应包括院、系、科室等二级单位)、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作者所属单位不要超过3个。●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主要表达文章中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应含有研究的问题、方法和过程、研究结果、研究结论4个层次;摘要中不要重复题目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也不使用评论性语言。● 中文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1~2个(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一书)。● 论文应包括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的全称(不得用缩写,应包括院、系、科室等二级单位)、城市名、邮政编码、国家名。● 英文摘要务必与中文摘要完全对应;摘要中涉及文章研究、阐述、设计、试验等内容时宜选用过去时、被动语态撰写,结果、结论宜选用一般现在时撰写。● 英文关键词(3~8个),要求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 首页页脚需注明以下内容:收稿日期:年-月-日(例如:2007-01-01);修订日期:此项可空缺,由编辑部填写。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及批准号(此项非常重要,请勿遗漏)。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主要从事的工作。● 正文的“引言”部分编号为0,并列出“引言”二字;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用“1.1.1,1.1.2,...”排序。● 图片、表格、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图1、图2,表1、表2。● 图片、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图题(包括(a)、(b)等分图题)、表题要求用中文标注;图、表中的文字要求用中文。● 墨线图要求用计算机描绘(.tif,.dwg等),图形规整,墨色黑(不要使用彩色线条),线条粗细均匀。● 照片或灰度图应反差适当,鲜明可见;金相照片应给出比例尺。● 表格使用卡线表,表格的宽度最好设计成25个汉字(相当于48个字符)以内。● 论文中的外文字母应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各类公式要注明上下标,数码符号请注明大小写,文章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符号请给出其含义,矢量采用黑斜体。●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 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依次列出(在正文中引用处务必用“[序号]”标注);列出的参考文献应是重要的、近期的、已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作者不多于3个的姓名全部写出,多于3个的,余者用“,等(,et al)”表示;无论中外署名、一律姓(大写)先名后,著录格式举例如下:期刊: [1] 文章作者.论文题目 [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页码-终页码.专著: [1] 作者.书名(英文实词首字大写)[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码.译著: [1] 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论文集: [1]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 [G]// 文集名(英文首字大写).论文集编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技术报告:[1] 作者.论文题目 [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码.学位论文:[1] 作者.论文题目 [D].单位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页码.专利文献:[1]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技术标准:[1] 标准起草单位.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码.在线文献:[1] 作者.论文题目[EB/OL].日期.http:// ?,.光盘文献(数据库):[1] 作者.论文题目[DB/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6. 为保证刊物质量,本刊编辑部有可能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稿件内容,务必在来稿中说明。

中国机械工程的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怎么写及范例欣赏

1.中文摘要

(1)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

(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个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好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

(1)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两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3.目录

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开始页码(小四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1章、1.1、1.1.1等数字一次标出。

4.前言

“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二字之间控一字符。

5.正文:

1XXX--章级层次

三号黑体居中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XXX--节级层次

四号黑体左起排,段前段后各0.5行;

1.1.1XXX--小节级层次

四号楷体左起排,段前0.5行;

1.1.1.1或1.XXX--条款层次

小四号宋体左起;

(1)XXX(小四号宋体,接排)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2磅,标准字距。

6.图

图题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5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方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标号在图下方。

7.表格

表格按章顺序编号,表格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标号在表上方。

8.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排列。标号在公式同行右对齐。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欣赏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机械制造发展现状和前景趋势

摘要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度的有效指标之一,是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国际市场竞争现象越演越烈,如何将高科技融入机械制造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现状;趋势

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1机械制造的系统性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感应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以及新开发材料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产品的设计,销售网络、组织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现代技术运用。机械制造技术需要将传统的制造加工技术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制造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

1.2机械制造的综合性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局限于机械加工制造的本身过程,它的产品面向整个市场,并且涉及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销售以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机械制造的终极追求是产品投放进市场后的应用情况,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体现了市场竞争要素

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产品生产率,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矛盾已经逐渐向质量、时间和成本三者综合考虑的矛盾。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可以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2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2.1管理模式落后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实现计算机系统代替人为管理,并且尤其重视对体制的改革和生产流水线模式的更新。已经全面提出了精益生产、高效生产、准时生产的管理思想,但由于我国进入信息时代时间较短,对于先进管理模式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对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运用并不广泛,还是以人为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2.2自动化技术落后

与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相比较,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国还没有掌握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设计的产品方案相对较为落后,仅仅是简单利用自动化技术,目前还无法真正做到将机电进行有机结合;其次,我国使用的机械自动化还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并且,已有的自动化的设备数量太少,导致我国自动化整体水平较低;第三,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还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机械自动化发展进度较为缓慢;最后,我国的机械种类选择的局限性比较大,质量也无法达到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使用的范围也不够普遍、广泛。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发展潜力巨大。

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3.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化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融入网络化是工业机电设备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技术普及的市场大环境下,监视技术与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械制造的产品,因此,将机械自动化融入网络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局域网络技术还将运用到大量的家电设备中,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生活模式,正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这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2以智能化为依托,发展实用型机械自动化技术

人类的社会进步一直伴随对智能的开发,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进行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与传统机械制造自动化最大的区别,也是工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体现在控制论的基础上运用生理学、运筹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进行人工智能模拟、自动编程、人机接口和对话,在加工过程中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决策,从而取代部分人类脑力劳动,对人类的职能进行收集,从而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层次的发展是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的智能化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当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实际需要作为导向,采取与之相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只有将企业发展需求作为核心原则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才能将机械自动化技术产生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取得高效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以新材料为支撑,进行绿色化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受到各方的关注,绿色化发展是工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工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依靠掠夺环境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但地球上的能源有限,不能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工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从而改变高投入低收入的局面,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必须保持生态环境与机械制造发展的平衡,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4光机电一体化发展

将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机械技术交叉融合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是现阶段很多高新企业以及高新设备的基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实现机械一体化产品的基础,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生产出高功能水平、高附加价值的机械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激光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光能驱动等等均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4结语

机械自动化产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直接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对机械制造的产品需求还在持续加大,但是落后的生产技术限制了我国机械产品输出,因此,应当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被不断应用在机械制造生产活动中,极大程度地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研究,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