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23-12-10 05: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是南大核心期刊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2001年,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以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该刊以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

华文教学与研究目前属于什么期刊

《华文教学与研究(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季刊,国家级。
创刊于2001年,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以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设有以下主要栏目:华文教育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主要栏目:华文教育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语言习得研究、语言教学与文化、语言研究、综述与书评。

马跃的论著项目

Understanding Meaning: Towards a Triangular Pyramid Model of Representation of Meaning, 1987.5(硕士学位论文)Semantic Attainment in Interlanguage _ A Corpus-Based Study of Verb Uses through Chinese L2 Learners’ Written English Texts,2000.7 (博士学位论文) 《应用语言学词典》副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英语八级测试题集》(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Shandong Agriculture《山东农业》(译著) 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出版《当代英语同义词词典》(合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英语文体学词典》副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大学实用英汉词典》副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1.“‘用外语思维问题'的断想”《山东外语教学》,1988年No.2(ISSN 1002-2643/CN 37-1026/G4)2.“ 浅谈翻译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载于《英语八级测试题集》 1992年 (笔名艾言)3.“加拿大人的环保意识”《加拿大透视》1992(5)4.“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n Figures”,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 Environment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创刊号),1992年第1期5.“浅谈涉外秘书系课程设置与调整及存在的问题” 《外国语高教研究》1993年No.1 (笔名艾言)6.“加拿大华人家庭今昔”《加拿大透视》1993(7)7.“教学模式·社会需要·专门外语教学”《外国语高教研究》1994年No.1 (笔名艾言)8.“浅论21世纪外语教师的使命”《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3)(1996年9月出版)(ISSN 1002-2643/CN 37-1026/G4)9.“教学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学分制” 《外语外贸高教研究》1996(1)10.“ERIC、Search ERIC和AskERIC —查询教育信息资料的捷径” 《外语教师上网手册》(《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1997年12月出版)(ISSN 1003-6105/CN 44-1165/H)11.“利用因特网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初探”《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第二期(1999年6月出版)(ISSN 1002-2643/CN 37-1026/G4)12.“Chomsky的语义哲学观”《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创刊号(1999年12月出版)(ISSN 1009-2536/CN 37-5078/H)13.“论Chomsky学说的辩证唯物主义性质”《华文教学与研究》(《广州华苑》学术版)(1999年12月出版)(CN 44(Q)0128)14.“浅论网络远程教育科研理论研究的前景”《第二届中文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12月。15.“利用因特网络手段与资源推进华文教育:机遇与挑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6.“外语专修:提高公共外语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暨南学报》2001年6月。以“外语专修: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可选策略”为题转载于《当代教育》,2002年8月。17.“学生语料库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作用”,《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应用》,董燕萍、王初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18.“学生语料库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暨南学报》2003年第5期(2003年9月出版),转录于《暨南外语论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卢植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290-300页。19.“建立‘海外华文教育专业’势在必行”,收录于《实践教学研究》,刘洁生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248-251页。20.(与温北炎合作)“印尼华文教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从社会问卷调查看印尼华文教育的状况”,《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9期,50-56页。21.“教学研究素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华文师资队伍的重要因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曾在2005年11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的第三届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研讨会上作为主题发言)22.“华文教育专业的定位与海外华文教育需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23.(与温北炎合作)“印尼华人的民族权利与华文教育问题”,载于《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一期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 Environment英文版创刊号(ISSN 1004-2849)1992(1:1),英文编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创刊,刊号:ISSN 1002-2104/CN37-1196/N;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刊名)是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联合主办的一个跨学科的关于发展问题的学术期刊。独立担任了该刊的英文版创刊号的编辑,设计了该刊的版面,全部文稿的校改、编辑,部分文稿的翻译,并且负责了部分电脑录入和全部的电脑排版工作。另外,还撰写了其中的“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n Figures”一文。

周健的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英汉语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主要著作:  (一)学位论文1.论张衡的文学成就 发表于《暨南学报》1988年第3期  (二)专著:1.《从花花世界归来》 知识出版社 1994.112.《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9 (2004年 3次印刷)3.《字词中的趣味》 新世界出版社 1999.11(2000年 2次印刷)(三)教材:   1. 《华人汉语速成教材》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  2. 《外国人汉字速成》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9 (1999年修订本)  3. 《游学在中国》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8  4.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合著) 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6  5. 《HSK备考训练》(合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10  6.汉字突破 (英文注释版)(教材及练习册,汉办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基础华语(面向印尼华文教材,汉办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阅读训练(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聆听与说话(英法文注释版,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聆听与说话(日韩文注释版,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游学在中国 语言文字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12.游学在中国 文化艺术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13.基础汉语(第一册含课本、练习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4.教师手册(基础汉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5.汉字规律教程(课本、练习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四)论文:1.九歌九篇无《国殇》《礼魂》,《湘潭大学学报》1981.3*  2. 从《归田赋》到《归去来辞》,《衡阳师专学报》1982.3  3. 《两都》与《两京》,《湘潭大学学报 》1983.1*  4. 评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 《湘潭大学学报》 1985.2*  5.试论魏晋六朝男性笔下的闺情诗,《中国古典文学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9  6.论张衡的文学成就,《暨南学报》 1988.3*  7.谈华裔留学生的古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1988.12  8.汉语速成教学法新探,《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语出版社 1990  9.美国文化评介(系列·五篇),《文化广场》1993.1-5  10.视对英语发展趋势和交际语体的研究 《英汉语比较研究》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1  11.论旧金山高校的华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文集》 1995.10  12.探索活跃汉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广州华苑 》1996.1  13.有时WHAT≠什么,《学汉语》1996.4  14.从比较中发现汉语规律 《语言与文化论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11  15.帮助西方人顺利掌握汉字,《广州华苑》1996.11  16. 刻苦自励 博大精深 ,《书海导航》1996.11  17. 开拓诗歌鉴赏的新领域,《名作欣赏》1997.5*  18.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 ,《东西方文教的桥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8  19.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暨南学报》1998.2*  20. 汉字难学的分析与对策,《汉字文化》1998.2*  21. 论东南亚华文教师培训,《暨南学报》1998.4 *  22. 汉语中的外文字母词,《学汉语》1998.5  23. 关于改进汉字教学的探索,《中国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  24. 谈外来词的音译 ,《广州华苑》1999.1  25.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暨南学报》1999(教学研究论文专辑)*  26. 时间与钟点的表达,《学汉语》 1999.6  27. 评《水浒》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暨南学报》1999.3*  28. 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北大出版社 2000.6   29. 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0.4  30.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1. 汉字是一幅神秘的图画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12  32. 论汉字教学的阶段性策略,《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讨论会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8  33. 论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连载),《香港普通话报》2001. 1-2期  34. 当前使用字母词语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2001.2*  35. 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汉语交际技能训练,《世界汉语教学》2001.3*  36. 论字母词语的归属与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001.3*  37.汉语称谓语教学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  38.略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语言研究》(增刊) 2001.6*  39.关于汉语教学技巧的两点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1  40.口头描述,《香港普通话报》 2002.3  41.汉字教学策略与汉字教材编写,《对外汉语论丛》第二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5  42.让学汉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华文学院学报》2002.3  43.应用语言学应重视应用研究,《华文学院学报》2002.4  44. 巧记巧辨易借字,《香港普通话报》2002.7 第67期  45. 形声字结构归类,《香港普通话报》2002.9 第68期  46. 汉字网络图,《香港普通话报》2002.11 第69期  47.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48.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  49. 谈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集思广益》香港教育统筹局2003.3  50.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  51.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  5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新作,《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3期*  53. 留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第二作者),《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3期*  54. 论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2004第1期*  55. 研究学习策略 改进汉字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第1期  56.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第2期*  57. 论汉字文化崇拜 (第2作者),《社会科学》2004第2期*  58. 让华文教学跟着语感走,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2-29  59. 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讨论会论文集》2004,北语社  60.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第3期  61.论华语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第4期  62.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期  6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汉语学习》 2005第3期;  64.“眼”的隐喻说略 《修辞学习》 2005第2期  65.音译外来词评说,《学术论坛》 2005第2期  6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突出语感培养《对外汉语研究》第一期,上海师大 编 商务印书馆2005  67.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文字应用》 2006-3  68. 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 集》,北大出版社2006     主要论文:  1.九歌九篇无《国殇》《礼魂》,《湘潭大学学报》1981.3*  2. 从《归田赋》到《归去来辞》,《衡阳师专学报》1982.3  3. 《两都》与《两京》,《湘潭大学学报 》1983.1*  4. 评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 《湘潭大学学报》 1985.2*  5.试论魏晋六朝男性笔下的闺情诗,《中国古典文学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9  6.论张衡的文学成就,《暨南学报》 1988.3*  7.谈华裔留学生的古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1988.12  8.汉语速成教学法新探,《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语出版社 1990  9.美国文化评介(系列·五篇),《文化广场》1993.1-5  10.视对英语发展趋势和交际语体的研究 《英汉语比较研究》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1  11.论旧金山高校的华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文集》 1995.10  12.探索活跃汉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广州华苑 》1996.1  13.有时WHAT≠什么,《学汉语》1996.4  14.从比较中发现汉语规律 《语言与文化论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11  15.帮助西方人顺利掌握汉字,《广州华苑》1996.11  16. 刻苦自励 博大精深 ,《书海导航》1996.11  17. 开拓诗歌鉴赏的新领域,《名作欣赏》1997.5*  18.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 ,《东西方文教的桥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8  19.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暨南学报》1998.2*  20. 汉字难学的分析与对策,《汉字文化》1998.2*  21. 论东南亚华文教师培训,《暨南学报》1998.4 *  22. 汉语中的外文字母词,《学汉语》1998.5  23. 关于改进汉字教学的探索,《中国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  24. 谈外来词的音译 ,《广州华苑》1999.1  25.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暨南学报》1999(教学研究论文专辑)*  26. 时间与钟点的表达,《学汉语》 1999.6  27. 评《水浒》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暨南学报》1999.3*  28. 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北大出版社 2000.6   29. 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0.4  30.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1. 汉字是一幅神秘的图画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12  32. 论汉字教学的阶段性策略,《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讨论会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8  33. 论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连载),《香港普通话报》2001. 1-2期  34. 当前使用字母词语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2001.2*  35. 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汉语交际技能训练,《世界汉语教学》2001.3*  36. 论字母词语的归属与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001.3*  37.汉语称谓语教学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  38.略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语言研究》(增刊) 2001.6*  39.关于汉语教学技巧的两点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1  40.口头描述,《香港普通话报》 2002.3  41.汉字教学策略与汉字教材编写,《对外汉语论丛》第二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5  42.让学汉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华文学院学报》2002.3  43.应用语言学应重视应用研究,《华文学院学报》2002.4  44. 巧记巧辨易借字,《香港普通话报》2002.7 第67期  45. 形声字结构归类,《香港普通话报》2002.9 第68期  46. 汉字网络图,《香港普通话报》2002.11 第69期  47.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48.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  49. 谈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集思广益》香港教育统筹局2003.3  50.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  51.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  5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新作,《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3期*  53. 留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第二作者),《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3期*  54. 论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2004第1期*  55. 研究学习策略 改进汉字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第1期  56.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第2期*  57. 论汉字文化崇拜 (第2作者),《社会科学》2004第2期*  58. 让华文教学跟着语感走,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2-29  59. 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讨论会论文集》2004,北语社  60.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第3期  61.论华语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第4期  62.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期  6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汉语学习》 2005第3期;  64.“眼”的隐喻说略 《修辞学习》 2005第2期  65.音译外来词评说,《学术论坛》 2005第2期  6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突出语感培养《对外汉语研究》第一期,上海师大 编 商务印书馆2005  67.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文字应用》 2006-3  68. 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大出版社2006     承担课题:  1.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 国家汉办立项 20002.攻克汉字难关 国家汉办立项 20013.普通话课堂教学法 省教育厅十五重点项目 20024.印尼少儿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国家汉办立项之子项目 20035  5.《对外汉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5    所授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汉语字词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本科生课程、教师进修班课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教师进修班课程)速成汉语精读(留学生课程)商贸口语 (留学生课程)阅读训练 (留学生课程)汉字 (留学生课程)等    荣誉与奖励:  1997年9月获“暨南大学先进个人”奖1998年9月获“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奖。1999年9月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1999年获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3获奖人)2002年9月获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