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婚姻与家庭杂志观后感

2023-12-12 16: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婚姻与家庭杂志观后感

文/霓虹

  一个偶尔的机缘巧合,我进入上写文章。在这里我阅读到很多简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文字描述,我身临其境感觉到很多人都是才思敏捷,文笔极佳。我深信这些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友友们,也一定会诞生出写作大咖、编剧或作家。

  来到一百多天了,最初我热情洋溢,信心百倍的坚持日更。后来因各种缘故半途搁浅,开始给大型杂志、公众号投稿,所幸在《婚姻与家庭》杂志两篇投稿成功,《一个母亲》的公众号几篇文章也被录用,实现了写作变现的愿望。在这里我将自己微薄的收获与友友们分享、探讨、共同成长。

  我感到在上写文章,犹如走进五颜六色的花卉世界,随心所欲的可以独树一帜。不管是日志记录、散文伦理、悬疑小说、八卦娱乐、心灵鸡汤等等,都是不拘泥于任何格式,很随性。写作时基本是一气呵成、出口成章,写完有种舒畅淋漓的惬意。

  在这个信马由缰、无拘无束的写作广场,每个人手上都握有一支宝笔,可以任意挥舞、浓妆艳抹、细水长流、可以豪情万丈、婉约深情,各种文风聚集在一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而用于写作变现的文章,就有要求和限制了。如同是孙悟空被如来佛套上紧箍咒,纵然能有旁门邪道,出奇制胜的神功,也只能按常规出牌,按部就班陪同唐僧去西天取经。记得我初次投稿写的是女性励志故事,文章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贴身体会才能吸引眼球。当时我投了几家公众号都是石沉大海。

  后来我不断反思总结,感到公众号时效快,新颖,抓热点话题。最主要很多创办公众号的编辑基本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生活阅历丰厚的中年人,思想的认知、观念及深度与大学生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只有走传统的杂志路线,才能找到与自己有共识,有默契的知音。我将《我愿逆流而上,追寻那片光芒》打磨后,投递到《婚姻与家庭》杂志部,接待我的李津老师看后赞不绝口,她说写的很感人,文笔也不错,就是整个基调有点悲伤。她说文章是给大众看的,要给人以启迪性,感召力。尤其是战胜困难的心理描述,如何走出沼泽地强势反弹。

  我按照她的要求开始了细致打磨的过程,所谓的打磨也就是不断捣碎原有的文字,绞尽脑汁的创新、费劲心思的突破。这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有时候我都灰心丧气了,对于时过境迁的事情,挖空心思捕捉瞬间的心理动态是挺难的。但是不认输的性格又激励我咬牙坚持。启迪性的文字来源于生活,但基调和认知要高于生活。

  经过我几番修改、细致入微的打磨,三审通过并得到总编的好评。拿到第一笔八百元稿费时,我竟像个小孩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之后我在《婚姻与家庭》屋檐下这个专题,又写了篇《我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三审通过,刊登在杂志四月份上半月。

《一个母亲》公众号,是由北京残联主办,内容必须是本人的真实经历。这个别具特色的风格吸引了我,也是我旗开得胜,首战告捷。我又将身边几个华丽转身的单身母亲,无坚不摧的感人故事呈现给读者。

  总之,写作变现是一件很艰辛的锐变。三观要正,标题能够一语击中很关键。文章打磨是提升自己到另一个层面的过程,只有不断攀岩不断突破瓶颈,才会有进步。当你闯过层层障碍,收获一份惊喜时,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就不知不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愿与友友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愿我们在码字的路上,各自芬芳。

在“家务活”中积压的怨气,会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你赞同吗?

导读:有时候,摧毁一段婚姻的,可能不是这个男人有家庭暴力或者出轨,也不是这个女人有多么的作或者败家。有时候,摧毁一段婚姻的,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01

闲来看手机,看到了网上有这样一个关于女人的段子“迪拜女人只花钱,德国女人只工作,日本女人只带娃,中国女人就厉害了,工作、创业、打小三……谁说女人是水做的,中国女人是水泥做的。”

段子写得是夸张了些,可是却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婚姻里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因为自古封建社会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习俗,所以致使中国改革开放了这么些年,这种想法在某一部分人的心里,也一直根深蒂固,并没有因着社会的进步而彻底的消除。

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成了许多中国男士不干家务活的借口。

两个人在谈恋爱时,男生对女生山盟海誓,温文尔雅,生怕一个不小心而分手。

在有些情侣之间,婚前男人视女人为公主,会为了女人尽心尽力,可是却在结婚后,位置立刻倒转,男人成了少爷,女人为他尽心尽力。

从而,致使两个人之后的日子,无论是生儿育女,还是家务活,女人从洗衣做饭到带孩子,以及外出赚钱,凡事都得做,而有些男人下班回家后,不但不帮女人分担家务,甚至对女人趾高气昂,要求女人呢去伺候他。

女人繁忙的生活让自己苦不堪言,直喊“生活太累”,逼得女人想要离婚。

有人会说,因为男人不做家务而离婚,未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吧?

但是,事实上,婚内鸡毛琐碎太多,家务活也不只洗衣做饭那么简单,一个男人不帮你分摊家务说明他根本不爱你。

02

李晓亚和刘大军是一对结婚八年的夫妻,两个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有一个女儿已经七岁了,上了小学一年级。

夫妻两人家庭条件还不错,外人看了也挺羡慕,可是过日子往往都是外面看着好,内里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就在上个月,两个人协议离了婚。别人问什么原因,李晓亚只说,刘大军根本就不爱她。

李晓亚和刘大军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经过两人一年的相处后结了婚。

婚前刘大军对李晓亚百依百顺,李晓亚说什么她听什么。

在两个人谈恋爱时,刘大军每次去李晓亚家时,都会给李晓亚买许多吃的,而且如果遇到李晓亚洗衣服,他就给晾衣服,遇上李晓亚收拾屋子,他就帮着拖地板……

有一句话“爱一个人就要爱对方的全部”这句话是没错,但是这句话只适用于男女恋爱时期。因为结婚以前显示的都是优点而隐藏了缺点,结婚后因为时间的推移,习性的显现,许多人暴露了自己原来的本性。

如果缺点小,还可以忍受,可是一旦缺点暴露且不断增加扩大,终究有一天会让对方觉得难以接受,最终甚至离婚。

03

李晓亚和刘大军恋爱时,你疼我让,非常幸福,可是两个人结婚后,特别是李晓亚生下女儿后,刘大军就大变了样。不仅天天只顾上班,回家后什么也不干,甚至在李晓亚身体不舒服还在做家务的时候,他依然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打游戏。

在难得的周末休息时,他也是去和朋友打篮球或喝酒,对于家务活和照顾孩子,他一概不闻不问,全部甩手交给了李晓亚。

李晓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照顾襁褓里的孩子,又要收拾家务,还要给刘大军做饭洗衣服……

有的时候刘大军回家不顺心时,还会气急败坏地吼李晓亚,比如饭做得不好吃,比如屋子收拾得不干净……

对于刘大军的坏脾气,李晓亚也只是忍着,想让婆婆来帮忙又怕婆媳关系难以维持。

有一次李晓亚累得撑不住了,让自己的母亲来帮忙,可是刘大军各种耍性子,不给岳母好脸色,还常找事跟李晓亚吵架。面对姑爷的怪脾气,晓亚妈没呆多长时间回去了。

有一天,李晓亚实在忍受不住刘大军不做家务不帮自己还总是发脾气的问题,和他吵了起来。

李晓亚问刘大军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刘大军说,“我上班挣钱了,家务就应该你干。”

李晓亚难过不已,她原本也是有工作的,她如今没上班,全然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难道要将年幼的宝宝独自放在家中吗?刘大军又不愿意让双方父母来帮忙,凡事都要她一人独自承担,如今反而怪她没挣钱了?

04

后来,到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李晓亚就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而自己在家附近找了一家超市打工赚钱。

可是刘大军却在这个时候丢了工作,闲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整天要么出去鬼混,要么在家打游戏,甚至连女儿幼儿园放学,都不愿意去接。

李晓亚忍无可忍,直言刘大军根本不爱她,最后两个人协议离了婚。

离婚的时候,刘大军还不肯离,不肯离的原因不是因为有多么的爱李晓亚,而是因为他习惯了李晓亚的照顾。

每个人在刚结婚的时候,都得到婚姻中的“长相厮守”和“百年好合”,可是婚姻中,若总是一方一味地付出,而另一方无动于衷,那何来的长相厮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感情需要相互付出才会长久,除了父母谁也不会免费的单方面为你付出一辈子。

05

三毛曾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对于婚姻家庭中,繁琐的家务活和照顾孩子和老人等事情,都总是女人一个人来承担,并且得不到丈夫的贴心,那这样的婚姻,最终无疑会走向分崩离析。

许多男人都是这样,他们认为自己在外赚钱了,女人就应该承担全部家务,甚至在有些男人的眼里,女人做家务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凭什么呢?

如今这社会,女性也在工作挣钱,与男人一同分担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和重担,那凭什么家务活是女儿一个人的?凭什么孩子也要女人一个人带?

即便女人在刚生完孩子之后,无法重回职场工作,需要辞职在家带宝宝,那男人赚钱养家养孩子养妻子那也是理所应该的事。不然,女人凭什么要嫁给你?又凭什么要十月怀胎闯过鬼门关生下两个人的血肉?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务活都应该是婚姻家庭中,两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06

2018年《婚姻与家庭》杂志曾经针对60、70、80后三代夫妻,做了“最影响夫妻感情的那些琐事”的调查。

结果显示,近70%的夫妻认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开始不会影响夫妻的感情,时间久了就会让人心烦。而这样的琐事正是使男女之间的爱情死在了“柴米油盐臭袜子上”。

看起来不起眼的家务活,竟成为了压垮夫妻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两个人结婚之后,要共同走下去的路还很长,要共同面对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而爱情绝不是只有恋爱和刚结婚那段日子的甜蜜和相互理解就够了的。

婚姻需要长久的互相理解,需要长久的相互尊重和彼此爱护。如果总是一个人在努力,饭总是一个人做,衣服总是一个人在洗,床单总是一个人在换,地总是一个人在拖,孩子也总是一个人在带,那这样的婚姻,又何来的温馨?

若想婚姻稳固,必然少不了两个携手努力,你理解我,我爱护你,你包容我,我尊重你,你体贴我,我心疼你,然后共同为家庭付出。

为了保护孩子在坚持的婚姻,真的有必要吗?

有人认为,既然当了爹妈,就该为孩子负责,能将就过下去就别轻易放弃,以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也有人认为,离婚也不一定会伤害到孩子。况且,父母自身尚且难保,又怎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爱呢?所以,还是早点儿离为好!

为了弄清答案,《婚姻与家庭》在杂志官方微信平台发起了一个迷你调查,问题只有一个:“你会为了孩子而将就婚姻吗?”2769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和调查,39%的人表示“会将就”,61%的人果断地选择了“不会将就”。

这个结果跟平时的网络舆论大致吻合,即父母的婚姻好了,孩子的成长才有保障。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只是为了孩子勉强维系,孩子非但不能得益,甚至还会受害。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离婚了!”很多夫妻在争吵的时候都会冒出这句话,这句话看似无奈,可细细追究之后,却也值得深思:为了孩子,是维持痛苦婚姻还是决然离婚?如果男女双方感情已经破裂,父母究竟该不该为了孩子维持下去?

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在此前提下,自己是否幸福、快乐、满意,都不算什么,因为,孩子的事,才是最大的。这些父母的逻辑是,反正自己这辈子都这样了,那就尽力维持一个表面和谐的现状,起码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错了,恰恰是,你怎样,你的人生怎样,对孩子来说,是很有所谓的一件事情。因为孩子眼里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父母的内心世界来构建的。父母对于人生、对于幸福做何种理解,也会根深蒂固地影响孩子。

欢迎互动评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