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2023-12-10 07: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已完成的研究工作:1.铜针对大鼠股静脉电栓塞的实验研究1992负责人2.人体莫尔等高云纹图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研究1994部分负责3.人供皮区创面愈合早期EGF、PDGF在组织和创液中的表达1997负责人4.鼻尖角和弦的数字成像-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1999负责人5.专利:一种医用鼻假体:ZL00257201.X发明人6.专利:血管瘤治疗仪的检测控制装置ZL99217918I发明人7.专利:鼻孔塑形支撑架ZL200720419174.X发明人在研究的工作:管状尿道的组织工程研究北京大学211工程项目2001负责人人体体表器官的三维成像研究2007负责人发表的文章:1.《老年急性阑尾炎》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3:144,1989第一作者2.《老年口腔粘膜病》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6:284,1989第一作者3.《口内切口硅橡胶植入颏成形术》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6:184,1990第一作者4.《唇裂继发鼻畸形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治疗》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1:30,1993第一作者5.《上睑筋膜组织在重睑成形术中的意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6:436,1994第一作者6.《改良埋线法重睑术的动态设计》现代外科1:43,1995第二作者7.《双β形皮瓣及皮片移植Ⅰ期乳头乳晕再造》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4:241.1995第三作者8.《胸肌后乳房假体植入手术剥离区的定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3:141.1997第二作者9.《鼻成形术外鼻拍照标准化的探讨》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296第二作者10.《驼峰鼻的分类与整形治疗》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342第一作者11.《整形外科网络化图文信息管理系统》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422-423第一作者12.《睑袋整形术后睑外翻的探讨》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9,5:88-89第二作者13.《整形外科进展》当代医学1999;30:36-37第一作者14.《湿润环境与创面愈合》实用美容外科杂志2000;11:142第一作者15.《适合中国人的面部除皱术》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6:172-174第一作者16.《鼻尖角和弦的数字成像-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6:243-245指导研究生17.《密闭性敷料与凡士林油纱对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比较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16:351-353指导研究生18.《膨体聚四氟乙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42-44第一作者19.《铜针电栓塞血管的机制研究》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2001;15:43-46第一作者20.《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的诊断与预防探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2):105-108第一作者21.《环周一期吸脂塑形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173-175第三作者22.《修复重建外科学》乳房整形与重建一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第一作者23.《鼻中隔软骨弯曲合并软骨段歪鼻的修复治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2):356-358第一作者24.《微切口复式抽吸法治疗腋臭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1:第二作者25.《整形外科在创伤急诊中的作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224-226第一作者26.《轮匝肌肌皮瓣修复瘢痕性睑外翻》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3;229第一作者27.Correction of recurrent entropion and trichiasis for Chinese patients EurJPlastSurg2002.25:301-304第一作者28.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指导研究生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3;12:456-45729.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凹陷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131-133第二作者31.微创美容外科学永恒的目标中国实用整形美容外科杂志200432.《实用整形外科手术彩色图谱》2005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主编33.乳房《整形整形美容外科》大学教科书200434.医学审美《医学审美基础》高等院校教材2003章节作者35.美容就医者体像障碍评分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13(5):299-301通讯作者36.Effects of steroid, interferonα-2b or interleukin 1β on apoptosis of fibroblasts from keloid, hypertrophic scars and normal skins and related signal pathwayXU Shao-jun1*, M.D. & Ph.D., LI Dong2, Eur J Plast Surg 30, 取得成就:1.中国汉族成人外鼻莫尔等高云纹图测量研究首届中国美容外科会议1991江西2.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机制研究.第一届中国国际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1992北京3.上睑筋膜在重睑成形术中的意义1993厦门4.铜针对大鼠股静脉电栓塞的实验研究第五届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1994沈阳5.隆乳术中乳房假体植入的定位研究.第二届中国青年整形美容外科会议1995成都6.PTFE在整形外科的应用10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会议1996海南7.EGF在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达研究1997泰国8.驼峰鼻整形中华整形外科研讨会1998西安9.Face-liftinChina25届加拿大整形美容外科年会1998.加拿大10.适合与中国人的面部除皱术第6届中华整形外科会议1999.1哈尔滨11.中国美容外科现状中国-加拿大美容外科研讨会2000.3北京12.鼻尖角和弦的数字成像-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12届中国修复重建会议2000.10上海13.鼻尖角和弦的意义及其临床评价第三届全国美容外科研讨会2001.6大连14.复发性睑内翻及倒睫的整形治疗第十届中日整形外科研讨会2001.11东京15.形式美学在面部轮廓整形设计中的应用102004大连16.隆鼻并发症的修复2005南京17.颧弓缩小-微创整形2006.11重庆18.短方下颌角整形广州2007.0319.Thestateoftheartofcosmeticsurgery2007.03菲律宾20.上睑下垂矫正新方法,e-ptfe隆鼻技术2008广州/南京/成都21体质人类学与美容外科2009北京中美人类容貌学与整形外科学术研讨会

武晓莉的主要论文

1) Liu, Ke; Gao, Zhen; Wu, Xiaoli; Zhou, Guangdong; Zhang, Wen Jie; Yang, Xiao; *Liu, Wei Knocking out Smad3 favors allogeneic mouse fetal skin development in adult wounds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22(2), pp 265-271, 2014/3.2) 曲淼, 武晓莉, 柴岗.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低密度培养的克隆能力分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02期, pp 82-84+99, 2014.3) Qu M, Song N, Chai G, Wu X, Liu W. Pathological niche environment transforms dermal stem cells to keloid stem cells: a hypothesis of keloi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ed Hypotheses. 2013 Nov; 81(5):807-12.4) Song N, Wu X, Gao Z, Zhou G, Zhang WJ, Liu W. Enhanced expression of membrane transporter and drug resistance in keloid fibroblasts. Hum Pathol. 2012; Nov; 43 (11): 2024-32.5) Wu X, Gao Z, Liu W.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of keloids: use of low dose 5-FU for treatment and relapse prevention. JOURNAL OF WOUND TECHNOLOGY. (January/2012)6) Wu X1, Gao Z1, Song N, Chua C, Deng D, Cao Y, Liu W. Creating thick linear scar by inserting a gelatin sponge into rat excisional wound. Wound Repair Regen. 2007; 15: 595-606.7) Liu W, Wu X, Gao Z. New potential antiscarring approaches. Wound Repair Regen. 2011 Sep;19 Suppl 1:s22-31..8) Gao Z1, Wu X1, Song N, Zhang L, Liu W.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 in different lesional sites of keloid. Burns. 2010; 36(8): 1289-1295. (共同第一作者)9) Liu W, Wu X, Gao Z, Song N. Remodeling of keloid tissue into normal-looking skin.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8,61(12):1553-1554.10) Gao Z1, Wu X1, Song N, Cao Y, Liu W. Electroporation-mediated plasmid gene transfer in rat incisional wound.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7; 47: 161-164. (共同第一作者)11) Liu W, Chua C, Wu X, Wang D, Ying D, Cui L, Cao Y. Inhibiting scar formation in rat wounds by adenovirus-mediated overexpression of truncated TGF-beta receptor II.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 115. 860-870.12) Liu W, Cai Z, Wang D, Wu X, Cui L, Shang Q, Qian Y, Cao Y. Block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signaling down-regulate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autoproduction in keloid fibroblasts. Chin J Traumatol. 2002;5(2):77-81.13) 武晓莉, 高振, 刘科, 夏玲玲, 鲍云飞, 阮静, 刘伟.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痤疮瘢痕效果.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37): 2604-2606.14) 武暁莉, 高振, 宋楠, 刘伟. 血管新生の抑制を目的としたケロイドに対する低用量5-FU局所注射疗法. PEPARS. ケロイド・肥厚性瘢痕の最新治疗.2009; (33):82-86.15) 武晓莉, 高振, 宋楠, 刘伟. 手术联合低浓度5-氟尿嘧啶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16): 1102-1105.16) 武晓莉, 刘伟, 高振, 蔡泽浩, 邓丹, 宗丽娟, 殷德民, 曹谊林.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口瘢痕模型的实验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8; 24(1): 42-45.17) 武晓莉, 刘伟, 高振, 曹谊林. 低浓度5-FU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7; 18(6): 437-440.18) 武晓莉, 刘伟, 曹谊林. 低浓度5-氟尿嘧啶抑制血管增生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初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 22(1): 44-46.19) 武晓莉, 刘伟. 瘢痕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 2004; 1(3): 180-183.20) 武晓莉, 商庆新, 殷德民, 李卿, 蔡泽浩, 刘伟. FGFR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14(6):329-331.21) 武晓莉, 刘伟, 商庆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14(2):100-102.22) 武晓莉, 黄伟. 电烧伤致脊髓及面神经损伤一例.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9, 11(15): 469.23) 高振, 武晓莉, 宋楠, 刘伟. 手术联合5氟尿嘧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 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4(1): 11-13.24) 邓丹, 武晓莉, 许锋, 高振,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MTT法检测国产PGA支架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2(1): 18.25) 高振, 宋楠, 武晓莉, 曹谊林, 刘伟. 电穿孔介导质粒基因在皮肤和线性伤口中的表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8; 24(5): 390-393.26) 史绯绯, 夏晓燕, 武晓莉. 药物配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探讨. 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23) : 39-4027) 王丹茹, 刘伟, 武晓莉, 吴娟娟, 陆峻泓, 刘德莉, 曹谊林, 张涤生. 人Smad7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4).28) 刘伟, 蔡泽浩, 武晓莉, 王丹茹, 殷德民, 崔磊, 曹谊林.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抑制伤口瘢痕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31-36.

马福顺的个人作品

1992年1月 《颈部超长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原林,钟世镇,马福顺,杨智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3年9月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液循环途径的实验研究》马福顺,杨智义,原林,钟世镇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年3月 《小腿的皮动脉及其吻合》 马福顺,杨果凡,孟庆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年9月 《小腿皮动脉密度及其方向性的X线研究》马福顺,杨果凡,孟庆延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2004年12月 《截骨法高颧弓整形术》 马福顺,陈宗基,袁永胜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5年6月 《颧部骨性测量及其意义》 马福顺,陈宗基,郑永生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8年9月 《颧骨颧弓整形术》 马福顺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2009年8月 《颧骨颧弓复合截骨术》 马福顺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2009年12月 《颧弓舒平术》 马福顺 中韩整形美容高峰论坛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哪些?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中没有医学院的院刊。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以下:

1、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包括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血液病临床病理、输血血液制品、代血液研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2、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医学学术期刊。1981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的中高级医学科学工作者。主要报道泌尿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且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

4、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

5、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为我国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的专业性的学术性期刊。前身为《显微外科》,1985年更名为《显微医学杂志》,1986年改为现刊名。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遵守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严守国家机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办刊方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消化杂志

百度百科-中华血液学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