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李锦记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3-12-09 21: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李锦记中国企业家杂志

你好,你是想问李锦记的管理文化为何能够落地生根吗?对我们有何启示?
1、李锦记的管理文化能够落地生根的原因是李锦记不仅突破了家族企业固有的“狭窄的资本获取渠道、高度集中式的企业产权、杂乱的人力资源管理、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及发展模式”四块坚冰,而且其“永远创业”的教诲和民族企业的使命感也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对我们的启示是: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市场新局势,企业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和措施,而这种措施集中体现在新产品的投放和市场行销手段的变革两个方面,相当于企业对于市场的重新进入与再创业。中国企业报对李锦记的一篇报道显示,李锦记不仅突破了家族企业固有的“狭窄的资本获取渠道、高度集中式的企业产权、杂乱的人力资源管理、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及发展模式”四块坚冰,而且其“永远创业”的教诲和民族企业的使命感也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使得李锦记的管理文化能够落地生根。报道的最后说李锦记的管理文化让我们知道: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市场新局势,企业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和措施,而这种措施集中体现在新产品的投放和市场行销手段的变革两个方面,相当于企业对于市场的重新进入与再创业。

李锦记的发展历史

在李锦记发展的起步期,香港的消费力还较低,对高价的蚝油需求甚少,因此李锦记采取了与众不同的市场发展策略:先以海外市场为起点,而后再致力拓展香港市场。

这与当时攘外必先安内的企业理念大相径庭,而正是这样的变通使得李锦记有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自70年代以来,李锦记大力发展香港市场,起先是在皇后大道的一零售店以及几家杂货铺里出售,后来得力于迅猛发展的超市而广泛铺货、大量销售。

70年代以来,李锦记还只凭借旧装特级蚝油和虾酱两种产品打天下。

进入70年代,随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李锦记即时转向市场导向的营销观念,实施现代营销管理,将原先的品质保证部门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了20多人的R&D部门,以加强产品研发的力度。

为获得一个优秀的产品概念,研发人员常常要做大量工作,如作目标消费者调查、向烹饪专业人士以及零售商取经讨教等等。

20多年来,李锦记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轺熊猫牌蚝油、XXO酱、辣椒酱、鸡粉、瑶柱蚝油等酱料以及豉油鸡汁、卤水汁、工蒸鱼豉油等一系列方便酱,产品由原先的两种增至现时的150多种。

其中,因蒸鱼豉油的开发和推广,李锦记荣获了1997年度香港杰出营销奖HKMA/TVB铜奖。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为使老字号的产品不显陈旧,李锦记不失时机地设计新的品牌标识。

不同于早期土气的外观造型,新包装采用了国际流行的直线设计,因而更富进代感和美感,更易为消费者接受。

1992年,公司还特意聘请专业设计顾问公司为李锦记重新设计一套包装标识系统,把招纸和标签统一,从而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便于识别。

为增加卖点,招纸上除印有基本资料如成分及重量外,还提供了菜谱及使用方法。

另外,公司也在招纸上印上外文以显示国际化利于外销。

李锦记注重现代营销传播,曾开展了一系列的广告及赞助活动:邀请香港歌星叶丽仪拍摄电视广告,每晚在电视上大唱餐餐陪住你……,增加品牌知名度;独家赞助某马戏团在香港海洋公园的表演;为烹饪界知名人士方太、Martin Yan的电视烹饪提供酱料……这对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来说是个富有胆色的尝试。

李锦记是个名副其实的家族企业,但其决策层通过世代的四次更替,实现了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第四代家族成员在国外深造后于80年代先后回港,在集团的不同岗位上发挥所长,使李锦记的管理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

现时的李锦记在香港的员工有500人,而国内及海外共1000多人。

90年代初,由于不满足于调味品事业上的成功,李锦记利用品牌知名度展开品牌延伸,致力拓展地产、餐饮、健康食品和运输等业务,以增大其市场蛋糕。

李锦记成为航天食品: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主任陈斌介绍,神九载人飞行任务提供了7大类、70余种中式食品随航天员征战太空,“可以确保航天员4天内不会吃到重样食品”。

“从已公布的神九食谱看,有针对航天员执行任务的特点,比如食物需要没有很难消化的渣滓,以减轻飞船舱内废物收集系统的负担;经过加热营养成分流失较少,保质期长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何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公布的菜单中,干烧杏鲍菇、鱼香肉丝、松仁玉米、木须肉、黑椒牛柳等家常菜赫然在目,选择的调料则涵盖海鲜酱、叉烧酱、川味辣椒酱、番茄酱和泰式甜辣酱,“酸甜辣咸鲜”五味俱全。

据入选供应酱料的李锦记集团介绍,此次企业一共提供了2000多包航天员食用酱料。

这些酱料与大众餐桌上的酱料并无本质不同,特殊之处在于一要适应太空环境的特殊包装,二是在太空环境中,人的味觉会有一定的变化,会根据要求对酱料口味作适当调整。

神九食品如何适合航天员的个性化口味?陈斌介绍说,每一项食品研制出来时,先请航天员品尝并填写“感官评价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选。

三名航天员中两名来自山西,一名来自河南。

由于航天员在失重的环境下,有可能会出现味觉暂时退化的情况,家乡口味更能唤起食欲。

何丽说:“比如番茄酱既能满足山西普遍喜‘酸’的需求,又可方便补充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

神九的一大亮点,是中国女航天员首次探访太空。

何丽表示,在太空环境中,女性骨密度流失较男性快得多,因此更需要关注矿物质、维生素、钙铁的摄入。

适当甜食的补充,也能满足女性的心理需求。

“事实证明,五味调和的中国美食相比西餐,更能够安抚中国航天员的胃,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想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能给口味相近的亚洲国家以启发和借鉴。”她说。

李锦记:食品安全零缺陷的标杆企业

调味品协会昨天给李锦记颁发了调味品行业标杆企业奖,只有李锦记唯一一家获得这个奖。

这表明了调味品行业对李锦记食品安全工作上的肯定,是航天食品,太空人吃的。

航天员的食品对安全要求很高。

同时回顾我们这几年的历史,我们是奥运会的酱料供应商,我们是亚运会酱料供应商,我们是世博会的酱料供应商。

所有重大项目上,我们的食品都经历了最严苛的检验。

美国FDA来我们李锦记工厂进行审核,我们是唯一一家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核的企业,这是中国食品企业里面唯一一家,零缺陷通过,没有任何问题。

为什么我们能够这么好呢?我要跟大家来报告一下我们的食品安全体系,首先第一个我们企业有非常好的价值观:“务实诚信,思利及人”,这是我们核心价值观里面很重要的。

“思利及人”,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换位思考,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要换位思考。

我们做食品的要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思考我们怎么做食品,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我们有很好的品控管理体系,我们有一个体系叫做一百减一等于零,为什么一百减一不是等于九十九呢?就是在品质控制上,只要你有一件事做错了,做不好,你的结果是零而不是九十九。

我们有非常严苛的评估管理体系。

在我们的原材料采购,整个供应链管理上,我们有一套体系叫做垂直供应链,就是从田间到餐桌,我们从原料开始,从种子的选种开始控制,我们对自己的种植基地进行培训。

比如说辣椒,我们从选种进行培训,然后田间的管理,怎么栽培,最后怎么收成,最后怎么进行深加工。

整个环节到最后都有严密的监控和品控体系。

同时,我们的供应链体系也是非常完善的。

食品安全很多时候源头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我们保证了从原材料开始的质量。

第一个是我们价值观,第二个是我们品控体系,第三个就是供应链体系。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完整、完善的东西。

三个体系结合起来,确保了我们的食品安全成为行业的典范。

“李锦记”第四代传人李惠民传人清华演讲:华商企业如何“富过三代

“很多人说‘富不过三代’ ,我们的家族发展要打破这个魔咒。”香港百年老字号企业“李锦记”第四代传人李惠民30日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在当天的“华商领袖·清华讲堂”上,李惠民以“文化的基石”为题,分享了“李锦记”作为家族企业发展百年仍不断壮大的秘诀:“‘思利及人’是我们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从别人的角度、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天的演讲从一幅“家族图谱”开始,李惠民耐心地为听众介绍“李锦记”企业的由来和家族企业的26位成员。

他说,2000年前,李惠民及兄妹5人都在自家企业工作,“每个人都是老板,员工都不知道听谁的,于是家族委员会应运而生”。

为使这个庞大企业发展得更好,家族委员会制定了“家族宪法”:下一代必须在其他公司工作3年,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9人,75%以上成员达成一致即可更改“家族宪法”等。

李惠民说,上至股权分配、下至儿女教育,“家族宪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相对于“家族宪法”等硬件规定,李惠民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称为家族发展的“软件”。

除了“思利及人”,“换位思考、永远创业”等都被这个家族及企业作为信条。

“我们提倡‘治未病’,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我们的家族不生病。”李惠民说。

演讲过程中,李惠民多次强调“要保持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家”,提倡家族成员始终以家族为核心,懂得“我们”大于“我”、“家族”大于“家庭”。

他介绍,在“李锦记”内部,甚至还有一个“三不准”规则:不准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

为保持家族事业延续,“李锦记”已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对自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五代加以培养,以增强其对家族的责任感。

李惠民说,家族曾安排第五代成员到北京参加“李锦记清华大学暑期学习班”等,让他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和大量的户外考察,感知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

演讲及互动环节结束后,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龙登高教授指出,家族企业将亲情与利益结合,既会产生能量,也会产生矛盾。

这个问题曾经同样困扰着“李锦记”家族,然而跨越四代人,经过120多年的发展,这个家族企业已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智慧。

此次演讲是“华商领袖·清华讲堂”第6次讲座,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等在演讲前分别会见了李惠民一行。

演讲结束后,国务院侨办经济科技司司长庄荣文代表主办机构向李惠民颁发了演讲纪念证书,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向李惠民赠送了纪念品。

“华商领袖·清华讲堂”由国务院侨办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以“分享智慧、创新共赢”为主题,旨在分享华商创业发展经验,为成功华商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为清华学子开设一个启迪思考的高层次讲堂,扩大侨资企业影响,推动华商事业更大发展。

李锦记的慈善

李锦记希望厨师获2012企业社会责任十佳案例奖由《公益时报》社、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发展与公益案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善播中国2012企业社会公益典范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论坛发布了201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CSR)十佳案例。“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凭借“授人以渔,以创新思维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和社会需求,搭建造血式智力扶贫,点燃贫困地区青年人生希望”的公益创新模式荣获“2012企业社会责任(CSR)十佳案例奖,同时入选国内首本详细解读企业优秀社会责任案例的《责任之道 -- 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一书。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杨国超先生出席了论坛,并向参会政府、企业、媒体和学术界代表介绍分享“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案例。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是一个由李锦记发起,集聚各方力量,资助寒门青年学厨圆梦、为中餐业发展培养未来之星的公益计划。“希望厨师项目是李锦记‘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和‘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企业使命的重要实践之一。针对中国餐饮行业厨师紧缺以及中西部地区职业技能教育不足的情况,李锦记通过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帮助贫困家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用技能带领家庭脱贫致富,同时促进中餐文化的传承。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获颁2012年南方·华人慈善盛典“十大慈善人物”“2012年南方·华人慈善盛典”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获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颁授“十大慈善人物”奖,以表彰他长期热心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对广东省作出的重要贡献。参加慈善盛典的政府领导包括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启亮及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此外,李锦记集团主席夫人李蔡美灵、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中、李锦记酱料集团及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管理层代表等逾八十人出席有关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表示,对于获奖感到非常高兴和光荣。他衷心感谢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对他的认可,并指出这不单是他个人获得的荣誉,更是对李锦记历年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肯定。他由衷地说:“一百多年来,李锦记一直秉承‘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在不断创新求变的同时,亦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今后李锦记会继续以慈善为己任,造福社会,共享成果,为国家和家乡慈善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作为李锦记的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带领其公司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李锦记由只生产蚝油及虾酱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知名跨国酱料企业。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李文达带领李锦记集团致力实践“思利及人”的理念,积极回馈社会,支持家乡工业发展,以及广东经济建设,充分表现出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崇高精神,为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南方·华人慈善盛典”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广东南方电视台联合主办,表彰改革开放以来为广东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到第五届。各得奖者需经地方政府侨务部门、有关涉侨团体、高等院校等推荐,经主办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严谨地评选出来,实在是实至名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