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小型水电站电气论文

2023-12-10 17: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型水电站电气论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技术也渐渐地被人们所关注。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电气技术论文题目,谢谢你的阅读。
  电气技术论文题目
  1......浅议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浅议建筑电气工程防雷

  3......浅议PLC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4......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

  5......浅议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6......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浅探

  7......浅述母差保护基本原理

  8......建筑电气工程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问题及防范

  9......浅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对电气专业提资要求

  10.....浅议钳工一体化实习教学

  11.....浅议220kV银湖变电站#2主变压器安装施工技术

  12.....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

  13.....新建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防雷改造工程技术方案浅述

  14.....浅议提高自备电厂机组利用小时的措施

  15.....浅议某垃圾处理厂的电气与自控设计

  16.....浅议我国大型水电机组的发展

  17.....浅谈电气工程师的作用

  18.....浅谈装修工程中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

  20.....浅议变电站设备检修

  21.....学习新《安规》的几点初浅体会

  22.....电气工程的管理措施研究

  23.....浅议汽轮机组的振动故障和处理、保护措施

  24.....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介绍(一)

  25.....浅议继电保护装置改进后的运行

  26.....浅淡10kV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方案

  27.....永磁电机制造关键工艺浅议
  电气技术论文
  浅谈电气施工技术

  摘要: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是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通过介绍电气工程的施工内容,阐述了各个分部公司的施工方法,重点说明了关键工序的主要细节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在建筑工程当中,机电安装工程是关键的技术环节,其施工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空调和暖通工程、建筑消防工程、弱电工程等具体形式的施工。而这些具体的机电施工,都需要从施工的设备和技术材料的统筹、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及竣工后的验收活动等几个步骤进行安排。而每个施工的环节,都会牵扯到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因此,建筑工程机电施工的整体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对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总结,用于指导施工很有意义。

  1 施工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工程之前,针对此工程施工对象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根据需要,组织与工程有关的相关部门,并按照部门的设置为其选择部门的管理人员,然后根据图纸绘制的设计要求,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交接,并根据人员设置和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场所的平面布置和平面规划,更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施工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合理施工。

  2 电气工程

  2.1电气工程技术特征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施工一般包括高压变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后备供电系统、照明供电系统、消防控制系统设备、应急的出口指示供电系统、停车场等各个单位的强电供电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防雷接地等弱电系统。

  2.2 在电气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分配问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资料等方面。对结构造型及预埋管线完成线面标定,按照预先做好的电气专业管线图预留和预埋电气管线,利用专业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开线槽、桥架穿越楼板、剪力墙处开孔洞处理以及防雷设备的接地焊接。在土建中进行底板结构施工、电气工程在连接时,一般会采用镀锌的电线管丝扣进行连接,并在各个环节要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艺技术的标准和要求要求进行安装工作。

  2.3 在墙壁的内部暗敷管线,需要从楼板引上或引下,这是需要处理各种墙壁出现的问题。而在对墙壁进行砌体时,首先要保证终端线盒的定位满足图纸的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相应操作。在完成砌体后,线盒的位置与尺寸将不能改正,所以砌体钱需要充分统筹,而且最好能一次性准确恰当的完成。接着,由于很多工程环节也会有打孔工作,所以需要作好建筑外部明显的标记,避免其他打孔活动会损坏管线。在安装电气的管线后需要进行整齐排列,管理对支架的牢固程度和管卡的均匀程度,注意线管的弯曲半径、电缆管的半径标准,而且要注意保护关口成喇叭形状,注意关口边缘的光滑程度。在电缆穿管之后 ,要进行密封。

  3 电源电路

  3.1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天花的布置和设计,首先应该充分地考虑到灯具所具有的的照明的效果。除了在设计上要符合使用者需要并注重其外观的美观大方外,在进行其相应的安装环节之前,首先应该合理布置和安排照明的灯具、风口、消防的喷头,并且灯具要坚持在风管的下面进行安装。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等方面的特殊灯具,需要进行密封处理,才能保证灯具功能的发挥。在线路问题上,一般采用镀锌钢管、防水线盒进行敷设。所有建筑场所的开关、插座、疏散等局的安装都需要符合设计高度并保持一致美观。

  3.2 线路的检测和调试

  电气工程在线路测试与调试包括 :低压配电柜屏、动力设备、照明设备与控制设备的一、二次回路的各项电参数测试 ,有对地绝缘电阻、线路通断、控制器灵敏度调试及继电保护装置检测调试 ,各项检验与调试必须严格按设备安规与使用说明进行。

  4 空调电气系统

  鉴于暖通空调系统在机电安装施工中的重要性,除了在技术更新上实现节能降耗外,工程建设业主单位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现提出优化机电安装施工的综合策略。

  4.1 优化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是一项复杂性的机电结构,在安装之前必须做好多方面的设计评估,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改进。设计阶段发现任何异常问题时,都必须对安装施工方案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为后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暖通空调系统需对于每个器件的设计给予重视。

  4.2 优化功能。施工单位要对建筑物本身质量实施优化处理,不断提高建筑自身的使用性能为机电安装施工带来便利。暖通空调节能效果的实现要借助于建筑内部功能的优化,这是现代暖通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建筑功能优化可借助保温技术、节能技术等方面调整,这对于机电安装是很有利的。

  4.3 优化产品。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调整之后,工程建设业主单位必须严格把关机电设备的质量,对暖通空调设备采取严格的质量审核制度。如此一来,不仅能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而影响到机电装置的运行,还能防止暖通空调系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保证了机电安装施工的有序开展。

  5 弱电系统

  弱电系统主要包含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语音程控交换系统、安防系统、背景音乐 / 消防广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前台公共信息发布系统、防雷接地和 UPS 电源系统等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及消防自动警报的系统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业主对软垫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细致和先进,所以,在进行配置的功能主机模块的选择当中中,要坚持选择技术成熟且先进的品牌产品为先导,在进行综合布线施工工作中,要注意线管材质,一般来说,选用 KBG类金属管子,并有效地做好接地防护工作,注意强电线管间的规范间距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防止回路干扰的影响。

  6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非常重要,需加强技术质量管理,重视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总结,提高质量把控能力,重视施工工序,确保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卫军.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科技传播,2011(2).

  [2] 小军.中小型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预埋阶段监理对质量的控制[M].水电站设计,2010(3).

  [3] 邓怀智,郗艳梅 .设备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策略浅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庄贤才,蔡蔚,魏晓斌,尧靖秋.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督导管理[J].智能建筑.2008(4).

  作者简介:张利勇(1981.09-),男,身份证号码410727198109065918,从事施工管理。

  
看了“电气技术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1. 电气专业论文范文

2. 电气工程前沿技术论文

3. 电气工程方面的论文

4. 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范文

5. 电子技术论文题目

浅谈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浅谈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近年来,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给水电站带来了巨大的运行压力,再加上水电站运行年限增加、设备老化、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诸多不利因素都在制约水电站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视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在保持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定量水能发电,要致力于追求水电站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水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水电站运行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已经不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水电事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水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待完善

水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电站环境一般湿度较大,而且尘土较多,这样的环境容易导致不完全封闭的消防报警控制模块的控制面板导电甚至短路;其次,水电站中存在许多大功率的强电设备,比如断路器、电刨、隔离开关等,这些设备会产生脉冲群干扰到水电站的火灾报警设备,从而导致系统中的敏感元件误动或者损坏;最后,由于报警回路总线有很多的接入端,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线间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进而导致设备接地故障。

1.2人才培训制度有待加强

水电站运行管理需要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加以改革,尤其是技术进步带来了许多先进的设备,水电站运行需要这些先进设备,更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养能够驾驭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水电站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想实现水电站的良性运行,就必须加强人才培训。但是目前,水电站管理培训工作存在缺失,水电站技术人员参与岗位技术培训的机会不多,专业进修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平均水平偏低,导致水电站运行效率不高,设备运行故障和运行隐患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1.3水电站监管工作不到位

水电站监控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也是导致监控工作不到位的最主要的原因。水电站监管不严会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运行和管理,运行时缺少严格的建立制度依据,容易发生混乱。

1.4事故应急体制不够健全

水电站往往建立在偏远的山区,运行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也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自然灾害预防和紧急处理体制方面,当前的工作体制存在欠缺,水电站运行一旦出现生产事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健全的事故应急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是保障水电站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这需要结合水电站运行经验和对过去的事故教训不断总结,为水电站运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2加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2.1加强水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改良和调试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橡胶垫到消防控制模块箱、添加除湿机、涂环氧树脂胶结合剂等方面增加其密封性,从而将湿度大、灰尘多等问题的影响减到最低;为了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可以将所有的主控设备进行可靠的接地。将干粉灭火装置的控制面板中的接地线与专用的接地扁铁进行连接,并对于其控制线路采用专门的屏蔽线路,进行电磁屏蔽;关于绝缘电阻问题,可以对回路接入点做特殊工艺处理,以尽可能地保护绝缘层。

2.2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完善

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进一步完善,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者其他影响水电站运行状况的事件时,主要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可靠动作,自动限制影响范围。一般来说,我们为了控制电网稳定运行,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主要的途径是加强继电保护,以停机或者跳闸的方式达成保护目的。在现行的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非电气量参数监测不全的问题,比如机组运行的`各部位的温度监测、液位监测等,并多设计为读数、记录或报警,而这些运行参数的控制往往对机组运行安全很重要,鉴于现代测量元件更加可靠、测量更加精确,并可以利用现代可编程技术实现准确判别,宜设计为一级越限报警、二级越限跳闸停机,避免造成主设备损坏。

2.3冗余配置

后备紧急停机措施设置要注意独立于监控系统,在水力机械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可以即时可靠地停机减少损失。部分拥有快速闸门的机组设置,一定要为其配备相应的远程紧急关闭设置。这样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远程人工手动紧急关闭。主要控制设备应冗余配置包括不限于调速器、机组保护装置以及励磁装置等,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自动切换、互为备用。冗余配置还应该体现在一些其他重要控制与保护设备的控制电源和工作电源,以保证用电的可靠性。

2.4水电站通信可靠化设计

水电站的内外部通信应可靠,电站与远程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采用在物理上完全独立、不同路由的两路及以上通道,并互为备用。原则上以光纤通信(专网及公网)为主,卫星通信一般作为应急备用方式,满足正常生产和应急需要。

2.5积极利用设备状态在线检测与故障辅助诊断技术

从许多指标都可以看出设备的健康状态,也可以预估是否会有故障的发生,比如油气绝缘介质的组份变化、机组各部的振动、重要电气设备的绝缘、发电机的气隙指标等。在利用可行性技术方案实时检测获取这些重要指标的时候,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尽可能地保证设备不停机。在线检测并获取这些重要指标是本着谨慎性、防微杜渐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可能发生的故障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保护动作跳闸停机等的发生。在线检测的完成效果取决于检测技术和专业人才的进步,我们必须不断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不断加大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争取建立先进的科学的设备故障辅助诊断系统来实现设备状态的高效在线检测。

2.6提高电站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处理能力

自然灾害预防和处理体制的建立,需要结合水电站实际的地况特征、自然条件、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如电缆线路用于外引电源一般是在经济许可且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交联聚乙烯绝缘耐寒电缆一般被应用于高寒地区;如果距离比较长,采用架空线路成为唯一的选择时,我们一般要按照永久线路并提高等级加以设计,35kV级以下线路建议全线架设避雷线。如水电站的位置是一些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且枢纽布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采用架空线的方式,为了实现防洪目的,可以在厂房或坝区或上、下库区按需要分设柴油发电机的方案。

以电力有关的内容写一篇小论文

  1875年,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为附近照明供电。1879年,美国旧金山实验电厂开始发电,是世界上最早出售电力的电厂。8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批水电站。1913年,全世界的年发电量达 500亿千瓦时,电力工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生产活动领域。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成为电力工业的先进国家,拥有20万千瓦的机组31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中型火电厂9座。同一时期,水电机组达5~10万千瓦。1934年,美国开工兴建的大古力水电站,计划容量是 888万千瓦,1941年发电,到1980年装机容量达649万千瓦 ,至80年代中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50年,全世界发电量增至9589亿千瓦时 ,是1913年的19倍。50 、60、7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4%、8.0%、5.3% 。1950~1980年,发电量增长7.9倍,平均年增长率7.6%,约相当于每10年翻一番。1986年,全世界水电发电量占 20.3% ,火电占63.7%,核电占15.6%;美国水电占11.4%,火电占72.1%, 核电占16.0%;前苏联水电占 13.5%,火电占76.4%,核电占10.1%;日本水电占12.9%,火电占61.8%,核电占25.1%;中国水电占21.0%,火电占79.0%。世界上核电比重最大的是法国,1989年占总发电量的74.6%。   20世纪70年代,电力工业进入以大机组、大电厂、超高压以至特高压输电,形成以联合系统为特点的新时期。1973年,瑞士BBC公司制造的130万千瓦双轴发电机组在美国肯勃兰电厂投入运行。苏联于1981年制造并投运世界上容量最大的120万千瓦单轴汽轮发电机组。到1977年,美国已有120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火电厂。1985年,苏联有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厂59座。1983年,日本有百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32座,其中鹿儿岛电厂总容量440万千瓦 ,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油电厂。世界上设计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设计容量1260万千瓦,近期装机容量达490万千瓦,采用70万千瓦机组,与运行中的世界最大水电站美国大古力水电站的世界最大水轮机组70万千瓦容量相等。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容量是909.6万千瓦。   总装机容量几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大型火电厂和核电站的建成,促进了超高、特高压输电、直流输电和联合电力系统的发展。1935年,美国首次将输电电压等级从110~220千伏提高到287千伏,出现了超高压输电线路。1952年,瑞典建成二分裂导线的38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1959年,苏联建成500千伏,长850千米的三分裂导线输电线路。1965~1969年,加拿大、苏联和美国先后建成735 、750和765千伏线路。1985年,苏联首次建成115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输电距离890千米。现在 ,美国正研究1100千伏和1500千伏特高压输电,意大利研究1000千伏输电,日本建设250千米长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高压直流输电(HVDC),瑞典、美国、苏联分别采用±100、±450 、±750千伏电压,后者输电距离2414千米,输电600万千瓦。到1985年,全世界已有18个国家、32个直流输电线路投运,总输送容量2000万千瓦。输电距离1080千米的±500千伏中国葛洲坝—上海输电线路已于1989 年8月投入运行。特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不仅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而且在工业大国的联合电力系统中或全国统一电力系统中,起着主联络干线的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中国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截止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从电力生产情况看,2006年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14.70%,同比增长5.1%;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83.17%,同比增长15.3%;核电发电量54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1.92%,同比增长2.4%。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底,发电设备容量达7.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电力装机实现了从6亿千瓦到7亿千瓦的飞跃。截至200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33.38万公里,增长17.45%;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11.60亿千伏安,增长19.59%。电力建设规模持续历史高位水平。全年基本建设新增(正式投产)发电设备容量基本与2006年持平,为10009万千瓦。电网新增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输电线路41334公里,比2006年增加6490公里;变电容量18830万千伏安,比2006年增加3482万千伏安。截至2007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增长量虽然仍保持很高水平,但是增速比2006年降低6.2个百分点,这也是2002年以来发电设备容量增速实现首次下降。   全国电力供需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缺电的情况将依然存在,煤电衔接、电价改革、电源与电网的协调等仍是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由于行业发展临近拐点,电源建设应选择符合国家政策支持范围的项目,电网领域的投资价值则逐渐显现。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电网建设的新高潮。到2010年,国家电网在跨区域电网建设方面,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将达到4200千米,变电容量达到3900万千伏安,跨区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在城乡电网建设方面,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要超过34万千米,交流变电容量超过13亿千伏安。   我国的电力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两大电网为中国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五大电力公司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5家发电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