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青年探索是核心期刊吗

2023-12-11 0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青年探索是核心期刊吗

不是,普通期刊,被万方数据库收录。
《青年探索》杂志于1983年5月创刊,至今已经有28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青年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最早的刊物。目前已出版了160期,在我国20多种青年研究类期刊的综合评价中已经稳稳进入前五名。1992年就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还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一直是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重点期刊。本杂志是由时任广州团市委副书记、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朱小丹同志带领大家创刊的。正如当时担任主编的朱小丹同志在第1期的发刊词中说的那样,本杂志已经做到了“它将竭尽全力,为深邃缜密的思考,提供最新的信息和资料;为健康活泼的争鸣,提供生气勃勃的讲坛;为锐意创新的探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它愿意成为观察青年的一扇窗户;成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一条纽带;成为青年研究科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成为向青年工作科学化进军的一面旗帜。”本杂志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主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主办,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协办,双月刊,全年6期,每期大16开,96页。近年来,《青年探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台港澳地区青年研究与探索的权威刊物。自2010年第1期后全面改版,以“聚焦广州青年、关注台港澳青年、探索中国青年”为办刊宗旨,凝聚了内地、港澳等地区一流的青年方面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为本刊的顾问、编委,一起努力将本刊继续打造成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重点期刊,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期刊,力争重新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青年探索》算省级期刊吗?

  青年探索 《青年探索》杂志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一直在共青团工作研究及青年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坚持学术理论研究和探索青年社会实际问题的办刊宗旨和风格,成为观察青年、研究青年、反映青年的一扇窗户。2005年8月,《青年探索》杂志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优秀栏目期刊,近年来,也相继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录入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录入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录入期刊、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录入期刊等,得到了社会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青年探索》杂志设有“共青团之页”、“团情通讯”、“团干论坛”、“青年文明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教育”、“青春期教育”、“十年磨一剑”、“青年辅导”、“心理诊所”、 “青年与社会”、“青年与网络”、“青年婚恋”、“青年与时尚”、“青年群体”、“青年工作”、“择业与就业”、“创新与发展”、“热点透视”、“当代大学生”、“当代研究生”、 “调查与研究”、“探索与争鸣”、 “校园文化”、“校园论坛”、“青年文摘”、“港澳台之页”、“国际交流”等栏目,欢迎各界青年朋友、青年工作者投稿。来稿一般应控制在3500~8000字以内,必须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地址、邮编、电话等个人信息,并提供电子版。如果通过电子信箱投稿,来稿应放在“附件”里。
  杂志的封二、封三彩版可刊载各级团组织的活动照片及说明,希望各级团组织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团工作经验, 踊跃投稿。以利互通共青团工作信息、提升团干部素质层次、促进青年交流。
  《青年探索》杂志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全年6期,版面为大16开,96页。

在期刊青年探索中的审稿周期和发稿周期分别是多少天

你好,《青年探索》是最新一版的CSSCI,一般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是1-3个月,核心期刊发稿都是要提前至少半年准备的。审稿时间和发稿周期投稿的方式不同,时间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张晓红的代表论文及著作

1、《高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路径探索》,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2、《大型活动志愿文化的创建与传播策略》,CSSCI,《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3、《志愿服务对共青团组织创新发展的作用》,CSSCI,《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0期;第一作者;4、《论北京奥运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SSCI,《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9期,第一作者;5、《后奥运时期北京志愿者组织发展研究》,CSSCI,《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 第4期,第一作者;6、《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探秘》,CSSCI,《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7、《大学生社会教育的现状分析》,CSSCI,《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增刊,第一作者;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探索〉》,CSSCI,《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9、《“服务自助超市”: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及其经验介绍》,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2011年第4期转载);10、《揭开文化全球化的真实面纱》,核心期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一作者;11、《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社会教育》,核心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增刊,通讯作者;12、《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核心期刊,《江西教育科研》2008年11期,第一作者;13、《制度创新推动企业志愿服务发展》,全国优秀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通讯作者;14、《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优秀栏目期刊,《青年探索》,2012年第1期,通讯作者;15、《志愿服务如何成为常态化的城市风景》,国家民政部主办《中国社会报》,2010年8月19日专栏文章,第一作者;16、《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运行与管理研究》,全国优秀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17、《就业思想教育》,陕西省重点学术期刊,《陕西教育》,2008年1期,通讯作者。18、《志愿服务与发展》,编著,编委参编,2012年2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19、《奥运、世博、亚运—志愿服务创造“中国精彩”》,主编,广州出版社,2012年2月;20、《志愿服务体系研究》,著作,第一,2011年,1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1、《经验、价值、影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中文版,著作,第二,(个人完成14万/总字数38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22、《经验、价值、影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英文版,著作,第二(个人完成14万/总字数38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23、《志愿进行时》(全四册),2009年6月,参编,新华出版社,并任第二册《二次方》的执行主编;24、《北京志愿服务手册》,2009年5月,副主编,北京出版社;25、《我们在一起》,2009年5月,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6、《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2009年4月,主编,北京出版社;27、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研究》,2009年3月,丁元竹等主编,北京出版社,撰写第五章、第七章,北京出版社;28、《志愿基层》,2009年3月,主编,新华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