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交通发展史论文

2023-12-09 21: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交通发展史论文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史

他不务虚名,尽心竭力做好参政议政和决策咨询各项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为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可贵的爱国主义思想,深为海内外人士所敬重。...金士宣在铁路运输管理理论和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赢得了铁路运输界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尊敬与爱戴。...

这次由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召开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是继1999年11月在北京由国家经贸会同世界银行召开的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之后,为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又一次在我国物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框架构想 史其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100084)...2.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

建成高速公路3万公里,居世界第2位,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中国交通的改善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在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起步的,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是初步的、低水平的、也是不稳定的。...

建成高速公路3万公里,居世界第2位,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中国交通的改善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在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起步的,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是初步的、低水平的、也是不稳定的。...

对这样一种综合协调的思想,实际上是不同于中国交通运输史上传统的综合运输思想,这里所讲的既强调了综合统一,又指出要有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节点、不同区域以及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要用综合协调的思想指导,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将有可能尽快改变传统的运输...

2.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史其信,陆化普.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发展策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

2005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青岛召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全国物流工作会议。 第三,国务院8个部委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3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选出物流企业100强。...

2.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史其信,陆化普.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发展策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框架构想 (楼主) 史其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与开发,并已形成二十一世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

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来...福建高速的主营业务是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高速公路,属于交通运输业。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发展经济必须交通先行,特别是高等级公路交通 。高速...

交通运输 生态环境 能源油气 材料科学 机械科学 工程管理 专题栏目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土木水利 more...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中国空军发展史!(组图) 07-11 发现号:只许成功 仍有3项安全"未达标" 07-11 主发动机启动对卫星太阳翼瞬时...

近日,G招行、万科、G民生、青岛啤酒、G中海、G航运、G海尔、G联通、G中信、中国银行、国航股份、大秦铁路等大盘蓝筹股...此外,房地产板块中的深万科、交通运输板块中的大秦铁路、中海发展、电信行业中的龙头中国联通以及电力板块中的...

模特穿上醒目球衣,手持春秋战国时代的“蹴鞠”演绎足球发展史。 为迎接即将开锣的世界杯足球赛,香港一家...交通运输 建筑、建材 礼品工艺品 通讯产品 冶金矿产 食品饮料 ...中国服装时尚网 微服网 服装工程网 服装英才网 华夏内衣...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600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近3000人,教授401人,副教授102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海商法、管理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

10月12日上午,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交通运输发展史迎来历史性的一大步———黄河上游甘青宁三角黄金运输线正式启动...此外,以《中国西部道路运输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及黄河上游甘青宁三角黄金运输线建设为基础平台,引导并加强甘青宁...

从城市发展史上看,无论是内部的规模经济还是外部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日照在交通上拥有突出的...最近泰国打出制造牌挑战中国的“制造工厂”,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中,我们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逐步减弱。对城市来讲...

目前,中国对磁悬浮铁路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过铁科院、西南交大、国防科大、中科院电工所等单位对常导低速...磁悬浮列车发展史 磁悬浮列车是自大约200年前斯蒂芬森的“火箭”号蒸气机车问世以来铁路技术最根本的突破。磁悬浮...

在兴平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发展史上我们不能不提到第一运输公司经理赵伍寿同志, 赵武寿同志以自己无私的...上报:中国国情调研中心 抄送:陕西省交通厅 、咸阳市交通局、兴平市交通局 存档:国家中西部网西北信息中心 版权声明 | 免责...

“十一五”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按照中央批准的规划,“十一五”铁路拟建设新线...交通运输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典型的先导性带动作用,应当在经济起飞之初首先形成...

公司地处长乐市漳港工业区,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5公里,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历经九年发展史,公司现有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拥有资产总额4867万元。 ...添利织物有限公司(中国服装鞋帽网会员) 地址: 福建省...

简要介绍当前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大家通过学习应该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什么是交通运输工程学?在理解交通运输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第二章 铁路运输发展概况 了解世界铁路与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Page 1...

·飞行之梦——航空航天发展史概 ·袖珍外科处方手册 ·交通运输 ·留学俄罗斯 ·一切从零开始 ·机械 ·美味热炒菜谱 ·常用中药配对与禁忌 ·琼斯缔造...中国书网编号:106783 原价: $ 10 元 三星会员: $ 8.84 元 节省 1.17...

但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铁路高速化成为世界的热点和重点,铁路重新赢回了它在各国交通运输格局中举足轻重的...目前,中国对磁悬浮铁路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大、国防科大、中科院电工所等...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汽车,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创举,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方面开拓了交通运输的新气象,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当今世界,...

需要购买以下专业考卷请查看中国考研网购买指南,按照流程提示选择最适合的汇款方式。我们将竭诚提供最快捷的发送服务。资费标准: 5 元X...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土木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

...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据当代日本学者在研究自行车发展史时,认为“鸡公车”是自行车的始祖。...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

交通运输 印刷、纸业 代理 加工 查看所有...景泰蓝珀晶画是在传统景泰蓝精深的工艺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硕果,是工艺品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除具有传统工艺的全部特点外,金丝...中国漆线雕深圳营销中心 深圳市缔成实业发展...

对于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的行为,中国人不爽#*_*~,韩国人也不爽#*_*~,但不爽的表现你认为有什么不同?COM'ON...3.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4)交通运输:(铁路交通...

介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企业发展史(含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史)、企业生产特点、企业设备分布情况(着重介绍特种设备...工厂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工厂的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条例,厂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自行车简介

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至少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1818年,德国的德赖斯发明木制、带车把的两轮自行车,靠双脚蹬地行驶;1839年,苏格兰的麦克米伦制成第一辆由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用脚蹬踏板行驶;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

1869年,英国的雷诺首先用辐条来拉紧轮辋,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1874年,英国的劳森开始在自行车上采用链条传动结构,但此时自行车仍是前轮大后轮小。

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在自行车上装上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又将前轮缩小,使前后轮大小相同,并将钢管组成菱形车架;1888年,英国的邓洛普成功地将充气轮胎应用在自行车上,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

1925年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达200万辆,其中英国占50%,成为当时主要的输出国。其后自行车得到广泛的发展,结构上也有了改进和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自行车生产受到影响。但到70年代,由于出现能源危机,世界上再次出现自行车热,自行车生产又得到飞速发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超过八千万辆,中国、日本、美国和西欧成为世界自行车生产中心。

1884年,中国出版的《申江胜景图》首次记载了中国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1897年,中国开始从英国进口自行车;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上海、天津和沈阳三地先后开设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只有1.5万辆;至80年代,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自行车的品种繁多,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如按用途可分为载重车、普通车、 轻便车,运动车和竞赛车等;按使用对象可分为男车、女车和童车;按车轮直径大小可分为28英寸车、27英寸车、26英寸车等;按车架等主体部件的用材可分为碳钢车、合金钢车、铝合金车等;按车架的结构可分为杆叠车、可拆卸车和整体车等;此外还有双人串列、健身、杂技等特种自行车。

自行车主要由车体部分、传动部分、行动部分和安全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可增加一些附件。四个主要部分又可分解为车架、前叉、前叉合件、车把、前轴、中轴、后轴、曲柄链轮、脚蹬、飞轮、车轮(包括轮辋、车胎、辐条)、链条、鞍座、车闸、车灯、车铃、反射器等部件。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和竞赛车还装备变速控制器、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等。自行车附件有衣架、支架、气筒、保险叉、挡泥板等。

车体部分主要由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组成。前后轮中心距上、前叉倾斜角和前叉伸距堤自行车的主要参数。

车架是用普通碳素钢管经钎焊而成的菱形桁架结构,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担骑行者和运载货物的重量,以及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前叉通过有上下两组滚珠轴承的前叉合件与车架相联接,前叉在车架上可以灵活转动;车把通过车把中心的斜楔式螺母,用旋紧把心丝杆的办法固定在前叉的主管内,使之与前叉联接成一刚性的转向机构,以提供良好的操纵性能;鞍座通过一根鞍管与车架刚性联接,以承受人体的全部重量,鞍座的高度可根据骑行者的需要调整。

传动部分由脚蹬、曲柄、链轮、中轴、链条和飞轮组成。骑车人的双脚踩动脚蹬,带动曲柄作回转运动,由链轮经链条传到后轴的飞轮而带动车轮旋转。一般自行车的传动速比是固定的,即行程是一个定值。较高级的和特殊需要的自行车都装有不同形式的变速传动机构,常见的有中轴变速、传动链变速和后轴变速三种。

行动部分由前后车轮,通常由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和轮胎组成。车轮的重量和轮胎的花纹、规格、质量等都影响骑行的轻快性和舒适性;轮辋和轮胎的重量一般尽量减轻,以使骑行轻快;轻质轮辋用铝合金制造,轮辋通过辐条与前后轴联接。

安全装置主要是指制动器,即车闸,其次还有照明设备和鸣号装置等。车闸是保证骑行者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车闸的种类繁多,基本上分为轮缘闸和轴闸两类。轮缘闸是通过机械杠杆、推杆、拉杆或钢丝绳等,直接将高摩擦系数的闸皮压向轮胎或轮辋,以使车轮制停的机构;轴闸是用各种方式来制停轴壳的机构,这种车闸不受轮缘不正的影响,制动过程柔和平稳。

照明和反射装置是自行车夜间安全行车的重要装置。照明装置利用蓄电池或发电机为骑行者照亮前方道路,有一定的照明亮度要求;反射装置是一种防护装置。受其他机动车辆的前灯照射时,它能反射出光亮,提醒对方注意。

自行车正向着轻(重量轻、骑行轻)、新(多品种、新款色、能拆卸、可折叠)、牢(高强度)、廉的方向发展。自行车的造型和外观要进一步趋向细腻、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和协调。

例如:娱乐、体育锻炼和竞技用的越野性自行车,强度高、轮径小、轮胎断面粗、胎面带有大齿爪、不怕撞、不怕摔、越野性能好,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用品;成年人野外旅游用的山地式自行车使用条件更为宽广,因此就要求更为轻便、耐用,还要装有变速装置;高速公路竞赛车则向流线型和更轻重量方向发展。

自行车发展史

马匹是最早一批被人类降服的动物。人一旦跨上它那宽阔的脊背,就能以最省力最舒适的方式走遍大地。但马又是需要相当的技巧才能被驾驶的动物之一,而人很快便发现让马拉动的方式比爬到马背上去驾驭要轻松省力得多,于是,便有了轮子,而后出现了四轮马车。四轮马车的确是个不小的发明,但人类的智慧自然远不止这些,于是,使有了人类历史上两轮的诞生——— 法国人西夫拉克在一个下雨天,在街头浸步时 被经过的四轮马车溅了一身泥,这一溅使他突发奇想:四轮马车这么宽,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于是,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诞生了。

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中间连着横梁,上面 安了一条板凳,像一个 玩具。(如图1) 刚刚出现的新东西肯定不是那么完善。这辆“木马轮“既没有 传动链条,又无转向 装置,自然需要改进。

到1818年,一个德国看林人叫德莱斯的,也是偶尔的一个想法,也制做了一辆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过,他在前轮上加上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蹬地,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时的德莱斯骑着他的”小马崽”上路试验时,遭到不少人的嘲笑。新东西的出现总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传统势力所嘲笑,但人类的发明者永远不会因这些嘲笑而停止。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1842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20千米(如图2)。

到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在前轮上安装了 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他们把这辆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层出,让观众大开眼界。(如图3)

再后来便有英国的雷诺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 作为车轮(见图4)。

从西夫拉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做的自行车与现代自行车差别较大,真正具有现代化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英国人罗松在自行车上别出心裁地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不够协调与稳定。(如图5)1886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装上前叉和车闸,前后轮大小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如图6)

人类的智慧真是无所不在。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装在自行车上,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从1791年到1888年,摩托车的始祖——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近100年中这些发明者的不懈奋斗。我们不得不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所感动。

交通运输的发展论文(2)

  交通运输的发展论文篇2
  试谈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

  摘要:交通运输是现代工业的先驱,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就是以运输系统的不断改善为前提条件的。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对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对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城市化

  一、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交通运输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有形的物质产品,但它在现代物质生产和人类社会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日益发达,逐渐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的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呈现连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对应的交通需求也在急剧增长,交通需求结构在不断发展变化,交通供给的增长出现了滞后性,交通供需矛盾突出。尽管我国对交通事业投资巨大,但还是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必须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改变。

  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1)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纽带。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在一个极其广大的空间进行的,只有依靠运输这一纽带,才能将整个复杂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从经济社会的空间来看,只有通过运输这一纽带,才能把矿山和工厂、油田和工厂、工厂和市场、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国内和国外等连接起来;从功能上看,只有通过运输这一纽带,才能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2)交通运输是经济布局形成的基础因素之一。经济布局既是经济发展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的起点看,经济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带有基础性的。经济布局除了受制于经济地理因素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空间运输状况的概念。资源基地分布的形成、工农业布局的形成,中心城市的形成,都与运输枢纽布局、运输网络、运输通道以及运输能力、运输速度、运输效率密切相关。

  (二)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

  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是指运输刺激经济发展、充当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的作用。(1)交通运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带动了现代化大工业的出现,并促进了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建立,是由交通运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所带动的,而现代工业的发展,又离不开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2)交通运输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这种作用在运输方式处于创新和成长阶段时,就更加突出。(3)交通运输业对于吸收新技术有着很大的潜力,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新的运输工具的问世,总是新技术的结晶,交通运输业以这样的潜力推动着技术进步。(4)交通运输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正是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来往和交流,从而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在内的广泛领域的国际化。

  (三)交通运输为经济发展提供积累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体现在交通运输业的收入为经济发展提供积累。交通运输业的收入是一国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在有些国家更加突出。而且,一国的交通运输业往往可以通过向第三国提供运输服务而获得外汇收入。再有,一些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本国的交通运输业,改变对别国的依赖,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支出。因此,交通运输业可以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财富尤其是外汇。

  (四)交通运输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大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小城镇无法比拟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挥协调的综合优势。能否保持大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突破影响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实现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和提高。而建设高等级的公路网,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是解决大城市规模和效益问题的最佳途径。多个城市在公路网的串联下,所形成的城市群将拓宽原来十分局促的自然空间,使大城市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空间中取得更高的效益,获得新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对城市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促进大城市的增长上,也体现在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过程的差异,使不同产业对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同一地方安置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不同的产出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地价相差悬殊。公路交通的发展将极大提高小城镇的交通区位优势效益和资源优势效益,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交通运输承担重要作用。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按照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政策。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存在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熊永钧.运输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王庆云.交通发展观.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1. 交通运输规划论文

2. 浅谈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3. 交通运输论文

4. 交通运输论文题目

5. 关于交通运输的论文

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历史论文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
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