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征稿

2023-12-08 05: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征稿

1/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李春涛 金汐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7(8): 35-36
2/100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魏斌
集团经济研究.2007(08S): 395-395
3/100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筹划
魏冕
中州煤炭.2007(4): 107-108
4/100
试论应收账款的管理
俞雪松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8): 61-63
5/100
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全程管理对策
文慧娟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 168-169
6/100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章婵君
现代商业.2007(06Z): 94-95
7/100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何兵
现代商业.2007(20): 49-50
8/100
浅谈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崔革
现代商业.2007(20): 112-113
9/100
关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
许云全
河北企业.2007(8): 21-21
10/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于霞[1] 李晓红[2]
今日科苑.2007(16): 56-56
11/100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收账款内部管理
于凤枝
今日科苑.2007(16): 62-62
12/100
应收账款形成与管理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乔冰
冶金财会.2007(7): 26-27
13/100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是邮政企业当务之急
戴玉梅
经济师.2007(6): 151-151
14/100
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途径
乔秀霞
经济师.2007(6): 174-175
15/100
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尹英
经济师.2007(5): 163-163
16/100
浅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孙一兵
经济师.2007(5): 169-169
17/1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刘诗明
金融与经济.2007(7): 85-86
18/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会计对策
谢登禹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5): 126-127
19/100
浅谈地勘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
张庆红[1] 张海凤[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6): 44-45
20/100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受志刚
科学之友.2007(08B): 97-98
21/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杨颖[1] 江尔志[2] 王占军[3]
辽宁经济.2007(7): 73-73
22/100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浙江省出版印刷物资集团应收账款管理
王美景
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X): 205-205,207
23/100
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沈阳ASEA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为例
全萍
美中经济评论.2007,7(2): 62-65,48
24/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避医院财务风险
伍叶青
现代商业.2007(17): 61-61
25/1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
何文杰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7(7): 47-48
26/100
浅议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贾雁贞
天津经济.2007(7): 74-76
27/100
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研究
陈永波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92-92
28/100
马尔可夫分析法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
蔡学雷[1] 李新蕾[2]
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1): 45-46
29/100
谈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严荣芳
江苏商业会计.2007(4): 15-17
30/100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周茵
当代经济.2007(07S): 98-98
31/100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杜典初[1] 王梅[2]
当代经济.2007(03X): 44-44
32/100
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冯云林
山西财税.2007(4): 32-33
33/100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姜东华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1): 277-277
34/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杨依华 杨爱君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9): 124-124,143
35/100
应收账款难题凸显报业经营管理盲点
骆鹏飞
中国报业.2007(7): 71-72
36/100
我国机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策略
谢获宝 杨明泽 黄娟
今日工程机械.2007(7): 74-77
37/100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思考
刘红颖[1] 胡艳玲[2]
活力.2007(6): 36-36
38/100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孙江南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 57-58
39/100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李新梅
集团经济研究.2007(06X): 299-300
40/1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管理
黄明川[1] 刘红彬[2]
商业会计:上半月.2007(7): 51-52
41/100
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再思考
贺凤霞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 38-40,43
42/100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
盘玲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 60-61
43/100
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乔冰[1] 何海红[2]
中国总会计师.2007(6): 53-54
44/100
一个典型应收账款管理失败的案例
粟淼
财会学习.2007(7): 54-57
45/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
刁凤华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5): 81-81
46/100
对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析
刘桂华[1] 徐婉茗[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8): 62-62
47/100
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张丽坤 姜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6): 35-35
48/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减少企业资金风险
李兰秀
青海经济研究.2007(3): 84-85
49/1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鲁天婵[1] 孟毅[2]
商场现代化.2007(06Z): 53-53
50/100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
谭利云
商场现代化.2007(06Z): 92-93
51/100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陈文俊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2): 52-54
52/100
企业应收账款事前管理的思考
孔艳红[1] 郭妹慧[2]
理论观察.2007(3): 199-200
53/100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控制
顾虹
活力.2007(5): 45-45,47
54/100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崔洁
市场论坛.2007(5): 65-66
55/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徐红涛
山西政报.2007(12): 38-38
56/100
略论高星级酒店应收账款管理
屠红卫
商场现代化.2007(06S): 369-370
57/100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徐红涛
科学之友.2007(06B): 80-81
58/100
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杨梓松
时代经贸:下旬.2007(07Z): 142-143
59/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晓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 97-97
60/100
论如何加强公路工程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
肖宁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 182-182
61/100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
王昕[1] 魏宇薇[2]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2): 33-35
62/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小红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 63-64
63/100
谈水泥企业赊销与应收账款管理
刘慧颖
新疆审计.2007(2): 51-53
64/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志强[1] 王力[2] 江艳楠[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400-401
65/100
辽宁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任海芝
技术经济.2007,26(6): 127-128
66/100
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许崇虎
煤矿现代化.2007(2): 89-89,91
67/100
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丛志勇
时代经贸:下旬.2007(06Z): 163-163
68/100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赵志军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 90-91
69/100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张春荣
科技咨询导报.2007(10): 120-120
70/100
谈公路物资供应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吴德庆
交通财会.2007(5): 36-39
71/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王生根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 155-156
72/100
试论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问题
王力军
太原科技.2007(5): 11-12
73/100
浅议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杨公文
北方经贸.2007(5): 58-59
74/100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
杨忠芝
商场现代化.2007(05X): 364-364
75/100
浅谈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和管理
刘春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S): 68-68
76/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探析
陆智浩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1): 123-123
77/100
应收账款的成本分析和风险管理问题
费明龙
时代经贸:下旬.2007(02Z): 102-103
78/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王治国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4): 149-150
79/100
浅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韩清艳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5): 67-68
80/100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许秀梅 陈秀芝
经济研究导刊.2007(4): 91-92
81/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徐建红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 47-49
82/100
集装箱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梁丽珠
现代商业:理论研究.2007(5): 64-65
83/100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薛继艳[1] 王雪辉[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8): 15-15
84/100
新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孟秀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7): 10-10
85/100
应收账款的管理
徐丽坤[1] 梁雁[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7): 26-26
86/100
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黄艳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5): 30-31
87/100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信用风险控制
曾艳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5): 69-70
88/100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管理
孙春玉
商业会计:下半月.2007(4): 64-64
89/100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
张莉
机械管理开发.2007(2): 117-118,120
90/100
浅议如何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
钱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 15-15
91/100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武玉欣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 20-20
92/100
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杨英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 26-26
93/100
浅议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的管理
夏彬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 54-54
94/100
浅谈对应收账款的检查及管理
王雪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3): 57-57
95/100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本海[1] 李红[2] 王贵军[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2): 35-35
96/100
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及对策
王军[1] 沈平[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2): 71-71
97/100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尤玉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4): 83-83
98/10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升企业融资力
杨黎明
财会研究(甘肃).2007(4): 64-65,73
99/100
论当代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曾明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 60-63
100/100
谈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马程琳
特区经济.2007(3): 80-8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的投稿须知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高建新的学术论文

略说风景旅游中的建筑景观,《社会科学家》1993年5期心灵感悟宇宙自然: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2期烛隐探幽 察微知著:读林方直先生《红楼梦符号解读》,《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5期(署笔名“介心”)文明进化之渊源,《森林与人类》1996年5期尚“清”与魏晋人物品鉴,《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3期山水审美的“天人合一”境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6期陶渊明生死观剖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3期“红学”研究新成果:《红楼梦符号解读》,《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5期陶钓文理 杼轴中西:记林方直教授的学术研究,《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2期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2期谢脁:山水诗发展中的转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年5期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1期诗人、作家自杀的文化观照,《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2期陶渊明人格价值再认识,《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2期王绩: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先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3期陶渊明思想及其隐居再评价,《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5期22.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2期摘要)论柳宗元山水诗中的悲情,《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3期略谈“瘦”字的审美意蕴,《汉字文化》2002年3期“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11期全文转载)陶渊明在唐代的地位及其与王、孟之关系,《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4期“清”与“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汉字文化》2003年1期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2期(CSSCI来源期刊)陶渊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影响,《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3期从《世说新语》看魏晋进步的妇女观,《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4期陶诗用字之妙,《汉字文化》2004年2期论文艺创作与大自然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4期阮籍:暗夜里痛苦挣扎的独行者,《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2期“山水惊知己”命题的美学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2期杜甫“颜色字”略谈,《汉字文化》2005年3期山水风景游及其文化意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再论“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6期试论“韩孟”“元白”的山水诗,《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期论《水经注》对中国山水文学的独特贡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论初盛唐山水诗的特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期何逊山水诗略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说“酒”,《汉字文化》2007年3期阴铿山水诗略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CSSCI来源期刊)杜甫“诗史”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4期(CSSCI来源期刊)柳宗元山水游记略论,《柳宗元研究》总第十期,2007年12月陶渊明的现代意义刍议,《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2期(CSSCI来源期刊)“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阮籍与酒,《文史知识》2008年3期“返回到本源近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读,《名作欣赏》2008年4期“胡地”与岑参边塞诗之奇峭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1期(CSSCI来源期刊)“胡气”与盛唐诗,《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4期摘要)内蒙古散文六十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6期“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李白与酒,《博览群书》2009年10期五十年来“盛唐气象”研究述评,《文学遗产》2010年3期一首诗创造世界——张继《枫桥夜泊》的接受与传播,《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1期摘要)海德格尔与陶渊明,《九江学院学报》2010年4期唐诗中的金河,《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5期“闲”与山水审美,《美与时代》2010年10期下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及其文化意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期“乐天委分,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解析,《名作欣赏》2011年8期温汝能及其《陶诗汇评》,《九江学院学报》2011年3期王维诗中的西北边塞风情,《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6期火与人类早期文明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2期“火”意象与燃烧之诗情,《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4期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以“归去来兮”为研究对象,《天中学刊》2012年6期铁匠:火光映照下的力量美,《阴山学刊》2012年6期唐诗中的西域民族乐舞——《泼寒胡戏》《剑器浑脱》《西凉乐》《霓裳羽衣舞》,《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6期唐诗中的西域“三大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6期路上的风景与书中的风景——我的山水文学研究,《名作欣赏》2012年10期散文及山水美学随笔芭蕉得雨便欣然,《草原》1991年2期绿影扶疏意味长——谈叶子的观赏,《园林》1992年3期竹楼品傣味餐,《光明日报》1993年5月10日到西双版纳观光,《光明日报》1993年7月20日曼斗村的“泼水节”——西双版纳“民俗旅游村”纪胜,《光明日报》1993年9月27日柳宗元钟情山水间,《文汇报》1993年9月27日袁中道壮游天下,《文汇报》1993年12月19日有云更觉千山秀,《北京旅游报》1993年5月30日登高壮观天地间,《北京旅游报》1993年8月30日开窗放入大江来,《北京旅游报》 1993年11月30日西双版纳识红豆,《内蒙古日报》(周日扩版)1993年4月11日一字新声一颗珠——浅谈园林的命名,《园林》1993年6期小议中国的民间节日,《中旅之窗》1993年9期不死的龙血树,《森林与人类》1994年2期“貂蝉陵园”的断想,《文汇报》1994年11月6日江山也要伟人扶,《中国地名》1994年2期数声鸟啼百花风——略说“花信风”,《中旅之窗》1994年2期观山观水皆得妙,《旅游纵横》1994年3期宜于松者莫如风,《森林与人类》1994年5期话说“八景”,《内蒙古日报》(周日扩版)1994年5月8日等车,《文化与生活》1996年2期沙漠,美乎,《森林与人类》1996年2期面对风景,《内蒙古日报》1996年7月13日永远的诱惑,《旅游时报》1996年9月29日谢灵运:中国风景区的开创者,《绿化与生活》1997年1期布衣元好问之墓,《中国环境报》1997年5月4日独留青冢向黄昏(与林方直教授合作),《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5期曲中红豆最相思,《旅游导报》1999年7月29日东林寺与陶渊明,《草原》2002年10期细说青城“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5月12日成都杜甫草堂,《内蒙古日报》2009年8月17日大兴安岭秋色,《草原》2012年1期张爱玲与香港大学,《名作欣赏》2012年1期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给萧乾先生的一封信,《文艺报》2012年1月20日第八版大学精神与人才培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7日第七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