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2023-12-10 19: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正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也在积极地朝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努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国际会计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国际会计毕业论文篇1
  浅谈国际会计谐和必然性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不时壮大、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国际资本活动的增强,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协作越来越亲密。我国由于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不同,我国会计 报告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随着国际交流与协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开展,越来越请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了解性。因而,我国需求参与国际会计谐和以进一步减少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别。我国在会计规范的建立中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对,关系到我国会计规范的建立和开展走向,参与国际会计谐和势在必行。

  一、国际会计谐和的涵义

  国际会计谐和是指对各国会计标准和会计信息的差别水平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国际会计谐和不同于国际会计规范化,它是在差别的根底上对差别停止的一种减少矛盾、构成有序构造的过程。是逐渐减少各国会计惯例的差别水平,从而增加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了解性的过程。国际会计谐和是倡议性的,而不是强迫性的,它是参与谐和的各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办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行和应用。

  二、我国停止会计国际谐和的必然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展开会计国际谐和活动,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协作和国际贸易的开展。有利于完成我国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是我国经济对外依存的客观需求。

  (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性使会计国际谐和无可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性也越来越强。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国内运营企业开展成为跨国公司,它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参与竞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曾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也就对我国的会计规范提出新的请求。国际会计谐和能够减少我国公司在境外上市的筹资本钱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本钱,加强国际范围内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信性,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安康开展。因而,会计的国际谐和无可选择。

  (二)会计国际谐和是吸收国际投资的需求

  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也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了我国境内,构成了众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不只限于交通、通讯、资金、市场、资源等硬环境,还包括会计、审计、税收等内在的软环境。会计的国际谐和契合我国的利益,能够提升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吸收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使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运营情况疾速做出决断,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开展。

  (三)国际会计谐和是我国市场环境开展与完善的需求

  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度,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方面与其他国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开展和完善我国市场环境,缩短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间隔,请求我国会计实行国际谐和。

  三、我国会计国际谐和的形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变革开放事业不时深化,目前已树立了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环境的各种变革,特别是财政部06年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原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原则等新规则,阐明我国在国际谐和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新规则的推行,标志着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开展请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原则体系已在逐渐树立。它的施行将进步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将有助于我国及至国际资本市场的开展。

  目前,我国会计的国际谐和步伐曾经展开,其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但其开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认识上,过火强调有中国特征

  在国际会计谐和的认识上,有许多人过火强调本人的做法,强调有中国特征,疏忽了与国际会计规范的谐和与衔接,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利于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了解性。

  (二)在国际会计谐和方面存在单向谐和倾向

  有些会计人员一味地学习国外,而不把我国好的经历、办法引见到国外;照抄照搬国外的会计形式与规范,却疏忽本国的会计惯例、法律环境和经济背景。在国际会计谐和方面存在单向性。

  (三)自创国外经历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存在片面性

  只注重兴旺国度的会计形式,而无视了开展中国度和经济新兴的国度;只注重企业会计方面,而无视了宏观会计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范畴;只注重传统会计和报告,而无视了管理睬计、环境会计、社会义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许多会计新范畴。

  (四)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虽然我国具有千万会计人员。但仍缺乏知晓国际会计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领会计队伍的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控制新原则、新制度的才能遭到限制。

  四、我国停止会计国际谐和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国际会计谐和,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我们必需正确认识国际会计谐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进会计原则的国际趋同。一方面,在会计处置的办法上,尽量使相似变量和事项用同一办法处置,以进步财务报表的国际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而本质不同的买卖事项我们要从实践动身,依照买卖的本质来标准其处置。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只要自创国外的先进思想与经历,还要将中国会计引见到国外。完成双向谐和。

  (二)分离中国实践,自创国外市场经济国度的胜利经历。但要防止照抄照搬

  我们应该依据中国实践状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办法。并停止普遍研讨,视需求和优劣选择自创对象,既要注重兴旺国度会计。也要积极汲取开展中国度,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度的会计经历;积极引见和引进非英语国度的会计经历;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宏观会计等方面的做法;注重国外会计的新开展和新范畴。而我国会计在停止国际谐和时,既不能消极看待,也不能自觉跟进;既不能影响变革的进程,也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三)培育高素质特地型会计人才。进步会计人员的整体程度

  我们应经过国际职业组织积极地、辨证地学习和吸收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办法和国际会计原则中的有益局部;同时也要向国外引见中国会计,完成双向交流与协作。在国内树立特地的国外会计研讨机构,深化会计教学变革。培育国际会计人才,以站在开展的角度,不时地对国际统一的会计原则加以修订和完善。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改良和进步会计 教育 程度,在高校中设置合适于中国国情的国际会计学和比拟会计学,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另外,还要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普遍试用性。
  国际会计毕业论文篇2
  浅谈国际会计规范建议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兴起,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协作越来越亲密,这就请求我国的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了解性,因而我国参与国际会计谐和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际会计谐和:必然性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的不时壮大、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国际资本活动的增强,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协作越来越亲密。我国由于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环境不同,我国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随着国际交流与协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开展,越来越请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了解性。因而,我国需求参与国际会计谐和以进一步减少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别。我国在会计规范的建立中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对,关系到我国会计规范的建立和开展走向,参与国际会计谐和势在必行。

  一、国际会计谐和的涵义

  国际会计谐和是指对各国会计标准和会计信息的差别水平加以限制,从而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的过程。

  国际会计谐和不同于国际会计规范化,它是在差别的根底上对差别停止的一种减少矛盾、构成有序构造的过程。是逐渐减少各国会计惯例的差别水平,从而增加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了解性的过程。

  国际会计谐和是倡议性的,而不是强迫性的,它是参与谐和的各方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办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行和应用。

  二、我国停止会计国际谐和的必然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展开会计国际谐和活动,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协作和国际贸易的开展。有利于完成我国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是我国经济对外依存的客观需求。

  (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性使会计国际谐和无可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性也越来越强。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国内运营企业开展成为跨国公司,它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参与竞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曾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也就对我国的会计规范提出新的请求。国际会计谐和能够减少我国公司在境外上市的筹资本钱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本钱,加强国际范围内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信性,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安康开展。因而,会计的国际谐和无可选择。

  (二)会计国际谐和是吸收国际投资的需求

  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也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了我国境内,构成了众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不只限于交通、通讯、资金、市场、资源等硬环境,还包括会计、审计、税收等内在的软环境。会计的国际谐和契合我国的利益,能够提升我国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吸收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使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运营情况疾速做出决断,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开展。

  (三)国际会计谐和是我国市场环境开展与完善的需求

  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度,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方面与其他国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开展和完善我国市场环境,缩短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间隔,请求我国会计实行国际谐和。

  三、我国会计国际谐和的形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变革开放事业不时深化,目前已树立了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环境的各种变革,特别是财政部06年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原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原则等新规则,阐明我国在国际谐和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新规则的推行,标志着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开展请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原则体系已在逐渐树立。它的施行将进步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将有助于我国及至国际资本市场的开展。

  目前,我国会计的国际谐和步伐曾经展开,其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但其开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认识上,过火强调有中国特征

  在国际会计谐和的认识上,有许多人过火强调本人的做法,强调有中国特征,疏忽了与国际会计规范的谐和与衔接,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利于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了解性。

  (二)在国际会计谐和方面存在单向谐和倾向

  有些会计人员一味地学习国外,而不把我国好的经历、办法引见到国外;照抄照搬国外的会计形式与规范,却疏忽本国的会计惯例、法律环境和经济背景。在国际会计谐和方面存在单向性。

  (三)自创国外经历和国际会计惯例方面存在片面性

  只注重兴旺国度的会计形式,而无视了开展中国度和经济新兴的国度;只注重企业会计方面,而无视了宏观会计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范畴;只注重传统会计和报告,而无视了管理睬计、环境会计、社会义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许多会计新范畴。

  (四)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虽然我国具有千万会计人员。但仍缺乏知晓国际会计惯例的高素质人才,整领会计队伍的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控制新原则、新制度的才能遭到限制。

  四、我国停止会计国际谐和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国际会计谐和,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我们必需正确认识国际会计谐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进会计原则的国际趋同。一方面,在会计处置的办法上,尽量使相似变量和事项用同一办法处置,以进步财务报表的国际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而本质不同的买卖事项我们要从实践动身,依照买卖的本质来标准其处置。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只要自创国外的先进思想与经历,还要将中国会计引见到国外。完成双向谐和。

  (二)分离中国实践,自创国外市场经济国度的胜利经历。但要防止照抄照搬

  我们应该依据中国实践状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办法。并停止普遍研讨,视需求和优劣选择自创对象,既要注重兴旺国度会计。也要积极汲取开展中国度,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度的会计经历;积极引见和引进非英语国度的会计经历;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宏观会计等方面的做法;注重国外会计的新开展和新范畴。而我国会计在停止国际谐和时,既不能消极看待,也不能自觉跟进;既不能影响变革的进程,也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三)培育高素质特地型会计人才。进步会计人员的整体程度

  我们应经过国际职业组织积极地、辨证地学习和吸收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办法和国际会计原则中的有益局部;同时也要向国外引见中国会计,完成双向交流与协作。在国内树立特地的国外会计研讨机构,深化会计教学变革。培育国际会计人才,以站在开展的角度,不时地对国际统一的会计原则加以修订和完善。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改良和进步会计教育程度,在高校中设置合适于中国国情的国际会计学和比拟会计学,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另外,还要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普遍试用性。
  国际会计毕业论文篇3
  试论国际会计人才培养途径

  一、建设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一)开展中外交流活动,提升双语教师的国际会计专业知识水平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更多人愿意参与到以教育为载体的 文化 交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加大对国外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度,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逐步融入国际环境中。高校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人才引进 渠道 ,可以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到国内高校来讲学、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合作研究、合作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或专题研讨会,将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等引入高校。这将有助于双语教师获得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吸收到前沿性专业知识,并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到双语课程教学中来,更新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双语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为更多双语教师提供 出国 学习交流的机会

  随着双语教育的兴起,双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双语教师并没有赴境外学习的经历。赴境外学习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英语培训,赴境外学习能够实现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并且能够与国际前沿理念交流。通过学习和交流,双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视野都能够得到提升。经过境外学习的双语教师可以把国外最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 方法 及会计专业前沿动态带回高校的课堂,使国际会计教学摆脱“两层皮”的窘境,真正实现课堂与现实相融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通过建立有国外师资参加的教学团队,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近些年来,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方式,在各大高校兴起。合作办学加深了高校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助互利、相互渗透和资源共享。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走入中国课堂,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外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会计人才。因此,高校要吸引优秀的外籍教师加入本校的教学团队。通过开展会计业务交流与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改善本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

  (四)建立健全激励和竞争机制,促使双语师资队伍向高层次发展

  高校应构建出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既考虑双语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又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给双语教师创造发展空间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他们钻研双语教学相关理论和方法,潜心科研, 爱岗敬业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人尽其才。同时,也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奖惩分明,通过考核评价达到激励的目的。

  二、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的水平

  (一)加大英语基础课程投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双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英语,尤其是专业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加大教学投入,进一步提高国际会计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如规定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通过提升英语水平确保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学生阅读原版教材的能力,用国际认可的ACCA、CGA等资格考试课程替代原专业课

  真正的双语教学都应该采用英文的原版教材。只有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授课才具有独特的教学氛围。根据实际情况,在选取教材时可以考虑以:ACCA、CGA等资格考试教材。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计师组织之一,也是在运作上通向国际化及发展最快的会计师专业团体。ACCA课程全面、完善及先进兼备,现已被联合国采用作为全球会计课程的蓝本。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经加拿大国会批准成立的会计专业团体,是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泛美会计学会(IAA)、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四个国际性会计师组织的活跃成员。CGA享有极高的国际公信力,协会会员可在加拿大执业,独立签署审计报告或在世界各地从事高级财务及 企业管理 等工作。

  选择国际认可的资格考试课程作为专业课,能够极大开拓国际会计专业学生的国际视角,更好地培养国际思维。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要求国际会计的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这也正是选取资格考试教材的原因所在,资格考试教材的变动可以反映出国际会计最前沿的动态,也是国际会计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开展以国际认可的资格考试课程为中心的双语教学,甚至是全英文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使之更好地接受双语教学内容。资格考试教材的学习,也为今后通过资格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与外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国际会计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主要针对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

  (一)与跨国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将学校与跨国企业相结合,也就是将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理论学习的国际会计专业学生安排在跨国企业会计助理岗位,实行“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使理论和实践、实训环节高度融合,避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在跨国企业实习,不仅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熟悉国际会计与国内会计的不同,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3个方面:

  1.学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实习。具体办法是根据跨国企业财务部门的实际情况,把优秀的学生以会计助理的身份安排到财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由于工作 经验 对于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提供实习机会给高校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走进跨国企业,让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英语水平以及会计实务操作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缓解跨国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为国际会计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专业实习的平台。

  2.企业优秀的 财务管理 者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跨国企业高级财务管理者走入课堂为学生授课,同时,高校国际会计教师给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相互支持,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实习经验,既是提高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过程,也是帮助企业财务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过程。

  3.采取“定向”式培养。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会计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校企合作

  1.在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实习基地,高校可选派优秀的国际会计专业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具体的实习指导。

  2.校内与校外实施双向师资合作,从事务所选派优秀的培训师、合伙人到学校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授课教师及实习导师。有计划的派遣国际会计专业教师到事务所挂职锻炼,增加国际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经验。

  3.在财务管理、审计与资产评估等多个领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由会计学院承担科研课题,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必要帮助,辅助课题研究的开展。

  4.提供培训服务,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网络培训课程。

  四、 总结

  在当今经济、教育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会计专业备受青睐,国际会计人才培养也备受瞩目。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人才,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难题。面对众说纷纭的培养模式,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恰当合适的培养途径。国际会计师资队伍是国际会计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保障,高校的会计专业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国际化。对于理论脱离实际的“两层皮”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避免。与外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为国际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最佳的实习环境,将理论与实际最大限度融合。对于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还远不止这些,希望本文阐述的观点能为高校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1. 会计毕业论文6000字

2. 国际会计诚信论文范文

3. 2017国际会计毕业论文

4. 国际会计诚信论文

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

本期嘉宾:
夏兵(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司长)
章晓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
胡敏(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

主持人:罗旭 孙婧
日前,“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国际化人才?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的大学对培养国际化人才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成为与会者的共同关注。
记者邀请三位与会嘉宾,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
问:如何界定国际化人才?
夏兵:国际化人才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对国际化语言的熟练运用为前提,同时也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深刻理解,能以“异域理解”、“视角交融”的思维进行文化间的交流。
章晓英:我认为,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国外经历,比如留学、在海外工作过或者访问学者等。同时,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最能展现一个国际化人才的水平。还要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适宜性”。
胡敏:我觉得不能一概以是否有过海外经历为判断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有些人在国外多年,并非就是国际化人才;而有些人从未出过国,但能称为国际化人才,比如将本土文化推广出去的传统艺术家。判断国际化人才的首要标准应该看其是否具有国际的视野与胸怀;其次德才兼备;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中国梦”有独特的贡献。
问:目前我国国际化人才现状如何?在政策上如何应对?
章晓英:我国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储备量相对不足,虽然各地纷纷出台了吸引国际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协调性、针对性、影响力上都表现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水平上与国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夏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化人才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却依然只是人才大国而非人才强国。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其全球化的开放性人才战略,我国应该不断地学习、借鉴相关的人才政策,但这种学习不应是盲目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大批人才出国留学,但是这些留学生中越是优异的就越是选择了留在了国外,导致了我国大量的国际化人才流失、高层次人才储备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当前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机制体制,为国际化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适宜地空间,打造更加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
胡敏:以法律的国际化人才缺失为例,目前中国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10%的人能够胜任跨国公司的工作。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需要更多通晓国际法律知识的专业型人才,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却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国际化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市场供求的不一致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不平衡。因而,国家在人才培养上要更多地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保持人才市场的供求一致。
问:打造国际化人才,关键从何入手?
胡敏:要想打造国际化人才,关键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当前我国“人才、产业、经济、教育”四个环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弥补的关键在于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的教育首先要打造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将会为学生提供多视角的文化氛围;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实现多元化,在较早的时期就让学生们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另外,要实现考试的多元化。只有结合好这几点才能使得我国教育体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夏兵:要培养国际化人才,重点在于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民族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内源于人才。当下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可以与国际对话的人才,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是重头。“钱学森”之问困惑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我想,这不仅仅应该成为一种困惑,更应该成为一种思索。
章晓英: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国际化市场的需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其次,在人才管理和评价上,高校应该减少行政化的干预手段。比如不能盲目地以论文的数量而非质量来作为人才评定的标准;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学术自由的氛围。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民族振兴的使命。能够与国际自由对话的人才,必须要同时能够与自身对话,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培养?

  一个具有二十年欧、美、亚跨国公司经验的专业经理人的观点 曾担任全球知名企业西门子菲律宾首席执行官的美籍管理顾问Vincent,以自身在欧洲、美国、亚洲多国担任跨文化专业经理人的经验谈到,许多专业经理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全球化的环境的复杂程度,这是大部分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根源,大多数的专业经理人以为可以用国际语言—英文沟通就是”国际人”,这是个迷思,讽刺的是,很多时候英文说得越流畅,越容易犯跨文化沟通、管理的错误,因为会说英文,不代表对文化差异有”感性认识”,而要作一个成功的国际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对不同文化有开放的态度。 中国急需国际化人才是不争事实,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却方兴未艾,透过底下这个实际发生的案例,我们可以一窥国际化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才能: 公司背景:这是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W公司,总部在美国,德国为其主要生产基地,近几年在中国成立分公司负责联系中国制造厂方与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公司的高阶管理有三人: Ø 汤总经理,中国籍,是W公司早期进入中国中方合作伙伴的资深管理人员,后投身W公司成为W公司在中国的代表,负责中国市场销售渠道。 Ø Bob,美国人,由W公司美国总部派驻中国负责业务开发的专业经理人,在美国表现优异,第一次被派驻到国外。 Ø Peter,英国人,由W公司欧洲分部派驻中国,在中国近十年,负责与欧洲制造总部汇报,中文听说能力流畅,可算是半个中文通。 管理难题:中国籍的汤总常抱怨与美国籍的Bob和英国籍的Peter无法沟通,造成很多事情推动不了,Bob与Peter反而分别在美国、欧洲总部报告汤总的不是,说汤总管理不利,不仅不理解他们的工作需求,仗着握有公司在中国的行政大权却不做事,公司管理不但缺乏制度,更不用提标准化作业流程了。汤总觉得特别郁闷,自己不但要负责渠道业务,还要管理公司行政琐事,其实业务推展还行阿,说起管理,白先生与Peter根本就不理解中国,自己必竟长期在公司效力,谁比我更了解要如何管理公司,他们以为一套标准化流程就能解决所有事情吗?真搞不懂美国总部为什么坚持要我去向新加坡向亚太区总裁做什么汇报?他们到底想要听什么?这是汇报如果做得不好,自己在中国区的管理权肯定会受到动摇?该怎么办?听说那个新来的亚太区总裁是德国人,做事一板一眼,自己的英文还可以,平时说说英文对话还行,要做这么重要的英文简报还是头一遭……问题剖析: 1. 不同国籍的管理人员一起工作,最常碰见的问题就是沟通不顺畅,很多人都表示用英文沟通起来,听也听明白了,该说的也说了,为什么还是很多问题沟通不清楚?很难达成共识?这是很典型的跨文化沟通的迷思,其实影响跨文化沟通是否有效的主要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在于是否能够认知到不同文化里的不同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例如,典型的美国人喜欢在谈话结束前与对方取得比较明确的承诺,美国人的表方式也往往比较外显。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内敛,很多美国人在和中国人的沟通过程中,常常有摸不着头绪的感觉,于是就造成了觉得中国人的管理缺乏效率、没有诚意等等误解。什么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W公司在中国是否需要标准化流程管理?很多人都知道部同文化的人做起事情来都有不同的逻辑,在西方有效的管理方法拿到中国来不一定有效,在中国运行已久的管理模式,当有不同文化的人加进来的时候或许就行不通了,这是很多跨国企业遇到的严重的组织难题。 2. 德国老板对一个简报的期望是怎样的?如何组织一个简报最可以获得德国老板的认可?尤其是总部对杨总有些许的误解的时候,杨总要如何透过一个简报同时展示他的专业能力与管理能力?需要做很长的开场白吗?还是直接切入重点?对很多资深经理人来说,做简报可说直接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很多时候,你的老板(尤其是远在天边的跨国企业的老板)只有时间听你做一场十五分钟的简报,你们平常的勾通不多,简报作得好怀很可能决定你在总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做一次成功有效的简报的重要性也常常发生在第一次面对外国的合作伙伴。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认为简报对你说只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因为很可能你只有一次机会。。。 解决方案:解决跨文化沟通的方案有很多层次,通常包括在东道国接受当地文化的洗礼以及接受跨文化沟通相关的培训,接受当地文化的洗礼当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他的缺点是耗时费力,很多情况下你不被允许这样做。取而代之的就是接受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优点是可以让你对不同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地时候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度,不至于触犯严重的错误,也能有效的答道比较好的沟通效果。基础的跨文化沟通培训是很多跨国企业对其内部员工培训课程中基本的要求,也是很多优秀的国际级领导人推崇的解决方案,例如 “Developing Global Leader”一书针对不同国籍文化的领导人的案例分析中就特别强调,跨文化沟通培训是避免 “Cultural Shock” (文化冲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更可以进一歩避免跨文化冲突 (cross-cultural conflict)。以GE前领导人杰克·韦尔奇提出的概念为出发的 “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一书也指出,作为一个有效率的全球化组织,跨文化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美籍管理顾问Vincent谈到,解决跨文化沟通、管理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对跨文化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毕竟,在一个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你不知道下一个合作对象、老板、商机是来自于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东欧、韩国、还是非洲,如果你具备基本的跨文化知识,你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最适当的反应,这样,你就可以赢得很好的第一印象。 “简报是正式的沟通”。有了好的第一印象,专业的国际经理人接下去面临的就是简报,简报往往是一个专业经理人与老板或是生意伙伴建立第一次关系的关键时刻。我们的研究显示,不同国籍的人对简报有很不一样的期待,开场、简报的整体架构、结束语、下一歩行动计划,必需针对不同文化的对象设计,才可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简报时间有限,很多时候不允许你有比较完整的说明与建立关系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事前对不同文化对象的理解设计一个强有力的简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发挥很关键效果。 “跨文化沟通被视为国际人才必备的基本才能,而简报则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技能,中国要培养国际化人才

如何着力引进培养高端人才

在国际化业务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当企业向外扩张的速度快于人才储备、培养的速度时,国际化人才的缺乏,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瓶颈。
为了加快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步伐......“走出去企业如何培养与引进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研讨会,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才问题,做了深入的沟通及研讨。
......
每个已经“走出去”或准备“走出去”的企业,都面临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个大问题,都在努力进行尝试和探索,因此在互动研讨环节,到场嘉宾提出了很多实际问题与困惑。主讲嘉宾与参会人员就企业“走出去”、国际和国内人才发展状况、中外管理的差异、企业文化的多样性、跨文化沟通交流、国际化与属地化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研讨会不仅学习了相关企业与行业如何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的经验、思路和方法,而且对建立系统化、全面性、全球化的体系与平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局部性的工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