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领导科学论坛编辑部

2023-12-06 22: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领导科学论坛编辑部

省级期刊;知网、万方收录。

领导科学论坛是什么样的期刊

领导科学论坛
曾用刊名:领导科学论坛(理论)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中山大学王乐夫简介

王乐夫教授,是我国公共管理学领域著名专家,现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第二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王乐夫教授在公共管理领域辛勤耕耘,成就卓越,迄今已经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出版著作近20本(含合作),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王教授才思敏锐,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领导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率先提出了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国际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夏老的指导下,王乐夫教授带领中大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步入恢复重建。在其后的17年中,中大行政管理学专业突飞猛进,中大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了国家人文社科百家重点研究基地,并拥有了国内首批博士点,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继而又成功建设了公共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首批一级学科授予权。学科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堪称“南天一柱”

姓名 王乐夫
系别 行政管理学系
职称教授、博导
学位及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学术特长行政管理、公共管理、领导科学,对现代管理理论,尤其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有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对领导公共关系也有研究
学术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五届全国高等自考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文科百家重点百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政治学研究》杂志编委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编委
学术活动1993年8月11日至1994年2月1日以访问学者形式往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学术访问
1993年2月8日至15日以学术交流形式到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进行学术访问一周
1997年2月以学术交流形式到香港城市大学社会与公共行政系进行学术交流五天
1999.6越南国立大学进行教育管理交流
1999.10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进行后勤管理学术交流
2001.3 去美国参加美国行政学年会

科研项目
1、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研究,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 -2003,00BZZ014。
2、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及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项目,1998 -2000,。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地方政府,国家中华基金,1992 -1997,。
4、21世纪行政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2000 -2002,。
5、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1.02 -2004.03,2001ZDXM630003。
6、面向二十一世纪: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1995 -1999,。
7、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规划,广东省政府委托,2000 -2001,。
8、广东乡镇研究,广东省农业科技开发中心项目,1994 -0,。
9、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总体规划,广东省教育厅,2000 -0,。
10、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规划,广东省政府委托,2000 -2001,。
11、新公共管理学与中国行政改革,广东省教育厅,1999 -2001,。
12、广东基层公共管理研究,200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2002 -2004.01,。
13、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总体规划,广东省教育厅,2000 -,00SJB630001。
14、广东行政架构研究与基层领导(社科处无备案),广东省政府项目,1996 -2000,。
15、领导科学重点课程,广东省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996 -1998,。

论文
一类刊物
1、“公共管理:政治学的视阈”,《政治学研究》,2004.03。
2、“论公共领导”,《管理世界》,2003.12。
3、“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管理世界》,2002.12。
4、“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政治学研究》,2001.03。
5、“行政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政治学研究》,2000.11。

二类刊物
1、“打造中国MPA教育的品牌”,《中国行政管理》,2004.07。
2、“试论公共行政价值异化”,《中山大学学报》,2004.04。
3、“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公共性为研究视角”,《学术研究》,2004.03。
4、“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3.07。
5、“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中山大学学报》,2003.06。
6、“从“公有”到“共有”---对深圳市万丰村共有制模式的公共管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05。
7、“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新华文摘》,2003.04。
8、“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学术研究》,2003.03。
9、“MPA教育应突出专业化特色”,《中国行政管理》,2003。
10、“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学术研究》,2002.11。
11、“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中国行政管理》,2002.06。
12、“中国基层纵横涵义与基层管理制度类型浅析”,《中山大学学报》,2002.01。
13、“公共事务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关于公共管理改革几点思考”,《学术研究》,2001.11。
14、“论“两票制”对基层民主政制建设的贡献”,《中山大学学报》,2000.01。
15、“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1999.07。
16、“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1999.03。
17、“管理领导概念异同辨析——对核心概念的基础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9.03。
18、“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论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中国行政管理》,1998.07。
19、“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中国行政管理》,1998.07。
20、“刍议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中国行政管理》,1997.07。
21、“珠江三角洲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学术专辑),1997.07。
22、“珠江三角洲乡镇公共决策体制转型探索”,《中国行政管理》(学术专辑),1997.07。
23、“刍议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中国行政管理》,1997.07。
24、“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中国行政管理》,1997.05。
25、“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04。
26、“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04。
27、“为澳门实施“一国两制”培养优质人才”,《中国行政管理》,1997.01。
28、“为澳门实施“一国两制”培养优质人才”,《中国行政管理》,1997.01。
29、“珠江三角洲乡镇公共决策体制转型探索”,《中国行政管理》,1997。
30、“珠江三角洲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1997。

三类刊物
1、“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04。
2、“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社会科学》,2003.04。
4、“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江海学刊》,2002.03。
5、“中国MPA教育的发展与期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1。

其他部分论文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比较探悉”,《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2、“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02。
3、“A Probe into Chin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hinese Public Review》,2002.01。
4、“略论中国行政学教育与行政学学科建设”,《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08。
5、“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变革趋势”,《学术论坛》,2001.01。
6、“行政决策与行政效率”,《广东行政学报》,1998.07。
7、“论行政决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03。
8、“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责任的效率分析”,《领导科学论坛》,1998.03。
9、“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责任的效率分析”,《领导科学论坛》,1998.03。
10、“论行政决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03。
11、“现代领导与公共关系”,《行政人事管理》,1997.06。
12、“现代领导与公共关系”,《行政人事管理》,1997.06。
13、“坚持标准,因材施教,保证澳门硕士班培养质量”,《中山大学报丛》,1996.04。
14、“拓展领导智慧的有益尝试——《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学术交流》,1992.01。

专著与教材
1、《领导学通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05。
2、《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09。
3、《 领导学通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11。
4、《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行政学)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1。
5、《政府与公共管理》,广东高教出版社,1998.12。
6、《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08。
7、《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项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08。
8、《领导学:政府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03。
9、《行政效率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12。
10、《公共关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1。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11。
12、《现代领导科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02。
13、《公共关系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现代领导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05。
15、《公共关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2。
16、《大学政治课理论课复习资料》,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我国公务员聘任制有哪些实践探索

广东省深圳市(2007年1月)和上海市浦东新区(2007年12月)是我国第一批试行公务员聘任制的地区,目前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两地在“究竟何种岗位才应该采用聘任制?”这一问题的回应上有所不同。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两地均对聘任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其中深圳将聘任制看作取代常任制的一种全新制度,上海浦东则将聘任制看作常任制的一种补充形式。
1.广东深圳:强调公务员聘任分层分类管理
从2007年确定为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地区,到2010年实行全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深圳市用了三年时间对公务员聘任制岗位进行定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以及专业技术类。实现全方位分类管理,同时明确要求凡是参加考试进入体制内的公务员都会转为聘任制公务员,而不是委任制公务员。深圳市这一举措拉开了我国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大幕。
根据2015年3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市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办法》和《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深圳市新招录的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都将实施聘任制,实施范围也从特定部门开始逐渐扩大到所有行政机关公务员。深圳市政府之所以对公务员类别进行划分,制定出有区别的三套管理模式,根本上是为了更快地推进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其内容基本涵盖了从公务员“进入”到“退出”的所有环节,包括职位设置与职务序列、招聘条件、考核培训、职务任免等。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的薪酬每月约有7000元,并有包括住房补助、医疗补助、教育补助在内的多项福利待遇,相较于同层次委任制公务员来说,薪资水平较高。
2.上海浦东:侧重高精尖人才吸纳
为了解决部分公务员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2007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拿出6个专业性较强、人才紧缺的高层次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2008年6月5日起,浦东新区首批5位聘任制公务员走上工作岗位,拉开了上海公务员聘任制试点的序幕。
相较于深圳市将所有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自2010年后都纳入聘任制的范围,浦东新区则对吸纳聘任制公务员的名额较为审慎。如2016年仅招录聘任制公务员11名,2017年18名,2019年31名。不仅如此,浦东新区聘任制公务员的试点范围也有限,任职资格要求较高,对专业素质有明确规定,以高级专业人才为主,主要包括运营总监、执行总监、首席规划师、首席运营官等。仅以2019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聘用制公务员社会招聘为例,临港新区面向全社会招聘包括水务总工程师在内的公务员共计5人,主要负责临港新区的口岸建设、离岸业务、产业规划等专业事务,其中对工作的经验要求最低不少于3年,大部分要求有海内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并需要有国家级以上的顶级证书认定资格,对学历的要求不低于硕士,离岸业务研究院更要求海内外名校博士学历,可以说是公务员聘用制选择要求的最顶级配置。
来源: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05期)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05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