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徽大学学报第一作者

2023-12-07 23: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安徽大学学报第一作者

《〈老子〉注译与阅读指导》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6月蔡英杰(第一作者)《孙子兵法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蔡英杰著《孙子兵法》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蔡英杰注《中国语言学文献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蔡英杰主编 《皇字本义考》《辞书研究》2001年10月《白、伯、百、柏、皤、魄同源说略》《古汉语研究》2003年1月《十二地支的文化说解》《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8月《太阳循环、八角星纹与卍字符号》《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6年1月蔡英杰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7月蔡英杰(第二作者)《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云南高教论坛》2006年12月蔡英杰撰《〈说文〉对天干地支的说解刍议》《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2月蔡英杰撰《也说“子云笔札君卿舌”》《探索、实践、思考》2007年5月蔡英杰撰《亥与豕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汉字文化》2007年6月蔡英杰撰《孙子兵法训诂札记》《长江学术》2007年7月蔡英杰撰《春秋至战国时期修辞风格的嬗变》《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8月蔡英杰(第二作者)《释辛——兼论商族的起源神话》《殷都学刊》2008年3月蔡英杰撰《试论“家”的形义来源》《汉字文化》2008年4月蔡英杰撰《关于滇国史的几个问题的考察》《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7月蔡英杰撰《说文从寸字说解献疑》《说文学研究》2010年6月蔡英杰撰《戎狄考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月蔡英杰(第一作者)《释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7月蔡英杰撰《永城话的形容词后缀“里”》《南国人文学刊》2011年10月蔡英杰(第一作者)

黄勤的科研成果

一、已发表的主要论文1)“《翻译研究语料库入门》述评”,《当代语言学》,2007/1,独撰。2)“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视角多维---《关于意识形态》评介”,《外语教学》,2006/5。独撰。3)“关于翻译中‘讹’的阐释学阐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5。第二作者。4)“《关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2。第一作者。5)“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安徽大学学报》,2006/1,独撰。6)“互动:语篇的存在方式”,《外语教学》,2005/5 ,第二作者。7)“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5/6,第一作者。8)“论认知语境对语篇中话题相关的解读”,《山东外语教学》,2005/6,第一作者。9)“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12,独撰。10)“论英语广告语篇中无动词小句的功能与汉译”,《山东外语教学》,2003/6, 独撰。11)“英语夏令营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第一作者。12)“论英语无动词小句在文学和广告语篇中的功能与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第一作者。13)“On Subject-Based English Materials Design: an integrated model ”,《外语教育》(2002年武汉外语教育国际会议论文集),200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独撰。14)“论话题相关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独撰。15)“合作原则与相关歧义” 《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独撰。16)“关联理论对话题相关的解释”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独撰。17)“浅谈语篇教学”,《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2,独撰。二、专著《英语新闻汉译的跨学科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即出)三、参编教材1)1)《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3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2)2)《英语词汇与阅读双突破---3000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四、科研课题1)1)课题负责人:“意识形态与新闻翻译之关系---一项跨学科的实证研究”,2007年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10000元基金,(在研)。2)2)课题负责人:”英语新闻汉译的批判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校级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课题,8000元基金,(在研).3)3)课题负责人:“英语语篇中的话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校级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2000元基金,(已结题).

徐在国的著作

论著目 主要著作有:1、《战国文字编》(第一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2、《隶定“古文”疏证》(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获安徽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3、《传抄古文字编》(上、中、下),线装书局2006年11月。4、《战国文字论著目录索引》(上、中、下),线装书局2007年4月。5、《古文字谱系疏证》(合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6、《新出楚简文字考》(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7、《古老子文字编》徐在国、黄德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月。8、《楚帛书诂林》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1993年至今年共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五十多篇。主要有:《释?、此、䣄、》 发表于《山东古文字研究》1993年,60转65页《<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 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06期42~44页转38页下《楚简文字拾零》,《江汉考古》1997年2期。《楚简文字新释》,《江汉考古》1998年2期。《读楚系简帛文字编札记》,《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5期。《郭店楚简文字考释》,《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字形摹写错误例》,《敦煌研究》1998年3期,151~152页。《战国官玺考释三则》,《考古与文物》1999年3期第82~84页。《战国成语玺考释四则》,《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147~150页。《<原本玉篇残卷>中的籀文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81~85页。《“中播簋”应为“中獘簋”》,《文物》1999年12期,第51页。《兵器铭文考释(七则)》,《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116~119页。《郭店楚简文字三考》,《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山东新出土古玺印考释(九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2001年10月,第272~277页。《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释文补正》,《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2期;又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7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缁衣·性情论释文补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2期。《传抄老子古文辑说》,(与黄德宽先生合著)《中研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73本第2分2002年。《古陶文字释丛》,《古文字研究》23辑,中华书局2002年,108~120页。《楚国玺印中的两个地名》,《古文字研究》24辑,中华书局2002年。《古玺文释读八则》,《考古与文物》2002年5期。《说“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2002》401~404页。《上博简性情论补释一则》,《史学集刊》2003年1期。《上博竹书(二)文字杂考》,《学术界》2003年1期。《释齐官“祈望”》,《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566~571页。《释楚简“”兼及相关字》,《古文字研究》25辑,中华书局2004年。《东周兵器铭文中几个词语的训释》,《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郭店简考释二则》,《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新蔡葛陵楚简札记》,《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新蔡简中的二个地名》,《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试说〈说文〉“篮”字古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11月。《从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延”字谈起》,《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上博(三)周易释文补正》,《康乐集——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谈新蔡葛陵楚简中的几支车马简》,《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侌成”封泥考》,《中国文字研究》第八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说“喜”兼论古陶文著录中的倒置》,《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87-90页。《上博竹书(三)札记二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上博(六)文字考释二则》简帛网2007年7月23日《说楚简“叚”兼及相关字》,简帛网2009年7月12日《<读古陶文记>笺证》,复旦网2009年8月5日《谈上博七<凡物流形>中的“詧”字》,复旦网2009年1月6日(已编入《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