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滁州日报副刊投稿要求

2023-12-09 22: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滁州日报副刊投稿要求

11、安徽
11-1 230061《安徽日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黄山(散文、随笔、诗)严凌志
休闲周刊
百姓茶座
社会周刊·婚恋家庭
休闲 李丽鑫
大众茶座 孙玉宝
社会周刊部
11-2 230061《新安晚报》合肥市安庆路82号 电话:
人生百味、百姓故事:黄从慎 马丽春
文学之舟:黄从慎 ,
女性心语、婚恋家园:闫红
11-3
11-4 230001《合肥晚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1杏花村·散文、小小说、诗歌 王小波 廖且为
2杏花村·网络文学:张小石
3杏花村·晚会版、轻松一刻:吴达丽
4新好男人版:张小石
5感觉版:廖且为
6科学视窗版:廖且为
7左邻右舍版、养儿育女版:萧芸
8主妇天地版:赵应雯 (其实编辑叫藏潇)
9品位版、心情版、闲趣版:刘睿
10周末刊《逍遥津》心空版(都市散文随笔)
11栏目名称:档案解密
庐州夜话
副刊 汪济银
11-5 230001《江淮晨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电话: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戴煌、李春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诗)戴煌、王妤婕
你说我说(时评): 黄开平
丽人(女性文章、诗):戴煌 李春
阅读: 郭明辉
娱乐(文艺杂谈) :
晚霞 : 王妤捷 电话:4249549
11-6 246003《安庆日报》安徽安庆市西围墙街2号
百花亭(散文、随笔、书评、诗)沈天鸿 张明润
生活小品:
岁岁重阳:
周末刊·家(生活文章)张明润
皖江周末/人生 赵家宽
11-7 246003《安庆日报·下午版》安徽安庆市西围墙2号
月光城(散文、随笔)金肽频 ,
月光城·阅读:金肽频
月光城·城市笔记:黄复彩
月光城·杂说(杂谈)黄复彩
女性网页(情感文章)金肽频、李徐
今日生活、岁岁重阳(生活文章) 黄复彩
杂感散文:叶卫东
家政经纬 钱英
11-8 241000《芜湖日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副刊主任 汤修宪
鸠兹·随笔副刊 唐玉霞
星期刊·多维人生(生活随笔)汪超
11-9 241000《大江晚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人生走笔(生活文章)何东
镜月星湖(随笔) 曹德华 djwb***@sina.com
百姓手记 董金义
读书周刊 董金义
民间语文(幽默搞笑类\怀旧类):谈正衡
小说版:
职场众生版:曹德华 djwb***@sina.com
女性时尚 汪冰
女友·扮靓 汪冰
女性·婚恋 汪冰
沧海苍天(法制大稿)张杰
11-10 243011《马鞍山日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采石矶(散文、随笔、小小说、诗)顾鸣
11-11 243011《皖江晚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天门山·市井(随笔):吴晓平
天门山·读书:吴晓平
11-12 245041《黄山日报》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新安南路21号
天都(散文、随笔、诗)
天都周末
黄山晨刊·新安花雨(散文、随笔、诗)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徽苑: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生活:方任飞(留云)
旅游周刊“旅游文化”:王莉 电话:2348661
11-13 233000《蚌埠日报》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文学副刊 敬勇
233000《江淮晨刊》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晨风副刊 刘彬彬 电话:4034478
珠城周末·生活潮(生活文章)江锡钰
11-14 239000《滁州日报》安徽滁州市丰乐北路1号
11-15 236008《阜阳日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西路
平原副刊 韩修勇 电话:-8110
11-16 236008《颖州晚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路8号
副刊 李蕾蕾
11-17 234000《拂晓报》安徽宿州市汴河路298号
副刊
皖北晨刊副刊张秀云
11-18 232001《淮南日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刘家山路
副总编:韩平 电话:6660682
副刊主任:郑兰新 电话:6644099
11-19 235000《淮北日报》安徽淮北市古城路153号
相城副刊 梁松涛 ()
北方周末·万家灯火 林敏
北方周末·健康 林敏
北方周末·旅游玩赏 傅康
11-20 242000《皖东南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路31号
242000《宣城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东路31号
11-21 237001《皖西日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166号
副刊主任:文济齐 ()
下午版 百姓纪事副刊: 徐俭 (公用)
情感释放副刊: 郑红梅 (公用)
11-22 237001《六安晚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57号
11-23 244000《铜陵日报》安徽铜陵市淮河北路30号
副刊 卢达甫 操利群
《铜都生活》城市笔记 毛士云
万家灯火 杨梦平
11-24 247100《池州日报》安徽贵池市东湖路
九华副刊 杨齐智()
教育周刊 (散文,与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魏振强
九华周刊(旅游文化、美食专刊)余同友
11-25 236500《界首日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11-26 236500《中原晚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中原副刊
11-27 238000《巢湖日报》安徽巢湖市政府广场南侧
11-28 230001《江淮时报》合肥市宿州路317号(省政府五楼)
副刊 张勇 电话:2226153
文史 张勇 电话:2226153
11-29 230001《文化周报》合肥市青年路120号
11-30 230001《工商导报》安徽合肥淮河路260号
11-31 230061《安徽青年报》合肥长江路419号
副刊 马振宇 电话:2827577
11-32 230061《安徽科技报》合肥市金寨路248号8楼
11-33 230061《安徽法制报》合肥市淮河路377号5楼
星期天版
11-34 230009《安徽经济报》合肥市屯溪路迪迈达新村8号
黄山松副刊·人在旅途副刊 (公共)
11-35 230001《安徽老年报》合肥市阜南路40号
枫林(散文、随笔、旧诗)白苇
11-36 230061《安徽商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寂寞文章
副刊·笔记(城市笔记、感悟、随笔):
文章·阅读: 文章有思想性,记事,游记,感悟,随笔
青春飞扬(青春与时尚、故事与感悟,叙事为主):胡霈霖
11-37 230001《安徽市场报》合肥市红星路92号
市井漫笔 苏宁
副刊
11-38 230001《安徽科技信息》合肥市巢湖路287号
11-39 230001《体育信使报》合肥市芜湖路97号
11-40 230061《安徽旅游报》合肥市屯溪路101号
11-41 230022《世界报》合肥市桐城南路446号
人在他乡(关于外国的生活经历,国外风土人情)白颖
世界风情:王翰霖 外国比较奇特的风俗风情趣闻
动情地带:柯榜凯 随笔散文,和翻译作品,类似读者的老派欧美笔法
文化时代 白颖 3000字左右的中国人对国外文化风俗的理解观察文字
时事热点 胡锦洋 对国际时事的评论文
11-42 230061《安徽邮电报》合肥市城隍庙徽光阁三楼
11-43 230074《安徽工人日报》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生活时刻(有时评) 臧潇,
11-44 230074《展望(周末)》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11-45
11-46 230031《安徽人口报》合肥市淠河路14号
百姓
11-47 230001《安徽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庐江路69号
生活周刊·情感人生 汪健
副刊
11-48 230001《合肥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富康大厦6楼
11-49 230009《皖西广播电视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
11-50 232001《淮南广播电视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广电中心

看这个链接,很全的

散文:荷塘雨韵

孙伟

人生难得半日闲。有了闲情,就坐在门口,看入梅后的雨,在天地之间挥挥洒洒。盛夏的暑气,在雨的荡涤中消失殆尽。烈日下,卷曲、耷拉着的香樟树叶,在雨水的轻歌曼舞中,肆意舒展着腰身,泛着幽幽的翠绿。忽然就想起附近那几亩荷塘来。在这雨天里,荷塘应该别有一番景致吧!

这样想着,便急急撑开雨伞,奔荷塘而去。走在街上,一路人车稀少。想那雨中的荷塘,应该更是清幽。不由就加快了脚步。以至于,离开柏油路面,踏上杂草丛生的荷塘小径。任凭雨水浸湿裤管,也全然未知。

沿着荷塘的四周,重叠着几排高大的杨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让紧邻城市的荷塘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幽静。尤其在这样的雨天,更显静雅。就连晴天里,杨树上的蝉声和荷塘里的蛙鸣,在这样的雨中也突然安静下来。

站到塘边,远远望去。四四方方的荷塘上,挨挨挤挤堆满了荷叶。一片片荷叶,简直就是一把把被风掀翻伞骨,扬脸向天的雨伞。那些碧绿的伞,有的刚离开水面;有的离开水面已经很高。凹型的叶片,仰天兜接着落雨。雨水从光洁的叶片四周,向下滚滑。瞬间就在叶心位置聚集,凝结成为一颗硕大的水晶。有的呈圆球形,有的则是不规则的晶体。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每个叶片兜接的雨水也越来越多。荷叶前后左右、摇摇摆摆。每当不堪雨水的重负时,荷叶左晃右晃,随意斜一下肩,雨水就被抛而下,白亮亮的水,顷刻间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塘中。此情此景,真是应了:“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在雨水抛出叶面那一瞬间,荷叶立刻又恢复亭亭玉立的姿态。也有的荷叶没有出水面,就干脆平躺在水波之上。雨点在平铺的叶面上,随意滚动,聚合,离分。像七大八小的珍珠,落在翠玉的盘中。出水的荷叶,高低错落,层次感极强。这时候,你可以蹲下身子,从任何一个角度,仰视那田田的叶,像连绵起伏的山峦,也像重重叠叠的建筑群。本来就碧绿碧绿的叶面,经过雨水的浣洗,绿得幽静,也绿得耀眼。偶然有风吹过,满塘的荷叶,就会腾起一阵绿浪。这时候,就不难发现,在密密匝匝的荷叶中间,还零星点缀着一些红色,或者白色的荷花。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我的注意力,就落在了离自己最近的一朵白色荷花上。那纯白的花瓣已经完全自然向四周张开,形如莲花宝座,衬托着中间娇嫩精巧的莲蓬头。花瓣上沾有点点雨珠,晶莹剔透。黄色的蕊丝,颤颤巍巍,如万马奔腾。一直在雨中闪现着珠光宝气。恍恍惚惚,已经有一缕幽香,闯过雨雾,沁入心脾,让自己身心愉悦,心情更是为之一振。

相比观荷莲之风姿,嗅莲花之幽香。我倒更喜欢闭上眼睛,聆听大雨或细雨触摸满塘荷叶的韵律。急雨时,“大珠小珠落玉盘”;细雨时,是“春蚕在咀嚼桑叶”……雨从不同层次的荷叶上走过,那或舒缓,或急切的声响,在内心深处激起无限涟漪。舒缓时,是绵长的抒情曲。急切时,是高亢的战歌,充满生命的呐喊。这起伏跌宕的声响,也无异于一场宏大的生命交响曲。哪一样,都能够让我陶醉其中。

一边看,一边想。在荷塘的小径上,来来回回走了几趟。雨也渐渐小了。不过,始终有细密的雨丝笼罩着荷塘四周。一片烟雨蒙蒙,有点酷似三月的江南。只是少了三月江南的柳浪闻莺,多了雨落荷塘荡起的韵致。

作者简介:

孙伟 ,男,安徽全椒人。文章发表于《滁州日报》《全椒晨报》《笔锋文学》等刊物和《西部散文选刊》《天府散文》等网络平台。系列行走散文入选《2017中国行走散文作家二十二强》,偶有诗文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获奖诗文被收录于《黄瓜礼赞》《艾香远兮》《粽香集》《诗词达人写寒亭》等文集。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椒陵秋韵散文

  乙未深秋,滁州市文联、滁州日报社,全椒县文联、滁州市作家协会、《醉翁亭文学》编辑部、滁州日报社副刊部、全椒县作家协会承办的滁州文艺界百名文艺家“再出发”下基层之“儒乡秋韵”文学采风活动在全椒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路传新宣布滁州市2015-2016年百名文艺家“再出发”下基层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并向文艺家代表授旗。在采风大旗的引导下,百名作家向古邑椒陵出发。

  全椒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县。驰名中外的《儒林外史》小说就产生于此,作者吴敬梓的故乡。由于文著天下,被人们称之为“儒乡”“儒乡秋韵”文学采风更是别有情调。

  一踏进“儒乡”,就被眼前的晚秋之美景所吸引,我不由地想起唐朝诗人韩翃?的诗句:“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我踩着唐诗的意境,来到这个文风盛行之乡——儒乡,顿时整个身心都溶进这文墨之中。可能是心情激动的原因,一天的参观活动我并不感到劳累。夜宿豪华的“君泽君”大酒店,我没有一点睡意。我躺在床上,静听着窗外瑟瑟的秋风,时而伴和着一两声夜鸟的啼鸣,心中想起“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思绪纷纭,一夜难眠

  ?? 清晨起来,简单地洗漱后,我泡了一杯自采的野菊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轻轻地喝一口,立刻感到神清气爽。我拿着茶杯走出宾馆,信步走进深秋的“南屏”。清晨的南屏秋高气爽,我举目四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一树树的枫叶高举着燃烧的火炬,一棵棵的乌桕树招展着鲜艳的旗帜。露珠在草丛间闪烁出灿烂的珠光。小鸟欢叫着,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炫耀着这里的充分自由。尚未收割的.晚稻铺展在原野,像一块块金黄的地毯。我在一块被雨水冲洗干净的山石上坐下,欣赏着这古邑椒陵特有的秋韵。

  ? 几声悠扬的鸡鸣和一阵铿锵的犬吠,将我从遐想的幻境中唤回到现实的人间。一回头,猛然发现我的文友,著名散文家诗人薛暮冬老师在我身旁。他祥和地微笑着,从他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在琢磨着,如何用美丽的诗句来表达这古椒南屏的秋韵。我和薛老师漫步在枫叶和乌桕叶铺就的像海绵一样柔软的山路上,心情就像当年走过红地毯时一样的激动。是的,?在信步游走间,凉爽的秋风嬉戏在我身边,时而独自玩耍着从我肩旁轻轻拂过;时而蓦然回头,带来一阵醉人的花香,与我结伴而行;时而又闪到一旁,从路边枝杈交错的秋树上抖落一小片镀上了金边的叶子,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我的肩上。走着走着,忽然被一股夹杂着花木幽香的气味引到了“笔锋园”,这里曾是先辈们聚会的天地,他们励志堆土为峰。

  早饭后,采风的目的地是神山寺。神山寺在全椒县城西15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内,它占地约6.7万平方米,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一踏入山门,使我又一次贴心地感受到秋的意境。神山寺,因九峰围视,取九龙探珠之意,在此建寺。寺旁有神仙洞,传闻有一道士居于洞中,以白石为餐。诗人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因而神山寺名闻久远。

  游罢神山我等一行来到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八波村。该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距离全椒县城约8公里,东西短、南北长,形如长方形,北面与石沛镇相接,西、南两边与六镇镇相邻,由黄粟树水库流往襄河的河道为分界线,东部自北向南分别与本镇教场村、邱塘村相接,一条长约7.7公里的笔直的西大路(水泥路)自北向南横贯全村中部,与相邻的两镇道路相连接,与西大路相垂直的南大路和北大路向东延伸,与县城道路相接,并且南大路继续向西延伸,村内砂石路面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在观赏的陶醉中,走过一个篮球场,场上几名健壮的青年正在举行篮球比赛,轻盈晃动的身影在我眼中忽闪忽现。篮球在地上撞击出强有力的节奏,震撼人心。然后映入眼帘的是开得灿烂的三角枫,想必是受了青年们那阳刚的生命力的感染,那枫叶显得十分明艳,更格外迷人。

  在流连忘返之际,采风大旗把我们领到碧云湖,碧云湖(原名黄粟树水库)。建于1959年,是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这里风景秀丽,整个湖面坐落群山环抱之中,碧水蓝天,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常年气温比县城低3-5度。两岸群峰争秀;混交的阔叶林和常生的针叶树郁郁葱葱,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我们乘坐画舫,穿过湖心,湖面豁然开朗,碧波万顷,浩渺茫茫。真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水天一色,令游人心旷神怡。顿时,我感到秋的美景,看见天空湛蓝深远,白云如柳絮般轻盈浮过。走在湖的堤岸,眼前飘飞的片片落叶如金,脚踩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似火的红叶,映红了整个天空。宛如神仙的红唇吻遍群山,又如一条条素雅的绸带,点缀在群山峻岭,染红了林间处处,为金秋更增添了几分秀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此刻,我竟与陶渊明一样,融入大自然,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离开碧云湖,我们驱车全柴集团、天安新材料等重点企业,深入车间和工人交谈,参观了先进的生产线,听取了企业发展的介绍;在辉隆现代农业产业园、荣鸿现代农业园,感受到了全椒现代农业发展的远大前景;在黄栗树新村、河东新村,我们领略了全椒美好乡村整齐干净的村貌、和谐文明的村风和悠闲富足的村民生活。

  吴敬梓纪念馆是我们最后一站,在吴敬梓故居和太平文化广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全椒历史文化的广博和厚重。大家纷纷留下时光的婧影。

  此次采风活动是在xx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积极响应安徽省文联“关于安徽文艺界千名文艺家再出发下基层活动”的倡议而举办的。目的是促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与时代相结合的文艺道路,活动主要包括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文艺志愿惠民服务等内容。在全椒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根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创作。据了解,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市文联还将陆续组织文艺家深入农村、城郊和企业,立足采、创、种、送,进行创作积累,发展滁州文艺,不断开创滁州文艺工作新局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