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拖延

2023-12-11 01: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拖延

对于拖延症来说,我认为这根本不算是病,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而已,因此想要缓解自己这种症状,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平时的时候严格的要求自己,尽量让自己的时间变得紧急起来,这也有利于改善自己拖延症的毛病。
2、把每天的事情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每天给自己加油打气,并且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改正坏毛病。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炫先森拆书系列第35本书

9分钟搞定深度工作

1922年,心理学家荣格在靠近苏黎世湖北岸一个名叫伯林根的村庄,建起了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房子,将其称作塔楼。荣格会在早上7点钟起床,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在塔楼的私人办公室中度过两个小时不受打扰的写作时间。下午,他通常会冥想或在周围的乡村长时间漫步。塔楼里没有电,荣格会在晚上10点上床休息。

在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看来,荣格此举是典型的“深度工作。”

所谓“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深度工作是唤醒你当前智力水平的每一点价值所必须的。”卡尔·纽波特认为,“深度工作”这项技能显然对于荣格后来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度工作”这个概念是卡尔·纽波特创造出来的。他说,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深度工作的普遍存在现象很值得强调。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数十年的研究发现,伴随深度工作而来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于提升我们的能力是必须的。

然而,当今,无论是上到企业家还是下到职场普通白领,我们都已经淡忘了深度工作这件事。网络工具的盛行,包括电子邮箱、短信、微信、微博、淘宝购物等,将我们的注意力割裂得支离破碎。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发现,我们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

这种状态,本书作者将其定义为“浮浅工作”。

所谓“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事务性的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向浮浅工作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很容易转变的。在极度浮浅的状态下度过足够的时间,将永久性降低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

当然,也有很多对科技持乐观态度的人。他们认为网络工具会改变社会,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好。比如谷歌或许会使我们的记忆力退化,但是因为我们能够搜索到任何想要知道的事情,所以不再需要好的记忆力。

本书作者说,“在这场辩论中我不站任何一方”,“我对此话题的兴趣在于一种更实际和关乎个人利益的主题,那就是,深度工作的人将享有极大的经济前景和个人发展机会。”

也就是说,在本书作者看来,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在这个以快为先的网络时代,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价值。

故,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分析深度工作的价值——我们为什么需要深度工作?为什么说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第二个部分是支招如何深度工作——如何通过深度工作训练我们的大脑、转变我们的工作习惯,使其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活的核心?

在新经济形势下,具备两种核心能力的人,注定会成功。一个核心能力是:具备迅速学习新技能、迅速掌握困难事物的能力;另一个核心能力是,提高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

怎样提高迅速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记者丹尼尔·科伊尔调查发现,这需要髓磷脂的帮忙。

因此,要想学习一门复杂的新技能,或者想要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就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避免受到干扰。因为这是促进髓磷脂形成的唯一途径。反之,如果你的注意力涣散,就不会形成髓磷脂,自然也就难以学习一门复杂的新技能。

换言之,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就能轻松掌握愈发复杂的体系和技能,这些体系和技能是我们取得成功所必须的。

我们又该如何提高付出与产出的性价比呢?

我们先回顾这些职场真实写照——一项会议结束后开始另一项会议,开始一个项目的某项工作后不久没有任何过度便开始另外一项工作,工作10分钟刷一下朋友圈查看一下电子邮箱……

明尼苏达大学商业学教授索菲·勒鲁瓦经研究后发现,当我们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注意力并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我们对任务A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即使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A,我们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只有将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使我们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是一本畅销书。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2012年,他发表了7篇论文,全部发表于重要期刊。2013年,他发表了5篇论文。2014年,他受聘成为正教授时,已经发表了60多篇同行评审论著,外加这本畅销书。

格兰特的效率水平远高于奉行多任务并行的一般教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格兰特会专门腾出时间用于深度工作(他将教学工作集中到秋季学期,而在春夏两季则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研究工作),将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其他教授的工作却反复受到注意力残留量极大的干扰。

本书作者之前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如何成为尖子生》。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作者采访了全球竞争最激烈学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后发现,这些最优秀的学生通常比GPA等级低一档的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是的,你没有看错,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短)。原因仍旧是:这些学生理解专注产生效益,所以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撰写论文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要想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就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换句话说,要想付出与产出性价比最高唯有深度工作。

“为什么给你的消息不能及时回复?”很多公司的老板常常这样质问下属。炫先森曾听说,甚至有些公司要求员工24小时在线、及时回复邮件。

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汤姆·考克兰曾为《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做过一项实验:大西洋传媒的员工要花多少时间传递信息,而无法投入到自己专长的工作上?结果惊人:大西洋传媒每年要支付100多万美元用于处理电子邮件,每接收或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就要耗掉公司95美分的劳动力成本。

汤姆·考克兰的这个实验非常复杂,炫先森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其复杂性正说明了“24小时在线”这一行为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难以衡量,甚至很多公司根本就对此无意识。

作者把这个难以衡量的情况称为“度量黑洞”。作者说,度量黑洞使“24小时在线”的危害无法清晰化,也使得职业世界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干扰。

“24小时在线”的文化持久不衰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缺乏度量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最简单的。比如,频繁的开会。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最笨拙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迫使他们在给定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第二个原因是,忙碌代表生产力。尤其是,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职场人会越来越多地将忙碌看成是生产力。如果能够证明刻意的忙碌会降低公司的净利润,那么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但是,度量的黑洞会在此时出现,使我们无法计算出刻意的忙碌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工作含糊、评价不同、策略有效性的度量缺失,使一些从客观角度看来滑稽可笑的行为,却在职场中长盛不衰。

所以,如果我们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那么对商业整体而言将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对我们个体而言却是好消息。假定“浮浅工作”“24小时在线”“忙碌就是生产力”这些风气继续盛行下去,那么深度工作就会变得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

我们很多人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上,认为是环境或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但是,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却认为不是这样的。

加拉格尔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她走出医院的那一刻,突然萌生了一种强烈的直觉:“这种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此后,癌症治疗令人精疲力竭、槽糕透顶,但是加拉格尔却刻意专注于生活中好的方面——电影、散步和傍晚6点30分的一杯马提尼——竟然产生了令人惊异的好效果。

这段经历激起了加拉格尔的好奇心。于是,她开始探究注意力(即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她发现,我们的大脑是根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利用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也有同样的发现:熟练掌握自己的注意力,就能改善自己的世界。

因此,如果我们深度工作或深度学习,那么大脑就会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

作者指出,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隐藏益处:这种全身贯注的状态,占据了我们的感官器官,使我们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不快的事情。

关于深度工作益处的心理学佐证,来自全球最知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契克森米哈赖曾做过一个实验:为实验对象每人配了一台寻呼机。这些寻呼机会在随机时间里响起。当寻呼机响起时,实验对象需要记下那个时刻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感受。

通过这个实验,契克森米哈赖发现,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这个术语因他在1990年出版的同名著作而广为人知。

也就是说,深度工作、专注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这些行为类似于心流活动。

这个洞见颠覆了我们很多人的认知。很多人认为,放松使人愉悦。我们都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有限地度过更多的时间,这样才会有幸福感。

上文,加拉格尔从神经学角度出发强调的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很重要,是关注的内容构建了我们的世界观;而契克森米哈赖则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单单是深度工作或学习这一行为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深度的满足感。当然了,契克森米哈赖很可能也会同意加拉格尔的观点。

推特的创始人杰克·多西曾公开表示过,他平均每天晚上睡前要审阅和批示30—40条会议记录。如果说浮浅工作价值低、容易复制,为何多西在社会经济中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有这样的案例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学习他们的做法就能成功,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行为是公司领导者这个特定角色所特有的。

作者指出,在社会经济的某些角落,深度工作的确没有价值。比如,公司领导者,还有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等。而我们,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我们所在的职业领域里分散精力是重要的,否则唯有深度工作才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掌握深度工作的能力之前,需要认清一个重要事实: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地消耗。

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志力不会被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如同肌肉,会疲劳。

由此,如果我们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在浏览网页,突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转移往往会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能布置一些精妙的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深度工作,就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

记者曼森·卡里花了5年的时间,采访和编写了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他发现,那些做创造性工作的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们,都会忽略灵感。

也就是说,不是等待灵感降临之后才开始工作,而是将深度工作严格内化成习惯。

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是作者J.K.罗琳在爱丁城堡一家豪华酒店里完成的。

知名企业家尚克曼签了一本书的合同,要求仅用两周的时间完成全部手稿。为此,他做了一件非常规的事情。他预定了一张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在飞往日本的航班上写了一路,抵达日本后在商务舱休息室里喝了一杯咖啡后,然后登上返航的飞机,又写了一路。等他回到美国时,已经有了完成的手稿,这距他最初离开时仅仅30个小时。

作者说,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定期放松大脑、度过安逸的闲散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有人会觉得,在深度工作时保持专注就可以了,在闲散时分分心又没关系的。

千万不要这样想,也不要这样做。如果你在其余时间(比如闲散时间)里有一点无聊,就开始刷手机打发时间,比如需要排队等5分钟或者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时间,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便你经常训练专注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克利福德·纳斯有一项研究显示,网上不断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注意力长期分散的人,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

美国第26位总统罗斯福在哈佛读书时,每天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上。但是,他的成绩却异常优异,且在大学期间就出版了著作。

罗斯福待在书桌前的时间非常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的阅读速度十分快,所以可以比大多数人(从课业中)节省出更多的时间。

其实,这个策略就是炫先森曾解读过的 《超效率手册》(点击阅读) 里的“软时限”——人为的设置一个截止日期,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比如,炫先森写拆书笔记。这是一项深度工作。无奈的是炫先森平时工作非常忙,所以总是人为的、强制性的设定一个写作时间。今天这篇读书笔记,炫先森写于周六,上午11点钟开始,目前是下午3点30分,还有两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完成,而炫先森设定的完成时间是下午5点钟。

从上午11点钟开始,到下午5点钟,这个设定的时间段内,有很多次会想要分心,但意识力在控制着我。意识力有效地攫住分心的欲望,是逐渐磨炼出来的。所以,如果你是刚开始尝试这个策略,一周实验的次数不要超过一次。

抵抗分心的时间越多,抵抗力就会越强。

普理查德是一位农场主。农场需要干草当饲料来喂养动物。有两个办法可以弄到干草。一个办法是,农场本身就有草,去买一台干草压捆机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办法是,花钱去别的地方买干草。

我们很多人会选择第一种方法来获取干草:买台干草压捆机。但,普理查德却选择了第二个方法,花钱出去买干草。

普理查德说,如果买了干草压捆机,就需要计算燃料费用、维修费用、存放打包机器的棚子成本,而且整个夏天都在晒制干草,就没时间去饲养鸡了,养鸡可以形成正现金流,因为鸡可以卖,鸡还可以产生粪肥。

普理查德说的这些理由的确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性的原因是,普理查德说,“我不希望夏天有过重的机器压过我的土地,以致土地太紧实。”

“土壤的肥力是我的底线”,普理查德说。所以,他坚决不购买干草压捆机,而是宁愿花钱买干草。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工具。的确,这些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因此,我们把任何可能的益处,都作为使用这些网络工具的理由。但是,普理查德的故事则教育我们,只有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的时候,我们才能选择这款工具。

实际上,很多网络工具的实际害处远远大于实际益处。不如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刷朋友圈带来的益处,能够抵消它所消耗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吗?

设定固定工作日程,可以避免浮浅工作,激活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要善于对浮浅工作说“不”。这一点可以参考炫先森解读的《精要主义》。作者说,拒绝的时候,要明确的拒绝,但拒绝的理由则模糊处理。比如,有人邀请作者去演讲,作者说:“这与我的行程有冲突了,参加不了。”要遏制内心的冲动,不去安抚邀请人,因为其结果往往会对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同样的影响(比如,“不好意思,我参加不了你们的讨论,但是我愿意看看你们的企划书,提出一些建议”)。

简单干脆地拒绝是最好的。

如果你是个很容易就能联系上、好说话、老好人、总是竭尽所能帮人的人,那不找你找谁呢。

“拖延症“者要如何管理你的时间?

不到deadline无法交稿,不到最后一刻定不下方案,不到三更半夜完全没有睡意……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感觉一直在忙,却什么也没完成。对此,大家的理由都出奇地一致:“别怪我,我有拖延症。”但是小毛想说:“你不是有拖延症,而是时间管理出了问题。

时间管理第一步认同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你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无意义的,没有价值的,只是为了熬足八小时赚工资,那么我们今天的议题就不成立了。任何时间管理,都要以你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为前提。这种认同感一般体现在:认可所在企业的价值观并以此为荣;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能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当自己的工作被自己所在的组织所认可的时候,这种认同感会尤其强烈。

《哈佛商业评论》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很多企业职工出现了“白日监牢”现象:一旦来到工作场所,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形的牢笼,在这里他们缺乏动力,情绪低落,工作效率远低于正常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反馈中得出了下面的八个因素(重要性从高到低):

时间管理第二步唯有专注,才能高效。

杰克·多西(Jack Dorsey)先后是Twitter和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创始人,被媒体称为“改变世界的程序员”。同时他也是一个工作续航时间超长的“拼命三郎”。

杰克会一次性花一整天的时间用来开会,上午五小时在Twitter,下午五小时在Square。在此期间参会人员不允许使用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杰克称这样每次开会历时超长是为了利用整块时间把近一周或一个月的工作计划落实下去,避免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开散会,降低效率。

除了将周一定为会议日整天开会之外,“专注”更是贯穿了他的整个时间表:周二是产品开发日,周三是市场和营销主题,周四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与合作伙伴洽谈,周五重点关注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杰克就在采用这种时间安排表,这是他认为最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杰克·多西的时间管理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专注”。

但不得不说,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在是太难了。不断弹出的新消息无时无刻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不断有闲杂的小任务来打断我们手头做的重要项目。如何能让自己的时间不被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呢?我想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时间表。

时间管理第三步:你不需要过于精细的时间表

学生时期,很多人都有写计划的习惯。学期计划、暑假计划、复习计划……没个计划总会让人觉得无法开展学习,可是每次计划有真的都实施了吗?老实说,我只执行了一部分。而之所以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计划来,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计划不太科学,而另一方面就是太过冗杂。

时间管理第四步:学会放松和学会工作一样重要

如果我说,解决拖延症的最终办法是学会放松,你会不会质疑我?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懂得劳逸结合可比无时无刻的焦虑要有效得多了。

你的人生目标总是遥不可及?|因为你没窥探到目标的“真面目”

生活中许多人天天嘴上喊减肥,但几年了依然维持着原来的高体重,跑步机除了吃灰一次都没有用过;职场员工每年初都信誓旦旦地制定计划,但计划制定了就完事大吉了,真正能执行的人寥寥无几;许多家长、学校老师每次开学都会让同学们列出学期目标,成绩达到多少分?考进全班第几名?但真正能达到的学生没有几个。

其实,我们都觉得自己生活中至少有一个方面需要提高或改变,无论是让老板刮目相看,还是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还是精进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我们想做得更好,甚至也尝试了,但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到位,更让人无语和沮丧的是有时会反复的失败。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条留言:“为什么我想要的人生目标总是遥不可及?”一个特别茫然无助的发问,于是下面有人回复:“树立一个一个小目标,最后是大目标,毅力是关键。”

这个回复,几乎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但也确实是一句最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他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你不清楚,他的目标是什么你不清楚,他为什么制定目标你不清楚,他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不清楚,你凭什么就知道他应该怎么做?

你肯定会问:那什么才是实现目标乃至成功的正确答案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成功,动机与目标》,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关于目标的所有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大量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理顺了很多与目标的来龙去脉有关的事,帮我们理解了目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如何让一个目标有效落地从而实现目标?

本书作者是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动机学科学中心副主任,多次在权威学术杂志以及BBC、《哈佛商业评论》等重量级媒介发表学术成果。这本书就是脱胎于她最新的关于动机与目标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一、你是进取型思维,还是防御型思维

《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中说: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引导你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人目标需求不同,即使针对相同的目标,看待目标的角度、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落实方式也全然不同,主要有进取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两类。

那这两种思维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进取型思维?

进取型思维是一种理想状态,以获得成就为侧重点来理解目标,这种目标的本质是“收益最大化”,避免错失一切成长的机会。

书中作者列举了她1周岁儿子学走路的事例,她老公就是典型的进取型思维,对她丈夫而言,帮助儿子学走路是种成就,是要通过走路这件事让儿子得到进一步成长、获得新能力,比如儿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丈夫会放任孩子去爬高爬低,包括征服楼梯,他的目标侧重点是成长。

什么是防御型思维呢?

防御型思维是一种保守状态,这种目标的本质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住本钱,侧重点是“我应该做什么”为目标。 在帮助儿子学会走路上,作者就是典型的防御型思维,对她而言,帮助儿子学走路首先是确保安全,在学走路的过程中,远离可能的各种危险,不能让儿子因磕碰、摔倒而受伤,她的目标侧重点是避免损失,而不关注有没有获得成长。

作者和丈夫在帮助儿子学会走路这件事情上,虽然目标一样,但由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这个目标,所以帮助儿子的方式、达到的结果完全不同。

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同时拥有进取和防御两种思维方式,但每个人都有一个主导目标,有的人侧重于进取目标,有的人侧重于防御目标。

那有人会问,到底进取目标和防御目标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源是对需求的不同来决定。

书中提出了这样的理论:“进取”与“防御”目标均来自人的普遍需求,就是被爱与安全的需求,因为人对抚育与安全需求是与生俱来的。

“进取”目标,重在追求成就,为了得到爱,目标是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使自己获得爱与归属感。

“防御”目标,是避免犯错,为了得到安全,目标是成为该成为的样子,不要让别人对自己生气、失望,能平和、有保障地活着。

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对我们奖惩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比如,小时候当你拿着95分的试卷回家时,进取型的父母会给予表扬,表示出骄傲和亲昵,当成绩是59分时,父母会有点遗憾,不表示亲昵,你就会明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才会得到所需要的爱,于是你学会了让自己不断进步。

而防御型的父母,考得不好就惩罚,考得好了不惩罚,你就会明白把事情做好才可以获得安全和保障,于是学会了怎么样避免失败。

由于目标满足的需求不同,进取和防御目标在面对正负面反馈时的动力增减也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进取型目标,试图获得成就,动力来自于成功的渴望,所以在得到正面反馈时,比如,获得表扬和赞美时,成功渴望越强,就越有动力,而在得到负面反馈和自我怀疑时期望值和动力会下降很多。

防御型目标,试图寻找安全,动力来自于警觉,是一种避开危险的愿望,越是有负面反馈和自我怀疑时,就越感受到危险,警惕性就越高,反而动力剧增。

因此,针对目标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进行反馈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否则就是适得其反。

通过以上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分析,我们明白:制定目标首先要了解你自己是进取型还是防御型思维方式,你可以尝试针对一个目标,去分辨自己理解目标是通过“得到”还是“失去”的角度来进行判断。

因为,你只有正确的识别出两种思维方式,你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也才会增加实现目标的概率。

二、制定目标要做好三种“权衡”

一个目标能不能达成,取决于你对目标如何定位,以及达到目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会影响他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兴致和趣味,也就是说不同的目标不光决定你的动机有多强大,而且能影响到你的情绪,最终决定你面对困难时到底能坚持多久。

因此,要实现目标,必须制定正确而合理的目标,要做到三种“权衡”。

第一种:权衡你的理想目标是绩效目标还是精熟目标

一个人对理想目标的设立分为两类: 一类是注重表现类的目标,叫绩效目标,这种目标注重特定的结果和表现,目的是体现自我价值感,就是想证明自己聪明、有才、有能力,优于他人;

另一类是注重成长类的目标,叫精熟目标,这种目标注重长期表现,聚焦进步和成长,目的是获得能力提升,用是否进步、是否学到知识和技能来评判自己。

绩效目标由于是想证明自己是“最好”这样一个特定结果,往往会更努力,成效也最显著。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比较简单时,可以侧重于“表现”来设定目标比较有益。

但当你追求绩效目标时,容易成为“自我应验预言”的受害者,也就是在面对困难时,一次失败可能就会觉得自己不行,灰心意冷,于是停止尝试。

精熟目标由于着重于自我提升而不是自我肯定,所以精力聚焦于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轻易不会放弃。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比较复杂而有难度、需要持续坚持时,可以侧重于“进步”来设定目标比较有益。

比如,你在公司争取到了一项新业务,面对这项工作,如果你把它作为学习技能、积累经验的机会,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渴望寻求别人的帮助获得成长,而且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沮丧程度会轻一些,不会成为情绪的奴隶。

如果你把它看作获得领导认可、升迁的机会,可能你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因为你羞于启齿,怕别人指摘你的智力和能力。

绩效目标和精熟目标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还是请尽可能将“表现”目标转换为“进步”目标,当你把重点从“能证明什么”转为“能学到什么”时,你会拥有更多的收获和快乐。

第二种:权衡目标是你真正渴望的,还是来自于外界?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人类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自己的选择。自己渴望的目标会带来一种特殊动力——内在动力,这是一种为事物本身价值而做事的渴望。

所以设立一个目标时,要追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目标是你自己真正渴望达到的,还是来自他人的价值评价体系或者外界强加于你的?

要知道一个目标无论能不能实现,首先要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一个在乎外在肯定的目标不仅不会使你快乐,还会干扰你对真正有益目标的追求,从而降低你的幸福感。

最近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子特别聪明,从小就喜欢组装、拼装设备器材,家里的所有的机械物品都被他拆装过,而且学习成绩很好,于是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跟父母说:想报考汽修专业院校,想到别人开上自己改装满意的汽车上路,他的内心就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但父母说:一个学霸去上一个大专还是修汽车的,太丢人了!于是他不得已放弃自己的爱好,考上了清华大学另外一个专业,但大学毕业后,他又重新参加高考,再一次选择报考了汽修大专院校,后来专门干起了汽车组装这个行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因此,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正确的生活,除非是自己想要的。目标也是如此。

那如何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正确,也就是你真正渴望的,需要满足人的三种基本需求:关联感、胜任力和自主权。

关联感,爱与被爱的渴望。当你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或巩固人际关系以及回报社会时,你就会从这种关联感中获得爱与归属的需求。

比如,我们加入一个社群,与人共同探讨和交流,我们能从新关系中受益。

胜任力,提升新技能。当你追求的目标与个人成长、从经验中学习以及提升新技能有关时,你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以及克服困难的动力就会增强。

自主权,是内在动力的源泉。当你追求的目标是自主选择的,比如源于自己的兴趣、理想或擅长的,而不是被强迫执行的,或被奖励所控制的,当人感觉自己掌握着命运时,会更有动力,更加成功。

因此,当我们的基本需求被支持时,“内化”才会生效。如果一个目标被“内化”,你会得到因内在动力增强而带来的更强的创造力,深入的分析能力,更强的工作渴望。

第三种:权衡好目标是不是有效?

许多人目标没有达成,首先是把愿望和目标搞混了。愿望,泛指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是一种欲望,比如“我要做得更好”“我想减肥”。

而目标,是指通过努力和步骤方法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比如“我要减到100斤”。

许多人感觉自己立了不少目标,但没有把愿望转化为真正的目标,没有这个转化,愿望就仅仅停留在“希望能够实现”的层面,就像“我想到南方旅游”,如果计划仅仅停留在“想”这个层面,你最终哪儿也去不了。显然这种目标是没用的。

什么是有效的目标呢?

心理研究发现,具体又有难度的目标比模糊或过于简单的目标更能激发优异的表现,而且差距特别明显。因此,有效目标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体化。

比如“我要减肥”“做到更好”,显而易见这就是一句废话,说法太模糊,目标如果不具体化、数字化,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设定具体化的目标,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成功的样子,也能使你自始至终保持动力。

《请用数据说话》这本书中,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选手一郎说,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年完成二百次安打,而没有以安打率为自己的目标,而是把安打数设定为自己的目标,就是为了消除自己的逃避情绪。因为安达率是可以通过减少安达次数来实现的,比如你一个赛季只进行一次安打,成功了,那安打率就是100%,但一赛季就一次,对一个职业棒球手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

目标不明确,我们会很容易向疲惫、无聊妥协,而具体的目标,就无法欺骗自己。

二是困难化。

也就是任务要艰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指出,一个对将近3000名联邦职员进行的调查中,那些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挑战性、自己和同事被高标准要求的员工都是年终评估成绩最好的。

因此,设定目标的时候要尽量高一点,难一点,要尽量超过现在的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人才会有动力真正去改善自己,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直面全新的事物。

三、学会这“三招”,让目标有效落地

很多人认为目标达不成,最常见的错误是因为不知道正确行为,但问题往往出在执行这一步,比如可能我们使用的方法不当、没有经得起诱惑、拖延、没有信心等。以下三招,帮助我们让目标有效落地。

第一招:制定简单有效的计划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不做准备,就是在准备失败。动机学的科研成果显示,没有什么比计划更能战胜破坏目标的因素了。 就像目标一样,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同样有效。那什么是有效计划呢?

一个有效的计划就是“建立执行意图”,实际上是一种“如果……就……”的计划方式,其中包括行动的细节、时间、地点以及方法等。

比如:我要减肥,那就要在计划中列出细节:第一步,把“少吃”改为“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500卡路里”;第二步,“多运动”应该改成“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

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已经吃1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我就要上班前先去运动。

再举一个事例,为了防止自己每周忘了给老爸打电话,我制定了如下计划:如果是周六午餐后,我就给老爸打电话。每当周六吃完午饭,我就记起要给老爸打电话,把吃午饭这个必然事件和目标事件打电话建立起链接。

“如果……就……”的计划方式为什么有效果呢?作用有三点:

一是当我们决定了行动的细节,比如时间、地点和行为时,计划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就)之间搭起桥梁,我们很容易把它们建立起联系。

二是这种情景或暗示(星期一早晨)建立联系后,很容易在我们的脑中被激活,于是大脑会下意识地搜索与环境中任何与如果相关的情景。

三是久而久之,这种计划会在脑中下意识的启动,成为自动化的程序,不再消耗我们动力资源——自制力。就像我们每天开车下班,进入车内后我们会发动汽车,然后开车往回家的路上走,即使你不用有意识地去想,你也会知道回家的路,甚至在路上你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跟别人聊天。这种自动化的程序,已经成为下意识行为后,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魔力,那达到目标,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二招:注意环境中触发点的营造

有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家食品店播放法国音乐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购买法国红酒;播放德国音乐时,大部分人会购买德国红酒。改变背景音乐,就能激发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影响销售。

可见,环境因素能触发潜意识对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同理,环境中与目标相关的文字或图像也可以成为对目标执行的触发点。

首先,要在环境中制造目标执行触发点。比如,我为了减肥,会在家里贴到上许多比基尼美女的照片,当我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我就想起自己正在减肥,拒绝美食诱惑的定力会增强好多。比如在办公环境中,我们可以贴上印着“团队精神”“敬业爱岗”等字样的励志海报,在你的卧室里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

你可能以为自己不喜欢这些,以为自己视而不见,但你的潜意识早已被它影响了。

除了一些文字、图像等工具以外,那些和你亲近的、想让你做这件事的人,同样也会成为触发我们的目标形成。

比如,当某位领导对你要求非常高,而且非常器重你,当你想到他或看到他的时候,会把这位领导和你的高成就联系起来,使你更加努力工作。

《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指出: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陌生人也能成为我们的目标触发点,心理学家们把这个现象叫做“目标感染”,榜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感染”鼓舞着我们。

除此以外,我们所处的圈子也很重要。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说: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圈子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社群,或者再接地气一点就是微信群,如果我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就去接触圈子中同频的人,有共同目标的人。

若你想保持实现目标的动力,就让你的环境里充满提示和触发点,通过这种触发,能使你的潜意识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工作。

第三招:做好自我监管

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不得不承认我们总是喜欢拖延,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影响,原本要做一件事总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把失败归咎到错误的原因上,其实,我们要想成功达到目标,最需要做的认真做好自我监管。

首先是做好进度反馈。

作者在书中指出:如果你根本看不清自己的进展状况,那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目标的。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缺少了反馈,动力机制迟早会停止运转。大脑在处理有关目标的信息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减少差异。比如说,我的减肥计划是每天瘦半斤,每天两次量体重,但我过了5天一直没有量体重,这时,如果你没有及时监控自己的进展,大脑就接受不到关于进展出现差异的任何消息,它会认为一切正常,于是动力机制就会慢慢消失,那我的减肥计划很可能就半途而废了。

其次是立即行动。

作者指出:你很想成功的信念只占成功因素的20%~30%,反过来说,我们为目标辛勤的付出,但却有70%~80%的可能半路遇上程咬金。那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延迟行动。

比如,我们早晨起床、吃早点、送孩子上学,然后一看表离上班还有20分钟,你会怎样安排时间?其实很多事、很多目标都能填满这20分钟,比如,你可以阅读一本书,打扫房屋,或者是写篇日记,但如果我们不知道要把时间分配给那件事,于是权衡半天以后,20分钟时间已经过去。因此,无论是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还是大块的时间,如果有相应的目标的话,就请把握当下,立即行动。

第三是用好自制力。

对目标的追求,需要保护,即使是在动力强劲时。就像减肥时,看见一块巧克力蛋糕会同时触发两个目标——吃与不吃,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自制力,它的任务就是把“吃”这个无关的“无赖”拒之门外,心理学家称这种机制为“心理盾牌”。 但自制力像肌肉一样有极限,用得太多会疲惫,需要通过休息来恢复。当然,“自制肌”也像肌肉一样,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自己的极限。

除此以外,利用前面所讲的“目标感染”方法也可以增强自制力,比如一个举着杠铃的人想到自制力强的朋友比想到自制力弱的朋友能举得时间更久。

但降低对自制力需求的绝佳方式,就是停止于开始前。比如,你的目标是改掉无时无刻刷手机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让手机远离你的视线之外。

最后一点,就是无论你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但最好不要同时进行两件需要强大自制力的事。

研究显示,戒烟时为了避免常见的体重徒增,而去刻意减肥的人,在吸烟和减肥这两件事上都会失败,而一次做一件事情更有效。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方法正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