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京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2023-12-07 01: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京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截至2014年底,学院有4个科研机构。 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所艺术研究所 2005至2013年,学校有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包括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已签订横向合同20多项,引进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科研处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90篇,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学校重视校内科研基金的建设,为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做好预研工作,现已批准立项院科研基金项目180余项。学校还投入研究经费进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的开发。执行院长任芳副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获得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还鼓励教师申请专利,已有26项专利获得授权。 据《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全国第5名。截止2012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70余项,引进横向课题23项,合同经费达2000万元;申请专利22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70篇,三大检索论文76篇,权威期刊论文15篇。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篇,三大检索及权威期刊论文2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2011年学校作为第一合作研究单位参与立项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新方法”和“实用后量子线性公钥加密的错误嵌入与通用构造”,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项。2011年参与立项的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分别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38项,签订横向合同41项,合同经费达31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申请专利近13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项,外观专利授权2项;张善文副教授申请的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稀疏流形学习和环境影响因子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8月,图书馆累计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40余万册,电子图书累计量152万册,期刊7000余种(含电子期刊),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理、经、管、文、艺、交通等学科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西京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京学院主办的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2003年创刊,至2013年6月共出版42期,共刊载论文1000余篇。主要刊登:机械与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土木工程、汽车与交通运输等理工学科,以及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教学、新闻法律、文化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根据学科情况分别设置:理论研究、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教育与教学、人文科学栏目。《西京学院学报》是我院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科学园地。学报编辑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和科技出版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期刊标准规范要求,竭诚为校内外广大作者服务。《西京论文集》《西京报》《西京简报》《雨花报》。

西京学院是几本院校?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西京学院是理工类院校,有专业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专业。建校28年。

学校简介

西京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

学院始建于1994年,时名西京大学,为全日制高职(专科)院校;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校名变更为西京学院。

学校院系专业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等10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设有41个本科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其中博士、硕士700余名,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1%。学院实施教师“251”人才工程,聘请了20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引进了50名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为学院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带头人;培养了100名基础扎实,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科研成果

学校有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包括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已签订横向合同20多项,引进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科研处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90篇,期刊论文10多篇。

学校学术期刊

《西京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京学院主办的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2003年创刊,至2013年6月共出版42期,共刊载论文1000余篇。主要刊登:机械与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土木工程、汽车与交通运输等理工学科,以及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教学、新闻法律、文化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

学科建设

截止2021年2月,学院现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审计、艺术设计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2月,学院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特色、重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模拟电子电路、数控技术实训、装饰图案设计、网页设计及制作、会计学原理、土木工程制图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

想知道西京学院都获得过哪些荣誉?

西京学院获得过以下荣誉:

2004年,该院档案馆通过了AAA级认证。
2004年,该院在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中获得97分,
西京学院校园
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名。
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该院办学成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典型报道。
2006年,该院“大学生工程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该院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07年,该院团委荣获“2007年度热心公益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该院李诚人教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2007年9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该院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2008年,该院团委书记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8年,该院团委荣获“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该院团委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学校系统)单位”称号。
2008年3月11日,陕西省综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公安厅下发了关于表彰陕西省“平安校园”的决定(陕教稳〔2008〕5号),该院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
2008年4月25日,经过省消协广泛的调查评议,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该院被授予“诚信民办高校”称号。
2009年,该院团委荣获“第二届西安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2009年,该院团委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学校系统)单位”称号。
2009年,该院团委被团中央选为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单位。
2009年,该院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 “平安校园”荣誉称号。
2009年该院教务处被评为“陕西省教育厅学籍学历注册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1月14日,该院被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2008年度“文明校园”,机电工程系和院务办公室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2008年度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
2009年2月27日,该院荣获2008年陕西省(学校系统)“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3月17日,该院被评为陕西省高等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6月13日,《2009年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报告》公布,该院获“毕业生最具团队合作精神年度样本学校”。
2009年 6月24日,该院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委”;机电工程系党总支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9年11月11日,该院被陕西省信用协会评为“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标兵单位”。2010年1月20日,该院经济系党总支和教务处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2009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
2010年2月3日,该院被长安区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0年3月4日,该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授予“陕西省教育工会先进女职工委员会”荣誉称号。
2010年3月14日,该院被陕西省老教授协会评为“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4月2日,该院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2009年度“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好书记(校长)’单位”。
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
2013年,在中国校友会网评选的2013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中西京学院入选2013年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名单。

西京学院(Xijing University)是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坐落于古城西安西部大学城内。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西京学院”,200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占地1391亩,建筑面积54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92万册(含电子图书)。设有17个院、系,10个社区(书院)。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教职员工近2000人。

科研成果
2005至2013年,学校有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包括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已签订横向合同20多项,引进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科研处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90篇,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
学校重视校内科研基金的建设,为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做好预研工作,现已批准立项院科研基金项目180余项。学校还投入研究经费进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的开发。执行院长任芳副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获得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还鼓励教师申请专利,已有26项专利获得授权。[13]
据《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全国第5名。截止2012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70余项,引进横向课题23项,合同经费达2000万元;申请专利22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70篇,三大检索论文76篇,权威期刊论文15篇。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篇,三大检索及权威期刊论文2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2011年学校作为第一合作研究单位参与立项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新方法”和“实用后量子线性公钥加密的错误嵌入与通用构造”,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项。2011年参与立项的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分别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38项,签订横向合同41项,合同经费达31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申请专利近13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项,外观专利授权2项;张善文副教授申请的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稀疏流形学习和环境影响因子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我确定我女儿是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怎么治疗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小儿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对肺功能检查均呈现气道高反应性表现,此类小儿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支原体反复感染病史,研究证实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是引起过敏性咳嗽小儿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导致婴幼儿过敏性咳嗽和2-6岁儿童过敏性咳嗽的强烈致病因素。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

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小儿最常发生支原体反复感染)除可直接引起气道的炎性反应并导致气道粘膜的损伤外,还可作为一种较强的过敏原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上述病毒感染所导致双重炎性刺激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机制。这在婴幼儿过敏性咳嗽和儿童过敏性咳嗽尤其重要。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发现首次因喘息症状就医的患儿多表现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特征,其中部分患儿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和喘息症状,其中某些患儿最终将发展成为特应性素质(也叫过敏体质)、气道高反应性和过敏性咳嗽哮喘。

【呼吸道病毒类型】

儿童在不同年龄组引起过敏性咳嗽的病毒种类并不相同,婴幼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为主,学龄儿童则以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更为常见。

【呼吸道病毒引起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免疫机制】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包括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气道内炎性细胞的趋化和激活的影响,对上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和感觉性C纤维细胞的活化是病毒感染导致过敏性咳嗽恶化的机制,然而这些改变并不能完全解释过敏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也不能解释病毒感染后对免疫系统产生的效应及急性病毒感染后IgE水平的显著提高。最近的研究表明:IL-4等TH2样细胞因子应能转换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产生IL-5并活化嗜酸细胞,趋化嗜酸细胞到肺组织中去,由此推测在变应性患者,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能导致CD8+T细胞从IFN-γ产生类型转换为Th2细胞。从而说明了人体过敏性疾病发生时,一部分过敏患者查不出过敏原,而以呼吸道病毒以及支原体感染本身就是一种强的致敏原导致气道内炎性细胞发生变化并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例如IgE的产生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过多等。正常人罹患这些病毒感染通常仅仅引起短暂而轻微的症状,而过敏体质患儿或下呼吸道存在着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的患儿则可诱发过敏性咳嗽,其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完全阐明,初步考虑与以下机理有关:

(一)病毒诱发的气道内嗜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和活化

(二)病毒对体内细胞因子的影响

病毒和过敏原一样,甚至可做为很强的一种过敏原可以诱导T细胞的免疫类型的分化,但分化的种类不同。过敏原可以诱导TH2细胞反应,分泌IL-4、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则主要诱导TH1细胞反应,以分泌IFN-γ为主要特征,两组细胞因子具有拮抗作用。但是近年研究证实由某些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涉及到了对过敏性咳嗽的病理生理学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RSV的G蛋白也可以诱导小鼠和人类产生TH2细胞反应,分泌IL-4、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促进IgE的合成和嗜酸细胞的浸润,诱发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等过敏性咳嗽的主要机理,这在婴幼儿过敏性咳嗽和儿童过敏性咳嗽更为明显。此外被动转移RSV的G蛋白-特异性T细胞给小鼠可以诱发肺内的嗜酸细胞浸润,使过敏性咳嗽等肺病的发病率增加。

研究证实,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与病毒诱发的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期间的鼻分泌物中细胞因子的分析证实包括IL-1、IL-5、IL-6、IL-8、IL-11、GM-CSF、RANTES和IFN-γ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均可增加,并发现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第四代抗过敏疗法:微生态免疫抗过敏康敏元益生菌降低过敏原抗体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调节呼吸道菌群微生态参与过敏性咳嗽的治疗】

除了抗感染治疗外,配合抗过敏综合治疗是对小儿过敏性咳嗽比较科学且完善的治疗方案,除了抗过敏药物的应用外,新型的抗过敏乳酸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型的抗过敏乳酸菌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包含唾液乳杆菌PM-A0006、格氏乳杆菌PM-A0005、约氏乳杆菌PM-A0009以及副干酪乳杆菌LP等,除了作用在肠道外,口服抗过敏乳酸菌康敏元可以调节肺部的免疫反应,如唾液乳杆菌PM-A0006可显著降低呼吸道中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并减少血清中的IgE特异性抗体含量,另外,唾液乳杆菌PM-A0006亦可减少呼吸道过敏反应的发生。

建议选择有临床试验及论文研究的抗过敏益生菌配方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与西京医院儿科团队的临床研究,历经两年的时间顺利收案,两篇研究论文均被国际级期刊收录发表,重点针对过敏的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抗过敏益生菌诱导CD103+树突状细胞的生成,进而调控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Treg)的生成,促进免疫平衡,降低食物过敏及气道炎症的风险。

论文1: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对食物过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论文出处: Journal of Functionnal Foods(SCI影响因子:3.47)

论文摘要: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能够降低血清中IgE和IgG的含量,促进IgA的生成来抑制食物过敏症状,并诱导CD103+的树突状细胞(DCs)的生成,促进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生成,促进肠道免疫平衡,帮助调整过敏体质。

论文2: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对气道炎症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论文出处:J Shanxi Med Univ

论文摘要: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改善气道过敏性炎症,减少肺泡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同时能够诱导肺淋巴结中Treg细胞的产生,促进相关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发挥免疫调控的作用,抑制抗原引起的过敏性炎症,对气道炎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过敏性咳嗽一直在做雾化,求助其它治疗方法

小儿过敏性咳嗽有三个特点:咳嗽在晚上睡觉前,半夜醒来咳嗽,早上醒来咳嗽。一些儿童过敏性咳嗽可以在连续3个月咳嗽。由于咳嗽通常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家长认为孩子过敏性咳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不太关心,或者只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和咳嗽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不是更多,持续3周以上。患了过敏性咳嗽,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家长们需要对过敏性咳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

小儿过敏性咳嗽好治吗?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治疗难点在于:能否及时准确的做到过敏早确诊早治疗,很多孩子咳嗽早期都当呼吸道感染进行抗炎治疗,而过敏性咳嗽是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治疗需抗过敏治疗为主;小儿过敏性咳嗽治疗难点二在于:能否坚持抗过敏治疗,多数家长以孩子不咳嗽为用药准则,抗过敏药物吃上几天见孩子不咳嗽了就停药,熟不知停药没几天就又开始咳嗽,这样反复吃药反复咳嗽,抗过敏用药没有连惯性;小儿过敏性咳嗽治疗难点三在于:忽视对小儿过敏体质的调整,对于孩子早期表现出来的过敏性鼻炎或湿疹等过敏症状并没有调整过敏体质的意识,导致孩子的过敏反应继续发展,严重时则发展成哮喘。

小儿过敏性咳嗽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会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过敏体质与该病的关系密切。家长要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不见得是好事情,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要从患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规范化治疗是关键。

小儿过敏性咳嗽如何治疗

临床中治疗过敏性咳嗽大多会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主要由抗菌素构成,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广谱的,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的益生菌,人体内的益生菌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益生菌基因的数量是人体基因数量的150倍,这些大量的益生菌全面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的发育与成熟、免疫修复和免疫反应平衡等。而免疫系统的健全与肠道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对微生态的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群,以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为代表的一种或多菌株组合物,具有现有技术中未知的可用于增进抗过敏的能力,以及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

而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的自然疗法,主要就是寻求药物以外的另类抗过敏疗法,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干扰素分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8周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慢慢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生化反应。因此益生菌能够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

过敏性咳嗽会传染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回答:过敏性咳嗽是不会传染的。但是与遗传有些关系,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孩子患过敏性咳嗽的几率会有所上升。另外专家强调:父母莫让孩子成过敏体质。

据调查,时下过敏性咳嗽病人有明显增长趋势,这种疾病的涌现有着各种因素。但这种病与遗传有部分关联。父母双方有一人是过敏体抽,孩子患过敏性咳嗽的几率是50%,父母均是过敏体质,这种几率可高达70%。

此外,过敏性咳嗽轻易产生在过敏体质的孩子身上。过敏体质是指体内免疫功效有先本性缺点,外来相干的抗原物质(花粉、螨虫、真菌等)进进这样的人体后,便会与体内特异性抗体联合起来产生一系列有害于机体的反响。

另一方面,大部分孩子的过敏体质是后天形成的。生活条件越好的家庭,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比例越高。各种家用电器、电脑和手机的电磁辐射是造成过敏性体质的一大因素。由于3-6岁的孩子生动好动、爱好好奇的新鲜事物,在他们经常拿着麦克风唱歌、近间隔看电视或者靠近电脑时,电磁波就非常轻易进进他们的身材,而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受辐射后身材的调节能力相对差。因此,平时家长应尽可能减少孩子近间隔接触辐射的时间。

如何防治小儿过敏性咳嗽

1、远离致敏原。导致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原因有很多,过敏是其中一大主因,所以家长们要找出致敏原,令孩子从此远离它。

2、增加锻炼。增加小儿的体育锻炼,可强化呼吸功能,增强身体素质,使得孩子的免疫力变强,有效预防过敏性咳嗽。

3、保持居室环境卫生。家长要勤打扫家居,保持居室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减少螨虫滋生与积聚灰尘,有养花的家庭要注意花粉的传播,避免让孩子吸入,影响呼吸系统,导致过敏性咳嗽发作。

4、注意保暖。孩子受冷与吸入寒冷气体后容易引发过敏性咳嗽,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