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论文的参考文献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潘自强;核能与环境一加快核能的发展是缓解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现实途径之一[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5期
[2].薛可;核能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一新能源答问[J];少儿科技;20xx年06期
[3].李正孝;核能源安全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8年08期
[4].谢满廷;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太原科技;20xx年02期
[5].赵世勇;核能是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J];青海国土经略;20xx年06期
[6].米尔顿·S·普利斯特,蔡德诚;核能源与核安全[J];科技导报;1986年04期
[7].核能仍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7期
[8].岳建平;能源经济与核能发电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年18期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刘肖岩,雅科夫列夫;航天器核能源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xx年06期
[2].宋文杰;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可预见的更安全的核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6期
[3].宋文杰;寻找更安全的核能源一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J];百科知识;20xx年07期
[4].新快;核的泄漏后各国寻安全能源地热在日本或取代核能[J];安全与健康;20xx年09期
[5].刘成安,伍钧;裂变核能源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可能[J];高技术通讯;20xx年02期
[6].戴彦德;核能应成为能源发展主流[J];绿叶;20xx年08期
[7].彭士禄;核能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希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4期
参考文献:
[1]景继强,栾洪为.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J].东北电力技术,20xx,(2).
[2]杨旭红,叶建华,钱虹,薛阳.中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上海电力,20xx,(6).
[3]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4]祁恩兰.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xx,(4).
[5]叶奇蓁.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xx,(1).
[6]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xx,(3).[责任编辑安世友]
[1]项伟峰.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结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xx,33(8):240-242.
[2]蔡芸,汝宜红,杨一铭,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2):40-45.
[3]王利梅.中韩区域物流合作必要性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11:008.
[4]赵松岭.国内外低碳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xx(1):90-92.
[5]李廷妮,邓春.低碳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以国际旅游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35(11):9-10.
[6]黄超俏.探索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框架下区域内国际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外资,20xx,18:007.
[1]陈秀琴.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23).
[2]张潜.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xx(4).
[3]赵旭明.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12).
[4]李德伟,范松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xx,04:101-105.
[5]石向实.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1:75-81.
[6]廖乐焕,孙丹.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xx,03:66-71.
[1]王庆国.伊春物流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亟待强化[N].伊春日报,20xx.
[2]云利珍.我国发展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J].国际经贸消息,20xx.
[3]刘岩,张增玲.由物流业变化看经济发展.伊春新闻网,20xx-04-29.
[4]杨文慧,王勇,查德利.浅议政府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物资流通,20xx.
[5]叶家伟,孙建军.发达国家物流模式带来的启示[J].国际经贸消息,20xx.
1、盖笑松: 《儿童入学准备研究与实践》,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 年,217 页。
2、魏彩: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xx 年,27 页、71 页。
3、冯晓霞: 《学前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入学准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xx 年第 7 ——8 期。
4、杰克·肖可夫等: 《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 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方俊明、李亚伟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34 页。
5、孙晓莉: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xx 年第 6 期。
6、韩世强: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权利保障研究》,法律出版社,20xx 年,103 页。
7、顾微微: 《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教育评论》,20xx 年第 4 期。
8、齐明珠: 《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人口与经济》,20xx 年第 6 期。(责任编辑:admin)
1 邹胜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08.
2 David BAYLISS.世界范围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现状(英文)[J].TRI杂志(交通版),20xx(2):17—18.
3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xx(2):67.
4 全永棠,孙壮志.关于BRT与轨道交通的理性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17.
5 孙章.城市轨道交通的世纪回眸[J].上海交通运输,20xx(3):14.
6 P.Y.Loo,L.Y.Chow.可持续城市交通:理念,政策与方法(英文)[J].ASCE,20xx(6):76—77.
参考文献:
[1]谢德高.营销战略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xx.
[2]何辉.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广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
[3]张衔,陈丹镝.名人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张琦.虚假广告及其治理对策[J].社科纵横,20xx(3).
[5]郭健义.水准缺失的名人广告效应[J].名人广告,20xx(12).
[6]马莉.漫谈名人广告[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
[7]李喜岷,陈双全.破解名人广告风险[J].全球品牌网,20xx(2).
[8]徐凤兰.理性对待名人广告[J].新闻实践,20xx(11).
[9]陈谦.名人广告探析[J].东方论坛,1997(2).
[10]傅慧芬.名人广告面面观[J].国际广告,1993(2).
[11]张宏.名人广告的战略价值、风险及对策[J].市场营销,20xx(2).
[12]齐尉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论名人在广告传播中的利和弊[J].新闻知识,20xx(7).
[13]喻勤娅.广告法律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xx(10).
[1]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2] 宋士云,吕磊.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5)
[3] 赵保强,张庆利.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xx(03)
[4] 王东升,马勇占,孙毅. 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1)
[5] 李莹. 国外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模式特征、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6] 秦军.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7] 秦椿林,肖林鹏. 论体育政府利益[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xx(05)
[8] 费瑛. 我国公共体育政策制定中“利益失衡”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xx(01)
[9] 杨菲菲. 健美操的审美特征与社会价值开发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0]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1]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实现体育利益均衡的条件:基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xx(06)
[12]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制度创新:体育利益格局均衡的保障[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13] 文雄. 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xx(05)
[14] 薛保红. 芜湖市大型企业员工体育生活方式与压力管理的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5] 石亚军,施正文.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5)
[16] 杨叶红,方新普. 中国、美国、德国财政制度模式与体育体制的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3)
[17] 廖文剑.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选择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3)
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xx,(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xx,(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xx,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xx,(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xx,(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xx.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xx,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xx,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xx,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xx.34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xx,(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xx,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xx,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xx,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xx,(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xx(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xx(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xx,(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xx.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xx.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xx.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xx(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xx,(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xx(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xx(03)
浅谈新手型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新手型教师 角色适应 解决措施
论文摘要: 新手型教师的角色适应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由学生转变为教师,初任教师要逐渐适应教师角色,实现角色的转换。但新手型教师在入职期,常因角色适应问题,影响甚至阻碍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本文从新手型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入手,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措施。
关于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界定,有多种不同的区分标准。有的用学生成绩来确定,有的由学校领导来选定,有时考虑教师的年龄、学历、教龄和学生家长的评价,以此来区别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1]本文所指新手型教师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新老师。
新手型教师的入职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李科军说:“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新手型教师的入职期是一个关键期,它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从教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积累,学生观、教学观乃至教育观的浸润等。”[2]在入职期讨论的诸多问题中,角色问题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教师的培养,还是资格认证,都不能回避“教师是谁”这样一个元问题,教师角色的研究是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领域。新手型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在教师角色学习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形成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践这个角色,这就是新手型教师角色适应。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从学生变成教师,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传授者,角色发生重大改变,他们要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自己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岗位上,新手型教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角色适应方面的问题。
一、新手型教师存在的角色适应问题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在复杂的环境中扮演多种角色,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扮演“教员”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任,同时还是管理者、引导者、父母的代言人和知心朋友。教师必须在角色发生冲突时作出抉择,以保证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面对种种角色冲突,新教师往往因为经验和能力不足,不敢妄作决定,但他们又不得不作选择,这使得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角色冲突成为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2.角色混淆。
个人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而产生的混乱,即角色混淆。有的新教师在课外与学生关系如朋友,却不自觉地把这种“朋友关系”带进课堂,使课堂教学效率降低,甚至无法维持课堂的基本秩序;有的新教师完全以学生的身份与老教师相处,在听老教师示范课的时候,迷失听课的目的,甚至把学生的学习任务当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的新教师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对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3.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刚上岗的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良的方法或手段,造成学生呆板、枯燥、机械地学习,抑制甚至窒息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创造性,而最终未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这样的教师虽然还在教师的岗位上,但他所扮演的角色是失败的。
二、新手型教师角色适应问题的原因
学校和教师对新手型教师顺利适应教师角色应提高重视,且通过相互配合来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1.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教师工作的特征体现在教师工作的情景特征(在场性)、对象特征(不确定性)、目的特征(价值性),工作的复杂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复杂性。[3]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使教师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与学生交往的角色、与同事交往的角色和与家长交往的角色。与学生交往,教师扮演着教育教学组织者、学生学习指导者、思想品德教育者、课程评价者、课堂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楷模等角色;与同事交往,教师扮演着同行、同伴、朋友、领导(或下属)等角色;与学生家长交往,教师扮演着学生教育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工作的这种复杂性,要求新手型教师不仅要扮演某种角色,而且要扮演多重角色,更要娴熟地在不同角色之间转化。刚上任的新教师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复杂的.角色集,严重者有离开教师岗位的冲动。
2.时代转变要求新的教师角色观念。
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新课程改革都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了新的认识,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角色的转换。(4)但由于受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教师的职业角色并无明确的定位,尤其是新手型教师。新时期要求教师不仅仅担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还应该担任管理者,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发者等众多的
角色。新教师虽然学习能力强,接受新观点快,但由于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角色的时代转变,还是按原来的传统观念担任教师工作,就容易产生教师角色不适应问题。
3.角色认识偏差。
“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总是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他所担当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其身份的要求并寄予希望,即所谓‘角色期望’”(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即是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5]教师角色期望是指人们对以教师为业的群体或个体所应具有或表现的行为特征的一种设想或预期。新教师之前带着自己的主观想法进入教师的行业,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所处群体的实际工作和自身的实践资源状况等因素都不熟悉,难免有主观臆测的认识。在对所扮演的角色的期望和社会对其角色的期望发生冲突时,教师往往不适应其角色。
三、新手型教师角色适应问题解决措施
1.学校要做好新手型教师的导入和培训工作。
大部分的新手型教师都希望能在学校得到指导和帮助。在新手型教师正式上岗前,学校可以对新手型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岗前培训,帮助新手型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新手型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此外,学校要利用好已有的专家型教师资源,对新老师进行在职培训。专家型教师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对问题所在能够精确诊断,对症下药,帮助新手型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将专家型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策略教给新手型教师,可提高新手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
2.充分的教育准备活动。
新手型教师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应该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把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流程设计好,把教育对象了解清楚,还要对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可能会用到的各种方法都在大脑中推演一遍。这样,不仅能基本上保证教育过程顺利展开,而且可以使教师角色意识深刻渗透到脑中。
3.进行教学反思,做反思型教师。
新手型教师要想把课讲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同行的肯定,就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凭其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6]尽管新手型教师在从教之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许多需要了解的东西,还需在新的职业活动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学到。所以,还要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会促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4.制定专业成长计划。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是新教师成为一个成熟教师的预想,它包括新手型教师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对教育能力和智慧的把握,以及履行教师角色的行动设想。吴秋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来使教师熟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个符合专业标准的教育工作者。”[7]所以,新手型教师把专业成长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就是新手型教师以成熟教师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新手型教师主动强化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由此看来,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是新手型教师自我促进角色适应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总之,新手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顺利成为一名专业型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自身要对教师角色正确认识外,学校与培训部门也要帮助新手型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新手型教师适应角色,促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都荣胜.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及其对教师成长的启示[j].教师教育,2003,(1):26.
[2]李科军.新手型教师入职期专业化成长的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02.
[3]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41-43.
[4]孟宪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实现[j].教育探索,2004,(1):90-91.
[5]胡志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6):38.
[6]田蕾.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99.
[7]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8,(5):70.
摘要 :公元1592年至1598年间,统一日本、时任太阁的日本领主丰臣秀吉两次发动侵朝战争(日称文禄、庆长之役,朝称壬辰倭乱、丁酉再乱,明称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此役涉及日本、朝鲜、大明三国,其起因和战局走向受多方因素决定,牵动东亚局势,对中、日、朝三国的国内外关系造成了深远影响,是一场改变国际秩序的区域性国际战争。本文主要探讨了丰臣秀吉发动战争的原因和战争给中、日、朝三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壬辰战争 丰臣秀吉 中朝联军 国内影响 国际关系
壬辰战争是公元1592年(壬辰年,日文禄元年,明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由丰臣秀吉发动,名为出兵朝鲜,实则目标直指中国的战役。1595年中朝与日议和,第一阶段战争结束。但1597年,日本14万大军再侵朝鲜,史称“丁酉再乱”(为行文方便,本文以下“壬辰战争”泛指1592至1598年间中朝与日本的两度交战),万历再度派军参战援朝,增兵最高至7万。此役最终以丰臣秀吉离世,日军战况不利、无心恋战而撤军,中朝联军胜利而告终。两次朝鲜战争中的平壤之战、鸣梁海战、露梁海战等均为东亚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1590年前后,丰臣秀吉经过连年征伐基本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并将关白之位让予外甥丰臣秀次而自任太阁。国内大定,这为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
但另一方面,“秀吉平定群雄,非能收将士采邑,夷为郡县以治理之;不过使暂从命令耳。此等好勇斗狠之武士,逸居无事,易于叛乱”。也就是说,日本武士不同于职业军人,和平年代低级武士往往在家务农,战事起方上阵杀敌。因此,本性好斗并且对分封不满的武士在国内统一之后的管理便成了一大难题。而更令丰臣秀吉头疼的是尽管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国内诸多大名并不服丰臣秀吉的统治甚至蠢蠢欲动,比如秀吉将妹妹下嫁、将母亲送为人质方使之臣从的德川家康(后来发生的事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国内看似平和的政权实则矛盾重重、并不稳固,那么如何转移国内矛盾、削弱大名势力、平息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从而巩固政权?那便是发动对外战争(20世纪日本侵犯东亚诸国也有类似的考量)。
以上均为国内客观政治环境造就,但显然这其中更有丰臣秀吉个人的政治野心、性格特质与征服欲,以及国内大名、商人的欲望。早在丰臣秀吉还是“猴子”、羽柴秀吉的时候就有了以小搏大的野心,立志统一日本,时人嗤笑之,但不料他真的做到了一统天下,这时再没有人怀疑、讥笑秀吉开疆拓土、建立东亚霸权的志向了。经过对中国、印度等国的描绘和对大名武士的煽动,举国开始向往“富足”的东亚诸国,矛头直指中国。立下假道朝鲜、征服中国、再征印度的宏图后,丰臣秀吉把日本交给德川家康治理,并扬言自己战争胜利后将到宁波养老。由此,20万大军出征朝鲜,一个为亚洲帝国梦而发动的战争上演了。
彼时的朝鲜王朝正深陷激烈党争的泥沼,多年党争激化了国内矛盾,政治黑暗、经济残破不堪、军队战斗力低下、国防松垮。而大明王朝亦是走向统治的末路,政局动荡、国力衰弱、军事废弛、内忧外患,更兼北边女真人虎视眈眈,无力加强东线的军防建设。这一切都给了日本可乘之机和征伐的底气。
朝鲜宣祖王视大明为父母之邦,拒绝了丰臣秀吉的假道请求。在丰臣秀吉给朝鲜递交国书之后,朝鲜马上将日本假道朝鲜进攻中国的企图告知大明,可惜明廷并未引起重视,仅以从前倭患视之,即“ (关白平秀吉) 明年三月间要来侵犯, 必许和方解”, 并未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于是,在了解朝鲜与明朝国内的实际情况之后,丰臣秀吉果断决定率兵进犯朝鲜。
日本狭小的国土及国内贫乏的资源显然不能满足领主、武士、商人们的欲望,故而希望通过征服中国、开展海外贸易来追求巨大的经济利益,“对于庞大、富庶但又禁闭的中国市场, 豪商们早已垂涎已久”。而室町幕府时期足利义满与明廷建立的勘合贸易则因倭患等原因在嘉靖年间中断,故而日本通过海路贸易获取明朝物资已无可能,只能从朝鲜入手打通陆路获取明朝物资。这便是丰臣秀吉侵朝的经济目的。
而日本统一后经过丰臣秀吉的治理经营(完善经济制度、缴纳农民税收、开采银山矿山、开展贸易),国库充盈,为征伐中、朝提供了经济支持。
1543年葡萄牙人的船只遭遇风浪漂落种子岛,将铁炮(火绳枪)传入日本,这成为三国武器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明朝武器仍然领先东亚,而朝鲜作为明朝附属国也获得了明朝的铁炮和技术。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抵御倭寇期间,明军也大力发展了鸟铳、三眼铳、佛朗机炮等热兵器。而此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明军热兵器发展陷入停滞。朝鲜依凭明朝庇护热兵器发展更为迟钝。相反日本则迅速将火绳枪实现本土化,并广泛应用于国内战争,极大地帮助了信长和秀吉的统一大业。军备实力的突飞猛进使得日本有了进击中朝的底气,而朝鲜两京、八道不到五月相继沦陷也多仗日军的强悍军备实力。
当然另一方面,日本的航海水平相对低下,没有直接经由海洋西渡中国的勇气,这也使得日本必须先出兵距离相近的朝鲜作为跳板。
日本在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洗礼之后,留下了大批能征善战的良将和武士,军队素质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而与此相反的是承平已久的明朝和朝鲜军队素质大幅下降。明军在屯田制受到破坏之后国库的军队开支日益增大,成为一笔沉重负担,再加上军队腐败、克扣军饷,逃兵现象非常严重。即便嘉靖年间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整顿海防击退倭寇,也没有给这个文官体制的王朝的国防带来决定性的转变。
而同样重文轻武的朝鲜在中期陷入激烈党争之后更是出现文人治军、军队腐败、国防废弛的境况。而拯救朝鲜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甚至在开战之后还因党争(一说日本施反间计)被捕入狱。朝鲜名将柳成龙亦痛呼:“三巡察使皆文人,不闲兵务,军数虽多,而号令不一,不据险设备,真古人所谓军行如春游,安得不败者也。”
文永、弘安之役,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而朝鲜也参与了侵略日本的战争,并为忽必烈军提供船只等,这使得日本人对中、朝有着民族仇恨。
纵观日本历史,大和民族侵略邻国之举似已成为传统,尤其是朝鲜和中国。早在朝鲜三国时期,日本列岛九州倭人部落即不断侵袭新罗边界:“祗摩王十年( 121) 夏四月,倭人犯边”。高丽时期,倭寇猖獗,频扰朝鲜沿海。李氏朝鲜时期,自16世纪以来,日本更是不断侵扰朝鲜,史载: “对马岛倭人等,多数出来,陷没济浦后,近处各浦,一时攻击,熊川镇,则时方围立,城底民家,皆被兵火”。从日本长期的侵扰朝鲜行径来看,丰臣秀吉侵朝未尝没有延续历代霸权思想和侵略政策的因素。
在安土桃山时期,以大阪堺市为中心,日本与西方的贸易迅速发展,人们的视野开始走向世界,价值观受西方文明影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542年,葡船漂至大隅之种子岛后,除了“种子岛枪”这样的物质文明,日本也迎来了精神文明——天主教。
然而,不同于织田信长对基督教的宽容,“秀吉又惧天主教之势日张,尝毁其礼堂,驱逐其传教徒。然西海将士之信教者甚多,军队强悍,善用枪铳,留在国内,非丰臣氏之利,故遣之远征,可借以杀教势。”因此,秀吉未尝不有借刀杀人、以战抑教之动机。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主将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嫌隙甚深,这与二者分别是天主教徒和佛教徒不无关联。
文禄、庆长之役因秀吉而起,却也将秀吉乃至整个日本拖入战争的泥沼,甚至于秀吉含恨而终与战局失利被迫撤军也纠缠在一起。“秀吉悉国内之师,竭府库之力,不能越朝鲜一步,进攻中国;又不能得尺寸土地;其所得者,韩人之疾首痛心深恨日人而已。”作为丰臣秀吉后期的最重要行动,此役也成为丰臣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深刻影响了日本历史今后的走向。
思想文化上,此役的徒劳使得日本的霸权思想暂时破灭,避免了霸权思想的过度膨胀,其侵略扩张意图亦暂时得到遏制。此外给日本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将士携书籍良工归者甚众,书籍开日后江户文学之渐,良工筑日本工艺之基;但其代价,亦云奢矣”。
经济上,“兵兴后,绝开市”,日本与中朝贸易彻底破裂,经济、贸易上蒙受巨大损失。
军事上,1598年惨烈的露梁海战中,中朝联军与日本舰队均伤亡惨重,最终以日本舰队负于大明舰队和李舜臣的龟甲船而告终。而如同历史上诸多决定制海权的海战一样,此战使得日本最终丧失了东亚制海权。
政治上,为国内政权的更替埋下了伏因。秀吉损失巨大而无所获、郁郁而终,丰臣氏自此一落千丈,近江、尾张两派(又称文史派、武功派)陷入争斗,这终于给韬光养晦、潜心蛰伏多年的“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带来了机会,最终导致了丰臣政权的覆灭,也牵引着日本历史走进江户时代。
对明朝而言,万历抗倭援朝间接守护了大明的领土利益。唇亡齿寒,倘若日本顺利征服朝鲜,明军就将直面日军的攻击,故而援朝亦是卫明之举,保障了明王朝甚至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但另一方面,战争毕竟是耗费国力、劳民伤财的买卖,抗倭援朝无疑也给明王朝带来了致命的不利后果和危机。
为了抗倭援朝,万历朝倾尽国力。“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甚至于“以这场战争为分水岭……揭开了明朝走向灭亡的帷幕”。而为了解决“万历三大征”带来的财政危机,明政府只得对百姓增收赋税,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收税愈多则阶级矛盾愈深,却又无可奈何,如此态势一直延续到李闯进京崇祯吊死煤山。再者,明王廷被朝鲜战争拖住七年,无力顾及北部边防,坐视女真迅速崛起、割据政权,且牺牲了大量关宁铁骑精锐,种下了亡国祸根。明亡后,朝鲜肃宗大王亦为此内疚不已:“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东征。”
“设使不援朝鲜,坐视其被并吞,中国之损失,或不止此。”东征伤明,却又实属迫不得已。
毫无疑问,中朝联军击退日本军队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战争结果捍卫了朝鲜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本国尊严。
然而在这胜利的背后却也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后果和隐患。“秀吉之用兵,受祸最深者,厥惟朝鲜。”
第一,在壬辰战争期间,党争加剧。党争、士祸是朝鲜长期存在的政治问题,在国难当头之际,内部围绕主战还是主和、选派抗倭将领等问题互相倾轧,各派系斗争愈斗愈狠,甚至于后来成为民族英雄的李舜臣在壬辰、丁酉战争期间还被捕入狱。而战后朝鲜也没有因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团结,反倒党争愈演愈烈,“作为统治阶层的两班阶层,仍热衷于攀比门阀和争当贵族,陷入了漫长的党争漩涡中”。这种情况大大威胁了朝鲜的封建统治。
第二,朝鲜经济和国力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耕地仅为战前面积的三分之一,“凤山以西,则犹有民居; 自凤山至京城,一带直路,荡无人烟,往来公差及商贾行旅,亦无过宿之地......经乱之后,八道物力,一样残破,而畿甸尤甚......(全国各地)田野未尽辟,污莱棒莽,满目萧然,畎亩阡陌,无迹可据”,可谓山河破碎。七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口,削弱了经济,拖垮了朝鲜的国力。
第三,给朝鲜北部的边防造成了隐患。朝鲜备边司言:“我国自倭寇之后,边备荡然,黠酋之所审知也。”专注于南部海防导致了北部边防的空虚,无暇顾及女真部落的迅猛壮大,为后来后金征服朝鲜埋下了伏笔。
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后,朝日原有关系被打破,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中断了交往。而壬辰、丁酉之役“受祸最深者,厥惟朝鲜”。“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屋舍焚圮,死亡枕藉,凡七年之久。受其害者,深恨日人,渐成为历史上之习惯,牢不可破”。
丰臣秀吉死后,1599年(朝鲜宣祖三十二年)双方就试图开始和谈。1601年(朝鲜宣祖三十四年),彼时主政的德川家康授意对马岛主宗义智“修书遣使”,“悉迁降人还朝鲜, 遗书乞和”。朝鲜一方面对日本耿耿于怀、“畏倭滋甚”,认为德川家康“外托称和,内怀凶计”;另一方面“欲与倭通款,又惧开罪中国”,只得征求“父母之邦”明朝的意见。朝鲜既未得到明廷对日本求款的明确态度,又对日本深怀畏惧戒备之心,所以对日本的求款要求不予理会,第一次复交谈判以失败告终。
此后,1606年德川家康再次遣使入朝,两国关系渐渐改善;1609年(朝鲜光海君元年)德川秀忠与朝鲜重建外交关系,签订《己酉条约》,两国邦交与贸易恢复。但《己酉条约》对双方贸易有着严格的规定,朝鲜与日本官方并不亲近且心存戒备、严加防范,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两国之间。
壬辰战前,足利义满苦心经营下与明成祖朱棣达成的勘合贸易已经破裂多时,而壬辰一战更将两国关系继续恶化,就连民间贸易也尽中断。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加藤清正均通过释放俘虏回国等举动向明廷示好,但明廷对日本已甚是厌恶,认为“岛夷送回被虏至耳,今且解南贼四名,迹似恭顺矣。但夷性最狡,往往以与为取,则今日之通款,安知非曩日之狡谋,妥当加意提备,以防叵测”。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德川家康又通过琉球致函福建巡抚,提出允许日本船前往中国港口贸易、欢迎明朝商船赴日贸易、交换使节等要求。明廷仍视之为日本的阴谋,对其不予理睬。由此,两国关系日趋冷淡。
而明亡后,清廷在朝鲜与日本的共同抵制下始终未能与日本建立宗藩关系,由此中日间冷淡的政治关系一直持续到近代。
中朝联军并肩作战击退日本无疑更加深化了两国间的册封朝贡关系。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城南,崇享邢玠、杨镐等,宣祖大王手书“再造藩邦”匾额感激大明“再造之恩”,谓“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未闻于载籍”。
这种关系甚至一直延续到明亡清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明朝派杨镐十万大军分四路围剿努尔哈赤,并要求朝鲜出兵夹击后金。当时朝鲜尽管战争创伤未愈,国力十分虚弱,但仍然毫不犹豫地“遣其将姜弘立率师助明”。此战(史称“萨尔浒之战”)明、朝联军大败,至此朝鲜光海君采取“不怒金,不怒明”灵活的外交政策。而“仁祖反正”之后,新国王李倧一改首鼠两端的政策,坚决联明抗金,谓“我国服事天朝二百余载,义即君臣,恩犹父子。壬辰再造之惠,万世不可忘也”。尽管“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后,朝鲜最终面临亡国的威胁,被迫与皇太极议和,但此后历代朝鲜国王依然奉大明为正朔,依然沿用崇祯年号直到民国,对清廷或阳奉阴违或公然违抗,甚至坚持“反清复明”(例如孝宗的“北伐”计划,又如康熙年间吴三桂起兵时试图配合)。
1704年(即明朝灭亡60周年之际),朝鲜肃宗李焞为了报答“神宗皇帝于我国,有万世不忘之功......当壬辰板荡之日,苟非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则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的“再造之恩”,下旨修建大报坛,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英祖时祭祀对象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供奉大明遗物。
由此可见,壬辰、丁酉之役使得朝鲜感恩大明“再造之恩”,反之也因此与后金(清)或势同水火或阳奉阴违,持续着尴尬的关系。深层言之,此役加深了朝鲜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综上,壬辰、丁酉之役因丰臣秀吉而起,为日本国内外多方因素所左右。这场战争将中、日、朝三国都拖入了七年战争的泥沼,并在战后给三国及东亚国际秩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东亚历史的走向。
参考文献
【1】 陈恭禄:《简明日本史》,台海出版社,2017年
【2】平泉澄:《日本史物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3】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王臻:《朝鲜壬辰战争诸问题再探讨》,《求索》2016年2月
【5】颜廷宏:《试论壬辰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2 期
【6】尚余子铭:《壬辰战争原因再研究--国际体系的视角》,暨南大学
【7】关涵予:《壬辰战争研究综述》,《前沿》2013年9月15日
【8】李旭峰:《浅析丰臣秀吉发动壬辰战争的原因》,《才智》2015年12月25日
【9】杨通方:《明朝与朝鲜的壬辰卫国战争》,《当代韩国》2001年8月20日
【10】赵帅:《壬辰战争与东亚国际秩序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月15日
【11】穆彪:《壬辰倭乱背后的明朝日外交》,《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5月25日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性论的性质和内涵研究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9-24页;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逻辑架构研究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8-121页;4、《舜、禹、汤、武本不同——〈尚书〉“圣王”形象“被同质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已采用,待发;中文核心期刊);5、《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阴山学刊》2011年第9期(已采用,待发)。6、《过度疑古的成因综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9-72页;7、《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19页;8、《连续、递嬗与循环——〈尚书〉的历史变动观》,《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第89-95页;9、《〈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86页及第108页;10、《〈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历史主体论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页;11、《〈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8期,第94-97页;12、《〈尚书〉“革命”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62-64页;13、《儒家后嗣观念对宗教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29-131页(CSSCI期刊);14、《〈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5-99页;15、《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2-56页;16、《“李小龙暴猝”?》,《咬文嚼字》,2011年第1期,第19页;17、《“天子”新考》,《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第140-145页(此文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内部刊物《励学》2010年第3期第29-36页上刊发、内部交流);18、《孟子和汤因比历史思想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第102-108页(中文核心期刊);19、《中国原始历史意识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中国原始历史意识溯源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求索》,2009年第7期,第200-203页及第211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言语之外的孔子形象——以〈论语·乡党篇〉为中心》,《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7-40页;21、《孟子思想渊源综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65-70页;22、《索绪尔其人其事对治史治学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01-103页;23、《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9-112页;24、《〈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4-87页;25、《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1-23页;26、《〈尚书〉天人关系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36页(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7、《〈尚书〉的大一统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7-49页;28、《“法先王”思想与周代的特殊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08年:29、《对孔子“生而知之”论的再辨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88-190页,约7000字;30、《孟子“心性论”文学价值的新时期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版)(中文核心),2008年5月下半月刊,第93页,约2500字;1998-2007年:31、《科普也应讲统一战线》,1998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约800字;32、《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改进意见》,收入《新世纪语文改革与探索特辑》,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2001年5月版,第856-857页,约9000字;33、《“道狭草木长”的“长”》《咬文嚼字》(学生版),2001年第1期(创刊号),第23页,约800字;34、《咬一咬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珠海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55-356页,约9000字;35、《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指误》,《语文知识》,2004年第10期,第34页,约1000字;36、《“弃养”与“弃世”》,《咬文嚼字》,2005年第9期,第39页,约800字;37、《毕业了,班级公物怎么办?》,《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第29-30页,约2000字(该文入选:《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管理案例》,朱玉忠主编,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篇,第48-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