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山西中医杂志官方网站

2023-12-12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山西中医杂志官方网站

估计是找不着的。很多的杂志社的官网都找不到。或许可能就没有官网。想直接投稿都找不到方式。。。。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找其他平台投。

山西中医是中医核心期刊吗?

不是的哦 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 它会表明xxxx年度核心期刊
如果不放心的话 给你通讯地址
通信地址: 山西省太原东华门23号
邮政编码: 030013
电 话: -2221 4150230 4173499

这是刊号哦

刊名: 山西中医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办: 山西省中医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0-7156
CN 14-1110/R
邮发代号 22-30
创刊年:1985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医药刊物简介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炙甘草汤:补心第一方

炙甘草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又名复脉汤。

组成与用法 :炙甘草12克,人参9克,生地30克,桂枝9克,阿胶9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生姜5克,大枣5只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主治:气虚血弱,体羸气短,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于结,舌质淡,少苔,脉结代或虚数。

用法讲解: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不管有没有表证。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病人腹痛,就是小建中汤,所以看到病人是小建中汤证,就先予以小建中汤给他吃;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不管病人什么病,只要摸到病人脉结代,心动悸,就给他炙甘草汤。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脉结代,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整”,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里虚,里虚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表证,表证是什么,如果脉结代就是炙甘草汤,另外一个就是小建中汤。

摸到病人的脉跳跳停停,不要用粉剂,炙甘草汤用汤剂,大约三剂就好了,为什么会脉结代?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吃下食物后,因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小肠套迭的病人,阻塞的地方有时候通有时候不通,也会发生结代脉的情形。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紊乱,神经衰弱;又有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口疮,呃逆,血证,脑震荡后遗症,痹证等病症。例如:

(1) 病毒性心肌炎 本方加减,治疗57例。结果:显效18例,有效36例,无效3例(《北京中医》1990年第]期)。本方加减,治疗于传染病病程中发生的38例。其中麻疹8例,流行性出血热7例,流行性感冒5例,脊髓灰质炎5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水痘4例,病毒性肝炎 4例,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或倒置22例,异位心律17例,S-T段下降工5例,窦性心律失常10例,传导阻滞8例,Q.T间期延长6例,12例曾作X线胸片检查,2例左心室扩大,3例左右心室扩大。结果:治愈 30例,有效4例,无效4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6天。最长42天(《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

(2) 心律失常 本方加减,治疗50例。其中冠心病27例,风心病 7例,高心病1例。心肌炎3例,原因不明12例;室性期前收缩25例,房颤7例,房性期前收缩6例,结性期前收缩5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窦性停搏、结性逸搏1例,房性期前收缩伴室性期前收缩工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8例,有效7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5年(《天津中医) 1985年第3期)。本方加减,治疗56例。结果。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6例(《陕西中医}1989年第7期)。

(3) 室性早搏 本方加减,治疗40例。其中各类器质性心脏病工0 例,心肌炎后遗症5例,原因不明25例。结果:显效3工例,有效7例,无效2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80天(广西中医药》1984年第4期)。本方加减,治疗39例。结果: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3 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28天,最长122天(黑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4期)。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本方加减,治疗11例。其中冠心病6例,心肌炎2例,心肌病2例,原因不明1例;均有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其中2例出现逸性心律,3例心率在40次/分以下, 8例心率在40—50 次/分。结果:显效4例,有效7例;其中7例心率上升至60次/分。 9例传导阻滞改善,7例窦性停搏消失, 2例逸性心律消失(《中医杂志》1983年第工0期)。本方加减,治疗73例。结果:显效44例,有效 22例,无效7例(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2期)。

(5) 克山病心搏期前收缩 本方加减,治疗24例。结果:服药30 剂后,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山西中医》1987年第6期)。

(6) 心绞痛 本方加减,治疗150例。结果。显效48例,有效90例,无效2例(《天津医药》1977年创刊号)。

(7) 消化性溃疡 本方加减,治疗18例。结果:显效9例,有效8 例,无效1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8) 重症呃逆 本方加减,治疗14例。其中脑溢血呃逆7例,脑血栓呃逆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呃逆2例,肝癌呃逆2例。结果;服药 1—3剂后呃止(《中医杂志分1982年第11期)。

(9) 血证 本方加减,治疗4例,包括崩漏、月经过多、胎漏、恶露不绝。结果:服药3--,5剂后,全部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10 期)。本方加减,治疗3例,包括吐血、鼻衄、咯血。结果;全部治愈。其中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34天(《江西中医药》1987年第1期)。

(10) 复发性口疮 本方加减,治疗18例。结果:治愈5例,有效 2例,无效1例(《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弱,心动悸,脉结代。方用炙甘 草、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阿胶养心补血,合以桂枝通阳复脉,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气短、舌淡少苔、脉结代或虚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气虚甚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阴虚甚,重用生地、麦门冬,或减生姜、桂枝用量;胸阳不振,加附子;心律不齐,加苦参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能提高小白鼠减压耐缺氧试验的存活率,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现象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提高小白鼠心室肌。H-了dR(氚一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糖苷)渗入率。此外,单味炙甘草对CaCl。-Ach(氯化钙一乙酰胆碱)混合液诱发小白鼠房颤有一定预防作用,并能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幅度,对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单味麦门冬则能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时的心泵功能。

王晞星研究生多少分

王晞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院名医、省中年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肠道灌疗重点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医学会副理事长、《山西中医》杂志主编。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工程优秀人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全国首批名中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