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有引言和摘要的论文

2023-12-09 15: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有引言和摘要的论文

论文摘要和引言

写论文必须要写好论文摘要以及引言,那么论文摘要和引言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文摘要和引言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不断深入。其中,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会计制度的变革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顺利接轨,我国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改并且完善,逐渐与国际相关制度趋同,但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特殊情况,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还应保持一些我国应有的特点。

近些年,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数次变革围绕的核心目标就是逐渐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其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的重要表现。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一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由于我国企业对资产的计量通常采用历史成本的方法,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与其真实价值之间存在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实施,使得企业财务报表在以前注重可靠性向注重相关性进行转变,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在研究资产减值相关理论的前提下,以Ohlson的会计信息相关性理论分析为基础,重点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资产减值信息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显示:企业的盈利情况和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股票价格有显着正相关性;企业计提资产减值金额与股票价格也有显着正相关性,即计提资产减值金额越高,其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越高。

关键词:资产减值;企业价值;相关性

第1章引言

1.1本文的研究背景

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30多年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不断深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会计制度的变革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近些年,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数次变革围绕的核心目标就是逐渐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它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的重要表现。

资产减值,就是资产在未来预计可以收回的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减值政策要求,当企业的资产发生减值时,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和真实性,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企业应当确认资产的减值损失,并且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

但是最近几年,学者通过对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具有一定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不断显着的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空间的工具。资产减值准备政策之所以会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企业操纵利润空间的工具,主要是因为目前现行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只是1合评判自身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自行确定的。在上市公司具有部分自主决定权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通过对计提减值准备的控制而实现盈余管理,进而美化其会计报表,这种行为对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带来了误导,给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使其科学地运用资产减值政策,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使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信息、现金流量状况,而不是简单的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已经成为准则制定部门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此,近些年我国的监管部门不断修改、变更相关的会计准则,完善相关会计规定。

2001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物价上升的速度较快。因此,2001年我国实施八项资产减值制度的主要目的有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尽量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二是不断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三是体现资产真正的内在价值。但是在准则实施一段时间后,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对于会计准则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监管部门制定准则的初衷有很大的差别,资产减值的计提不但没有充分起到体现资产真实价值的目的,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因此,2006年,监管部门开始修改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修正了 2001年实施的旧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缺点。

从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数次变更,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确实一定程度上会对反应资产的真实价值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新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的规定,对于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而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长期资产减值不能转回,反而不能真实的反应长期资产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牺牲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甚至可能导致信息披露的质量下降。

理论上来说,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肯定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那么企业发布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与企业的价值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是怎样的?本文上述问题作为出发点,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实证分析的标的选择方面,本文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经验,也争取为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修改和完善创造一些数据。

1.2本文的研究意义

某种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就是披露该信息可以使相关资产的价值得到更加真实的体现,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价值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以证券市场有效性为假设前提,通过分析企业披露一项会计信息之后,该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怎样的变动,来检验和考量该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而且,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价值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很少聚焦到一项具体的会计政策。

2001年后,我国才出现了一些关于减值准备价值方面的研究。由于资产减值计提的会计政策除了对真实的反应企业资产价值之外,同时也可能沦为上市公司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所以多数学者关于资产减值相关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围绕着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开展的,但是关于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比较少。

自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后,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新旧准则比较,而研究的重点更多也是围绕新准则实施的有效性。后来也陆续出现学者对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但是涉及到资产减值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依然很少。目前,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周冬华(2010)《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他的文章对资产减值相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是影响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因素、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由于该作者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其只选取了新准则实施以后两年的数据,但是当时上市公司还没有全面执行和贯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就导致研究结果说服力不够。本文选取创业板的上市公司(2010年度一2013年度)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3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正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言。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选题意义,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和论文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将以往国外和国内学者对于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问题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综述。

第三部分是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于资产减值基本概念和计提资产减值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界定,其次阐述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再次对企业计提或回转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最后对会计信息和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理论进行分析。这部分的研究为后面章节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主要对资产减值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前几个部分所叙述的理论基础,借鉴其他学者的实证经验,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分析结论。

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总结第四部分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监管部门完善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行为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将本文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总结。

1.4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4.1研究的贡献

本文从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实证分析,将理论与实证充分结合,对资产减值的价值相关性作了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文对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文章总结了我国资产减值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理论研究,理论归纳和分析较为全面且详细。

2、在资产减值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重点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而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创业板计提资产减值信息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非常少。

3、文章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搜集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资产减值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1.4.2本文的不足之处

虽然本文的研究具有一些贡献,但是必须承认,由于本文研究水平的限制,文章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数据搜集方面,首先,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在剔除一些不具备回归条件的数据之后,样本数量较少,这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其次,由于本文搜集到的面板数据仅为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据,而创业板开闹以来一直适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因此本文缺少关于新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信息相关性的对比分析,因而本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计量模型构建方面,虽然本文构建了一个回归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但是由于作者计量工具运用能力有限,计量模型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模型选取的自变量数量较少,因此,数理论证的确凿性与说服力也有待提高。

3、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衔接方面,本文主要研究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而企业在现实经营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因素的多种多样的,本文没有将因素完整系统的进行考虑,因此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衔接有一定的不严谨之处。

论文 摘要与引言分别应该怎么写

你可以参考其他文章的摘要和引言,一般来说,摘要要说明论文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引言则是介绍和论文题目相关的历史性资料。具体的如下:
1、
摘要的写法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实践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
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100~150字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也就是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简短精炼是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特点。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1~2句话加以概括即可。
2、引言的写法
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
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
2)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
3)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
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比较简短的论文,引言也可以相对比较简短。为了缩短篇幅,可以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意义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接着对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则可以完全省略。
(1)如何写引言的开头
引言开头(即第一层)最主要目的是告诉读者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其意义是什么,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状况或水平如何。
(2)如何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他人在某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述,包括他人有代表性的观点或理论、发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援引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必须标注出处,即这一研究成果由何人在何时何地公开发表。
(3)如何写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介绍了他人在某领域的工作和成果之后,下一步便介绍作者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与内容。介绍研究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人手,一是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的空白,二是说明解决这一问题,或填补知识空白的重要意义。
指出或暗示了知识领域里的空白,或提出了问题或假设之后,下一步理所当然应该告诉读者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填补上述空白,或者证明所提出的假设。
(4)如何写引言的结尾
研究目的完全可以作为引言的结尾。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结构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了解文章的轮廓和脉络。
至于研究结果,在引言中完全可以不写。研究结果是结论部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论文中的引言和摘要有什么区别?(论文中摘要和引言都要写吗)

1、论文里的摘要和引言的区别。

2、论文摘要写些什么?和引言有什么区别?。

3、论文引言和摘要一样吗。

4、论文引言与摘要的区别。

1.文章的引言有多重要呢?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2.从大环境上看,现在每年发表的学术文章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篇。

3.在文章的海洋里,别人有机会看到你的文章已经不容易了,更别提让别人细读你的文章,而不是瞟一眼就丢到垃圾堆里。

4.好的引言就像一个CV一样,别人花2分钟就弄清楚了你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5.如果引言写的干巴巴的,又怎么能指望别人有兴趣接着往下看,一直耐心看到你怎么解决问题,得到的结果多好呢?记得一个原则:大家都很忙,你并不重要。

6.我们要想用一篇文章打动别人,那么,请从引言开始。

7.面试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请你花3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你自己。

8.换成引言就是,请你花一分钟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9.怎么才能介绍的好呢?以下的几个部分是必须包含的:(1)文章的大背景。

10.谈话的话题都是会有一个限定的时空。

11.文章也一样,第一句就限定了你主题。

12.比如一个项目,或者一类问题。

13.背景框的多大,也得有一定的尺度。

14.框大了,要花一大段才能绕到具体的问题。

15.太小了,就不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

16.(2)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这里体现了你工作的意义,也体现了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17.这里可以讲讲它的应用啦,或者是解决了之后带来的美好的前景啦。

18.这里有一些修饰啊也是可以理解的。

19.如果能让读者或者审稿人肾上腺开始分泌激素,说明文章已经有成功的潜质了。

20.但是也要记得,不能吹大了,否则就会让人觉得眼高手低了。

21.这两部分可以写成一个段落。

22.(3)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3.这一段确实不好写,要想把这个问题的前世今生都给概括到1-2段的文字里,没有很大的文献阅读量跟抓重点的能力就会很难。

24.这就间接要求了看文献的时候,养成个习惯,把重要的结果跟文献名字记到个本本上。

25.免得到时候写的时候,要从头把所有文献翻一遍。

26.总结别人工作的时候,要本着公正、客观、全面的原则,点出别人的成果跟不足之处。

27.不要为了要突出自己的创新点而压低别人的成果,或者放大别人的缺点。

28.审稿人都是行家,给揪出来了就成了人品问题了,文章想过就很难了。

29.全面往往受限于自己的知识范围,很难做到,努力做到就好了。

30.(4)阐明自己的创新点,或者是你工作切入的点。

31.这个是文章的关键点。

32.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把你的工作全部打包进来。

33.用几个句子把你工作最亮的部分描绘出来。

34.到了这里,引言的主体部分已经结束了。

35.(5)高潮之后,收束一下,平息一下心情。

36.用很平淡的陈述句概述一下文章的结构。

37.比如第二节说啥,第三节说啥等。

38.在写这些段落的时候,要保持很强的层次感跟逻辑上的递进。

39.只有你清楚了你要说的是什么,别人才有可能理解得到,从而产生兴趣。

40.引言是一篇文章最难写的部分。

41.介绍怎么写引言同样很难,幸好,终于是收官了。

论文中的引言和摘要咋写?

你好!
引言就叫绪论(也有叫前言的),只需交代论文论题,不需交代论据;主要叙述论文的主题,中心,写作动机,写作背景,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概括全文大意,是论文的中心思想。也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提要,包括主要观点,主要论证结构以及结论等。
希望可以帮到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