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

2023-12-08 02: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10-09-25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4-1】15楼。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562071695M,企业法人王翔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国家人文历史》(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思想理论动态参阅》(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出版物零售;利用自有杂志发布广告;会议及展览服务;经济贸易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企业策划;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文艺创作;产品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出版物零售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148585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886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国家人文历史这本杂志在历史类杂志排名如何?哪里可以订阅?

刊名:国家人文历史
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曾用名:文史参考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周期:半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2095-5189
CN:10-1110/K
邮发代号:2-339
创刊时间:2010
单价:10.00
定价:120.00
作为人民日报社发行的文史类杂志,其权威性还是可以得到较高的保障的。
杂志的订阅可以到当地邮政局,请工作人员给予订阅单填写后订阅,现在一般都允许破季订阅。国家人文历史的邮发代号为2-339。
其他的历史类评价较好的杂志还有文博、看历史、文史博览、文史月刊、文史春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在历史这个大命题下,但各杂志的偏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最好是查询清楚后,确实是自己需要的再行订阅。
查询可在当地邮政局查看期刊订阅黄页,有相关杂志的推荐介绍,也可网络搜索,进杂志社的官方主页进行观看后决定。

如何看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涉嫌抄袭睡前消息玻璃产业史文章并触发作者的两个Mount Weazel?

虽然权当是历史科普读物,然而除了新书推荐和专家专栏以外,我说实话,很多东西春秋笔法过于严重,而且指向哪你们也都知道,甚至最严重的时候“游击战新三宝”那篇文章都能“定体思”。

基本介绍:

《国家人文历史》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时事人文类半月刊,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讲述名人不凡命运,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飞速变革、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我们努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为提振中华文化自信而创造推力。

发行范围:

独享人民日报高端发行渠道,每期发行36万份(半月刊,1-15号出刊):全国各地的报刊亭,占总发行量的32%,实销率100%;邮政订阅占总发行渠道的40%;机场以及高铁占总发行渠道的15%,实销率80%;大型企事业单位集团、党政机关、行业协会占总发行渠道的13%。覆盖全国各大部委及地方党政机关。

有没有什么好看点的历史杂志

1、《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为宗旨,立足时事,钩沉历史,纵横中外。

2、《历史研究》:

主要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各种专业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史学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百家争鸣、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

3、《炎黄春秋》:

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该刊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团结炎黄子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栏目有特稿、一家言、群言堂、他山石、亲历记、求实篇等。

4、《历史评论》:

以古代史为主,发掘中国历史上那些有趣的、让人忍俊不禁又引发深思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一份轻松与知识并重的历史读物,完全不同于传统历史杂志的阅读盛宴。为更广大的读者打造一份"最好看的历史读物"。

5、《探索历史》:

《探索历史》以精彩的原创历史故事、惊险的探险故事、幽默风趣的漫画等形式,向儿童传递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 旨在培养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和智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