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行为金融学专业期刊

2023-12-11 06: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行为金融学专业期刊

是国际级、财经类、学术期刊。
《财经与市场》杂志是国际开放获取型财经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以关注财经理论前沿问题、评价财经科研成果、探讨财经规律为主旨,着力打造传播财经市场经验、开展理论学术争鸣、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财经学界优秀学术交流平台。
主要栏目:财经论坛、证券投资、农业经济、财务管理、会计研究、商业经济、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会计审计、金融研究、财经视野、市场营销等。
收录:知网、维普
主管:新加坡环宇科技出版社
主办:新加坡环宇科技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661-3263
国际编码:EISSN2661-3171

饶育蕾的主要成就

1、SME教育奖励基金,二等奖,1997.102、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103、国有企业商品贸易融资理论与实践,获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7,排名34、中南工业大学十佳青年教师奖,1999.115、SME教育奖励基金,二等奖,1999.106、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再授权资产经营理论与实践,获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四等奖,1999.10,排名67、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1万美元,2000.128、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新世纪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002.69、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2.910、资本结构形成机理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9,排名18、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9、西南铝优秀教师奖,200810、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11、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 15、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16‘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13 1. 金融危机形成的微观行为基础及对策研究,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JYJR055),负责人,经费5万,20092. 基于行为博弈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872111),负责人,经费24万,20083. 行为公司金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06JHQZ0010),负责人,经费10万,20074.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2JAZD790010),负责人,经费15万元,2002-20055. 投资者保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0272045),负责人,经费13万元,2003-2005年6.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心理与资产定价研究,负责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37. 我国国有企业优化财务结构的资产经营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9700028),负责人,经费8.5万元, 1998-2001年8. 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79910122000),负责人,2000年9. 中国金融市场系统协调理论与实务,霍英东青年教育基金项目(批准号:71084),负责人,2000-2001年10.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on China SOE’s Capital Structur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9942005),负责人,2000年 1. 饶育蕾,现代财务管理模式研究,会计研究,19952. 饶育蕾,熊维平,国有企业运用表外融资技术的意义与对策,企业商品与贸易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9,第1作者3. 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对策研究,1997.11,财会研究,第1作者4. 高校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1998.1,第1作者5. 对中国股票市场制度风险的探析,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9,第1作者6. 关于资本运营的几个概念,事业财会,1998.6,第1作者7. Analysis on the theory of re-authored capital management, ICM98.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第1作者8. 各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分类与比较研究,经济学动态,1998.1,第2作者9.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财务基本假设及基本原理,事业财会,1998.5,第2作者10. 商品与贸易融资的信用特征及风险防范,经济界,1999.2,第1作者11. 企业并购的理论探源,技术经济,1999.6,第2作者12. 量利试盈亏临界图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管理工程学报,1999,2,第2作者13. Off balance-sheet financing: a technique of Optim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Structure, CCUIPP国际会议论文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8,第1作者14. 从管制到监管-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探讨,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1,第1作者15. 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与前景分析,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1,第1作者16. 我国金融创新与经济热启动,湖南社科,1999.7,第2作者17. 从东南亚金融风暴看我国潜在金融风险,事业财会,1999.2,第1作者18. 论现代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模型的研究,湖南省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1999.9,第2作者19. 论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异化与行为异化,财经研究,第2作者,2000.7,第1作者20. 目标多元化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权衡理论的解释,湘潭大学学报,2000.6,第1作者21. 论金融交易中的集体行为,经济问题探索,2000.5,第1作者22. 经理股票期权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技术经济,2000.9,第1作者23. 我国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事业财会,2000.2,第1作者24. An Analysis on Trade-off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SOE’S Enterprises, CCUIPP conference Shanghai,第1作者,2000.825. An Explanation for Theory of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Goal Pluralism, 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proving Management though University-Industry Partnership,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1作者,2000.826. 我国货币交易与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经济界,2000.2,第1作者27. 金融学全方位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有色金属高校研究,2000,第1作者28.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对策,重组与再生,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第1作者29. 对中国国债规模与结构适应性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1.4,第1作者30.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publicly listed Firms, ICM 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第2作者31. 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缺陷及制度安排,湖南日报,2001.2.1432. 一个国有企业财务经理的困惑:财务运作缘何陷入如此困境,清华案例库,2001.133. 北岭矿业集团公司的财务困境,工商管理案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34. 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行为的分析,经济界,2001.335. 市场分工、效率及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湖南日报,2001.336. 国际货币基金的职能评价及其改革,吉首大学学报,2001.1,第1作者37. 论保险制度选择与变迁,中国保险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4,第2作者38. 萧灼基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与发展的思想,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第1作者39. 全球公司治理发展的新趋势,经贸导刊,2001.1240.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制度环境,湖南日报(理论版),2002.1.94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湖南日报(理论版),2002.1.1942.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法律保护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2.243. 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上市公司的股权治理,全球金融学会第九届年会(GFC)论文集2002.544. 股权治理缺陷: ST猴王陷入困境的根源,经贸导刊,2002.645. 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行为的分析,经济界谈股论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546.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特征与绩效,管理工程学报,2003.147. 企业资本结构形成机理的主导环理论,管理工程学报,2003.448. 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分析我国《公司法》的缺陷,管理评论,2003.449. 行为金融学发展应用前景,管理评论,2003年5期50. 行为金融学创新体系,中南大学学报,2003.451. 独立董事制度失效的博弈分析,湖南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3.552.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行为金融学实证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3.353. 湘能电力公司该不该收购朗江水电站,中国工商管理案例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54. 中小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心理反应的调查与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4.555. 巴菲特投资思想的行为金融分析,市场周刊,2004.1056.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探讨,金融经济,2004.957. 论我国公司的非有效投资,企业技术开发,2004.1058. 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管理评论,2004.1159. 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看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中南大学学报2004.660. Yulei Rao, Sheng Wang and Lun Zhang, Herding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ortfolio of Funds: Model and Empirical Test,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I,p254-270, Vol.5, 2004,Global-Link Publisher61. 饶育蕾、马吉庆 用友软件派现方案,《工商管理案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05,ISBN 7-5438-3977-6,P212-22262. 饶育蕾、龙淼,从宏智科技的陨落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工商管理案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05,ISBN 7-5438-3977-6,P253-26263. 饶育蕾、雷七武,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非理性行为剖析,文史博览,2005.2064. 饶育蕾、曾阳,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ISSN,2005.9,P237-23865. 饶育蕾、汪玉英,欧洲公司治理改革之路,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多维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ISBN7-80207-515-7/F.435 P470-482,66. 饶育蕾、汪玉英,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5,ISSN 1008-3448, P67-7367. 饶育蕾、王平、何崴,公司价值形成的反身性机制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 1672-3104,2006 Vol.12 No.4 P.463-47068. 饶育蕾、贺曦、李湘平.关联交易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证据.统计与决策,2007.269. 饶育蕾、贺曦、李湘平,股利与折价: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管理工程学报,2008.170. 饶育蕾、徐艳辉,基于EWA博弈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均衡研究,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中国管理科学,2008.1 P.172-17971. 饶育蕾、张媛、彭叠峰,股权比例、过度担保与隐蔽掏空——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证据,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南开管理评论,2008.1 P.31-3872. 饶育蕾、赵鹏、汪金凤,我国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是否存在短融长投——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财务与金融,2008.4 P.1-773. Yulei Rao, Deifeng Peng,Tingxia Tian,Advances in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Finance: Asset Pricing models from Heterogeneous and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2008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1074. 饶育蕾,企业发展的道德成本,董事会,2009.2, Vol.2,P.84-8575. 饶育蕾、成大超,2008年的股利分配:我们该如何期待?董事会,2009.3, Vol.3,P.82-8376. 饶育蕾、王建新、陈永耀,基于异质性公平偏好的行为博弈模型与模拟——对蜈蚣博弈实验结果的解释,系统工程,2009.377. 王颖、饶育蕾,融入公平偏好的天使投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2009.578. 饶育蕾、李蕊,外部融资依赖下企业的脆弱性:超速扩张的危险,董事会,2009.5, Vol.5,P.80-8179. Yulei Rao, Diefeng Peng, Yongyao Chen, What Drives The Disposition Effect? –An Analysis Based on Modified Value Function And Mean Reverse Belief, China Finance Review,2009.6, Vol.3, P.91-10880. 饶育蕾、王颖,公平、激励与搭便车—基于公平偏好的天使投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系统工程,2009.881. 饶育蕾、蒋波,财务真实性指数及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山西大学学报,2009.9 Vol.31 No.9 P.118-12482. Aimin YAN、Yulei RAO、Cuimeng LIAO、Chao GAO,Competency Identification of Sales Force in Agricultural Seed Industry: Evidence from Seed Firms in China,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ume 37, 2009,Issue 4(SSCI期刊83. 饶育蕾、彭叠峰、成大超,公众注意力是否会引起股票的异常收益?—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CSCD期刊) 1、行为金融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专著2、管理科学: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参编3、国际金融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8,副主编4、行为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专著5、制度适应与市场博弈: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6、工商企业财务分析,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参编7、大学专业英语(文贸类专业),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参编8、企业商品与贸易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参编9、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副主编 1、商品与贸易融资国际学术会议(深圳),1997.9,国有企业运用表外融资技术的意义与对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荷兰万贝银行2、管理国际会议(ICM 1998,上海),1998.9,Analysis on the theory of re-authored capital managem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交通大学3、中加大学-产业联合项目国际会议(CCUIPP,厦门),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财务基本假设及基本原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厦门大学,1998.5,4、中加大学-产业联合项目国际会议(CCUIPP,大连),1999.8,Off balance-sheet financing: a technique of Optim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Structure,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大连理工大学5、湖南省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1999.9,论现代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模型的研究,湖南省科委6、中加大学-产业联合项目国际会议(CCUIPP,上海),2000.8,An Analysis on Trade-off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SOE’S Enterprises,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同济大学7、青年基金项目交流与学术报告会,武汉,2000.11,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行为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武汉理工大学8、管理国际会议(ICM 2001,西安),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publicly listed Firms,2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安交通大学9、全球金融学会第9届年会(GFC2002,北京),2002.5,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上市公司的股权治理,北京大学 10、管理科学论坛—优秀基金项目成果研讨报告会,2002.5,法律制度与外部融资环境,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庆大学11、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论坛—优秀基金项目成果研讨报告会论文集,投资者情绪指标与投资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2002.11,中南大学12、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的理性,2003.11,南京大学13、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过度自信与交易量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主题发言,2003.11,南京大学14、首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2004.10,厦门大学,上海15、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2004.7,上海16、金融学与会计学国际研讨会,迎合还是背离: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汕头大学商学院, 2005.6,汕头 17、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2005.10,天津18、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开大学,2005.10,天津19、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引入心理账户的价值函数修正模型,厦门大学,2005.12,厦门20、中国欧盟“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专题讲座,“欧洲公司治理改革之路:投资者保护与透明度增加”, 湖南商学院和湖南省商务厅,2005年12月25,长沙22、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Symposium-Behavioral Finance, Durham Business School, United Kingdom, April 20-22, 200623、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UK and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US: What Lessons Should We Learn? Center for China Finance and Business Research (CCFBR),2006 SYMPOSIUM,Globalization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in China,July 29-30, 2006, Beijing24、第二届全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对行为金融学前沿领域的思考, 2006年8月11,包头25、第三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故意与虚假羊群行为的识别及实证研究,2006年10月28日—29日,复旦大学,上海26、第六届经济学年会,汇报论文“基于公平思考的博弈学习模型”,会议期间担任了“行为经济学”分会场的主席,同时还担任了“康腾”全国大学生案例分析大赛的评委,并为大赛的优胜奖获得者颁奖,2006年12月15到17日,武汉大学 27、2007年11月4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饶育蕾、汪金凤共同完成的论文《短期融资券短融长投的实证研究》分组报告。28、第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主持了行为金融分会场,并且两篇参会论文做重要点评,2009年10月31日到11月1日,西南财经大学

谁能介绍一下尤金.法玛的生平

  尤金·法玛

  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经济学家之一、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

  尤金·法玛简介

  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历史中,伟大的思想家总是走在时代前面,即他的思想总是超越或是领先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在刚产生时也许不是那么轰动一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日益显示出其影响力和深远意义,并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经典性的理论。

  尤金·法玛(Eugene F.Fama)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 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编辑]法玛教授主要的工作经历
  其主要的工作经历如下:

  •1963-1965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 金融学助教
  •1966-1968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 金融学副教授
  •1968-1993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 金融学教授
  •1975-1976 CATHOLIC 大学 访问教授
  •1982-1995 加利福尼亚大学ANDERSON研究生院 访问教授
  •1982- 市场及投资委员会研究董事、成员、基金顾问
  尤金·法玛教授是美国经济协会、美国金融协会会员、《金融》杂志副编辑(1971-1973,1977-1980)、《金融经济学》杂志顾问编辑(1974-)、《美国经济评论》杂志副编辑(1975-1977)、《美国货币经济》杂志副编辑(1984-1996)、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美国金融学会会员。

  [编辑]法玛教授的学术研究及贡献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已贯穿于经济学、商务学和金融学。他不仅研究了金融证券的价格走势以及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的资产分配关系,还研究了资本市场的信息结构,公司与竞争,风险管理,通货膨胀与经济活动,不同通货的价格以及货币与银行业。法玛教授的论文是以严谨的理论性与实证方法的运用相结合为显著特征的,这些实证方法建立在统计与经济分析基础上,用实际数据、以具体的调查来证明定义严谨的抽象的问题。

  法玛教授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最主要的推论就是,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包括所有公开的公共信息和未公开的私人信息,在股票价格对信息的迅速反应下,不可能存在任何高出正常收益的机会。

  简洁明快的EMH体现了经济学家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市场均衡。EMH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EMH的成立,保证了金融理论的适用性,是经典金融经济学的基础。自从EMH被正式提出后,30多年来围绕它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些争论不仅使得EMH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也促进了许多其他科学的蓬勃发展。法玛教授是有效市场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为该理论的最终形成与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0年他在最有声望的专业金融杂志即《金融》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一流的关于EMH的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该论文不仅对过去有关EMH的研究作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在此以后,EMH蓬勃发展,其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支柱理论之一。正如题目所暗示的一样,该论文集注意力于有效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证证据,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与信息传播的扭曲阻止了个人投资者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获得既定收益。该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论点是基于法码教授自身的研究的。包括他的1965年在商务杂志上发表的著名的论文《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在这篇文章中他以有效市场假说下的价格走势的随机游走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强制性的统计证据。该文在证明有效市场假说的有效性以及其潜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被大量文献索引。

  21年后,即1991年,法玛教授在金融杂志第50年年庆时又发表了与该文相关的一系列的后续研究成果,在其中他评价了索引其文章的文献及自己相关的研究。

  关于EMH的实证研究工作分为3类:弱势检验(Weak-form tests)、半强势检验(Semi-strong-form-tests)、强势检验(Strong-form tests),之所以作这样的划分,是为了说明在任何信息层次上不支持市场有效的假设。这种分类最早由Roberts在1967年5月提出,后由法玛教授推广。强势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人士的收益率。专业投资者有能力资助对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经济的长期研究-经济学中称之为基本分析。如果能发现某一投资者具有重复的超越表现,则表明它具有预测能力。而他的研究成果,即所掌握的信息也就没有为市场价格所吸收。对内幕交易的研究,现已成为金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编辑]与米勒合作著作
  1970年代,法玛教授所写的两部著作在金融学领域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进程中发挥了持久的影响力。1972年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同是芝加哥大学的默顿·米勒教授合著的《财务理论》以及1976年所著的《基础财务学》成为理财学发展的里程碑,并在世界各大学广为流传,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理财学曾经作为经济学系课程中必需的一部分,这种课程基于与更多的传统领域的自然重叠, 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经济分析。法玛教授在将现代理财学与传统的经济学科领域相融合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他于1980年在有声望的货币经济杂志发表的《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中提出了在经济学科中广泛运用的著名的传统货币单元与银行业概念以及金融市场中证券价格的现代理财学概念和风险认识。

  [编辑]法玛教授在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的学术研究成果
  法玛教授在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方面写了大量论文,重要者如下:

  (一)理论研究:

  1、“股票市场价格随机游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论文选集系列

  2、“现金平衡与简单动力投资问题的对策”(with Gray Eppen),商业杂志,1968年1月

  3、“风险、回报与一般均衡:一些澄清注释”,金融杂志,1968年3月

  4、“风险与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成就评估”,银行管理协会刊物,1968年

  5、“适当成本下的现金平衡与简单动力投资组合问题”,国际经济评论,1969年6月

  6、“跨期消费-投资决策”,美国经济评论,1970年3月

  7、“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金融杂志,1970年5月

  8、风“险、回报与均衡”,政治经济学杂志,1971年1-2月

  9、“信息与资本市场”,商业杂志,1971年7月

  10、“市场模型与二参数模型的注释”,金融杂志,1973年12月

  11、“现金、有价证券与兑换交易”,美国经济评论,1979年9月

  12、“有效市场Ⅱ”,金融杂志,1991年11月

  13、“不同回报与资产贡献”,金融分析杂志,1992年5月

  14、“市场效率,长期回报与行为金融学”,金融经济杂志,1998年9月

  15、“多因素投资组合效率与多因素资产定价”,金融与定量分析杂志,,1996年12月

  (二)实证研究:

  1、“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商业杂志,1965年1月

  2、“纽约股票交易的明天”,商业杂志,1965年7月

  3、“过虑原则与股票市场交易利润”,(with Marshall Blume),商业杂志,1966年1月

  4、“新信息下对股票价格的调整”,国际经济评论,(with L.Fisher,M.Jensen and R.Roll),1969年2月

  5、“风险、回报与均衡:实证检验”,(with J.Macbeth),政治经济学杂志,1973年5-6月

  6、“跨期二参数模型的证明”,(with J.Macbeth),金融经济杂志,1974年3月

  7、“短期市场中的长期增长”,(with J.Macbeth),金融杂志,1974年6月

  8、“在通货膨胀预期下的短期利率”,美国经济评论,1975年6月

  9、“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国家债券的期望回报”,政治经济学杂志,1976年6月

  10、“人力资本与资本市场均衡”,(with G.William Schwert),金融经济杂志,1977年1月

  11、“资产回报与通货膨胀”,(with G.William Schwert),商业杂志,1979年11月

  12、“通货膨胀、利息与相对价格”,(with G.William Schwert),商业杂志,1979年4月

  13、“股票回购,真实业绩,通货膨胀与货币”,美国经济评论,1981年9月

  14、“期间结构的信息”,金融经济杂志,1984年12月

  15、“预期与现金兑换率”,货币经济杂志,1984年11月

  16、“股票价格永久与暂时组成部分”,(with Kenneth R.French)政治经济学杂志,1988年4月

  17、“股利收益与期望股票回报”,(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经济杂志,1988年8月

  18、“商业环境与股票、债券的期望回报”,(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经济杂志,1989年11月。

  19、“利率、通货膨胀与真实回报的期间结构预期”,货币经济杂志,1990年1月

  20、“股票回报,期望回报与真实业绩”,金融杂志,1990年9月

  21、“期望的股票收益的交叉选择”,(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杂志,1992年6月

  22、“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与纳斯达克股票风险与收益的区别”,(with Kenneth R.French,David G.Booth,and Rex Sinquefield)金融分析杂志,1993年1月2日

  23、“股票与债券收益中的一般风险因素”,(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经济杂志,1993年2月

  24、“资产价格异常的多因素解释”,(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杂志,1996年3月

  25、“工业权益成本,金融经济杂志”,1997年2月

  26、“价值与增长:国际证明”,(with Kenneth R.French),1999年12月

  27、“特征值、协方差与平均报酬”:1929-1997,金融杂志,2000年2月

  28、“权益风险报酬”,(with Kenneth R.French),金融杂志,2002年4月。

  [编辑]法玛教授在其他领域的卓越贡献
  在公司理论方面,法玛在1970年代末提出“经理市场竞争”作为激励机制的开创性想法。法玛认为,即使没有企业内部的激励,经理们出于今后职业前途的考虑,以及迫于外部市场的压力,也会同样努力工作。目前,经理的职业生涯考虑和经理市场竞争这一课题,已成为公司理论的热门课题。

  法玛教授的另一个收获颇丰且令人鼓舞的研究领域是将财务概念与方法应用到国外兑换市场的研究中,他1984年在货币经济杂志上发表的题为《预期与现金兑换率》的论文,已经在大量文献中成为了一个基准,这些文献旨在实证验证在国外兑换市场中风险溢价的存在及动态特征。法玛教授在该文中的证明在专业领域内被称为法玛证明(Fama Proof),已经成为跨国经济学、商业学与财务学领域重要的学术资源,并且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经济分析与财务经济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法玛教授已经在股票回报的预测领域以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代初,法马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肯尼斯·弗伦奇(Kenneth French)教授合著的一系列论文中,他已经检验了几种可选择的财务数据能够提高股票回报与经济活动的预测度。他们的文章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检验这些数据,同时又在公司水平上检验,例如股利的产生;又在股票回报与商业波动中检验他们的相互关系。在股票回报的预测领域以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考虑股票价格相对指数的波动外,他们还考虑了公司的规模以及市净率分类等因素,构建了包含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价值因子的三因素模型。

  他们经过长期验证,证明了三因素模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的美国股票异常收益率现象。在其他市场也发现了类似的实证证据,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股票市场。三因素模型的提出的确解释了CAPM模型不能解释的“异常”问题;三因素模型还可用来测度基金的业绩,以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一系列文章中题为《股票回报的交叉选择》的论文,使得法马和弗兰士获得了《金融》杂志1992年度的布雷顿最优论文奖。

  另外,法玛教授在经济学的其它领域中也是多产的,他写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于1980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代理问题与公司理论》的文章中已经在公司引介代理与动机问题的微观经济理论方面写上了重要的一笔。在与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詹森(Michael Jensen)教授合著的论文中已经测验了与业主和公司管理层相关的法律争议,利润的剩余要求权与公司可选择的组织结构。这些论文包括《业主的分离与控制》、《代理问题与剩余要求权》,这两篇文章都于1983年发表于《法律与经济》杂志。1991年他在劳动经济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在劳动合同中激励工资问题的论文,即《劳动合同中时间,薪水与激励性工资》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引起了较大反响。

  总的来讲,在经济学的发展,金融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进程中,法玛教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带给我们的宝贵财产将极大地激发我们和以后各代的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行为金融学(十六)——过度交易

在从事交易活动时,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度交易。

听别的分析师说,有利好,就赶紧买进;一看不对,下跌了,不是说要及时止损嘛,那就赶紧卖出。

一来一回,导致很多人在大牛市也没赚到什么钱,还搭进去了很多手续费。

即使是一些成熟的投资者,也很喜欢做T,即低买高卖,短线高频交易。在震荡的市场中,做T确实可以赚取一部分的利润,但遇到单边上涨或者单边下跌的市场时,就会被埋或者卖飞。长期看,收益也不高。

这是怎么回事?低买高卖不是我们熟悉的理财方式么?

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学者,巴伯和欧迪恩取得了美国一个大型券商35000个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数据,他们发现,如果考虑交易成本,个人投资者的收益远低于大盘收益。

两个学者按月换手率排序,将投资者分成5等分,他们发现无论换手率如何,投资者的总收益都差不多。

“换手率”也叫“周转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

股票换手会增加交易成本,所以换手率越高的组,投资者的净收益越低(净收益为总收益减去交易成本)。他们还把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了金融学顶级期刊JF上。

这个统计结果揭示的是,个人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太多了!

不少人自认为对某些股票很熟悉,会反复做同一只股票,买进后再卖出、卖出后再买进,反反复复。

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人的收益却远远不如在熊市建好仓,持有一直不动,然后耐心等到牛市后,逐步抛出的投资者。

主动降低交易频率,是我们必须要执行的投资策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