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12-07 21: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和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

主要刊载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有创新、有参考价值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本刊被以下国内外多家检索数据库或刊物全文收录:
英国《科学文摘》(SA)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
电子科技文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的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主办的以反映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

蔡续的简介?

蔡续,男,汉族,1973年9月生,中国致公党党员,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主要讲授政策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礼仪)等课程。
1997年7月毕业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学校总务基建处、后勤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从事公共管理、项目规划、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2001年参加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2006年参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工程师职务资格,2011年获得社科研究系列高校副研究员职务资格。先后参与编写两部教材(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全部为独著),CSSCI检索来源期刊3篇。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地厅级及横向科研课题7项,参与地厅级科研课题10项,先后多次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致公党桂林市委员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奖励。
著作:
1、《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校史(1960-2000)》(200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2、《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教程》(201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学术论文:
1、《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策略》(独著,《农业考古》(双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2008年被评为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优秀研究论文三等奖);
2、《货币政策与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独著,《特区经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1期);
3、《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独著,《中国经贸导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6期);
4、《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独著,《经营与管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6期);
5、《高校伙食成本管理分析与对策》(独著,《财政监督》(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
6、《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的思考》(独著,《商场现代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 第13期);
7、《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独著,《江汉论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检索源刊),2007年第6期(增刊));
8、《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探》(独著,《生产力研究》(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增刊);
9、《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独著,《教育信息化》(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1期);
10、《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合著,排名3,《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 第5期);
11、《共青团服务于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新职能的探讨》(合著,排名2,《教育与职业》(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0期);
12、《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独著,《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 第3期);
13、《创建节约型高校伙食的理论探析》(合著,排名1,《高校后勤研究》2006年第2期,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14、《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货款遭拒付原因探析》(合著,排名3,《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5、《人性假设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著,排名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6、《高校后勤管理理论研究的状况及问题》(独著,《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7、《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改革的实践》(独著,《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2期);
18、《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合著,排名1,《中国电子教育》2009年3期,2010年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党建论文);
19、《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著,排名2,《西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十八卷);
20、《论高校后勤管理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合著,排名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1、《我国银证合作问题初探》(合著,排名2,《广西财政》2002年第5期);
2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合著,排名2,《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3、《SMT产品制造网格组织与运行模式的研究》(合著,排名1,《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第10期);
24、《SMT产品制造网格运行机制的研究》(合著,排名2,《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5、《制造网格的服务等级协商描述研究》(合著,排名3,《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研究课题:
1、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理论与实务 (主持,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
2、桂林亿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
3、桂林翔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理模式的应用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
4、桂林市五星酒业商行广告营销方案的策划(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
5、桂林软件行业服务外包项目市场营销对策的研究(主持,2009年,横向课题);
6、广西高校教师人才多样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7、广西城乡和谐发展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哲学社科规划课题);
8、高校国防生党建机制建设的研究(主要参与,2006年,广西教育厅课题);
9、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建设研究(主要参与,2004年,广西教育厅课题):
10、团体辅导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
11、中小企业协同制造网格技术的研究(主要参与,2009年,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课题);
12、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能力提升的研究(主持,2010年,横向课题);
13、学生社区环境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主持,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14、驻桂高校电能源合同管理研究(主持,2011年,横向课题);
15、广西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主要参与,2012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课题)
16、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6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17、大学生党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主要参与,200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18、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参与,2008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19、学生公寓管理与学风建设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2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主要参与,201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立项课题);

宗刚的发表论文

1.“我国先进制度技术发展的管理环境及其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4期;3.“主管质量及非均衡条件下的质价关系机理的讨论”,《经济学管理学前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期;4.“交通运输市场化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5期;5.“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9期;6.“西藏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及其与交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增刊;7.“工业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8.“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1期;9.“北京为何向电动自行车说‘不’”,《综合运输》,2002年11期;10.“企业成长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制度安排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西藏研究》,2003年3期;12.“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产业政策及其绩效”,《中国软科学》,2003年3期;13.“藏区交通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4期;14.“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3年4期;15.“试论‘后非典时期’的政府危机管理”,《学术论丛》,2003年6期;16.“交通向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增刊;17.“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期;18.“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月;19.“邮政市场引入竞争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2期;20.“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证方法研究——以西藏为例”,《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2期;21.“精益供应及其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期;22.“中国应对WTO贸易技术壁垒的管理政策研究”,《亚洲商务论坛》,2004年会论文;23.“战略性贸易政策下的关税保护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3期;24.“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25.“‘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晋阳学刊》,2004年4期;26.“基于‘链理论’的汽车产业政策链探析”,《学术论丛》,2004年6期;27.“对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现象的解析”,《价格月刊》,2004年11期;28.“汽车产业的政策链理论初探”,《经济师》,2005年1期;29.“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1期;30.“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期;31.“浅析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经济瞭望》,2005年1期;3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政策选择”,《山西科技》,2005年3期;33.“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太原科技》,2005年6期;34.“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6期;35.“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中国MP3产业‘游击战’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6期;36.“对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5年7期;37.“从产业链‘微笑曲线’看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11期;38.“我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北京汽车》,2005年12期;39.“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0.“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学习论坛》,2006年1期;41.“BDA级和产业群:开拓产业机群理论新视野”,《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期;42.“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2期;43.“基于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北京优势产业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年2期;44.“物流系统中要素冲突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3期;45.“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机和产业机群效应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4期;46.“服务链理论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47.“国外知识重用研究述评及新进展”,《情报科学》,2006年5期;48.“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49.“物流网络模式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年5期;50.“服务链结点相关性理论在区域产业规划中的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5期;51.“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汽车》,2006年5期;52.“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06年8期;53. “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分析与展望”,《金融经济》,2006年8期;54.“基于链理论的服务业运行机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9期;55.“北京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1期;56.“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概况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期;57.“全流程核电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探讨”,《能源工程》,2007年2期;58.“核电经济性评价中的流程问题”,《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2期;59.“从委托代理视角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演进”,《商业时代》,2007年3期;60.“城市汽车服务链节点最优选址与规模”,《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期;61.“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inghai Tibet Railway and It’s Impact on Tibetan Development”,《China Tibetology》No.1March2007;62.“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4期;63.“基于区位商的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7期;64.“基于常规电力的核电发展经济性研究”,《中国电力》,2007年9期;65.“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7年11期;66.“熵思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工业技术研究》,2008年2期;67.“运用汽车报废推导汽车产业需求规模”,《企业经济》2008年5期;6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选取与汽车保有量有关的因素”,《北京汽车》2008年6期;69.“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期;70.“美国机场时刻分配政策演变的经济学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7期;71.“基于行业性质的出租汽车产业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8年8期;72.“出租汽车司机收入相对偏低的原因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5期;73.“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管制的关键问题”,《综合运输》,2008年9期;74.“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电器工业》,2008年第2期;75.“北京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都市型工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2期;76.“后工业经济时期北京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77.“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78.“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选取与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因素”,《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第7期;79.“后工业经济时期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80.“罢运风波呼唤出租车管理模式的变革”,《综合运输》,2008年第12期;81.“工业节能降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8年第4期;82.“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时代经贸》,2008年第S3期;83.“基于熵视角的价值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4.“论产品族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85.“出租车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及对策”,《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86.“综合运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治理”,《综合运输》,2009年第12期;87.“耗散结构理论与都市圈发展演化过程”,《经济论坛》,2009年第5期;88.“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经济论坛》,2009年第4期;89.“都市圈内区际差异及度量方法”,《新西部》,2009年第1期;90.“产品族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4期;91.“基于网络分析的什邡市灾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2.“西藏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第9期;93.“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的研究” 《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94.“产品族设计的成本测算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增刊)》,2009年第5期;95.“台海两岸物流合作方式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6.“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97.“铁路改革中公益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运输》,2009年第11期;98.“基于灰色预测的生态足迹方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49期;9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00.“印度农业地下水灌溉用电电价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4期;101.“农村地区水权管理研究”,《北京水务》,2010年第5期;102.“农民在灌溉系统管理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第10期;10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104.“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度模型的草场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105.“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106.“磁浮交通技术应用中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综合运输》,2010年第9期;107.“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驱动机制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8.“西藏经济增长:事实、机理及政策选择”,《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109.“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5期;110.“中小学建筑抗震设防情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构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1.“草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0年第1期;112.“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分析 以南磨房乡为例”,《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农转非中的实证研究 以朝阳区南磨房乡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4.“A Contras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igh-Speed Wheel-Rail”,第十届“交通运输领域华人学者国际会议”(ICCTP 2010,2010.08.04);115.“基于公共经济视角的北京市郊铁路资源整合”,《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116.“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机制”,《中国铁路》,2010年第4期;117.“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合作机制研究”,《综合运输》,2010年第11期;118.“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Pricing of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ConsumerHeterogeneity for Passenger-dedicated Lines”,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2010卷1579页;119.“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 Bases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Railway Traffic Safety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卷/年2期97页;120.“Team Decision Mak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IEE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ICAMS 2010),2010卷/年1期252页。121.“交通规则形成的演化博弈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2.“面向市政管理的不良信息传播仿真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23.“城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第4期;124.“北京市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11年第1期;125.“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应用的探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第1期;126.“西藏普兰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127.“高寒草原圣域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8.“‘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第1期;129.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0期;130.“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组织内部企业边界”,《企业活力》,2011年第11期;131.“房地产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1期;132.“基于BA模型的朝阳奥运功能区产业优化模式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12期;133.“中国各行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应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4.“关于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第2期;135.“基于自组织的台海两岸经济系统演化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1期;136.“北京市私人小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37.“美国富人利己政治隐藏在“占领华尔街”身后的真正祸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1期;138.“西藏普兰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软科学》,2012年第1期;139.“企业战略联盟博弈策略选择分析”,《企业活力》,2012年第2期;14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4期;141.“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制度及谈判进展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第3期;142.“民族手工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商贸》,2012年第11期;143.“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VAR模型”,《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144.“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共生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13期;145.“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英文)”,《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第5期;146.“新加坡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验”,《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147.“美军基于网络空间战的空袭作战信息指挥系统效能浅析”,《飞航导弹》,2012年第6期;148.“人力资本专用性视角下的农村池塘闲置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49.“网络结构对集体行动合作决策扩散影响的仿真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150.“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缘何陷入困境?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4期;151.“基于“交通—经济”大系统环境下的交通投资预测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152.“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模型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10003 清华大学 1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3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4
10286 东南大学 5
10004 北方交通大学 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7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8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2
10335 浙江大学 13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5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8
10732 兰州铁道学院 19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20
10183 吉林大学 21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22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核心期刊有208种,如下:
移动信息 (2009-04-01)
数码摄影 (2009-04-01)
卫星与网络 (2009-04-01)
中国雷达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数字电视 (2009-04-01)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09-04-01)
数字世界 (2009-04-01)
数码先锋 (2009-04-01)
科普研究 (2009-04-01)
家庭影院技术 (2009-04-01)
集成电路应用 (2009-04-01)
电子制作 (2009-04-01)
电子设计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试 (2009-04-01)
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大众数码 (2009-04-01)
中国邮政 (2009-04-01)
半导体信息 (2009-04-01)
半导体行业 (2009-04-01)
半导体杂志 (2009-04-0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01)
变频器世界 (2009-04-01)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0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04-01)
当代通信 (2009-04-01)
电力电子 (2009-04-01)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04-01)
电声技术 (2009-04-01)
电视工程 (2009-04-01)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2009-04-01)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电信技术 (2009-04-01)
电信建设 (2009-04-01)
电信快报 (2009-04-01)
电信网技术 (2009-04-01)
电讯技术 (2009-04-0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04-01)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9-04-01)
电子产品世界 (2009-04-01)
电子对抗 (2009-04-01)
电子工程师 (2009-04-01)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9-04-01)
电子工艺技术 (2009-04-01)
电子机械工程 (2009-04-01)
电子技术 (2009-04-01)
电子科技 (2009-04-01)
电子科技文摘 (2009-04-01)
电子器件 (2009-04-01)
电子设计应用 (2009-04-01)
电子世界 (2009-04-01)
电子显微学报 (2009-04-01)
电子与封装 (2009-04-01)
电子与自动化 (2009-04-01)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9-04-01)
电子质量 (2009-04-01)
烽火科技报 (2009-04-01)
覆铜板资讯 (2009-04-01)
光电技术应用 (2009-04-01)
光电子技术 (2009-04-01)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04-01)
光机电信息 (2009-04-01)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9-04-01)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9-04-01)
光子技术 (2009-04-01)
广播电视信息 (2009-04-01)
广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广西通信技术 (2009-04-0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9-04-01)
电子设计工程 (2009-0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01)
航天电子对抗 (2009-04-01)
红外 (2009-04-01)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4-01)
集成电路通讯 (2009-04-01)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4-01)
江苏通信 (2009-04-01)
江西通信科技 (2009-04-01)
家庭电子 (2009-04-01)
今日电子 (2009-04-01)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04-01)
警察技术 (2009-04-01)
军事通信技术 (2009-04-01)
空间电子技术 (2009-04-01)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04-01)
雷达与对抗 (2009-04-01)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全球定位系统 (2009-04-01)
山东通信技术 (2009-04-01)
山西电子技术 (2009-04-01)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实用影音技术 (2009-04-01)
世界电信 (2009-04-01)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9-04-01)
视听技术 (2009-04-01)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09-04-01)
数据通信 (2009-04-01)
数字生活 (2009-04-01)
数字通信 (2009-04-01)
数字通信世界 (2009-04-01)
天津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电源技术 (2009-04-01)
通信对抗 (2009-04-01)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09-04-01)
通信世界 (2009-04-01)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09-04-01)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04-01)
通讯世界 (2009-04-01)
微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纳电子技术 (2009-04-01)
微细加工技术 (2009-04-01)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04-01)
无线电工程 (2009-04-01)
无线电技术 (2009-04-01)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04-01)
无线通信技术 (2009-04-01)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04-01)
西部广播电视 (2009-04-01)
现代电视技术 (2009-04-01)
现代电信科技 (2009-04-01)
现代电子技术 (2009-04-01)
现代通信 (2009-04-01)
现代显示 (2009-04-01)
现代传输 (2009-04-0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9-04-01)
信息产业报道 (2009-04-01)
信息记录材料 (2009-04-01)
信息技术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9-04-0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04-01)
信息空间 (2009-04-01)
信息通信 (2009-04-01)
信息网络 (2009-04-01)
信息网络安全 (2009-04-01)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04-01)
移动通信 (2009-04-01)
音响技术 (2009-04-01)
印制电路信息 (2009-04-01)
邮电设计技术 (2009-04-01)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4-01)
真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中兴通讯技术 (2009-04-01)
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2009-04-0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技(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2009-04-01)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2009-04-01)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2009-04-01)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01)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04-01)
中国集成电路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 (2009-04-01)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9-04-01)
中国新通信 (2009-04-01)
中国信息界 (2009-04-01)
中国有线电视 (2009-04-01)
艺术科技 (2009-04-0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9-04-01)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9-04-01)
航空电子技术 (2009-04-01)
舰船电子工程 (2009-04-01)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09-04-01)
仪器仪表用户 (2009-04-01)
洗净技术 (2009-04-01)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2009-04-01)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9-04-01)
红外技术 (2009-04-01)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9-04-01)
微波学报 (2009-04-01)
液晶与显示 (2009-04-01)
光通信技术 (2009-04-01)
通信技术 (2009-04-01)
微电子学 (2009-04-01)
光通信研究 (2009-04-01)
光电工程 (2009-04-01)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9-04-01)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4-0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4-0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04-01)
压电与声光 (2009-04-01)
电视技术 (2009-04-01)
电波科学学报 (2009-04-01)
信号处理 (2009-04-01)
现代雷达 (2009-04-01)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9-04-01)
半导体技术 (2009-04-01)
电信科学 (2009-04-01)
激光与红外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4-01)
半导体光电 (2009-03-31)
应用激光 (2009-03-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激光技术 (2009-03-31)
激光杂志 (2009-03-3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3-31)
光电子.激光 (2009-03-31)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03-31)
通信学报 (2009-03-31)
电子学报 (2009-03-31)
量子电子学报 (2009-03-31)
半导体学报 (2009-03-31)
通信企业管理 (2009-03-3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