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心理学前沿》是核心期刊没错,它是由三仓出版社出版的,精选心理学最新研究论文的优秀期刊,里面的论文都是有关于心理学研究最前沿的相关内容。所以如果想深入研究心理学,看这本书那是没错的。以上都是纯手打,如觉得满意还请采纳哦!
。。ISBN: 9787521720389
。。内容简介 。。
喻丰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作为目前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及心理学专家,他在《遇见幸福》这本书中,以轻松幽默的笔触,通过34篇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详细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历程、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与理论。
此外,喻丰教授在现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之上,又阐述了自己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更多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而且能让读者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喻丰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学预设了一颗主动(能动)的人心。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这是人之为人的初始状态。积极心理学想让人们去追求的无非在于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知情意行”,主动地或策略性地改变自己主观的体验,以幸福为人生目标。
正如喻丰教授在书中所言:“我们能够学习的是主动去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改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态度,不违良心,心向善良,明辨是非,骨气长存。”
。。作者简介。。
喻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社会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兼任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幸福科技实验室(西安)主任;山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前沿》杂志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SCI/SSCI/CSSCI等同行评议论文近百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短评。。
#
我简直奔走相告!!这本书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评分,它明明那么值得五星!!作者是武大教授,行文轻松活泼又面面俱到!!最适合对积极心理学一知半解、不想看枯燥文论、还想通过心理学方法得到幸福的人!!看到我评论的人都不要犹疑,去看就对了!收获多到我开十辆拖拉机才能运回家。
#
读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所谓有关幸福的书其实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口水鸡汤文,但这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对幸福的思考和见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接受了专业心理学训练拥有科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学家,作者还在书中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学术训练和积累的方法。所以,这是一本科学的,生活的,严谨又活泼的心理学科普读物。非常值得一读。
#
元旦假期,我一口气读完了喻丰老师的新作《遇见幸福》,38万字。
读完之后,百感交集,我觉得我必须要写点东西,而且要连载这本书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最后部分,是喻丰老师以小说体的形式,描述了他过往的三十年经历,我几乎是哭着读完的。
读完后,我沉思了10分钟左右,决定把这种情绪和感受记录下来。
我为什么会哭?是因为感动,却也不仅仅是感动。
眼泪这种东西可以包含很多种情绪,有幸福的眼泪,有感动的眼泪,也有难过的眼泪,还有羞愧的眼泪。
我想只能用百感交集来形容读完后的感受,并且我预计这本书将成为自己2022年书单的好书top3.
过去的几年,自己陆陆续续的读了一些书籍,也渐渐对一本书的评价标准有了一定的认识。
有些书籍是纯粹提供知识的,属于工具性的书籍;有些书籍是讲故事的,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些书是讲述一般规律和哲理的,可以提供人生的启迪。
有些书高高在上,学术性很强,让人心生敬畏;有些书贴近生活,让人觉得亲切有温度;还有些书生动有趣,让人一读便停不下来,越读越想读。
每类书籍都有其特点和优点,因为不同的作者也都抱有不同的写作目的来完成某一本书。
喻丰老师的这本《遇见幸福》,我认为它兼具上面各类书籍的优点,有趣有料有温度。
也正如他在封面上写的那样,积极心理学重要的不仅是学术,更是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生活。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了喻丰老师作为一个心理学教授对于生活和工作以及研究上的一些观点和思考。
但并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无法企及的那种教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让人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其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学者。
或者用学者这个词也不准确,读喻丰老师的文字有时候给人一种像是你的朋友在和你聊天一样,从来没有架子,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就是真诚。
当然涉及到专业领域的讨论时,你又会发现他很严肃很严格很专业。
很多篇讲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的文章,真的是干货满满。
而讲到他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故事时,你又会忍不住开怀大笑。
我在图书馆读这本书时,就有好几次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儿来。
喻丰老师说他高考考砸了,但是作文得了满分,从这本书中也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一个作文满分的文笔。
不过他的奋斗故事更加令人动容,高考考砸,连一本都没考上,本科四年,逆袭考上研究生,专业课竟考了280分以上。
研究生阶段也一路继续开挂,毕业后直接考到清华大学读博士,还是以满分的成绩被录取,这是清华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后来清华校领导下规定不允许给学生入学考试满分。
这下喻丰老师就真的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个满分记录创造者。
之后在清华继续创造了很多耀人的成绩,获得了很多只有很少数人才能获得的title。
是的,喻丰老师是一个学霸,但是你从他过去几年的奋斗故事中就可以发现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学霸。
而是一步一步从普通学校从一个普通学生奋斗上来的,那些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让他走到了现在。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就是它的温度,喻丰老师的幽默风趣和真诚全部淋漓尽致的通过文字表达了出来。
总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快乐,感动,知识,启迪和思考。
这一篇只是随意记录下自己读完后的第一感受,没有体系也没有太多逻辑,就是抒发就是表达。
后续我会针对这本书中最能带给自己启发和思考的内容做整理和分享。
我们下期再见。
#
过去永远都是过去,而未来如何,是你可以主动去追寻的。希望每个人读后都能有所收获。我的要求很低,哪怕一本书里有一句话能打动你或者稍微拨弄到你的心弦,这本书就没有白读。希望你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如此。——这仿佛在说一本书,又仿佛在说我们每个人。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