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长沙市委办公厅秘书,长沙晚报社社长、总编辑,湖南日报副总编辑兼三湘都市报总编辑,湖南日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正厅长级),2008年11月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11年1月经中共湖南省委研究同意任省委副秘书长(兼)。 2012年11月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管理者,也可以称为媒介经理人,其内涵指媒介组织中专业化、职业化的经理阶层,是组织中包括占据着上至总经理,中至各部门主管,下至行政、经营部门的业务骨干等特定职位,以及其他承担贡献部分高水准专业人员在内的所有成员。
从传媒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说,谭军波、何力、李善友无疑是三个符号。
谭的八年始终在报界辗转“流浪”,日前终究尘埃落定,回归体制之内;何则在报纸、电视、新媒体及期刊之间均有涉猎,算是在传媒业中的“杂家”;而李善友算是新媒体的忠实粉丝,从搜狐功成身退之后,自己创办了“酷6网”……
三个人,三个符号,三种经历……
即使是从事不同形态的媒体工作,三个人的过程同样显出巨大的差别,其共性的背后同样折射出目前我国传统媒体、混合媒体与新媒体三者不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三个人,更真实的目的,其实就是关注其所在的媒体形态背后的体制与机制。我们试图找出媒体发展的脉络与现时代下传媒职业经理人的生存法则,所以,本期,我们开始学会讲故事,三个人的故事。
当我们同三位故事的主人公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时,他们每一次经历发生的背景也许会让我们收获更多……
谭军波:尘埃落定
谭军波的八年轨迹
2001年3月~2004年6月任《京华时报》副总经理;
2004年6月~2005年10月任《重庆商报》副总裁;
2005年10月~2006年6月任《上海证券报》副总编;
2006年6月~2007年1月任《广东工报》社长;
2007年1月~2007年10月任《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
2008年1月至今任东莞日报社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
2008年5月31日,由东莞日报社承办的中国地市报发展高峰论坛在东莞举行。然而让许多业内人士没想到的是,这次高规格论坛背后的实际操盘手,就是曾在中国报业显赫一时的职业发行人——谭军波。
2008年1月28日,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正式下发《关于谭军波等同志任职的通知》,谭军波被正式任命为东莞日报社副社长、《东莞时报》总编辑。至此,在经历了八年的游侠生活后,浪迹传媒江湖的谭军波终究又回到了体制之内。
“感觉自己特别像宋江,原先在体制内,后来走八年江湖,最后又被招安了。”在《东莞日报》的就职演说中,谭军波这样介绍了自己。
·出道京华·
2001年3月2日,谭军波从南方日报社人事处办公室走出来,手里拿着盖了9个章的辞职信,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有一些轻松也有一些茫然。再过7天就将进京创办《京华时报》,前方的路到底顺不顺,未来的命运如何?心里确实没底。
去《京华时报》,源于吴海民社长偶然的一次召唤。谭军波与他并不熟。只是在1994年1995年间,谭与吴有过一面之交。
当时,谭军波在南方日报社的南方报刊发行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同时兼任《南方都市报》副总编。由于《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自办发行的创业期已过,用谭的话说,当时工作上处于最郁闷的时候,公司进入一种按部就班的状态。日子虽然轻松舒服,但不是谭军波想要的生活。谭曾经主动提出去创办一份新报纸,但由于报社高层没有统一意见。谭心情不爽,度日如年。此时,来自北京的风一吹,自然心旌摇曳,随风而去。当然,谭军波到北京实地考察后,认定当时其市场竞争程度、办报水平、营销管理都比广州落后5年以上。而且,他自认为北京传媒人普遍自我感觉良好,这才使谭军波及他的几个铁杆粉丝信心爆棚,敢于北伐。
事实证明。《京华时报》确如谭军波所愿旗开得胜,并一路狂突进。
然而事后回想,谭军波认为《京华时报》的成功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创刊初期,因为有业外资金进入的报纸鲜有成功的案例,而且由于观念、体制和人的问题,使合作双方总是貌合神离,矛盾不断,大部分与企业合作的媒体境况不佳。因此当初业内外人士并不太看好《京华时报》的发展。
2001年前后的确是中国传媒最热闹的时代,甚至有人认为那时是中国传媒市场化步伐最激进的岁月,“媒体是最后的暴利行业”的论断甚嚣尘上、业外资金纷纷向媒体靠拢的年代。如北大文化曾涉足《京华时报》、《中国青年报》、《山西青年报》、《青年报》,上海复星集团曾涉足《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现代快报》、《现代金报》、《武汉晨报》等等,白马集团曾涉足《南方体育》、《体育参考》等,南京斯威特曾涉足《东方新报》、《南京晨报》等,广厦集团涉足《青年时报》,华w控股集团涉足《证券时报》、《江南时报》,阳光传媒涉足《财经时报》,重庆私营企业老板尹明善参与投资了《广西商报》、《天津青年报》、《重庆青年报》,福建业外资本参与了《东南快报》、《生活新报》的发展等。正是一批具有业外资金背景的媒体,强化市场化的运作,以高薪为诱饵,吸引一批在体制内工作的不甘寂寞的报人开始跳槽,成为职业传媒人。当年,《华西都市报》以席文举及其弟子柳祖源、向先跃、彭忠、张永才为代表的一批报人与《华商报》、《成都商报》整体向外扩张的西部力量很活跃;而在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子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职业报人代表;在北京,则出现了以崔恩卿、何力、许知远为代表的首都力量。粤派报人多在北京、上海这些中心城市打拼,如《京华时报》、《新京报》、《第一财经日报》、《体育报》等;而西部的职业报人多出现在一些省会城市,如《潇湘晨报》(长沙)、《东南快报》(福州)、《生活新报》(昆明)、《重庆时报》(重庆)、《辽宁经济日报》、《华商晨报》(沈阳)、《文化报》(长春)等等;首都职业报人则基本只在家门口的活动,成功案例少。因此,客观地来说,前者影响更大。谭军波算是其中的先行者。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谭军波算是南派职业报人的一个符号。
由于有时代的催生,《京华时报》的成功看上去是偶然,实则是必然。而谭军波“下海”后的第一个基点《京华时报》的发展为谭提供了非常好的施展平台,谭在该报的创业期,同样竭尽心力,全力以赴。两年多的时间,谭军波造就了《京华时报》的发行神话,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京华时报》发行模式。再后来平台开始造就与反哺,谭军波随之也在业界声名鹊起。
而事实的发展往往是跌宕起伏,充满着变数。在谭看来,《京华时报》由于发展太快,成功病开始显现。整个团队氛围开始让谭军波不太适应。谭军波感到当时的新任领导对自己并没有足够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愿意在缺乏信任的环境里生存。自然,就开始盟生退意。当时,有几家报社找上门。如秦朔请谭军波去《第一财经日报》,谭军波到上海甚至谈好了价码;又如北京筹备创刊的《竞报》也找谭军波,等等。最终,谭还是选择了重庆。
“11月8日,记者节,辛苦节。该加班加班,新闻人的工作永远没完没了———除非去职,或者退休。”2011年11月8日,正在浏阳市张坊村参加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最偏远乡村采访活动的他,写下了这样一条微博。中国第十二个记者节,他和所有的新闻记者一样,没有休息,奔跑在新闻的路上。他是一个新闻人,这时,他担任长沙晚报编委、星辰在线总编辑总经理;当然,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吉大人。他叫何旭,我校85级政教专业校友、特聘教授。走近何旭,听我们为您讲述他的真实故事。天门山·家乡的方向“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别有天。吉首学中多俊彦,张家界顶有神仙。”这几句诗词出自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大作《重访湘西有感并怀洞庭湖区》。何旭说,他特别喜欢总理的这首诗。何旭说,因为总理的诗,写到了他的“母亲山”和“母校”。何旭说,张家界是他的“母亲”,是他出生的故土;而吉首大学温存了他最难忘的校园记忆。1966年,何旭降临在张家界一户土家族人家。“山连山,山套山,山衔山,山抱山,千山万岭,层峦叠嶂。”这就是何旭童年印象里的家乡。大山,养育了何旭的人,也塑造了他的品。“我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何旭说,儿时的愿望之一,就是迈出大山去打拼。1985年,何旭考入我校政教专业。从张家界到吉首,虽然没有离开大湘西的群山,但是他的生命也正因为“山”奇迹般的变了。虽然学的是政教专业,但何旭却与文学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何旭第一次名震全校,正因为他写的和山有关的短篇小说《麻佬》。1987年10月,首先在《河北文学》发表的《麻佬》被《新华文摘》转载了。何旭出名了!何旭成为了吉大历史上第一个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的学生,《麻佬》也从此改变了这个农民子孙的命运。“即使没有《麻佬》,何旭的名字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当年的老师们回忆说,何旭是文艺活跃分子,播音、主持、主唱、主奏,何旭是校园里多才多艺的“明星”,他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的音乐系的专业人员。同时,何旭还是“校园社会活动家”,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社团部长、五陵文学社社长等,算一个身兼数职的大学生了。1988年毕业,何旭选择了留校工作。1991年,他又幸运地被选拔到湘西州委宣传部任职。1993年,何旭获得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单位支持他到武汉大学新闻系深造。这一次,就像1987年的校运会上一举打破了撑杆跳高的记录一样,何旭以“笔”为杆,跳出了湘西的重重山峦。何旭说,他是“扛着”天门山上路的。在他心中,家乡那座美丽的天门山是座神山,母亲山,良心山。“我特别崇尚自然,希望任何发展,不要把自然给破坏了,这样的发展,是让人恐怖的。”这是一种敬畏自然和生命的信仰。此后的人生征途,何旭也正是 “与山同行”。也许,后来他在《南方周末》名震中外的生命的呐喊:《资源玩家,住手吧!》和《我哭天门》就是他最强的心声。这是大山儿子的呐喊,更是赤子的呐喊。湘江水·事业的航向2011年4月22日,第42个世界地球日当天,国际视野大手笔的 “大爱母亲河·莱茵湘江环考接力行”在湘江风帆广场隆重起航,成为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外界也许都知道,这是由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主办,星辰在线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但是外界也许不知道的是,活动的总策划师就是何旭。“大爱母亲河”活动,是今年刚刚接手星辰在线总编辑、总经理的何旭带领星辰在线的全体成员办的第一件大事。他的这一生,与山同行,也与水同行。他事业的航向,也正是沿着水脉,走向远方。群峰竞秀丽,一弯澧水绕。何旭说,在他童年的记忆里,满是澧水边不灭的印记。何旭喜欢在听山歌,更喜欢听船歌。这也大抵就是唱歌不仅成为他的爱好,更成为了他的特长的原因。他喜欢歌唱,歌唱者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从澧水到峒河,再到湘江和长江,他从不停止歌唱。1995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何旭毅然选择了回到湖南。他来到了橘子洲,来到了湘江边。从此,他大写的事业,就在这里起步了。何旭事业的第一站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1995年,何旭以“笔试第一,免于面试”的骄人成绩进入了《三湘都市报》湖南日报社。何旭自告奋勇地选择了颇具挑战难度的广告部。短短两年,他就成了广告行业的专家,从策划到编辑,样样都是轻车熟路。1997年,他又选择下海经商,自己创办广告公司。又是两年,“何老板”的钱袋子是鼓了,车有了,房有了。文字的梦想短暂破灭,让他在那刻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了。这世界上可以少一个小老板,何旭决定继续文字之梦。1999年,34岁的何旭再次成为湖南日报集团《现代消费报》一名一线记者。在《现代消费报》,每期头版一条“特别关注”的通讯稿子几乎成了何旭的专利。凭借优异的表现,不到两年,他当上了这家报纸的副总编辑。这年何旭36岁。次年,《现代消费报》停刊,经过深思熟虑,他走向了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伯乐总是有的。何旭说,他非常感谢时任晚报总编辑邬恩波先生。是他,几乎没有做什么思考就向集团党委推荐了何旭,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了晚报评论员岗位。结缘《长沙晚报》,名震《长沙晚报》,都和何旭的一手好评论有关。在不少省市领导心中,何旭是相当出色的评论员;在老百姓心中,何旭的评论更是一个响亮的品牌。这或许就是何旭众多评论作品屡获新闻奖的原因,或许就是他成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在党报要闻版开辟言论专栏(“何旭说今”)的评论员的原因。2006年,何旭就用他的评论为他的家乡办了一件大事:阻止战机穿越天门山。当年,有人策划了苏27战机穿越天门山事件,何旭极力反对,并先后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资源玩家,住手吧!》《再哭天门》,网络点击率超千万,掀起舆论对玩弄资源者们的讨伐风暴,终引起上级有关部门关注。而“穿越天门”也被紧急叫停。“身在湘江,不忘澧水,不忘天门山”。何旭说,饮水思源,他是澧水之子,是湘江之子。他说,粉身碎骨,也要为“母亲”呐喊。后来,何旭还当上了 《长沙晚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办起了至今仍旧深受老百姓喜欢的“你说话吧”。今年1月,何旭再次被委以重任,出任了星辰在线总编辑、总经理,成为了全媒体新闻网的领衔人。日前,何旭正带领自己的团队在策划“中国最美温泉城”宁乡灰汤紫龙湾温泉大型文化活动。他说,人的生命起源于水,他会延续“大爱母亲河”的大爱精神,带领自己的团队踏上“感恩之旅”、“亲水之旅”、“信仰之旅”。吉大人·情感的走向很多吉首大学的校友都说,何旭是卓越的吉大人。这话不假,打开百度百科,你可以找到他的简介,那一大堆的获奖成果着实喜人。除了上文提到的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的职务以外,何旭还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内知名时政评论员、杂文家。何旭多次获赵超构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湖南新闻奖、湖南省市州好新闻奖、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好作品奖等奖励。2007年,何旭入选了长沙市首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名单(理论界);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你说话吧》创办人之一、总策划;先后参与 《星城夜谈》、《学人访谈》、《麓山论坛》等品牌栏目的创建;辟有湖南省会报纸唯一的个人新闻时评专栏“何旭说今”。2010年策划湘西翠翠评选、长沙首届读书达人知识竞赛等品牌活动,2011年主持“大爱母亲河·莱茵湘江环考接力行”活动,并被湖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聘为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很多吉首大学的校友还说,何旭是感恩的吉大人。这话实在,何旭不是一个忘本的人,他时刻关注、并为母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也积极为需要帮助的吉大校友们热情无私的伸出了援助的双手。何旭说,他常常思念着母校的老师和当年的同窗。他说,吉大人,是他身上永远的标签。他说,吉首大学,是他永远鲜活的情感归属。“印象湘西,您对湘西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峒河,大田湾,凉薯,醋萝卜,牛肉粉,凤凰,猛洞河。这些看来杂乱的点滴,其实就是丰富的湘西印象。我84年到吉首,97年离开,湘西到过的地方不少,也许说不出什么最深刻。我认为都很深刻。”“在母校吉首大学,您最怀念的是什么?”“好怀念校园,青春留痕啊!大田湾的校舍建筑,方位如何,样式如何,颜色如何,如果有沙盘我可以复制出来。校园里的人,老师,同学,同伴。一闭眼睛,一切就生动起来,宛如昨日。”“吉首大学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一个图书馆,一个跟传统中小学格外不同的学习方式,一个比较开放的学术环境,也比较包容个性。”“能否说一件大学时代的印象深刻的事?”“大学生时代,我算校园最知名活跃分子之一。拉琴和歌唱。那时我跟一位叫杨晓红的同学合作唱过《单身苦》,风靡校园,记得在校园礼堂里演唱,一礼堂的凳子椅子都被围看的师生踩坏了。”当记者问他这些问题的时候,何旭言语中满是深情地怀念。现在的何旭,在湘江边的星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事业。他说,只要有空,他就会带着爱人和孩子,去他出生的地方,去他求学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记者问何旭,“你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何旭说:“这半辈子我都在被社会折腾,或曰自己折腾自己。我真不知道下一步我是谁,我会干什么。我是最没有人生规划的一个,随性惯了。但我有一条,我要干的,必须是我那一刻最想做的,并且,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得有模有样。我现在做互联网,我认为这个值得我做。下一步,没准又干其它什么去了。”或者,真不必问天门山,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真不必问,湘江水,将如何流向远方。或者,更不必问,何旭要往哪里去。我们只需知道,从天门山下来,在湘江边,他是永远的吉大人。我们只需相信,何旭定会和那些秉承“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一代又一代的吉大人,实现“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