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包括公司的一些重大事件、日常活动,最好包含员工对公司的感想祝福之类的。或者有些员工的文章啊,领导对员工的关怀和对公司的寄语、起到增强公司凝聚力的作用。蛮不错的
内刊主要是反映本企业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发展动态、企业文化等内容,以本企业的宣传为主。企业的负面新闻要注意处理的角度
在内刊的编辑排版中应注明写清:谁谁主办、总编、主编姓名、投稿联系方式
内刊最大的忌讳就是不能有错字,全公司的人都在帮你检查,语言文字上得过关
1/3
第一讲: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定位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案例分享)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案例分享)
三、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四、企业内部报刊与党报的差异是什么?
五、企业内部报刊的定位(案例分享)
第二讲:企业办内部报纸的基本思路
一、 对内,它(企业报刊)是一面旗帜(案例分享)
1、 营造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文化氛围(案例分享)
2、 策划挖掘推进有影响力的典型事件与典型人物(案例分享)
二、 对外,它(企业报刊)是一扇窗口(案例分享)
1、外界通过这扇窗口认知这家企业(案例分享)
2、外界通过这扇窗口成了他的客户(案例分享)
第三讲:企业办报刊的基本原则
一、 量力而行的原则(案例分享)
二、 力度逐渐加大的原则(案例分享)
三、 广度逐渐延伸的原则(案例分享)
第四讲:企业办报刊的流程
一、 责任部门与责任人的确认(案例分析)
二、 责任人具备的新闻意识与新闻业务技能
三、 报纸通讯员队伍的建立与任务要求
四、 新闻稿件获取的渠道
2018/5/31 “企业内部报刊该怎样办好?” 2/3
第五讲:企业报刊版面定位与稿件编辑的要求
一、 一版:动态要闻;采编要求:时效性
二、 二版:市场管理;采编要求:故事性
三、 三版:员工园地;采编要求:故事性
四、 四版:员工副刊;采编要求:趣味性
第六讲:记者采访的技巧与撰写技巧
一、 采访技巧
1、 采访前的信息搜集(案例分享)
2、 采访前的提纲准备(案例分享)
3、 采访中的引导与提示(案例分享)
4、 采访后的思路梳理与主题提炼与表现(案例分享)
二、 撰写技巧
1、 开头
2、 过程
3、 结尾
第七讲:企业报刊内容版面分布与主要文体表现
一、传统的:方块、长条、阶梯抛文(优秀版面欣赏)
二、创新的:现阶段打破常规的版面欣赏
三、主要文体的应用与该注意的问题
1、消息:短平快
2、通讯:故事
3、评论:不枉加评判
4、散文:细节
5、图片:策划与表现
2018/5/31 “企业内部报刊该怎样办好?” 3/3
5、漫画(剪纸、篆刻等)
6、连载的用应与作用
第八讲:企业对外对内宣传工作报刊各自承担的任务
一、 对外,新闻媒体重点策划与典型案例
二、 对内,新闻媒体重点策划与典型案例
第九讲:企业文化理念如何提炼
一、 优秀企业的三个三分之一现象(案例分享)
二、 文化理念的易记性(案例分享)
三、 文化理念的易传性(案例分享)
四、 文化理念的趣味性(案例分享)
第十讲:优秀《文化手册》欣赏与剖析
一、 企业文化手册实战版式欣赏(案例分享)
二、 党政机关文化手册实战版式欣赏(案例分享)
一、创刊的必要性分析:
1、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
内刊即企业内部刊物,不能公开销售,但可以公开赠阅。企业内刊是企业
文化承载的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企业家在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
的文化底蕴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他必须对企业的历史和未来作出阐释和描绘,企业文化的演进过程,在很大意义上是企业家对自身历史和未来的不断阐释和描绘的过程。而这种阐释和描绘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播的形式上,它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固化”,才能持续并广泛传播。企业内刊是伴随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舞台,也是企业文化演进的一个历史记录。
2、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时代成就大事业的企业家,不仅要靠经济的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
以其人格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吸引广大的人力资本,形成永续的竞争
力。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企业文化的进步,企
业内刊的创办和发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近10多年以来,企业自办报刊蔚然
成风,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舆论导向,同时也开始懂得合理地
利用内刊这个工具,来为企业的内部文化传播和外部品牌传播等铺路。据不完
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非赢利性“企业内刊”12000多种,而且
每年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企业自办的内刊由于数量多,内容丰富,时效
性、针对性强,使其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种新媒体。
调查显示,企业内刊目前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企业内刊在其定位、内容、风
格、目标读者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较有影响的
企业内刊有:《万科》、《万通》、《联想》等等,凡是规模大一点的、正规一点的企业,现在都有自己的刊物,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企业没有一本内刊,你的企业文化就值得质疑。
3、特色营销发展的需要:
企业既要面对公众又要面对自己的员工,要对公众、员工承担责任和义务,要与他们及时进行动态的沟通,要推广自己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没有一个自己控制的媒体,是非常不方便的。致力北美营销的福建百德邦木业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福清市落成的一个标准化的、拥有60亩的花园式的厂区,即将于12月底投产,公司计划于明年5月份拓展国内市场,这就意味着处在橱柜消费中的任何人都既是百德邦的客户,而如何与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特殊消费群体进行及时动态的沟通,推广百德邦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创办百德邦企业内刊。
二、创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即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2、目的:
(1)、企业上下及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
(2)、亮丽风采的对外展示
(3)、企业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
(4)、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的采集与提炼
(5)、学习氛围、团队精神的有效渲染
(6)、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健康生活
三、内刊的目标定位:
1、内部员工
2、分公司、经销商、代理商等
3、消费者
4、合作伙伴单位(友好往来单位)
四、办刊策略及实施方案:
1、确定为内刊而不是“内报”
杂志这种形式更适合企业,中国企业办杂志成了时髦,因为杂志比报纸更易操作,且便于携带保存。杂志是持续运行的文本、动态的文本、开放的文本、互动的文本,可以随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变化做文章。
2、刊名确定为《百德邦人》——刊名请总经理书写。
可供选择的刊名有《百德邦人》、《百德邦专刊》、《百德邦视窗》、《百德邦风采》、《百德邦导刊》、《百德邦家园》、《百德邦之路》……
对以上一系列刊名进行比较,唯有《百德邦人》给人以一种平凡、朴实、大气和经久不衰的感觉,其它刊名都是有局限性和侧重点的,而福建百德邦木业有限公司的目标是国际化、多元化、系统化领域发展的专业性企业,因此内刊在各个时期(或者说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宣传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刊名《百德邦人》最适应于这种“变”。另外,“百德邦”三个字作为企业名称本身就意义深远,“百德邦人”四个字作为内刊将被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
3、内刊的栏目安排与定位:
(1)、基本栏目:即每期内刊必有的栏目
(2)、常用栏目:即间隔性地经常出现于内刊上的栏目
(3)、临时栏目:即根据企业的宣传需要而临时开辟的栏目
4、具体栏目的构想:
A、刊首寄语:创刊号为发刊词,以后每期内刊可根据公司的新举措(政策)或行业的新动向,适当地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对员工起到思想上引导或激励作用。[每期限1篇稿,编辑部供稿]
B、公司动态:即公司新闻,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或是公司新出台的一些对员工有益的新政策的报道等。[每期多则新闻稿或图片新闻,编辑部供稿]
C、封面故事:对封面图片进行人物故事的挖掘,或是图片背后所隐藏的事件的报道。[每期限1篇稿,编辑部供稿]
D、团队风采: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展示百德邦团队的风采,并烘托出“工作的舒心,”这一主题。[每期展示一个团队的多张图片或展示多个团队各一张图片,设计部供稿]
E、精英故事: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的故事,以访谈录或报告文学的形式出现,并配有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的照片、个人简介、以及座右铭、爱好等。[每期限1篇稿,编辑部供稿]
F、分公司、经销商、代理商沙龙:分公司、经销商、代理商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表各自对公司的看法、意见、见解,或是提出问题,形式不限、文体不限,篇幅在300—800字之间,每期刊登3—5位分公司、经销商或代理商的来稿。[每期3-5篇稿,分公司、经销商、代理商供稿]
G、职业人生:介绍一些公司员工的职业人生,以及由资格性经理做职业人生的浅谈,以便于做为导向。[每期3-5篇稿,总经理主持栏目并供稿]
H、畅谈百德:员工在工作中的亲身体验或感受,文体不限、篇幅不限,以及介绍企业的不足、改革的方案介绍。[每期3-5篇稿,员工供稿]
I、特别报道:针对员工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想了解的人或事而特别策划的一个报道重点。[每期限1篇稿,编辑部供稿]
J、成长足迹:员工或者是一个团队在百德邦成长的历程,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每期限1篇稿,员工供稿]
K、员工随笔:属于副刊的重点栏目,员工的来稿,话题不限,只要是员工的亲身经历或感受就行。[每期限1篇稿,员工供稿]
L、厨柜风云:即厨柜行业动态报道,或是对厨柜行业的动向(新举措、新政策)发表看法或评价。[每期限1篇稿,编辑部供稿]
M、家人家事:围绕“幸福家园”这一主题而拓展的一个栏目,反映员工的家人家事。[每期限1篇稿,会员供稿]
N、总裁信箱:即董事长信箱(或总经理信箱),员工的投诉、建议,或是心声的吐露。[每期可多则,员工与公司领导的互动]
O、编读往来:员工对内刊的建议或评价,从公司动态到员工心声、从管理知识到产品知识等建议,或是从版式设计到出版发行等方方面面的建议与评价,并给予针对性地解答。[每期可多则,员工与编辑部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