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杂志

2023-12-09 14: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杂志

推荐几本国内外比较专业的,有名的关于工业设计的杂志。谢谢。

工业设计杂志跟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相比比较少,列举几个看过的

I.D. Magazine
I.D.全称是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Magazine , 由F & W Publications, Inc.出版,美国老牌设计杂志,创刊于1954年,早期名为Industrial Design,后来演变International Design。
《I.D.》是涉及平面、产品、建筑等设计的综合杂志,以各种有关设计评选享名。

Form
德国设计杂志,1957年创刊,包含产品设计商业设计及艺术等内容。id公社(就是@Hi-iD的博客)07年5月的一篇文章介绍Form杂志所有期刊免费阅读

Intramuros
《intramuros》(拉丁语的城内)似乎是法国唯一一本全国性专业设计期刊,主编Chantal Hamaide被誉为法国出版界最有影响力的传奇女性(之一,设计界不多),她在1985年创办《intramuros》并任主编至今。这是一本涉及家居、产品、室内及服装的英法双语双月刊,包含国际设计---当然以法国为主---的最新趋势与分析及各种最新活动,可以说是法国设计界的媒体风向标。
(几乎)每一期以一位设计师作为封面,成为这本法国杂志的鲜明特点。且有号外及专刊出版,比如最近10年的年刊--巴黎设计导读是设计迷必备的手册之一,介绍了巴黎最新的时尚与设计、商店与设计团体。
Design 设计
国产杂志,介绍工业设计在内的很多信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下属刊物(实际上呃,手头上暂时没有我想不起来归谁了)。经营非常困难,曾一度停刊。(实际上设计纸媒刊物这些年经营都很难,全球如此,除了时尚类杂志和建筑类杂志)
艺家人
国内的工业设计师采访的平台,上面有很多优秀工业设计师,都是拿过红点 if奖项的,设计师会分享自己设计产品的心路以及一些学习方法 很适合初学者的人 。

《设计》杂志是月刊么

是一月一刊。

《设计》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领域权威机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设计成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家电之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作为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高度,沟通设计界和产业界的迫切需求,展示全球设计精英和设计教育界的新思维和新作品,促进社会公众设计意识的提升,并将作为中国设计的首席设计专业媒体代表,参与国际设计交流,推广中国设计之国际影响。

《设计》杂志拥有国内一流的专家、采编和设计团队,提供远见卓识、强大灵活的观点传播平台,有效整合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资源,为中国优秀设计和创意工作者提供创新工作的决策支持;为创新性企业提供有效务实的智慧援助。每一期内容都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创新导向的设计案例、方法、经验和思想。

杂志栏目如下:

1、视野——关注全球设计新闻、设计声音、概念设计、创新想法
2、观点——呈现出足够创造性想法,对于读者具有启发性的设计项目和案例。
3、专案 ——深度报道的专案,突出研究性、探索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每个专案包括完整的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设计研发过程等。
4、焦点 ——综合性的焦点报道,突出设计师\事务所的长时段的综合性设计思考和设计实践的过程和能力。深入采访设计师团队的领导者,纵向展示设计师\事务所的设计成果,全方位、多视角剖析团队的工作方法、设计思路以及未来构想。
5、报道——对于行业和产业、院校中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事\物的报道,新产品研发\新设计观念,以及品牌合作的报道。
6、关注——各种动态事件、实验、人物、书籍等关注性和推介性报道,分享最新的学术观念、设计工具及最新的设计。

满天飞的红点,iF,IDEA设计大奖是怎么回事

红点、iF、IDEA被称为设计界三大奖项。

中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参设计奖评选,但是直到是小米、锤子等互联网公司的大肆宣传,才让设计奖在中国科技界流行起来,并让获得某个设计奖成为某个新产品上市宣传的必备条件之一。一方面,设计奖有泛滥之势,另一方面那么多公司对设计奖的追求确实也促进了国内设计水平的提升,获得设计奖的产品不一定比其他竞品高出一大截,但肯定不差,所以设计奖对于行业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现在来梳理一下主要设计奖的基本情况,加深对设计奖的认识。

iF设计奖

官网:

iF 设计奖,简称“iF”,创立于1953年,该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本段及后面很多信息来自百度百科)。

奖项分为产品设计(Product)、包装设计(Packaging)、传播设计(Communication)三个领域,每个领域有很多的类别,每个领域每年会颁出成百上千个奖项,但是只有少数的几十个能获得iF的设计金奖,可以说获得iF设计奖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只有获得设计金奖才是比较出色的。以2013年为例,产品设计奖有981件产品获奖(可以打iF的标志),其中金奖50项;包装设计奖346项,其中20项金奖;传达类设计奖83项,5项金奖;累计1410个获奖作品,75个金奖。

另外给学生设立的设计人才奖,此处不展开介绍。

作品参选流程

注册,提交作品,评选,开奖。注册从每年6月底开始大约10月中截止,提早注册,费用还有优惠,截止注册后就可以提交作品,评选结果在2月初公布,然后在3月中授予奖项,开始展出。

费用和权益

以2019年的为例,分为注册费和获奖费用,产品和包装设计获奖的费用大约3000欧元,传达类作品获奖的费用大约2000欧元.

获奖者的权益包括产品和宣传可以使用iF的logo,在博物馆展出,参加庆祝party等。PS 如果获奖后不愿意交钱,奖项是要被收回的,所以要参选就要把获奖的资金准备好。

红点设计奖 

官网:

是由 德国 设计协会创立,至今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通过对 产品设计 ,传达设计以及设计概念的竞赛,每年吸引了超过60个国家,1万件作品投稿参赛,得奖的作品可以获得在德国埃森的红点博物馆展出作品以及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红点设计大奖可以追溯至1955年,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竞赛,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

参赛类别分为三大领域: 产品设计 、传播设计和设计概念奖。

流程跟iF基本一致,注册、提交作品,评估,公布结果,时间上跟iF基本错开,红点是十月初提交3月初评审,7月初公布。

费用和权益

以2018年的为例,注册费用也是提早注册有优惠,获奖的费用跟奖项有关,加上注册费,基本是4000欧元起。权益也跟iF类似,主要是给产品做背书,宣传。获奖难易程度,越来越容易,据说达到30%了,大有泛滥之势,在中国设计界被怼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e6d27944c4a5a9735dd29b0a&lemmaId=&fromLemmaModule=pcBottom 

至于奖项的价值各家自己评估。

IDEA设计奖

美国IDEA奖全称是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美国 工业设计 优秀奖。IDEA由美国 商业周刊 (Business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该奖项的设立于1980年,主要是颁发给已经发售的产品。

此外比较有名的设计奖还有下面一些,基本流程相似,业界有一定影响力,至于奖项的含金量也各有千秋。

国内的红星奖,于2006年由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新经济导刊 》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会同国内地方相关 工业设计协会 联合举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承办的奖项。2009年,红星奖与德国红点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和2012年分别与韩国好设计奖和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奖实现了标准互认。该奖项是“中国设计界的奥斯卡“。红星奖的征集活动于每年3-4月份开始,9月份进行终评, 11月份举办红星奖颁奖典礼,公布获奖产品名单,并出版年鉴。

日本的GOOD DESIGN AWARD 优良设计奖,通称为G-mark,始创于1957年。

丹麦的INDEX设计奖,1965年由丹麦设计协会设立。

台湾的金点设计奖

澳大利亚设计奖GOOD DESIGN Australia

红星奖的简介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于2006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会同国内地方相关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举办,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供项目资助,并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大力支持。该奖项旨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通过每年一届的表彰中国企业的优秀设计产品,促进设计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设计,推出品牌名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该奖项是中国的“red dot award(红点奖)、iF奖”工业设计大奖。起初,它正逐渐成长为世界上知名工业设计竞赛中的竞赛之一。时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制造业面临考验,红星奖将通过鼓励企业自主设计创新,总结模式、提炼典型,树立示范,使工业设计成为中国制造业振兴的重要工具,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