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 疏花水柏枝是极度濒危易灭绝的野生植物。上世纪末,植物专家断言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其天然种群将灭绝。4月11日,记者在三峡苗圃研究中心惊喜地发现,1000多株疏花水柏枝在这里旺盛地生长着。
不仅如此,在研究中心的珍稀植物展示区,大片的“植物界大熊猫”珙桐、拥有46片花瓣的红花玉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等罕见的植物郁郁葱葱,透出勃勃生机。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三峡苗圃研究中心成立8年来,共引种并繁殖珙桐、红豆杉等三峡特有、珍稀植物224个品种共29500多株苗木,成活率达90{bf}以上,远超全国特有物种移植存活率,15种珍稀植物成功回归大自然。
“目前,依托研究中心科研攻关,已有50多种珍稀植物被用于库区绿化;未来,三峡坝区12平方公里区域内,将成为一个超大珍稀植物园。”三峡苗圃中心主任黄桂云说,未来前往坝区的游客可以随处看到平时只有在书本上才能看到的植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学及生态学专家沈国舫在宜实地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三峡苗圃中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库区生物多样性,确保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的永续利用。
长江三峡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经理张国禹介绍,由于三峡工程蓄水后,一部分生长在库区的珍稀特有植物会被淹没江底,为了挽救这些物种,三峡集团于2007年7月成立三峡苗圃研究中心,隶属于长江三峡生态园林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三峡地区珍稀特有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不懈努力,如今大量珍稀濒危植物成功在这个“新家”扎根。
“珍稀植物保护工作从引种开始,首先中心工作人员要在库区的深山老林中寻找到 珙桐 、 红豆杉 、 巴东木莲 、三峡槭等珍稀植物的野生种。然后根据‘生境相似性原理’,从光、水、气、热等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比对,在中心内为珍稀植物打造最适宜生长的环境。”黄桂云告诉记者,移栽成功后,要根据每种植物生长特性,对它们进行模拟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开展批量繁殖。
除了采用移种和传统繁殖方式保护珍稀植物,中心还通过实验室组培的方式,对珍稀特有植物进行批量组培。组培是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珙桐的组培试验目前已完成采芽、叶片膨大、克服‘黑化’、抽长试验,若能顺利生根,将意味着珙桐组培试验成功,未来可以持续培育及推广。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莲香树这两天就会完成组培,到时可提供成千上万支苗。”黄桂云介绍,中心科研团队经过万余次组培试验,已取得24种植物的研究进展,其中《百合试管小鳞茎的诱导方法》和《一种橡皮树试管苗室外水培生根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三峡苗圃研究中心正准备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2万平方米的大棚。黄桂云说:“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库区珍稀、特有物种从实验室恢复到基地,恢复到库区两岸,让他们在库区内广泛繁殖、重获生机。”
本文由植物专业网站植物之家整理编辑,转载请说明出处。
很早以前,就听说长阳的天柱山和火烧坪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避暑天堂,带着这一令人向往的梦想,我们几个老乡和同学于8月16日下午两点半,正式拉开了天柱山与火烧坪之旅的帷幕。
我和龚年荣开着各自的私家车,历经两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我们于下午五点多,顺利地来到了早已定好的天柱山避暑山庄,但因原定退房的客人,舍不得离开这个避暑的“金窝子”,我们只好毫无怨言地来到了美丽的君栖山居。
在君栖山居里,虽然时间很短、很短,但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却很多、很多。
君栖山居的偶遇,是一次难忘而又感动的偶遇。就在我们火速赶到君栖山居时,仅剩下4个房间,其中单人间3间,标准间1间。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唯一的一个标准间,因锁心损坏而无法入住。为了满足我们8人的夜宿要求,君栖山居的郑美女,在万忙中花350元,于夜晚9时从远在“天边”的长阳县城请来了换锁师傅,不然的话,我和成钢同学就只能陪陪天柱山的星星和月亮了。
君栖山居的相逢,似乎与乒乓球有着藕断丝连的缘分。我们在君栖山居里,尽情的分享了“望成钢与陈代媛”、“龚年荣与陈代媛”和“韩庆秀与陈代媛”等夷陵区乒乓球高手的单打决赛。那“成钢再来一个爆冲弧圈球”和“庆秀快捡球去”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场面,搞得我们笑声不断和掌声四起。
君栖山居的农家菜,好像与我梦中的“佳肴”一样。那集“色、香、味、形、量”于一体的美感,让我与成钢、庆秀和代媛等帅哥美女尽情地陶醉在“包谷烧”的灿烂的文化氛围里。那香气扑鼻的乌鸡、地地道道的面油子粑粑和无公害苦瓜、南瓜、白菜……让我们尽情的分享了舌尖上的盛宴。
君栖山居的人,似乎有种“勤劳、善良和热情”的天然品质,在我们下榻的君栖山居里,我不得不为那厨房里“四姐一哥”的繁忙而火爆的场面而高兴,高兴的让我来自内心“最喜欢你们这种勤劳而善良的人”的敬佩之意,瞬间传递给了朴实无华的天柱山人。
君栖山居的夜睌,静静得再不能静了,凉爽得再不能凉爽了,似乎与梦中的避暑天堂一样,让人凉爽得与棉被缠意绵绵;幸福得与鸟儿尽情欢唱;难忘得与“华哥”(刘德华)同姓相恋。这一夜,我不知多少次的享受了“鸟语花香”和“难忘今宵”的美味;这一夜,我不知多少次的陶醉在滕格尔的《天堂》的美妙动人的歌声里;这一夜,我与鸟儿隔窗同梦,这一夜,我与诗歌同床共枕;这一夜,我只恨时间过得飞快、飞快……
君栖山居的月亮,是我见到的最圆最亮和最近的月亮之一,那圆而如镜的月亮和那星光灿烂的夜空,让我瞬间飞到了孙悦的“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美妙的世界里。
次日早上8点30分,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神奇的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长阳县城西34公里的清江北岸的国家级清江森林公园旁。自唐开山设观,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与武当山南北辉映,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当。天柱山海拔1445米,它石笋高标,孤峰峙立,拔地耸立,有健笔凌云之势。峰顶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长流不涸。天柱山山峰独立,岩峰并峙,两桥飞架三峰间,蔚为壮观。
一到这里,我们就被那灿烂的道教文化和独特的美丽风景所吸引,那“神奇、壮美和 历史 文化悠久”的绚丽多彩的画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爬天柱山,是我们一行8人最开心的挑战极限的户外运动,那悬崖峭壁的天梯和雄伟壮观的奇景,不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震撼和惊喜;那一边登山观景,一边欢声笑语,一边挥汗如雨,一边享受天然氧吧的无与伦比之感,不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和呐喊;那在极顶上“无限风光在险峰和天下之美尽收眼底”的神奇之感,真叫人阳光灿烂,心旷神怡,流恋忘返。
爬上天柱山的极顶,才知道什么叫腾云驾雾,什么叫青云直上,什么叫登高望远,什么叫威风凛凛和什么叫尽收眼底。在这里,我似乎听见了韩红的《天路》;我似乎想起了珠穆朗玛;我似乎看到了长江的浪花和清江的鱼儿……
爬天柱山,没有“不到黄河非好汉”的坚强的毅力与斗志,是万万不可能的。那一个个几乎接近垂直90度的石板阶梯,不知难到和吓倒多少天南海北的客人。我们在返回的美妙的风景里,不知遇到多少双手紧握铁链向后缓缓挪动的坚强游客。
爬天柱山,千万不要报着完成任务式地去爬,要像“品茅台”一样,慢慢的爬和慢慢的去欣赏,不然的话,那一步一景和一步多景的天下绝景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孤峰三笋,是天柱山的神来之笔。天柱山的神奇,恐怕要首推那突兀雄峙的峰顶石柱。天柱山孤峰耸立,三座高130米的岩柱并峙,相距仅仅4米,形如三株巨笋,茁壮生长在天地之间。站立山门望去,岩笋似从天而降,又如破土而出,气势磅礴,撼心动魄。两座人造石桥,飞架三柱之间,桥缠笋,笋缠桥,像在峰顶摆下一个神奇的冲天石阵。
上午约11时,我们来到了与天柱山风景区近在咫尺的“天柱山饭店”,我们在这里,和川流不息的客人尽情分享了“腊肉片片火锅和红烧茄子”等农家风味的美感和快感。或许是天柱山“天下之奇”的缘故,或许是登上极顶欣喜若狂的原因,成钢同学、代媛同学和庆秀老乡,一次又一次的陶醉在长阳牌“顶级茅台”的梦乡里。在这里,我似乎听到了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的甜美之声。
中午12时许,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无比神奇的地方,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愿,开启了向火烧坪冲刺的飞越。
在飞赴火烧坪的天路里,高兴的是心情格外舒畅,而不幸的是正遇“天火”道路改造维修和提档升级,那满天飞舞的灰尘和坑坑洼洼的砂石路面,尽管给我们的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丝毫没影响到我们飞赴火烧坪的兴趣和决心。在飞越火烧坪的光辉的大道上,我们完全陶醉在那祟山峻岭的绿色海洋里。历经三个多小时的颠颠簸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闻名遐迩的火烧坪。
一到这里,那“满山遍野的地膜萝卜”和“如诗如画的天下绝景”,真叫人眼前一亮和心花怒放。
火烧坪,最高海拔1920米,我们落脚的地方,海拔不低于1800米。
据我们下榻的农家山庄的田老讲,火烧坪,得名于烧火防野兽。传说过去火烧坪野兽成群,为防治野兽偷袭,火烧坪人发明了放火防治野兽的“专利”,为纪念这一大创举,当地人就将这个地方称之为“火烧坪”。
火烧坪,早在八十年代末,就成了宜昌乃至湖北的一张“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名片,火烧坪的萝卜和球白深受世人宠爱,远销上海、广州、深圳等国际大都市和日本、韩国等不少国家。
火烧坪的“地膜萝卜”,是火烧坪的蔬菜之王,一年四季不愁销。据田老讲,种的早的话,一年可收两季,一亩挣个6000多元,不在话下。
火烧坪的地膜萝卜,远看像是白色地膜,而实际上是黑色地膜。田老告诉我,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经晒得多,黑色地膜下的萝卜的水份,比白色地膜下的萝卜好多了。这是火烧坪人新时期的一大发明和创造。
火烧坪人,销售蔬菜既不出门,又很有经验。卖萝卜以甩卖田块为主,一般一亩不低于6000元;卖球白,以过秤为主,一般一斤0.25元左右。
火烧坪人,幸福指数很高、很高。一是生活在避暑的天堂里;二是年人均蔬菜收入不低于5万元。青树垉村二组志松山,全家5人,拥有优质蔬菜基地400亩,其中200亩一片的地膜萝卜,今年仅一次就挣了82万元。
火烧坪人,既勤劳,又很有远见,他们在致力打造“中国高山反季节蔬菜品牌”的同时,又着力开发了避暑山庄和生态养殖,那一个个新颖别致的“火烧坪农庄”,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嘉宾;那一群群生龙活虎的牛羊,不知给南来北往的客人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火烧坪的 旅游 产业,像火烧坪的蔬菜一样,同样闻名于世。那个个农庄爆满的场面,无不让人震撼。为了尽情享受这里的温馨和艳福,我们几个男同胞,在房间爆满的情况下,宁愿抢着帐篷不走,也尽情享受了“火烧坪”的宁静的夜睌的野营生活。
睡帐篷,过去听说的多,看到的多,但那别有一番风味的感觉,说实话还没体验过。那火烧坪月亮下的帐篷,的的确确给我留下了“今夜星光灿烂”和“今夜温馨浪漫”的一生难忘的印象。
8月18日早上8点38分,我们来到了海拔1920米的金顶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地膜萝卜;我们看到了一带带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我们看到了一批批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那盘山而转的“辽阔草山”、那一望无际的田园蔬菜和那令人陶醉的天然氧吧,让我情真意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堂、什么叫奇迹和什么叫崇拜。
在火烧坪的山顶上,我们有幸的遇到了一个叫向光全的养殖大户,老向兴奋地告诉我,他今年养牛24头,可创收入40多万元;发展优质萝卜45亩,可创收入20多万元,全年累计收入可达60多万元。搞得我高兴地说:老向,明年帮我养几头大肥牛。
火烧坪人,既为自己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同时,又为他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就业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到火烧坪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多达500多户,全国各地到火烧坪甘当蔬菜帮工的高达12000多人,今年挖萝卜和背萝卜的打工仔每天至少可捞现金收入500元以上,说得我们个个羡慕不已。
我们露营的帐篷老板田汉农高兴地告诉我:他的“牧兴庄园牛羊养殖合作社”,今年形势喜人。截止目前,已养羊40只,养牛8头,加上推销山羊3000多只,推销菜牛40多头,一年下来,挣个50万元,不足为奇。
火烧坪的前景不可估量,“这个地方美得无以言表,若是在 旅游 开发和 旅游 包装上更上一层楼的话,那我们武汉人就不会再跑到利川去了”。这是一位来自“火炉之城”的武汉美女的一番感言。
火烧坪,风景如画的火烧坪;火烧坪,激情燃烧的火烧坪;火烧坪,众星捧月的火烧坪……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知道什么叫“无公害蔬菜王国”;什么叫云中凉都;什么叫世外桃源和什么叫 旅游 胜地。
天柱山,我感恩的天柱山;火烧坪,我深爱的火烧坪,你将永远在我血液里荡漾。
周功绪,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业余时间,热爱学习,热爱写作,热爱生活。《夷陵区作家协会》会员、《当代 美文 杂志》会员、《星空诗社》会员。先后撰写的《太平溪老街的那些陈年往事》《三峡黄金海岸永不消失的水下记忆》《山旮旯的蒿子饭》《母亲的柴火灶》《父亲的草鞋》《小溪口纪事》《老家的火塘》《走在夷陵的春天里》《记忆中的土钵饭》《刻在坛子岭上的记忆》《周家屋场的年味》《周家老屋的九佬十八匠》《周家老屋的栽秧饭》《山旮旯的老作坊》《我那摸鱼的黄金岁月》《许家冲,一个令人向往的村庄》和《宜昌打工的记忆》等文章在《当代 美文 杂志》《湖北网络文学》《湖北田野》《三峡文学》《三峡日报》《宜昌记忆》《新三峡》和《西陵书香》等媒体釆用。
2013年6月26日,全省高考成绩正式发布,宜昌市二中普通文化班在2013年高考中实现新突破:739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参考,上省重点线65人,省三本以上上线467人,上线率达62%。其中,刘芳、祁源两位同学取得591分、608分的好成绩;308班69名同学全部达到省三本以上录取线,301班、302班、309班学生省三本上线率超过90%。2012年高考成绩揭晓,宜昌市二中546人报考,一本上线55人,二本上线106人,三本以上上线338人,本科上线率达62%,再次创造高考佳绩。与2009年一本上线50人,本科上线率45%相比较,该校高考成绩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更为可喜的是,为数不少的中考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该校经过三年的学习,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都有数名同学高考成绩跨越600分大关。其中,彭森和洪德林同学分别取得601分、619分的好成绩。在这些惊人的数据背后,是二中老师们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和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改变了由于城区高中布局调整造成的该校生源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让一个个孩子在这里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该校每年高考都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高考质量二、三等奖,所有高考学科获得了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市教育局对每届学生进校分数到高考成绩跟踪分析显示,该校学生成绩提高率名列宜昌市前茅。作为一所刚刚迁建新校区的市级重点高中,面对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巨大,尤其在城区高中布局调整后,市二中办学规模骤然扩大,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等困难,校长罗家刚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实现了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昌市二中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誉满宜昌地区的“宜昌二高”,1958年被确立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8所省级重点高中之一,在历届高考中,多次位居全省前三甲,输送多名省市状元和大批优秀人才。2007年7月20日《三峡日报》专刊“三峡周末”第3版整版刊载原宜昌二高教师、后任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李华章撰写的文章《让宜昌人骄傲的“金字招牌”》,文章介绍原宜昌二高风行宜昌的台前幕后,详细记述宜昌二高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二中人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学校获得长足发展,二中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宜昌地市行政区划几经变迁,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学校校址搬迁、归属权发生变化,学校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高中。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学校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机遇,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二中迁建西陵二路116号,市教育局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规划建设新二中;2005年9月,普通文化班迁至新校区。市二中新校区占地60000余平方米,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壮观气派的教学楼、造型别致的实验室、功能先进的体育馆、设备齐全的办公楼、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宽敞明亮的食堂、400m标准跑道的运动场,以及环绕校园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构成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校园美景,学校拥有湖北名师1名,特级和正高级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全国及湖北省优秀教师10余人,校级骨干教师40余人,成为孕育莘莘学子的理想摇篮、求知求是的殿堂。新校园,新起点,为学校实现新的突破奠定了基础。二中人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切实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集中”原则,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重视细节落实,建立起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适应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需要,宜昌市二中以“学校核心竞争力在于师资”为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迁建当年,学校成立考评委员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聘公告,通过严格考核,从宜昌各县市一中招聘30余名中学高级以上骨干教师,同时,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1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和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五年规划》,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一系列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措施:一是实行岗前培训,二是实行“老带新制度”,三是开展一年一度青年教师全能竞赛,四是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锻炼,五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经过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曹超、向亚军、彭琼、马莉、何莹、张黎磊、李晓蕊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或优秀班主任,部分青年教师还成为中层干部,进入学校管理团队。近几年来,先后有詹元芳等2位教师获全国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卢红芹等10多位教师获全省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余位教师获全市高中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已经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针对国家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形势,市二中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学质量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气氛和谐的教学过程观,以落实课堂常规、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学法指导,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状况,教师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学校申报立项省级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学法指导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每年举行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进行优质课竞赛,动员全体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加强教学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学法指导措施,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为跟踪教学效果,每学期期中进行一次学生评教评学,向教师反馈学生评价,督促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落实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加强学法指导,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为纽带,先后开展了“中华英语夏令营”、“演讲与主持兴趣班”、“体育舞蹈艺术”、“楚橘文学社”、“电脑网络兴趣班”及各学科奥赛辅导兴趣班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示范单位”、“湖北省教研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市文明单位”、“市名牌学校”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学校办学成就,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市二中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实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而不懈努力。
三峡日报讯(记者高然,通讯员尚思为、吴育航)11月4日,记者从宜长快速路二期项目部获悉,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丹水一桥、龙舟大道津洋口段、羊尾坝三处同步开工建设。
宜长快速路二期项目起于龙舟坪镇偏岩,终至潘家淌大桥西侧,与龙舟大道对接,建设总里程为7.77公里,总投资66788.45万元,计划工期24个月。项目采用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为标准公路一级公路。其中,偏岩至长阳法院段6.54公里、路基宽度23米,长阳法院至潘家淌桥段1.23公里、路基宽度30米,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据长阳城投集团项目二部工作人员覃江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长阳与宜昌主城区之间的距离,